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xIW6dd  

 

健康遠見 2022-10-19

熟年夫妻還有愛嗎?日本熟齡婚姻大調查:理想婚姻關係需滿足三要素

 

近90%還有感情,但八成想過離婚

 

熟齡離婚近來蔚為風潮,日本熟齡雜誌針對150名50~70歲熟齡女性的調查結果,在129名已婚者中,有109人曾經想過離婚;但在被問到對另一半是否還有感情時,又有約85%的受訪者表示肯定。離婚諮詢師認為,熟年期是重新審視、調整夫婦相處的一波高峰期,也是夫婦是否能相伴度過人生下半場的關鍵。

 

老頭插嘴:150人的樣本太少、只針對女性調查(雖然老年離婚大多由女人發動),不夠客觀(一面之辭、人性擅於說謊與掩飾)無法看出問題的真相。

 

迎接人生百年時代,若簡單地一分為二的話,50歲便可說是折返點了。子女的養育逐漸告一段落的同時,家中長輩也開始需要照護、自己或是另一半也即將退休⋯⋯這時候也是許多人開始重新審視「夫妻生活」的時間點。

 

為了讓人生下半場能夠愉快而不感覺壓力地度過,如何度過夫婦生活也是重要的關鍵之一。日本熟齡雜誌《ハルメク》在2021年6月訪問了150位50- 70歲的女性讀者關於夫婦婚姻關係的調查,在受訪的150位熟齡女性中,有87%是結婚超過25年的資深夫婦。

 

老頭插嘴:

 

50~70歲的女性結婚超過25年竟只有87%,顯然受訪對象普遍晚婚(25歲結婚,滿25年是50歲;30歲結婚滿25年是55歲。2021年日本男女的初婚年齡是30.4歲),可能是太挑,也可能是條件不好、不容易找到對象。這種選樣,可能會導致結論的偏差。

 

台日不婚率、初婚年齡、未婚生子率的比較」,詳見文末附錄。

 

整體來說,雖然和伴侶有著穩定的感情或是像家人般的自然相處,但若細問之下,仍然有不少對於將來的不安,或是對另一半的不滿

 

八成熟齡夫婦仍有感情,即使愛情淡去也昇華成家人

 

首先,在第一題:「您還愛您的先生嗎?」中,有將近半數(49.6%)給予肯定的回答、35.7%的人則回答「雖然沒有愛,但還有感情」。這個結果顯示:對於熟齡女性而言,畢竟是長年在一起的伴侶,多少還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礎,但是否屬於愛情,則因人而異。

 

在調查時,不少受訪者在選項之外另補充了回答,其中不乏許多令人感到羨慕的甜蜜留言:

 

・年輕的時候忙於照顧孩子,先生也經常很晚才回家,能夠兩人單獨相處的時間並不多。如今孩子逐漸獨立了,反而找回了像是新婚時期的甜蜜感,很高興當年選擇了現在的先生。(K.U 63歲,結婚35年以上)

 

・有了年紀之後,好像更能體貼彼此的心情,最開心的就是先生跟我說:「即使到了另一個世界,也想跟妳在一起。」(K.K 59歲,結婚35年以上)

 

・孩子逐漸獨立之後,大概從15年前左右開始,我們就不再叫彼此「爸爸」、「媽媽」,而是用名字相稱。(Takako 61歲,結婚35年以上)

 

回答「雖然沒有愛,但還有感情」者的留言則如下:

 

・比起夫婦之間的愛情,現在已經把對方當作家人看待。雖然能夠毫無顧忌地和對方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有時候長時間相處還是會覺得有點煩,只是如果有一天對方不在了,應該還是會寂寞吧。(K.R 64歲,結婚25~29年)

 

・沒有特別覺得好或不好,就像是維持著某種距離感的同居人一般的關係,但這樣的生活也還算安穩。(YO 65歲,結婚30~34年)

 

