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615027碧湖公園-穗花棋盤腳.JPG

穗花棋盤腳花苞104.09.28

 

孫開華

 

孫開華(約1840-1893),湖南慈利人。湘軍後期堀起之將領,官至福建提督,幫辦台灣軍務。

 

孫氏少從軍,從鮑超打太平軍,援江西,戰九江小池口,傷右臂。援湖北,再被創。池驛之役夾擊敗敵,積功升守備。清同治初年,轉戰安徽、江西,遷副將。攻克句容、金壇,賜號巴圖魯(滿文勇士之義)。以次攻金溪、南豐、新城、寧都、瑞金、並下之,晉總兵。

 

光緒二年(1876),孫氏率師東渡台灣,屯基隆,顧北路。其時後山阿綿(今稱為阿美)納納社番叛服不定,開華領所部抵成廣澳(蟳管澳,今名成功,自光緒年間起就是東部唯一的天然港口,是八通關古道出海的港澳。其地形是一座三面為礁石環抱的海灣,宛如紅蟳的雙螯環護,清代稱為「蟳管澳」,後雅稱「成廣澳」),量地勢,察番情,進駐水母丁(阿美族語「Cifotingay」,「Ci」是指「有」的意思,「foting」是「魚」,「ay」則是指「地方」,因此「Cifotingay」整句的意義為「有魚的地方」。水母丁約在今台東長濱樟原村附近,水母丁溪位於樟原村的南端,距八仙洞約一公里左右,橫跨水母丁溪的是樟原橋,此處是八仙洞遺址最北邊的界線)。悍番分路迎拒,開華麾軍鏖戰,陣斬數人,餘敗潰。師入高崁,直搗其巢。潰番並入阿綿,其地水湍急,聳巘巉崗,砲臺錯列,備奧阻。開華轟擊之,縱以火箭,復繞道攻其後,番駭走,遂克之,擒其魁馬腰兵等梟於市。九日三捷,論功,賞黃馬褂。

 

光緒三年(1877),卑南客家人與士兵發生爭鬥。經過數次酷烈的交戰後,孫氏率軍往援,為避免將來此一地區再生事端紛擾,盡戮客屬屯民五百人。

 

光緒四年,霆慶軍統將宋國永卒,開華接統其眾。會加禮宛、巾老耶叛亂,據鵲子城,師攻不克。總督何璟以軍事棘手,令開華進新城,許便宜行事。開華浮戰艦入自花蓮,襲攻後山背。四日悉夷諸社,斬二百數十級。番乞款,縛姑乳斗玩以獻,寘之法。平埔台人稱此為「加禮宛事件」。

 

光緒五年(1879),廣東嘉應亂,孫氏率軍內渡,敗賊黃沙嶂,降者十餘萬,擢福建陸路提督。總督李宗羲治江防,設霆慶、霆匯諸營。廈門與臺、澎對峙,勢險要,開華以鮑超舊將,被命治廈門海防。秋,孫氏募勇組捷勝軍,赴台北、蘇澳設營開山。

 

光緒十年(1884),法艦陷澎湖、基隆後,陸路受阻於獅球嶺,乃轉攻滬尾。孫氏駐守滬尾,手刃法軍掌旗兵,奪法軍軍旗,法軍傷亡達三百多人,英國僑民曾在山上觀戰,嘆嘖無己,無不頌孫開華之奮勇絕倫,餽食物以鳴歡舞。清軍士氣大震。事後孫氏獲賜騎都尉世職,拜幫辦台灣軍務。中、法簽訂天津條約後還任提督。光緒十二年(1886),實授福建陸路提督。光緒十九年(1893)卒,諡壯武。

 

子孫道仁,亦官至福建提督,民國成立後,曾任福建都督。

 

 

加禮宛事件

 

加禮宛事件(Lanas na Kabalaen)或稱達固湖灣事件,

 

加禮宛原在今宜蘭冬山,早年是平埔噶瑪蘭族加禮宛社的棲地,地因社得名。漢人入墾噶瑪蘭後,漢番屢屢發生衝突與爭鬥,清咸豐三年(1853)加禮宛社分為六支南遷至今花蓮新城鄉境,建加禮宛、竹林、五暖、瑤歌、七結、談秉等六社,人口最多曾達六千人。

 

