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費弗爾(Jules Joseph Lefebvre, 1836 – 1911),《山洞中的抹大拉馬利亞》,油彩畫布,1876。   

勒費弗爾(Jules Joseph Lefebvre, 1836 – 1911),《山洞中的抹大拉馬利亞》,油彩畫布,1876。

 

東森新聞 20141111 21:29

《失落的福音》再爆:耶穌娶妻 育有二子

 

耶穌曾結婚生子這種說法,並非新聞,就算你沒看過丹布朗(Dan Brown)2003年的暢銷驚悚小說《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也應該有聽過相關報導。

 

但現在又有人出書爆料指稱:耶穌不但娶了信徒/妓女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為妻,後者還為他生下兩名孩子。

 

這本名為《失落的福音》(The Lost Gospel)的新書,由加拿大約克大學宗教學教授威爾森(Barrie Wilson)跟作家/電影製片人傑可布維奇(Simcha Jacobovici)合著。該書稱發現新一份驚人手稿,當中敘述了耶穌跟抹大拉的馬利亞的婚姻生活。

 

上述所稱的手稿,是指一本公元570年時以古敘利亞語書寫在羊皮紙上的古籍《撒迦利亞主教教會史》(The 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Zacharias Rhetor) 。古敘利亞語(Syriac)乃公元4世紀至8世紀時,中東地區人們使用的一種語的,跟耶穌所說的阿拉姆語(Aramaic)相近。

 

雅可布維奇表示,手稿共29章,是一部公元一世紀時的福音抄錄本。1847年時,大英博物館從埃及一處修道院購得,館藏至今。

 

威爾森與傑可布維奇從大英博物館取得影印本後,花了6年時間整理和翻譯。並設法破解當中隱晦難解的密碼後,出版《消失的福音》一書。亞馬遜網站報導,這本書定1112上市。

威爾森與傑可布維奇斷言,原書是聖經四大福音之外的第五部福音。他們破解隱晦難解的密碼後驚奇的發現,耶穌不但娶了抺大拉的馬利亞,生下2個兒子。更讓人震的是:這部福音書描述耶穌和抹大拉的瑪利亞的婚姻係時,竟然是透過舊約聖經《創世記》裡、約瑟及其妻子亞西納的故事、以隱喻的方式來敘述的。

 

而回過頭去仔細看舊約中約瑟與亞西納(Joseph and Aseneth)的故事,就會發現約瑟其實就是耶穌,亞西納就是抹大拉的馬利亞!

 

根據傑可布森的翻譯,福音中描述了兩人的婚禮儀式、七天婚宴、行房和生下兩個孩子等經程。兩人由當時的埃及法老主婚。法老對亞西納說:「嫁給約瑟的你會受到祝福,因為他是神的長子,而你將被稱為神之女。」

 

婚宴之後,約瑟夫與亞西納行房,亞西納受孕,生下兩子:馬拿西(Manasseh)與以法蓮(Ephraim)。但法老之子也愛上亞西納,陰謀殺死約瑟和他兩個兒子,不過以失敗告終。

 

傑可布維奇同時指出,聖經新約中抹大拉的馬利亞以女信徒身分探視望被釘十字架的耶穌,並為他洗滌身體,不合常理。但如果她是為耶穌的妻子,那一切疑問就迎刃而解了。他認為,相較於其他的偽福音或斷簡殘篇,大英博物館保存的這本福音才是「完全成熟的福音」,資料上的撕裂痕跡可證明它確實遭遇過「審查」。

 

君士坦丁是第一位皈依基督教的羅馬皇帝,公元325年時他下令銷毀跟「正統」觀點不符的福音,僅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四福音書受到保護。當時受排斥的「異類」基督徒因此設法以「加密」方式書寫,希望讓其他福音得以保存下來。

 

《失落的福音》並非第一首宣稱抹大拉的馬利亞為耶穌之妻的著作,1953年一出版的《基督的最後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2003年的暢銷小說《達文西密碼》,都持上述主張。

 

 

維基百科的說法:

 

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又譯為瑪利亞瑪達肋納),在《新約聖經》中,被描寫為耶穌的女追隨者。

 