・孩子長大離家、長輩也已經過世,想不到作為夫婦還有什麼必須要一起做的事,彼此也沒有話題,好像也沒有必要非住在一起不可。(Y.M 65歲,結婚35年以上)

 

雖然和丈夫有著穩定的家庭和家人般的感情,但感到不滿或是對於未來相處感到無趣的人,似乎也不在少數。

 

不想再忍耐!熟年期的人生變化,可能是離婚導火線

 

在下一個問題「曾經想過離婚嗎?」中,在129位已婚者當中,有102人給了肯定的答案,其中回答「一年會想幾次」的人有20.2%、「偶爾會想(幾年一次)」的人有21.7%,「經常會想(每個月會想幾次)」和「隨時隨地都在想(幾乎每天)」的人加起來則有8.5%。僅有20.9%的受訪者表示「從來沒想過要離婚」、回答「幾乎沒有想過的人」則有28.7%。

 

對此,離婚諮詢師岡野篤子認為,若以50歲以上女性的整體傾向來看,積極面對人生的女性比例比過去增加了

 

老頭插嘴:所謂「積極面對人生」,其實就是不再忍耐;不再忍耐的原因就是男人先失去性力,然後又失去賺錢能力。這兩者是女人屈就男人、構建家庭的基礎。男人喪失這兩項能力,婚姻已岌岌可危;唯一能維持婚姻的只有靠老天爺幫忙,沒有外力介入。

 

「感到不滿的時候,大家不再願意只是忍耐,而是會思考:那該如何解決?像是先生退休之後,會要求另一半應該適度分擔家事、或是想完成自己年輕時沒能完成的夢想的人,也逐漸不在少數。」

 

比起過去認為丈夫是撐起家庭唯一支柱的傳統觀念,如今認為「你工作很辛苦、但我也把這個家打理得很好,作為人生伴侶,我們的地位同等重要」的家庭意識也逐漸成為主流。

 

熟齡期的人生變動,是重新審視婚姻的關鍵

 

・因為對於孩子的教育觀念不同,對丈夫的管教方式覺得困擾。46歲時曾經一度想過要離婚,但後來丈夫逐漸能理解我的想法,彼此意見不同的時候也願意傾聽我的感受,我認為有任何不滿都別放在心裡、坦承面對非常重要。(K.K 59歲,結婚35年以上,回答「幾乎沒有想過離婚。」)

 

・以前因為要照顧婆婆、因為先生是長男所以還要打理夫家的大小事務,對於囉嗦的婆婆感到很煩躁而曾經想過離婚。但婆婆過世之後就沒有這個念頭了。(M.C 61歲,結婚35年以上,回答「幾乎沒有想過離婚。」)

 

・50歲後半孩子獨立之後,突然覺得「我怎麼會跟這麼無趣的人結婚?」心裡覺得有些後悔。(F 64歲,結婚30~34年,回答「偶爾會想離婚」)

 

・稍微有點事情就要發脾氣、晚上總是玩遊戲到很晚的先生,早上要人催起床、晚上不按時睡覺,看著對方就感覺很火大。(S 59歲,結婚30~34年,回答「偶爾會想離婚」)

 

岡野篤子認為,在30~40歲的年紀,因為教養孩子、婆媳關係或人生價值觀之間產生差異,是導致思考離婚的第一波高峰;50歲之後,則是因為人生階段的變動,導致對婚姻關係的想法連帶有所改變

 

此外,對於另一半的生活習慣、健康狀況和個性等等的不滿,長年忍受對方累積到了臨界值,也可能是影響熟齡離婚的重要因素之一。

 

熟齡女性的理想夫婦關係:對等、理解,但保持一定獨立性

 

最後,在「對於先生有什麼話想說」的自由回答題中,太太們則是對於先生毫無保留地說出了藏在心中已久的真心話,即使是在前面的題目中回答「還愛著先生」的人,對另一半也不見得完全滿意。

 

