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ard John Poynter  

Edward John Poynter

 

經濟人月刊 105.11.02

面對40歲的人生下半場,你應該要做到的2個準備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提醒,由於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大多數人在從企業或組織退休後,都還有很長一段日子要過,因此每個人都必須積極思索人生下半場。

 

《熟年大腦的無限潛能》作者吉恩.柯翰(Gene Cohen),認為人在3060歲左右,都會開始意識到人生過半、工作走入困境及沒有目標等等外在現實。而社會上將此心態稱之為「中年危機」,但柯翰表示:「中年時期遭遇危機本來就是理所當然,或者說是要度過這個人生階段,就得經歷危機。」

 

但很可惜的,大部分在自己的職業領域上埋首許久,等到抬起頭來發現職涯已到盡頭時,反而常常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該做什麼。正如《下半場突圍》作者鮑伯.班福德(Bob Buford)指出,我們每個人就像是被馴服的猛獸,雖然夠強壯,卻被自己的心態困在牢籠裡,難以掙脫,鎮日在職場中做著能力所及,但不一定感興趣的事。直至人生日暮才發現,原來我們一直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在每個交叉路口上的決定是否正確。

 

我們該把握的黃金時間,其實不只是2030歲的中壯年時期,應該要更慎重的處理退休後的人生下半場。因此,在初入職場時,我們應該努力發掘自己的天賦,透過工作點燃自己的熱情;等到進入人生中場,在累積了諸多工作經歷之後,我們更要再次盤點自己現有的優劣勢(包括人脈、職位、專業等),從中找出開啟下半場的契機。

 

提早認知到下半場即將來臨,勇於實踐未完成的「夢想」

 

知名管理大師、《從AA+》作者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的行事曆上,永遠都會刻意保留幾天「空白的日子」,讓自己有反省、思考的機會,也讓生活及思慮保持寧靜、去蕪存菁。

 

班福德建議,想要在人生下半場另闢新局,絕非貿然投入一個全然陌生的行業或毫無興趣的領域,而是從你目前的興趣和志業裡抽絲剝繭,結合「動機」與「能力」,才能找出你能繼續揮灑20年的熱情。班福德建議你,試著利用工具1的表格,把自己的生活填進去,看看哪項工作,最能激發你的熱情。

 

要注意的是,年過40時,大多數人的個性幾乎都已經成形,別老是想著要追求一個違背本性的生涯,成功機率微乎其微。

 

要是你無法在工作中找出自我的長處,班福德認為,你可以試著問自己:「有沒有什麼工作是即使沒有酬勞,我都願意去做的?」畢竟人的上半場總在為世俗價值、富貴榮辱所努力,但行至下半場,你得清楚明白,人生並非為了攻頂而來,而是盡情享受過程中的喜怒哀樂

 

從過往的成功定義自我,找出可以延伸的長處

 

想在人生下半場另闢新局,絕非貿然投入一個全然陌生的行業或毫無興趣的領域,而是從目前的興趣和志業裡抽絲剝繭,結合「動機」與「能力」,才能找出繼續揮灑20年的熱情。

 

適時、適度的「留白」,就像是漫長職涯的一個刹車機制,讓你不致於朝著單一目標長驅直入,忘了停下腳步來潛心思考:我現在的工作,真的是我最擅長、最喜歡的領域嗎?如果不是,我下半輩子還要繼續相同的路徑嗎?我可以做什麼樣的改變?

 

如果你的人生上半場是為別的人、別的事情活著,那麼下半場,就更應該為自己多努力一些。

 

班福德強調,人生下半場可以比前半段更美好,而先決條件就是「你需要花時間想清楚,你想用下半場的時間來做哪些事。」(作者:陳書榕)

 

 

老頭的話:

 

老頭資質愚鈍,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來作者要人在面對人生下半場前先得有哪兩個準備。照文中的黑體字看,似乎是認知的心理準備」和找出自己的志趣,築夢於暮年」,還真是不著邊際的空泛之談呢。

 

古往今來,大多數人其實一輩子都是渾渾噩噩,祇有今天,少想到明天,更不用說將來。每個人年青時都有著幼稚的夢想與願景,然而不必到晚年步入中年後那些夢想在現實的衝擊下大多祇成笑話。況且,如今如今的社會裡有著不少好吃懶做的人,他們以「興趣」做藉口,不肯面對現實,更做不到吃苦耐勞。他們有各種藉口逃避工作,逃避責任。他們永遠怨天尤人怪老板怪社會怪政府,就是不肯面對現實現實是自己又笨又懶又無能。這種根本不會有明天,他們也沒想到明天他們永遠想靠父母,靠社會,靠國家來照顧。真能在年輕時就考慮到未來,考慮到老年的人其實不算多。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的明天在哪裡他怎又會想到老年,為下半生做打算呢所以,本文其實是個假議題。