羅馬天主教東正教聖公會都把她作為聖人。教宗方濟各決定把聖女瑪利亞瑪達肋納的紀念日改為慶日,與其他聖徒地位同等。聖座禮儀聖事部遵於2016610日公布法令,慶日日期維持722

 

新約中馬利亞的事跡:

 

耶穌周遊各城各鄉傳道時,與祂同行的除了十二門徒以外,還有祂所醫治的幾個婦女,抹大拉的馬利亞就是其中的一位(路加福音8:1-2)。

 

耶穌到處醫治趕鬼,治好了抹大拉的馬利亞,趕出她身上的。她信耶穌後,奉獻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8:2-3)。

 

當耶穌被帶往審判時,門徒都離開祂逃走了(馬太福音26:55-56)。耶穌釘十字架時,環境極其惡劣,但她跟耶穌到十字架下,看耶穌受苦,斷氣,埋葬(馬可福音 15:40-47)。

 

安息日過後,馬利亞在天還沒亮就到耶穌的墳墓,而且發現墳墓已經空了,其他門徒聞風而來,看看空墳就走了,只有馬利亞留在空墳處哭泣,所以她成為第一個看見復活後的耶穌的見證人(約翰福音20:1-18)。

 

相關爭論:

 

一些現代作家認為抹大拉的馬利亞是耶穌的妻子。這些作者引用諾斯底派的寫作來支持他們的論點。例如被命名為《腓力福音》的殘章(又譯《斐理柏福音》)的確描述抹大拉的馬利亞不單單只是十二門徒之一,還是最為接近耶穌的使徒。這種親密的關係被描述為抹大拉的馬利亞能夠理解耶穌以及他的教導,而其他的使徒卻不能。

 

在《腓力福音》紙張上中有一句:「救世主的同伴(亞拉姆語在那個時候「同伴」這詞,可能是指「配偶」)是瑪利亞·抹大拉。耶穌經常親吻她的"缺字",愛她勝過其他門徒。」其他的門徒很氣惱,表達了他們的不滿。他們問耶穌:「你為什麼愛她勝過愛我們所有人呢?」

 

雖然難有定論,但是馬利亞在耶穌受難地以及在他的墳墓出現,至少和她作為妻子或寡婦的角色是一致的,儘管也有可能這是耶穌對她和他母親馬利亞的關心而所預備的。

 

還有一個被用來支持耶穌結婚的論點是:根據《馬太福音》,耶穌屬於大衛王家族,是猶太王所羅門的後代,獨身在耶穌那個時代對於猶太男人是很罕見的。耶穌是個猶太人,而按照當時的傳統,猶太男人是必須結婚的。根據猶太人的習俗,獨身是要受到譴責的,一位猶太父親有義務為他兒子找一個合適的妻子。然而,目前仍無證據證明這種(猶太人今天的)婚配傳統在西元1世紀就已發展出來。

 

關於抹大拉的馬利亞是耶穌的妻子的想法,由於一些書刊例如《聖血,聖杯》(1982)以及受到這本書深遠影響的幻想小說《達文西密碼》(2003)而被普及。

 

 

信望愛全球資訊網

抹大拉馬利亞妓女變聖女

 

【故事開始】

 

很久以前,在聖經正典記載之外的一個傳說故事。在抹大拉城,有個非常美麗的女人,名叫馬利亞,卻不幸被惡魔纏身。每回被惡魔附身,就會去出賣自己的身體,盡做些卑鄙下流淫盪的事情,取悅男人。她常常想要重新過生活,聖潔度日。然而惡魔卻常住在她身上,甚至那隻惡魔還帶來六個更壞的惡魔一同佔據她的身體,控制她的靈魂。

 

這個馬利亞,在這種聖潔與罪惡當中擺盪,非常痛苦很想一死了之。有天聽說耶穌要來西門家赴宴。於是她就厚著臉皮、不請自來,來到西門家。眾人看到美麗的馬利亞到來,喧鬧場面轉為靜謐。她獨自走到耶穌跟前。她紅著眼眶對耶穌說,「可憐我,請幫助我」。求耶穌潔淨她滿身的罪孽。

 

接著她拿出一個盛滿著香油膏的玉瓶來,走耶穌背後,繼續挨著他的腳哭泣。她流下懺悔的淚水不禁滴濕了耶穌的腳,便趕緊用自己美麗的秀髮將其擦乾,並用嘴親吻乾淨耶穌的腳,並把香油膏抹上。

 

耶穌看透她的內心,看見她那渴求聖潔的靈魂,便赦免了她的罪。她因此完全得潔淨。眾人都非常驚訝,交頭接耳的說「他是誰?怎有赦罪的權力?」整件事情馬上傳遍抹大拉城,「神女變聖女」又是一樁偉大的神蹟!!

