1040922145淡水-海關碼頭.JPG 

淡水海關碼頭104.09.22

 

十九世紀北台的大稻埕和淡水興起,逐漸超越了原來的一府二鹿三艋舺。

 

北台的興起不是像現在某些野心家常常提的「政府重北輕南的不公不義」,而是商業上自然和人為的條件所促成。主要的原因是洋商引進茶種外銷茶葉,讓北台迅速發展。

 

北部多雨潮濕的山區適合種茶,南部沒有種茶的條件。如今大多的文獻記載著某人某人自福建引進茶種,這是不正確的,是刻意的誤導。引進茶葉的是洋商,但洋商不會自己種茶,單一茶農可能自福建原鄉帶來茶種,但無力徴別好壞,也無力推廣;實情是洋商引入茶種,交由契約茶農種植,茶葉收成後有了確定的通路和豐厚的利瀾,於是居民開始在山區大量種植,從而帶動了整個相關產業。

 

台人自誇寶島的台灣,其實物產相當匱乏,除了北部產煤和少量的硫外,全島並無礦產。光復時出口換匯的兩大支柱:蔗糖與稻米,都是日治時代日本政府努力的成果,美麗的寶島原本並沒有這些東西。割台前數十年,囿於資金與技術,台民祇會械鬥和造反來愛台灣,當年的台灣,除了動物皮毛(主要是鹿皮),並沒有什麼物產可以外銷。後來洋商來了,引進也主導茶和樟腦外銷。

 

根據英國駐淡水領事和英人掌控下的海關統計,十九世紀中期台灣的出口產品,茶葉占百分之九十三點八,達二百七十八萬八千五百七十六海關兩;其次為媒,占百分之二,樟腦占百分之一點五。這數字應該會讓如今的人相當訝異,當年茶葉竟然如此重要,這也是北台興起的主因。

 

大家印象中可能以為台灣樟腦占出口相當的比重,其實中國華南,甚至日本都有出產,台灣並未占優勢。更糟的是台灣樟腦的價格在國際市場上遠低於日本樟腦。原因是很多不肖台人在製腦的過程中會刻意加入雜質以增加產量,長久之後為外人識破,所以價格不高,也不受歡迎。文獻記載:台人摻入的主要是「竹取水」,也有菜燕、藤水、竹林水、米粉、蕃薯粉、菜膠、粉狀白砂白等,可謂花樣百出,亦可知摻假的情形十分普遍。台人喜製偽冒假貨以圖暴利的歷史久遠,因為歷史刻意遮掩,所以如今社會上屢屢揭發偽冒假貨,無知的媒體和大眾總以為是天大的事,其實這檔事在台灣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

 

當時有洋人將茶葉稱為「快樂之葉」,因為茶葉可為庶民帶來豐厚的收入。茶季除洋行外,尚有大小百餘家製茶行,大行每家雇一百至三百名揀茶女,趕工甚至可達四到五百人,平均每日擁入大稻埕之男女超過一萬二千人。其實不祇揀茶女,從種植的茶農、採收的採茶女、搬運的苦力、茶行的職工,甚至周邊的餐飲娛樂產業,像大稻埕的江山樓等等,在在都靠著茶葉外銷賺取生活所需,甚至富裕。

 

茶葉也讓婦女走出家庭,經濟自主。群聚在大稻埕「亭仔腳」的揀茶女,由於相互間的比較,手頭又有錢,於是爭相鬥艷,個個打扮的妖嬌美麗、不輸後來日治時期的藝妲。在茶季裡,揀茶女們頭插玉蘭花、手纏金銀戒指、手環,在亭仔腳揀茶,聊天談笑,鶯鶯燕燕,讓整個城市充滿歡樂的氣氛。她們每天由早上六點工作到傍晚五點左右,手腳快的可賺一角五分,普通的九分至一角間。Davision書云:全部茶女一季的總收入近十萬元(p.384~385)。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調查,每年鄉下茶園僱用的女工多達二十萬人。

 

茶季裡山區茶園也需要大量的採茶工趕收採茶,那些日子裡男男女女聚在一起採茶、交誼,甚至調情。如今流傳下來的客家山歌都是當時的產物,粗鄙的歌詞是男女調情的手段。由於男女分散在廣大的山坡採茶,故需要嘹亮的歌聲引起對方的注意,進而打動對方,當然這祇是愛情的前奏,真正中意後男女雙方會做進一步的「接觸」,此時就不會有歌聲了。這是如今人們印象中客族善於唱山歌的真相,保守又封閉的年代,他們以情歌對唱做為男女不倫交往的前奏。閩南福佬人未能發展出唱山歌的習俗,並非閩南人不會唱歌,也非閩南人的禮教較嚴,而是裹著小腳的閩籍婦人無法從事山區採茶的工作,祇能在眾多女工聚集的茶行揀茶,周邊除了少數茶行管事,就祇有搬運的苦力,然而即使飢不擇食,也難在眾目睽睽下有所動作。祇有少數還沒被纏腳的閩屬番婦,依舊可在山區的茶園裡進行著愛的遊戱。整個採茶季是個熱鬧、華麗的社交期。