 

然而即使如此,我想作者也把負責任的人生對下半生應考慮的問題搞錯了。

老頭認為首要在累積厚實的經濟力,很多人活了一輩子吃乾抹淨,臨老手頭上什麼都沒有,就祇寄望為數不多的勞保給付。那錢其實根本不夠他餘生之用,偏偏又一下子就花光,接著就成了政府和國家社會的負擔。

 

至於說到「興趣」,人過了中年,體能體力都快速老化,還能有什麼「興趣」!吃喝玩樂遊山玩水,樣樣都得有個伴然而在人生的前半場,你收集了多少個有情有義又志同道合的異性或同性朋友?老頭一直認為:有伴餘生就不會寂寞。公園散步,樹下閒聊,不必花一文錢,餘生自會充滿色彩。最後該結束就要結束但求走的順利,走的無憾。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簡介

 

老頭大學本科讀的是企業管理,當年彼得杜拉克正火紅,被尊為管理學大師教授不時會提到他的管理理論。然而老頭畢業後進入銀行任職未能從事本行工作事過四十餘年,當年大師的理論已忘的乾乾淨淨,唯一記得的是當年讓老頭感嘆不已的「彼得原理」:組織中的成員都將晉升至他無法勝任的職位

 

大師認為在正常情況下職工祇要勝任他的工作,在一段時間後必然會獲得提升至上一層職位,爾後不斷的晉升,直到他不勝任,以致無法再晉升。當上層所有職務都由不能勝任者把持,組織就開始衰敗當然,如果升遷不憑能力,衰敗將更快)。老頭愚昩,想了四十多年,也想不出解決之道。於是感嘆歷代興衰原來皆是如此。

 

 

彼得·費迪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1909-2005享壽九十七),奧地利出生的作家、管理顧問、以及大學教授。他專注於寫作有關管理學範疇的文章,「知識工作者」一詞經由彼得·杜拉克的作品變得廣為人知。他催生了管理這個學門,他同時預測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他被某些人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

 

下列是杜拉克的寫作中多個經常提到的觀點:

 

對各種宏觀經濟子理論持懷疑態度。杜拉克爭論,沒有任何一個經濟學派的理論,能夠有效解釋現代經濟結構中的主要層面。

 

將一切事物化繁為簡的強烈慾望。根據杜拉克的說法,公司傾向生產過多的商品、僱用多餘的員工(相對而言外包是較佳的方案)、和錯誤的投資。

 

他提出所謂「政府的病態」。杜拉克提出一個表面上非意識形態的主張:政府無法、也沒有意願提供人民需要、或想要的創新服務,儘管他似乎相信這並不是民主體制中必然發生的情況。

 

對「計劃性遺棄」的需求。企業和政府有一種人類的自然傾向:無視於明顯不再適用的事實,而對昨日的成功依舊念念不忘。

 

對「科學管理之父」泰勒長期地推崇,雖然杜拉克將他的職業生涯用於研究管理工作,而非分析藍領階級。他讚揚泰勒是第一位提出工作可以被切割、分析、再改進,這項重要觀念的人,然而將工作細分再組裝的裝配線觀念在古代中國和歐洲皆有。

 

對社群意識的需求。杜拉克早期提倡「經濟人的末日」,主張個人對社群的需求可以在一個被創造出來的「植物群落」中滿足。稍後他承認植物群落的概念從來也沒有實現,並在1980年代暗示非營利組織內的志願者可能是社群的關鍵。杜拉克想用非營利組織代替政府的社會救助福利單位,然而沒有獲利績效可評估,也無政府公家機構內部監督的非營利組織比企業更容易用一些行銷管理的說辭來掩飾沒達成任務的失敗,有些非營利組織則只是富豪逃稅移轉財產用的機構。

 

目標管理:杜拉克流傳最廣的管理概念,目標管理是給定員工一個明確目標,而主管不需經常介入員工的工作,讓員工工作時有較多的自主性,之後再以達成目標與否做考核。這個被稱為目標管理的概念首先在杜拉克的《管理實務》一書中提出。

 

顧客導向:一個公司的主要責任是提供商品或服務給他的顧客。獲利並不是公司的目標,但卻是永續經營的必要條件!其他諸如對職員和社會的責任,則是為了能夠繼續執行公司的主要責任。

105.11.03初稿

 

arrow
arrow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