 

此後,這個抹大拉城的馬利亞就跟隨著耶穌,成為耶穌忠誠的信徒。後來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她一旁陪伴著耶穌的母親聖母馬利亞,親眼看著耶穌死去。三天後,耶穌復活,向眾人顯現,她亦是其中一位看到耶穌復活的信徒。

 

耶穌升天後,抹大拉城的馬利亞,遠行到法國南邊的一個山上,過著隱居的生活。餐風露宿,沈靜修道,一個木頭十字架、一個骷髏頭、一本聖經、一條鞭子,長年過著苦修、守齋戒的日子。終於在某天得道,不過因其罪孽深重,上帝還派了四個小天使來接她走,才得以升天。眾信徒以她為表率,教會封她為「聖女(徒)saint

 

【黃金傳奇】

 

許多的畫家,非常喜歡以「抹大拉馬利亞」這個故事為作畫的題材。是因為主角是個非常美麗的神女(妓女),遇上救世主耶穌,之後完全翻轉,成為超凡脫俗的聖女。或是描繪她的美麗單純,或是描繪她對天祈求,或是描繪她為耶穌洗腳....。歷史上留下非常多寶貴的畫作。

 

然而事實上聖經中所記載的「抹大拉馬利亞」的故事,卻跟上述的故事有很大的出入。抹大拉馬利亞是一個被七個鬼附的女人,而那個帶著香膏為耶穌洗腳的妓女是另外一個女人,她可沒有被鬼附。而用香膏、幫耶穌洗腳的女人,不是只有一個。有個女人也叫馬利亞(她的姊姊叫做馬大,兄長叫做拉撒路),她在耶穌殉難前,也是帶著香膏膏抹耶穌。

 

三個女人各是不同的人。之所以會造成這個美麗的錯誤,是因為十三世紀中葉有本書「黃金傳奇」,如同金庸的武俠小說,以歷史事件為主軸,虛構出許多精彩的故事。而這本書將這個女人,與聖經中另一個被七個鬼附的女人抹大拉馬利亞,還有另外那個馬大的妹妹馬利亞全混在一起,視為同一個人。而當時的畫家,多半不看聖經,於是所畫出來的畫,大都是依據「黃金傳奇」虛構的故事所繪。於是這個故事便以訛傳訛下來。

 

聖經經文的記載

  • 有罪的女人,罪得赦免。

 

【路加福音第七章】

 

有一個道貌岸然的有德之士西門,請耶穌吃飯。耶穌就到他家裏赴席。當地有一個女人,一向過著罪惡的生活,也就是以妓女為職業。她一聽說耶穌在那人家裏吃飯,就帶了一個盛滿著香油膏的玉瓶來。她在耶穌背後,挨著他的腳哭。她的眼淚滴濕了耶穌的腳,就用自己的頭髮擦乾,並用嘴親吻,然後把香油膏抹上。請耶穌吃飯的西門看見了,心裏偷偷地想著:「耶穌若真的是先知,他應該知道摸他的是怎樣骯髒的一個女人;她可個妓女啊!」

 

看透人心的耶穌,此時就對他說:「西門,我有句話跟你說。」

 

西門回答:「老師請說。」

 

耶穌說:「有兩個人同欠一個債主的債,一個欠五百塊銀圓,另一個欠五十塊銀圓。兩個人都無力償還,債主就把他們的債都取消了。你想,他們哪一個會更愛他呢?」

 

西門回答:「我想是那個獲得較多寬免的。」

 

耶穌說:「你說得對。」

 

