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313003內溝-樂活公園.JPG

不知名的樹,二三月間長出的新芽讓我誤以為是花苞104.03.13東湖樂活公園

 

人類是群居動物,人們知道藉著群體的力量可以完成一些個人無法完成的事,這也是人類社會進化的原因之一。

 

家庭是基本的群體單位,個體藉著性與血緣彼此相互扶持、互相幫助。

 

然而人類,尤其是男人,對性的獨占慾與侵略性,也造成家庭中的矛盾與衝突。

 

原始人類的社會遵循著兄終弟及、父死子繼的性規則。不幸的是,有些人總是不肯遵守遊戱規則,畢竟當時的人們沒有多少娛樂,性是最容易取得的娛樂,祇要有一男一女,脫下褲子,彼此交疊,單調的抽插就能帶來無限的快樂。

 

如果能不介意對方的身分,人們就可以相互取樂,彼此慰藉。何況,身分的禁忌更能為性帶來莫大的剌激。

 

有些老男人藉著掌握資源分配的權力,霸占了女兒的身子,也沾染兒子女人的肉體。然而,本事不濟的老男人即使占有女人的身子,也無法獲得她們的心。

 

這是大自然的鐵律,上天和女人一樣,對年輕男人特別眷顧。

 

女人,不管老少,總喜歡臣服於年輕人的胯下。

 

然而,很多年輕的接班人總是等不及,提早享受上天賦予他們的特權。

 

另一方面,女人,通常不會介意年齡和身分,總樂於配合。

畢竟有著無限體力的年輕男人才能帶給她們所需要的滿足。

 

在人類社會裡,叔嫂之間一直有著相當大的吸引力。中國有句話說:長嫂若母,事情就壞在「若母」。

 

男人潛意識裡總想把媽媽當馬騎,有趣的是「媽」這個字竟然就是由「女」和「馬」組成。

 

不過母子之間有道很深的鴻溝,那道鴻溝不是父親,小公狗和老母狗在情慾高漲時從不會介意那頭沒用的老公狗,母子之間的鴻溝在於年齡。

 

通常能把媽媽當馬騎的祇有長男或次男,出生順位較後的兒子們和媽媽的年齡有著遺憾的差距,當小公狗性成熟時,老母狗已過了更年期,雖然對性事仍有莫大的興趣,然而老衰的軀體卻已引不起小公狗的性趣。

 

小公狗會把性趣轉向「若母」的嫂嫂,此時哥哥如果已經欲振乏力,叔嫂會一拍即合。老古人有句戲謔的話說: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嫂子。男人不但喜歡把媽當馬騎,也喜歡讓嫂子臣服於自己胯下。

 

沒用的老男人必須深諳老莊之道,懂得裝聾作啞,大家就會相安無事。遺憾的是,很多老男人做不到這一點,於是悲劇就此發生。

 

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Hamlet,又名《王子復仇記》)就是敘述家庭中權力與女人爭奪的悲劇。

 

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除了《麥克白》是描述男人對權力的爭奪外,另外的《李爾王》和《奧賽羅》都是描寫男人爭奪權力與性事的悲劇。

 

以前我一直以為莎士比亞是個寫了很多作品的大文豪,後來才知道莎翁和中國的施耐痷、羅貫中一樣,祇是將世上流通的話本改寫改編,並不是個原創作者。施耐痷、羅貫中匯整話本、加油添醋改寫成一部大作,莎士比亞則是把故事刪節改寫成劇本,他是劇作家。

 

莎翁被推崇的是他的劇本簡潔有力,對白與台詞中有很多巂語與相關語。

 

《哈姆雷特》這個故事並非莎翁原創,在莎翁之前,早在十三世紀這故事就在西歐各地流傳,流傳了三、四百年,這是人性醜陋的寫實。故事不僅是表面的殺哥占嫂,其實還有成年的兒子想從叔叔手中奪回王位,以及……生母的交配權。然而,後者為世俗禮教所不容,所以被莎翁隱諱了,改寫成母親和兒子雙雙死亡。

