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陳蘭芳.JPG    

芳蘭三塊厝草圖

 

老頭沒去過芳蘭三塊厝,手頭上沒照片。上圖借自張運宗先生所著台灣的園林宅第,特此申謝。 張運宗先生的這本著作是身為台灣人應該一讀,也值的一讀的書。

 

 

台灣先民和他們的宅第 之二

 

十八世紀初,漳州人郭錫瑠(1705-1765)來台拓墾,發現如今台北市的松山、信義、大安及中山區一帶仍有很多荒地因為缺乏水源而未開發。1740年郭氏籌資成立「金順興」,在新店溪青潭口開圳,幾經波折,在漫長的二十幾年後,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景美至台北段完工。往後這一段水圳成了台北盆地東半部主要的灌溉水源,後來被稱為瑠公圳。隨著瑠公圳的完成,台北東郊的大灣庄(如今的大安區)因為有豐沛的水源而農事大興,也造就了幾個大地主。

 

就在瑠公圳完成的那年(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祖籍泉州安溪的陳振師(1754-1820)跟著鄉人來台,那年他祇有九歲,背後必然有著令人心酸的故事。

 

來台後,九歲的陳振師在艋舺船頭行「芳蘭記」找到一個雜役的工作,得到棲身處與三餐無慮。往後小伙子刻苦自勵、勤奮不懈,漸得東家器重。十幾年過去,東家年事已大,打算結束台灣的事業回福建原籍養老,陳振師乃以多年積蓄頂下「芳蘭記」。

 

陳氏接手後,正值艋舺頂盛時期,再加上陳氏本身的刻苦勤儉,於是快速累積財富。當陳氏事業達到相當規模時,就有了「起大厝」的念頭。

 

1806年(清嘉慶十一年),五十三歲的陳振師在台北東郊,當時叫下內埔的地方,買了王家的兩進大厝,而後根據風水師的建議加以改建,完成後是單進雙護龍的三合院格局,取名「蘭芳大厝」。

 

陳家蘭芳大厝的興建較林家的安泰厝(即今遷建至新生北路的林安泰古厝)晚了二十年,地理位置也較差,安泰厝座落台北盆地東郊一片水田之中,芳蘭大厝在如今公館的蟾蜍山(當年又名內埔山)下。

 

陳氏著眼於下內埔有瑠公圳經過,後有山陵屏障,眼前平野廣闊,是極佳的農墾區;而且此地兼具水陸運輸之便。前方公館是新店、中永和與宜蘭間的陸路轉運站,西近新店溪,下抵艋舺,還可上溯景美溪接深坑、石碇(當時深坑、石碇產茶及大青又蘊藏煤礦,有清一代曾有風光的歲月)。

 

芳蘭大厝興建後五年,陳振師之唯一的兒子過世,七年後陳振師也死了,享壽六十七。陳振師死前那年,自知不起的他,從原鄉安溪收養剛出生幾個月的陳朝來(1820-1880)繼承家業,為何以個剛滿周歲的小娃娃繼承年業,此舉頗令人費解,或許他和漢武帝想的一樣,不想兩代孀婦落入養子手中(詳見拙作:殺太子的老皇帝:漢武帝)。

 

幾十年過去,陳家的財力更加雄厚。1876年(清光緒二年)五十七歲的陳朝來在蘭芳大厝東邊又興建了一座更大的宅第,取名「義芳居」,義芳居為北部典型「安溪厝」,也是單進雙護龍格局的三合院。相較蘭芳大厝,義芳居的最大特色是有完密的防禦系統,包括有獨立的銃櫃,宅第牆上還有二十四個內大外小的銃眼,四周密植剌竹以為圍籬。陳氏對大厝會有如此的規劃,說明當時台北地區的不平靜,大厝需要防衛閩客、漳泉的械鬥,還有平埔族不時的騷擾(泰雅族遠在新店,對此地似構不成威脅)

 