於是耶穌轉向那女人,對西門說:「你看見這個女人嗎?我來到你家,你沒有給我水洗腳,她卻用眼淚洗我的腳,並且用她的頭髮擦乾。你沒有用接吻禮歡迎我,但是她從我進來就不停地親我的腳。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她卻用香油膏抹我的腳。我告訴你,她所表示深厚的愛證明了她許許多多的罪都已經蒙赦免。那少得赦免的,所表示的愛也少。」

 

耶穌就對那女人說:「你的罪都蒙赦免了。」

 

於是同席的人心裏想:「這個人是誰?居然赦免人的罪!」

 

耶穌對那女人說:「你的信心救了你;平安地回去吧!」

 

被鬼附的抹大拉馬利亞

 

【路加福音第八章】

 

過了不多日,耶穌周遊各城各鄉傳道,宣講神國的福音。和他同去的有十二個門徒,還有被惡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經治好的幾個婦女,內中有稱為抹大拉的馬利亞,曾有七個鬼從他身上趕出來

 

用香膏澆奠耶穌的馬利亞

 

【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

 

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裡,有一個女人拿著一玉瓶極貴的香膏來,趁耶穌坐席的時候,澆在他的頭上。門徒看見就很不喜悅,說:何用這樣的枉費呢!這香膏可以賣許多錢,賙濟窮人。耶穌看出他們的意思,就說:為甚麼難為這女人呢?他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他將這香膏澆在我身上是為我安葬做的。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的,作個紀念。

 

【馬可福音第十四章】

 

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裡坐席的時候,有一個女人拿著一玉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來,打破玉瓶,把膏澆在耶穌的頭上。有幾個人心中很不喜悅,說:何用這樣枉費香膏呢?這香膏可以賣三十多兩銀子賙濟窮人。他們就向那女人生氣。耶穌說:由他罷!為甚麼難為他呢?他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要向他們行善隨時都可以;只是你們不常有我。他所作的,是盡他所能的;他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記念。

 

【約翰福音第十二章】

 

逾越節前六日,耶穌來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之處。有人在那裡給耶穌預備筵席;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有一個門徒,就是那將要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說:這香膏為甚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著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耶穌說:由他罷!他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

 

 

抹大拉的馬利亞是歐洲文藝復興以降的畫家常畫的一個聖經人物

 

克萊弗斯的瑪格麗特祈禱書大師(The Master of the Hours of Margaret of Cleves),《不要摸我》(noli me tangere),出自《窮人聖經》(Biblia Pauperum)插圖手稿,約1405。耶穌復活後,單獨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並說:「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裏去,告訴他們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約翰福音 20-17

克萊弗斯的瑪格麗特祈禱書大師(The Master of the Hours of Margaret of Cleves),《不要摸我》(noli me tangere),出自《窮人聖經》(Biblia Pauperum)插圖手稿,約1405。耶穌復活後,單獨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並說:「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裏去,告訴他們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約翰福音 20-17)  

 

奧爾本斯修院修士,《抹大拉馬利亞告知門徒》,出自:《奧爾本斯聖詠經》(St Albans Psalter)插圖手稿,十二世紀。

maria_magdalena_berichtet_den_jc3bcngern奧爾本斯修院修士,《抹大拉馬利亞告知門徒》,出自:《奧爾本斯聖詠經》(St Albans Psalter)插圖手稿,十二世紀。  

 

巴托尼(Pompeo Batoni, 1708-1787),《聖抹大拉馬利亞》,油彩畫布,約1742-43,毀於二戰1945.02.13-14德雷斯敦(Dresden)大轟炸

巴托尼(Pompeo Batoni, 1708-1787),《聖抹大拉馬利亞》,油彩畫布,約1742-43,毀於二戰1945.02.13-14德雷斯敦(Dresden)大轟炸。  

 

皮耶羅•迪•科西莫(Piero di Cosimo, 14621522),《抹大拉的瑪利亞》,油彩木板,約15001510,羅馬古代藝術國家藝廊(Galleria Nazionale dArte Antica)。

皮耶羅•迪•科西莫(Piero di Cosimo, 1462 – 1522),《抹大拉的瑪利亞》,油彩木板,約1500 – 1510,羅馬古代藝術國家藝廊(Galleria Nazionale d’Arte Antica)。  

 