 

在莎翁的年代,西歐已有相當程度的文明與禮教,所以莎翁把故事的背景安排在北歐的丹麥,畢竟那兒還是蠻族之地,倫常與禮教可以較不顧忌。劇情主要講述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在其父丹麥國王打敗波蘭軍隊後前往國外就學。不久國內傳來父親猝死,叔叔克勞迪繼承王位,二個月後新王接收了老王的王后,也就是哈姆雷特的生母葛簇特。

 

這在早年的歐洲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歐洲早在希臘文明之前,很多小國都是由王族和后族兩大家族共組、共享權力(中國宋時北方的契丹就也是如此,漢化後建立遼國才改成帝系獨大,但皇后仍出於同一家族,全姓蕭)。老王死後,新王會從王族產生,通常是老王的弟弟,或兒子,和中國的兄終弟及、父死子繼沒兩樣。和中國不同的是代表后族的王后將繼續當王后,成為新王的王后。王與后的結合不同於一般庶民,重點在權力,不介意倫常。

 

Queen這個英文到了中國被翻譯成后,其實在英文裡她是女王的意思。

 

從另個層面解釋:王后是后族的最高權力者,她代表后族和和代表王族的國王共享統治權,她的權力和地位並非因為嫁給國王而來,所以老王死後,她不會喪失她的權力和地位,她仍是王后。

 

反之亦然,如王后死去,王后的姐妹或女兒將繼任王后,老王將和姨妹,甚至自己親生的女兒結合。這也是原始版「白雪公主」的故事中皇后要對付公主的原因,因為成年後的公主侵占了王后和國王的交配權,下一步公主將排除王后,取得政權,這是王后所無法忍受的,即使是自己的親生女兒,所以王后祇好採取防衛性的手段:先下手為強。

 

《哈姆雷特》全劇由新王與舊后的婚禮開始,王子表現出對繼父很大的敵意。

 

婚禮結束後,國王的鬼魂馬上出現,鬼魂告訴王子:他是被謀殺的!

 

「幫我報仇!我的弟弟,克勞斯迪,趁我在花園裡午睡時,把毒草汁滴進了我的耳朵,讓我失去了生命、王位和妻子。我的兒子呀,幫我報仇!」

 

鬼魂接著講出所有老男人的心聲:「我從沒想過到你的母親會背棄我們的愛,嫁給謀殺我的男人。我的生命、我的王位,還有我的女人全都被我沒良心的弟弟偷走了

 

I would never have thought that your mother would have turned back on our love,  and married the murderer of her own husband.  My life, my kingdom, a nd my wife have all been stolen by my heartless younger brother.)」

 

鬼魂也講出了王子心裡的話:「但不要傷害你的母親,讓上天審判她,讓她受到良心的遣責。」

 

But don't  hurt your mother. Let heaven judge her.  And let her conscience be responsible.

 

劇中一直沒有揭露王后真實的面目,她是個謀殺親夫的同謀者?還是如劇中藉哈姆雷特的嘴講出的:「弱者,妳的名字是女人(The weak,  thy name shall be women.)」。

 

王后真祇是個任人擺佈、需要男人安慰的情慾母狗?可以確定的是王后在王子面前一定表現出她的無辜,而王子也寧可如此相信。莎翁在劇中更明白告訴觀眾:哈姆雷特其實並不清楚他所看見的鬼魂究竟真是他父親,還是化作他父親模樣的魔鬼要來拖他下地獄。也就是說老王被害可能是真的,也可能祇是王子為合理化向他想排除新王,奪取王位和王后所編造出來的。

 

然而事實不管如何,王子藉著鬼魂之口宣告了母親將得到的懲罰:上帝的審判。

 