・自己的事情拜託自己處理,別什麼都來問我啊。(D.P 60歲,結婚25~29年)

 

・希望對方能更在乎我的心情感受。即使沒有性生活,我認為夫婦之間還是可以幸福的。(A.H. 64歲,結婚35年以上)

 

・別人講話的時候,要好好聽到最後啊。(Y.Y. 62歲,結婚25~29年)

 

・家裡不是餐廳,好歹自己的碗盤自己拿去廚房吧。(Y.O. 61歲,結婚35年以上)

 

・別老是強迫我照著你的規定做法生活,也多少該對老婆表示一些感謝和體貼,如果只是放在心裡我是感受不到的。(Y.M. 65歲,結婚35年以上)

 

・我不是你媽媽,別什麼事都依賴我解決!好像家裡多養了一個小孩一樣⋯⋯到了這個年紀如果還只有電視是朋友,那就太寂寞了。(A.T. 61歲,結婚35年以上)

 

從太太們的抱怨中可以發現,多數熟齡女性希望夫婦之間可以在彼此對等的基礎之上,擁有相互體諒、尊重,不過度依賴但能相互扶持的婚姻關係;對於先生有所不滿者的煩惱,也大多來自於此。

 

如果想要在熟年期擁有理想的婚姻關係,不妨以此為借鏡,重新審視調整夫婦間的相處模式,或許就是能有所改變的契機也說不定!

 

(原文刊載於《50+》)

 

 

老頭的話

 

這是一篇瞎扯的文章,作者認為「熟齡女性的理想夫婦關係是對等、理解,但保持一定獨立性」,這是浮誇之談。

 

兩個人之相處必然分出高下,一個是領導者,一個是跟隨者。旗鼓相當必然當「仁」不讓,矛盾產生衝突。「人人平等」從來就是神話,也是政治騙子蠱惑人心的口號。最好的情況是「互相尊重」。

 

理解?誰理解誰?一方要、另一方堅持不要;老公不行,老婆有強烈的需要,即使相互「理解」又如何?最好的情況還是尊重與妥協。

 

作者刻意將「獨立性」曲解為老男人得生活自理,自己洗碗、洗衣服、負擔家務。這讓老頭感嘆,照顧一輩子的女人,只因暮年的自己不再具有性力與經濟力,竟然開始劃清界線。其實「獨立性」與婚姻的意涵在根本上就有衝突,婚姻是男女兩人拋棄各自的獨立性而形成利害與共的「性」結合體。當一方,甚至雙方都想伸張自己的獨立性,進而要求對方自立時,婚姻其實已名存實亡。這種婚姻會有愛嗎?

 

「性」與「愛」是一體兩面,本文標題雖然是「熟年夫妻還有愛嗎?」,然而上文通篇都沒提到「性」。或許在作者的主觀裡,老夫老妻幾乎可以確定已沒有性,所以不提。

 

然而,能不提嗎!熟年夫妻不是沒有「性」問題,熟年夫妻最大的問題就是彼此之間已經沒有可以充為婚姻的媒介的「性」。更糟的是「性」卻仍可在第三者身上獲得,這是人生的殘酷與現實。或許,作者的意思應該是「無性的老夫老妻間還有愛嗎?」

 

上個世紀的夫妻,女人在男人失去性力後,通常還會因為經濟因素,不敢翻臉。然而等到男人失去「提款機」功能後,即使兩人都已遲暮之年,女人還是翻臉。這是現實,這種夫妻會有「愛」嗎?上文的背景似乎就是如此,答案其實很明顯。

 

上文大多數「個案」裡,女人的抱怨其次都不是真相(真心話),讓女人不滿的(真相)是失去「愛」的能力的老男人,不拉屎卻霸著茅坑不放。

 

如今社會,女人普遍就業,具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對婚姻的存續已不太會考慮經濟因素。通常「不忍」了,就會選擇分手。

 