 

一開始的台茶外銷全都是洋商主導的烏龍茶,後來漢人發展出包種茶。昔日烏龍茶和包種茶最大的區別在於烘焙過程中加花與否。烏龍茶不薰花、包種茶則在烘焙時將茶葉(俗稱元茶)分別和槴子花、秀英花、茉莉花或玉蘭花一起烘焙,烘後再把大部分花瓣取出,即成「花香茶」或稱「包種花茶」,依花茶三、烏龍茶七的比例混合,即成包種茶,然後裝箱出口。包種茶由源隆號茶行老板吳福元(又稱吳福老)於1881年試製成功,主要銷往東南亞。英商洋行以烏龍茶銷往美國。1921年南港王水錦和魏靜發明不摻香花的「無花香包種茶」,香味更佳。於是加花薰製的稱「包種花茶」或「花茶」,不薰花的稱「包種素茶」或「素茶」。目前台灣包種茶早已不加花薰了,加花的通稱「香片」。

 

烏龍茶在洋商的主導下有百分之九十輸往美國,包種茶是台灣茶商的研發,主要輸往當時稱為南洋的爪哇和新馬一帶的華僑聚集之處。

 

茶葉外銷讓大稻埕興起,取代艋舺成為十九世紀末北台第二大城(第一大是淡水)。

 

取代的原因,大多的史書都以淡水河河道汙淺來交待。其實兩地在淡水河上相距不到一公里,河道汙淺並非真正的原因。真正原因在於艋舺居民愚昧無知又極度排外,在當地黃姓大家的搧動下,發生了無數起毆打洋人的事件。事後官府的坦護洋人的處理更讓黃姓大族不滿積怨,於是屢屢挑起事端,洋人無奈祇好遷至同樣曾受艋舺人迫害的大稻埕。

 

掌握經濟命脈的洋商和洋人轉進大稻埕,進出口的船隻再也不會停靠艋舺了,艋舺自然沒落,大稻埕因之興起。艋舺的沒落印證了俗話說的「天作孽尤可為,自作孽不可活」。

 

艋舺人的蠻橫無知和目無官府,始自十八、十九世紀台灣的無數次漳泉械鬥,戰敗的漳州人繼客族之後也遁入山區;1853年已占上風的泉州人內部又挑起了「頂下郊械鬥」,三郊人血腥的打跑了同安人。1859年勝利的三郊人轉而對付八芝蘭的漳州人,人寡力弱的漳州人不敵退到芝山岩上據山而守,最後仍然被全數打死在山上(史書提到這段血腥的歷史總是扭扭捏捏,其實數十次的閩客、漳泉械鬥都是充滿了血腥和暴力)。1884年中法戰爭時又將敗退至艋舺的劉銘傳拉下轎子痛毆,事後官府的無力作為更助長的艋舺人的氣熖。

 

當年來台傳教的馬偕屢屢遭受艋舺人的挑釁和拳腳對待,中法戰爭期間艋舺人更是英勇的到處打洋人、燒教堂,讓馬偕到著家眷逃到香港,事後馬偕在他的日記中,赤裸裸地留下對艋舺人的詛咒。後來,馬偕的詛咒印驗,艋舺在馬偕有生之年開始衰敗。

 

 

附:頂下郊械鬥

 

這段歷史要把時間拉到清朝咸豐三年(1853),當時艋舺商業正興,卻發生頂郊與下郊人因碼頭力伕口角及商業利益大械鬥,俗稱「頂下郊拼」,戰禍波及大龍峒。

 

據「台北市志」記載,頂郊以三邑人(晉江、南安、惠安)為主,下郊人為同安人,當時頂郊人勢力龐大,下郊人勢力單薄,只好依附在漳州人之下,並聚集在當時較偏僻的八甲庄(目前老松國小附近)。頂郊人的人力物力都較佔優識,大本營設在龍山寺,由黃龍安領導,黃某富勇略,經商致富,家族龐大,資力日益雄厚。下郊人以林佑藻領導,林某也是一位富商,兩郊實力各有千秋,互不相讓,雙方對峙達數年之久。兩郊以河濠為界(目前的康定路、內江街、廣州街一帶)。

 

1859年九月七日,頂郊人商借祖師廟,加以拆毀作為攻擊對方的通路,以空桶裝滿泥沙,掩護進擊,攻入八甲庄,大肆燒殺。下郊人節節敗退,最後奉著霞海城隍神像分路向奎母卒(現今大稻埕)及大龍峒山敗逃。同安人退入大稻埕後,艋舺的三郊人並不以此為足,打算趕盡殺絕。同月十七日頂郊人又攻進保安宮,己居相當弱勢的同安人除了祈求保生大帝保佑外,祇有捨命對抗,沒想到竟然擊退頂郊人。至此械鬥的雙方均已死傷嚴重,大喪元氣,三郊人已無力再攻,械鬥始告落幕。

 

事後同安人將戰殁者奉祀於保安宮,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三,保安宮和霞海城隍廟都舉行盛大的廟會,除了謝神也追念這些在械鬥中喪生的亡者。103.11.19初稿

arrow
arrow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