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火燄山遠眺鐵砧山
上個月和小賤去了大甲鐵砧山。
大家都知道大甲鎮瀾宮,然而對外地人來說大甲好像也就祇有一個鎮瀾宮。兄弟出身的顏董和新店的羅董一樣,對建設鄉里興趣似乎不大,所以大甲除了鎮瀾宮和一個老景點「鐵砧山」似乎沒什麼其他景點。
大甲鐵砧山和員林百果山一樣,是個幾十年的老景點,或者說是過氣的景點。
平常遊覽車少排這行程,即使是鎮瀾宮的行程也少搭配這個點。鐵砧山上有座祀奉「七娘媽」的西靈寺,這幾年有意打知名度,每年七夕將至都會舉辦「七仙女文化節」,請遊覽車載人上去捧場。
這讓我想到,台灣民俗七夕拜的是類似「床母」的七娘媽(七娘媽和床母都主管小孩平安及夫妻和合),其實不拜牛郎與織女,倒是很奇怪。話說回來,誰有興趣拜一年祇能相會一次的神祇,恐怕連苦守寒窰十八年的王寶釧都不會拜,世間男女誰不希望朝朝夕夕恩愛久久。
百果山近幾十年來幾乎沒有什麼建設,鐵砧山倒是有不少建設,尤其老牌企業永信製藥把半個山頭規劃闢建了一個大公園,造福鄉里,值得讚許。三年前初次前來時,老頭就認為這裡是個相當有深度的景點,可惜少推廣,以致遊客並不多。(老頭是俗人,越老越沒靈性,老頭對深度的定義是可以停留很久、消磨較多的時間,還能拍很多照片)
退休隔年和小賤來過鐵砧山一次(101.08.20),那次是搭配鎮瀾宮的行程,當時七夕已過,西靈寺的文化節已收攤,沒見識到廟祝的寒嗆。這次恭逢其會,終於見識了廟方小鼻子小眼睛的作風,原本遊覽車的文宣說廟方有麻油雞和油飯的流水席供香客用餐,講明香油錢五十元。誰知一到,隨車小姐先得去交錢,廟方才會供餐。而所謂麻油雞其實祇是粗豆皮清湯,麻油放的很少,幾乎吃不出麻油味(老頭拜了幾十年的七娘媽,這幾位類似大戶人家姨娘、奶媽的神祇,神格並不高,她們並沒吃素,況且產婦做月子一定吃麻油雞,哪有人吃素雞)。油飯祇是糯米蒸飯,裡頭什麼也沒有。更糟的是,廟方還怕人吃,提供的分量不多,十個人就一鍋油飯,晚來就祇剩空鍋,想再添碗飯,當然是不可能。所謂文化節,也沒什麼佈置,就一個簡陋的牌樓。廟祝這種作風想把場子做大實在不可能。
鐵砧山上的景點很多,包括中正公園、永信運動公園、台中軍人忠靈祠(國軍紀念公園)、成功公園、鄭成功廟(開台聖王祠),還有那口幾百年歷史的劍井。
那天運氣不好,車子快到時就開始下著細雨,雨勢不大,剛好會把相機淋濕。
不過,我和小賤還是把該照的都照了。
三年前來時,給的時間較多些,和小賤兩人上上下下大概都走過一遍,也照了一遍;就祇有忠靈祠小賤人膽子小不肯進去,其實裡面擺了陸海空各式武器,很有得照呢。或許是農曆七月吧,這次小賤人還是不肯進去。
三年前還沒經營部落格,照相以小賤人為主題,少拍空景,偏偏她的人妻身分,照片不便曝光在部落格上。這次倒是照了一些空景,可惜雨勢說小不小,照的很勉強;況且颱風剛過,中正公園一片狼藉,有些擺設也損毀了。
鐵砧山風景區導覽圖
鐵砧山簡介
鐵砧山(鐵砧山風景特定區)位於台中市大甲區、外埔區的交界,北臨大安溪,山頂地勢平坦,由公路上遠望,山形似一座鐵匠打鐵用的鐵砧,因此得名。空拍更明顯,一片在平原上突兀的有塊台地轟立著,導遊王小姐說鐵砧山原本與后里台地是連在一塊的,千百年來被河川割切而分開。
鐵砧山最高點位於外埔區境內,海拔雖僅236公尺,卻是台灣小百岳之一。山上的望海亭可遠眺外埔、大甲平原與大安港,黃昏時還可望見海面上漁船點點。
劍井滄桑
鄉野傳說:明永曆十六年(1662,這年南明永曆帝被吳三桂所殺,前一年鄭成功攻台)農曆五月初四,延平郡王的部將率兵由海路北上,自大安港南側登陸。鄭軍被道卡斯平埔族包圍,水源斷絕,只好向天祝禱:天若助我鄭軍部隊平安歸去,此寶劍插地,必得甘泉。後拔劍插地,泉水竟然就在劍鋒兩邊不斷地湧出來,士卒乃得解渴,而後鄭軍突圍而去。
目前井旁有石碑,上鐫刻碑記如下:「台北府新竹縣大甲鐵砧山國姓井,相傳鄭成功駐兵處被圍困於山頂缺乏水源,部將以寶劍插地得甘泉。之後大旱不涸,年年清明前,有群鷹自鳳山來聚哭,不至疲憊不止。或云:兵魂固結而成,後山麓田螺斷尾能活。謂當時螺殼棄置者均著奇異,僕曾經其地思古蹟不可磨滅爰集同人建廟立碑為記,以誌久遠云。」(文末署光緒乙酉,即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
清光緒十八年(1892),立碑稱此古井為「國姓井」,故老相傳此劍每年端午會浮出(當然是騙肖ㄟ),爾後年代久遠石碑滅失。目前書名「劍井」兩字的石碑是民國42年(1953)于右任所題。
從此處上登階可抵「開台聖王祠」(即鄭成功廟),再往上步行可至「台中軍人忠靈祠」。
本日(104.08.17)遊覽車的行程包括:大甲鐵砧山、清水鰲峰山(玉帶橋&競技場)、台中港登圖書船道頓號參觀、台中港漁市和高美濕地,車資加保險祇要350元。其他景點另文介紹。
湖口休息區
湖口休息區拍到了小莕菜
鐵砧山中正公園
鐵砧山永信公園
鐵砧山成功公園
鐵砧山忠靈祠
鐵砧山西靈寺
鐵砧山劍井古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