一對已經歷二十五年以上婚姻生活的夫妻,如果有「性」問題,應該早已發生,婚姻關係根本不可能維持到暮年。或許,也曾有過「性」問題,最後還能一起走到暮年,應該都已被歲月和忍讓「克服」了。

 

老頭認為熟年夫妻還有愛嗎?就看男人是否還具有性力;沒有性力,就沒有愛。剩下的就是一對有著多年「感情」、如同兄妹一樣的男女,互相關心、照顧,攜手相扶持共度餘生。

 

此時女人如果還有「餘暉」,男人就該跳脫夫妻的立場,像兄長一樣照顧妹妹,讓妹妹高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像作者主張的一樣,(讓妻子)「保持一定的獨立性」。畢竟,夕陽終究西下,一切都會趨於平靜。

 

老頭的結論是熟年夫妻不會再有愛,一半的老夫老妻是彼此關懷,另一半則是因求去的一方無法如願、弱勢的一方堅持不肯放手,兩人都有無限的怨毒。



延伸閱讀:

 

遠見雜誌 2022-12-14

人生是場摸索與接納的旅程:如果免不了要迷路,很慶幸是跟你一起

 

 

附錄:

 

台日不婚率、初婚年齡、未婚生子率的比較

 

日本資料庫 2021.09.11

日本女性初婚年齡,較1985年提高4.1歲

 

(摘錄)平均初婚年齡方面,1985年時女性為25.5歲,男性為28.2歲,到2019年時,女性為29.6歲(提高4.1歲),男性為31.2歲(提高3歲)。

 

TVBS新聞網 2022年6月13日 17:30

價值觀改變?日本結婚件數創戰後新低 終生不婚率也增加

 

(摘錄)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計算的「終生不婚率」(截至50歲為止,沒有結婚、離婚等經歷者),1980年為男性2.6%、女性4.5%,2020年卻上升到男性25.7%、女性16.4%。

 

東森新聞 2021年04月7日 10:34

台灣人晚婚趨勢統計曝光 「初婚年齡」男32.6歲、女30.4歲

 

今周刊 2021-09-20 10:24

43%適婚族未婚 逾300萬人 另類國安危機 新生兒也大減

 

老頭插嘴:台灣男女的悲哀,台日不婚比例43%/ 21%,平均結婚年齡31.0歲/30.4歲。台灣未婚生子的比例也高於日本:4.4%/2.3%。

 

知乎 2021-11-15 10:11

哪些國家的非婚生子女比例較高?

 

(摘錄)經合組織(OECD)統計2018年非婚生子佔新生兒比例:最高的是智利,高達73.7%,也就是平均每出生100個嬰兒,就有73.7個嬰兒是非婚生的。歐盟國家非婚生子比例平均是41.3%,經合組織成員國非婚生子比例平均是40.7%。法國的非婚生子比例是60.4%,遠高於歐盟國家平均比例。美國非婚生子比例是39.6%,略低於歐盟國家和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比例。日本和韓國的非婚生子比例最低,分別僅有2.3%和2.2%。

 

天下雜誌 2021-12-09

想要孩子不一定想婚 全球婚外生育不斷上升

 

(摘錄)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最新數據,2018年歐盟有42%的孩子是在非婚情況下誕生,也就是嬰兒出生時他們的父母並沒有婚姻關係。最高的是法國,有6成的孩子屬於這樣的情況,葡萄牙(56%)、瑞典(55%)、丹麥(54%)與荷蘭(52%)也可見較高的非婚生比例。

 

老頭插嘴:歐盟高比率的非婚生子主要是政府(福利政策)與社會(不排斥、不歧視)的友善環境,讓女人生育無後顧之憂。

 

公視新聞 2011-08-02 14:30

國內非婚生子比例 30年來多3倍

 

(摘錄)內政部統計,三十年間,「非婚生子」從每年1.45%成長到近年最高曾有4.39%,多了三倍。

 

111.12.19轉載初稿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伯 的頭像
    阿伯

    草湳里:老頭談性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