阿特米希雅‧曾提萊希(Artemisia Gentileschi, 15931652/1653),《抹大拉的馬利亞》,油彩畫布,1620-1625,佛羅倫斯彼提宮(Palazzo Pitti)。

阿特米希雅‧曾提萊希(Artemisia Gentileschi, 1593-1652 1653),《抹大拉的馬利亞》,油彩畫布,1620-1625,佛羅倫斯彼提宮(Palazzo Pitti)。  

 

阿特米希雅‧曾提萊希(Artemisia Gentileschi, 15931652/1653),《悔罪中的抹大拉馬利亞》,油彩畫布,1625,羅馬古代藝術國家藝廊(Galleria Nazionale dArte Antica

阿特米希雅‧曾提萊希(Artemisia Gentileschi, 1593-1652 1653),《悔罪中的抹大拉馬利亞》,油彩畫布,1625,羅馬古代藝術國家藝廊(Galleria Nazionale d’Arte Antica)。  

 

施可勒(Jan van Scorel, 14951562),《抹大拉的馬利亞》,油彩木板,約1530,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Het Rijksmuseum

施可勒(Jan van Scorel, 1495 – 1562),《抹大拉的馬利亞》,油彩木板,約1530,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Het Rijksmuseum)。  

 

迪里克•鮑茲(Dieric Bouts 1410/14201475),《在西門家中的耶穌》,油彩木板,約1440,柏林國家美術館(Staatliche Museen, Berlin)。我們看到路加福音中提到耶穌作客別人家時出現的女罪人

迪里克•鮑茲(Dieric Bouts 約1410 1420—1475),《在西門家中的耶穌》,油彩木板,約1440,柏林國家美術館(Staatliche Museen, Berlin)。我們看到路加福音中提到耶穌作客別人家時出現的女罪人。  

 

提香(Tiziano VecelliTitian, 1488/14901576),《懺悔中的抹大拉馬利亞》,油彩畫布,約1533,佛羅倫斯彼提宮(Palazzo Pitti

提香(Tiziano Vecelli或Titian, 約1488 1490 – 1576),《懺悔中的抹大拉馬利亞》,油彩畫布,約1533,佛羅倫斯彼提宮(Palazzo Pitti)。  

 

煌‧包提斯塔‧麥諾(Juan Bautista Maíno, 15691649) ,《抹大拉馬利亞》,油彩畫布,1615,私人收藏

煌‧包提斯塔‧麥諾(Juan Bautista Maíno, 1569 – 1649) ,《抹大拉馬利亞》,油彩畫布,1615,私人收藏。  

 

羅希爾•范德魏登(Rogier van der Weyden, 1399年或1400年-1464),《閱讀中的抹大拉馬利亞》,油彩木板,約 1435-1438,倫敦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羅希爾•范德魏登(Rogier van der Weyden, 約1399年或1400年-1464),《閱讀中的抹大拉馬利亞》,油彩木板,約 1435-1438,倫敦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羅希爾•范德魏登,《下十字架》局部。抹大拉的馬利亞哀痛耶穌的受難

 羅希爾•范德魏登,《下十字架》局部。抹大拉的馬利亞哀痛耶穌的受難。

 

勒費弗爾(Jules Joseph Lefebvre, 18361911),《山洞中的抹大拉馬利亞》,油彩畫布,1876

勒費弗爾(Jules Joseph Lefebvre, 1836 – 1911),《山洞中的抹大拉馬利亞》,油彩畫布,1876。

 

拉突爾(Georges de La Tour, 1593-1652的抹大拉馬利亞

喬治·德·拉·圖爾畫筆下的抹大拉馬利亞- (2)  

喬治·德·拉·圖爾畫筆下的抹大拉馬利亞- (4)  

喬治·德·拉·圖爾畫筆下的抹大拉馬利亞- (3)  

喬治·德·拉·圖爾畫筆下的抹大拉馬利亞   

 

里門史奈德(Tilman Riemenschneider, 14601531),《抹大拉馬利亞升天》,1490-1492,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美術館(Bayerisches Nationalmuseum

里門史奈德(Tilman Riemenschneider, 約1460 – 1531),《抹大拉馬利亞升天》,1490-1492,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美術館(Bayerisches Nationalmuseum)。   

 

107.01.16彙整初稿

 

arrow
arrow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