註:台北市的大安區,清代叫大灣庄,日領時才改名大安。大安和彰化永靖一樣,人們不能被字表的意思所騙,取名大安和取名永靖都顯示人們的祈望,也顯示當年的血腥。耆老相傳:大灣庄原名「大冤」,冤字不做冤曲、冤枉解,閩南語把口頭或肢體衝突叫「冤家」,是中原古文由名辭改為動詞用。大冤表示當年械鬥的嚴酷。有趣的是,如今台灣人朗朗上口,總自稱是愛好和平的民族,當然祇是嘴巴說說而已。另,台灣地名帶埔字和灣字的早年都是客族拓墾之地,後來落入閩南人手中,客家人不會無緣無故放棄拓墾多年的土地,背後就是無數的血腥。

 

義芳居落成後三年,六十歲的陳朝來又在義芳居的對面興建規模更大的玉芳居,然而陳朝來沒能享幾年清福,完工隔年陳朝來就過世。芳蘭大厝、義芳居、玉芳居,當時人稱為芳蘭三塊厝。無知又勢利的人們曾穿鑿附會說,義芳居是個蝦穴,背有芳蘭山,前有觀音山,更有瑠公圳流過,坐山面水,格局極佳。而且屋後的兩口池塘算是蝦鬚,不時吸收地氣,滋養家運。然而實情是芳蘭大厝完成後,陳振師即斷嗣,養子續宗;陳朝來死後,陳家也開始走下坡。

 

光復後芳蘭三塊厝被列為公園用地,民國74改為學校用地(台大校園預定地),土地由政府給價徵收。玉芳居在徵收後被拆除,台大在其上興建兩幢校舍(男七舍)。民國88年馬英九擔任市長任內,將芳蘭大厝和義芳居核定為市定古蹟,古厝雖免於被拆除的命運,然而老宅第歷經百餘年未曾整修,如今已荒廢頹壞

 

芳蘭大厝如今門牌為台北市基隆路三段155174號,義芳居台北市基隆路三段155128「義芳居」位於「芳蘭大厝」的西側,在荒廢的台大第八宿舍後方。

 

 

附:郭錫瑠與瑠公圳的今昔

 

0621-郭錫瑠.jpg  

 

郭錫瑠(17051765),原籍福建漳州,幼年隨父來台,初居彰化。1736年(清乾隆元年)與漳州同鄉由彰化北上台北開墾,定居於台北中崙庄。在中崙學到興建灌溉溝渠的實務經驗。1740年郭氏開始從事更大規模的水源、水道建設。他打算遠從十數公里外的新店溪青潭源頭,引水至中崙附近的錫口興雅庄。此計畫在數年後獲得初步的成功。此一條經過今新店、景美、公館、松山(松山後來分為松山與信義兩區,圳道主要在信義區)等地的水道,被後人稱為瑠公圳。

 

然而1765年八月台北遭逢數十年以來最大颱風侵襲,木頭構造的瑠公圳明渠幾乎全毀,眼看畢生心血毀於一旦,郭錫瑠因此抑鬱身亡,時年六十一。

 

光復後,瑠公農田水利會將位於台北市因煤礦廢土淤積而淤淺的永春埤捐贈予台北市政府,民國六十七年填平後於其上興建學校,為紀念郭氏,市府該校命名為瑠公國中。

 

我成長的年代,台北市仍可看到瑠公圳的遺蹟,最顯著的就是新生南路自松江路至公館的整段道路,原本是溝圳,後來加蓋才成為寬廣的馬路。我家附近的忠孝東路五段七四三巷,76年我搬來時仍是髒亂的溝圳,隔年加蓋竟成了比忠孝東路五段還寬的巷道。

 

順便一提,歷時近十年的台北捷運淡水線和板南線剛巧於陳水扁先生當選台北市長時完工,極力本土化的陳先生將很多捷運站的名稱用古地名命名,如琪哩岸、永春、後山埤等。此舉並非不好,人念舊總是好事。然而事實上陳氏此舉祇是意識型態,牽強地亂命名,以致誤導如今的人們。永春站與永春埤原址的瑠公國中事實上差了好幾公里,半小時也走不到。如今位在南港公園內的那潭水就是當年的後山埤,因為在四獸山後方,所以當年人稱後山埤。由捷運後山埤站步行前往,普通腳程半個小時也是到不了。如今很多人不時嚷著不公不義,實情是祇要他爽就好,他又何嚐知道公義是什麼?

 

 

當年台北市的圳路圖

0621-台北圳路線圖.bmp  

 

 

當年瑠公圳圳路圖

0621-瑠公圳路線圖.jpg  

arrow
arrow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