清光緒四年(1878)噶瑪蘭族加禮宛社聯合和撒奇萊雅族(Sakizaya)襲殺官兵、屠殺漢人舉兵作亂。事件起因有兩種說法,一為漢人陳輝煌假冒清朝軍官招搖撞騙,騙取加禮宛社噶瑪蘭人金錢;再加上平日清朝官兵購買土產經常欺壓社民,也有番婦遭士兵凌辱之傳聞;又一說是漢人商賈陳文禮越界侵入加禮宛六社屯墾,朝廷偏袒漢人,因此加禮宛社民乃於當年六月,聯合附近撒奇萊雅族襲殺官兵作亂。當時撒奇萊雅族達固湖灣部落(竹窩宛社)是奇萊平原最大的原住民勢力,棲地在今花蓮市國福里一帶。

 

清軍由清朝總兵吳光亮督軍平亂,後再加派提督孫其華由海路自花蓮登陸會攻,當年八月先後攻破撒奇萊雅族竹窩宛社、加禮宛六社,兩族幾乎滅絕,少數倖存族人藏身花東海岸、縱谷各部落,融入阿美族(Amis)中。

 

 

撒奇萊雅族(Sakizaya

 

撒奇萊雅族(Sakizaya)是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世居於奇萊平原。勢力範圍約在立霧溪以南,木瓜溪以北。主要根據地在今日花連四維高中附近,稱作「達固湖灣」(Takubuwan),清代時稱為「竹窩宛」。

 

清光緒年間,屏東番人殺害海難漂流上岸的琉球船民,三年後日人派兵來台懲番,史稱牡丹社事件。日人出兵之同時,清廷即派船政大臣沈葆禎為欽差大臣來台辦理防務。沈氏除整頓海防外,亦開始致力開山撫蕃的工作。在台灣東部遭遇撒奇萊雅族強烈抵抗,為剿滅撒奇萊雅族,清軍火攻部落,史稱為「加禮宛事件」(達固湖灣事件)。激戰後,撒奇萊雅族大頭目古穆‧巴力克(Komod Pazik)及其妻伊婕‧卡娜蕭(Icep Kanasaw)被俘,後遭清軍凌遲處死。倖存的族人為了躲避追殺,隱身於阿美族部落,對外自稱阿美族。而後日人領台亦視其為阿美族之一支。

 

事件未發生前,撒奇萊雅族是花蓮平原最強大的部落,所以西班牙人、荷蘭人的文獻中均將花蓮平原稱為奇萊平原,中央山脈中亦有一座山被稱為奇萊山。自事件發生後撒奇萊雅族與加禮宛族都消失,奇萊與加禮宛的地名亦隨之消失,僅剩奇萊山。

 

目前撒奇萊雅族人口約有828人,經濟產業以漁業及狩獵為主。屬於母系社會,採入贅婚,從妻居,生活習俗大致與阿美族相同。主要有五個部落分布在花蓮縣境,分別位在花蓮市國福里及福安里、新城鄉北埔部落、瑞穗鄉馬力雲社以及豐濱鄉磯崎部落。

 

 

吳光亮

 

吳光亮(1834-1898),廣東英德人。同治間任南澳鎮總兵。十三年(1874)「開山撫番」議起,赴臺駐彰化之集集埔。光緒元年(1875)率飛虎軍以開中路,沿途設置碉堡,以功授福寧鎮總兵(吳氏所開之中路,即今人所稱八通關古道)。三年八月,調臺灣鎮掛印總兵,適阿棉納納、烏漏等社滋事,會總兵孫開華、同知袁聞柝各軍合力平之(花蓮大港口事件)。翌年,復平加禮宛、巾老耶等社之變(加禮宛事件)。遂於五城、埔裡、卑南等地次第廣設義塾,復頒〈化番俚言〉三十二條以啟迪後山諸番社。光緒八年,嘉義莊芋等亂,與臺灣道劉璈合兵進剿,其後與璈不合,奉旨內調。光緒二十一年(1895)割台,「大總統」唐景崧檄調光亮招募舊部四營二千餘人,渡台駐防後壠(今苗栗後龍)一帶,與日軍戰新竹,敗退台中,迨八卦山陷,遂內渡。光緒二十四年九月卒,年六十五。

 

104.09.28初稿

 

arrow
arrow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