日本A片常有「失格母親」的劇情,兒子抓到母親的姦情,審判母親的不是上帝,而是兒子。在兒子的審判下母親喪失了做母親的資格,她不再享有母親有尊嚴。在兒子眼中母親已是一個淫賤的女人,甚至不再是個人,而是一隻需要男人安慰的母狗。於是兒子用他的器官教訓那個失去做母親資格的女人,把她當成母狗一樣的對待。結果是母親依然不貞,祇是換了個男人,兒子成了母親的新男人。

 

我想莎翁的意思也是這樣,但他隱諱了這個必然的發展。

 

小男孩對占有母親的男人總有無限的敵意,即使那男人是他的生父,歐底帕斯情結並不祇單純戀母,而是殺父娶母。

 

小男孩對於占有母親的外人,當然更加痛恨,他可以有編出無數合理的理由,殺了他奪回母親的交配權。

 

劇中第三幕第一場哈姆雷特的經典獨白: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通常都會翻譯成「生存還是毀滅,這難以抉擇。」莎翁刻意隱諱句子中的受詞,王子想要to be 什麼呢?這句話可以有很多種解釋。哈姆雷特最想To be的應該是成為母親的男人。更巧合的是劇中老王的名字竟然也叫哈姆雷特,王子要繼承父親占有並教訓那個背叛的賤女人,用器官教訓,當然捨不得殺死她。

 

古希臘的歷史神話中,特洛伊戰爭結束後,希臘聯軍統帥也被和嫂嫂有姦情的弟弟殺死,弟弟繼承王位也接收他的女人,老王的兒子長大後也回來報仇。這是哈姆雷特故事最早的版本,在人類還處於莽荒無序的年代,這事經常發生。

 

有興趣,請參閱拙作:希臘羅馬神話故事之四 特洛伊戰爭始末

 

劇中哈姆雷特藉著劇團表演以相同的劇情來試探叔父,他看到叔父的不安與不悅,於是他證實了叔父殺了他的父親,開始裝瘋,開始他的復仇。

 

觀眾或許沒想到,其實任何人看到那種指桑駡槐的劇情都會不悅,但哈姆雷特卻藉此合理化他的敵意與仇恨。

 

其實不管老王是否被弟弟謀殺,哈姆雷特和新王之間為了那隻無恥的母狗,也為了王位,必然走向敵對的局面。

 

劇中安排了另一個女主角:歐菲莉亞,她是大臣的年輕又美麗的女兒,她是個悲劇角色,哈姆雷特幼稚地藉著玩弄她想要激起母親的醋意。王后在整部劇中一直徬徨於新男人與兒子之間,遺憾地是大多數的時候她仍是屈從於現實,她是小叔的女人。將來……小叔不行了,她才會投入兒子的懷抱。

 

作者安排王子在決鬥中與決鬥者同歸於盡,死前殺了姦夫。王后也喝下毒酒而亡。王國落入外人手中。

 

此劇據推測完成於1602年,往後有不少大同小異的版本,差別就在揭露人性醜陋面的多寡。

 

畢竟這社會假道學的人太多了,中西皆然。

 

其實古往今來不乏殺兄占嫂的例子,因為太普遍太醜陋了,所以聰明的古希臘人在他們的神話裡刻意刪去這類的情節,也隱諱了殺父姦母的情節。但希臘文明的起源地中亞和古埃及就沒這麼聰明,他們照實揭露。古埃及神話一開始就是殺兄占嫂、侄子復仇的故事,最後的結局當然是侄子勝利。有趣的是古埃及人不像希臘人那麼老實,所以在埃及神話裡,那個嫂嫂一直沒讓小叔得逞,最後嫂嫂和弟婦都歸於年輕的侄子。

 

接下來我會介紹這個有趣的神話。古埃及神話導讀

 

現實就這麼殘酷,不管是歷史,還是神話,公理正義都是偏向勝利者。

 

女人,也是一樣。103.05.16初稿

arrow
arrow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