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918008錢穆故居.JPG 

 

上個禮拜沒報名遊覽車的行程。

 

退休後原本固定每週和小賤出遊一天、愛愛一天。沒出遊,就改成愛愛兩天。不過通常我們會加碼,原本要出遊那天雖然改成愛愛,一早我們會先在台北近郊走走,祇做半日遊,趕在中午以前回家開工。或者愛愛提早在三點前收工,做完肉體交流的兩人再攜手同遊,進一步精神也交流一番。

 

上週五一早,我們搭捷運轉公車去故宮,重點不在故宮,而是故宮旁的至善園,還有至善園隔鄰、少人知道的台北市原住民主題文化公園。那天我們沒進故宮,祇在外面幫小賤照了故宮的外觀。另外,我們在公車抵達故宮之前,提早兩站下車,漫步進東吳大學。台灣幾所大學大多都有建築系,甚至還有園藝系,但校園景觀乏善可陳,大多數的校園都沒什麼看頭的,令人很感慨。進東吳是要看裡面的錢穆故居。

 

外雙溪的錢穆故居、陽明山的林語堂故居、新北投于右任住過的梅庭,如今算來都已是台北市的歷史建築。

 

不像另兩幢建築都在馬路邊,錢穆故居僻處山谷中,公車在至善路一段底下車,右轉臨溪路,大概走個五分鐘才看到東吳大學的大門,由大門直行又得走個十分鐘,幾乎已走到底,到了山腳下才看到故居的大門,進入大門,右邊是車行坡道,左邊是石階梯,兩層樓的洋房其實並不在平地,是離地約莫六、七公尺的山上 (不知當年蔣公有沒有配車給他) 。

 

出生在乙未割台那年(1895)的錢穆在大陸淪陷後一直滯居香港,偶而來台。直到民國五十六年(1967)才應蔣公之邀來台,隔年中華民國政府給他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頭銜(後來還有故宮研究員的頭銜),也安排他住進東吳大學校園最裡側的此棟二層建物(建物由錢夫人胡美琦女士設計,陽明山管理局施工)。錢氏以緬懷母親之名將此樓命名為素書樓。進住那年錢氏已虛歲七十四,當時的外雙溪仍是人跡稀少之地,三年前故宮才在至善路二段復院。在台復校的東吳大學初期稱東吳大學法學院,校址在如今的城區部,民國五十年才遷來外雙溪,這年也才恢復東吳的校名。然而錢氏並未在東吳任教,隔年他開始任教於文化大學(他與文化創辦人張其昀是故交),直到七十五年改為在家授課,七十七年退休,當時他已九四高齡。我訥悶當年我們蔣公怎安排高齡的他住這麼避遠的地方,想來蔣公一定有配車給他,但出入實在相當不便。

 

誰知錢氏退休後,時任立委的陳水扁先生和時任台北市議員的周伯倫先生聯手控告錢氏侵占公產,病中的錢穆得知後不願背負如此罪名,兩年後毅然搬出,然而抑鬱難平,二個月後辭世,享壽九十六。

 

當時李登輝先生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一直放任陳周兩人一再攻擊與污衊錢氏,以致錢氏含怨而終,也讓中共看了笑話。後來陳水扁先生與周伯倫先生均未得善終,世事殊難論斷。

 

錢氏遷出後,素書樓閒置年餘,政府遂有闢為紀念館之議,初由台北市立圖書館管理,民國八十一年正式將素書樓闢為紀念館。民國九十年台北市政府進行修繕工程後將素書樓交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管理,當年底文化局將素書樓改名「錢穆故居」委託東吳大學代管,民國101年改委台北市立大學代管。

 

 

大門

1040918003錢穆故居.JPG 

1040918004錢穆故居.JPG 

1040918007錢穆故居.JPG 

階梯

1040918053錢穆故居.JPG 

 

客廳

 

素書樓的客廳實為一講學廳堂,錢氏坐在餐桌侃侃而談、神采飛揚,而學生則或與錢氏共坐一桌、或坐在客廳;由於前來聽課的學生眾多,有的人甚至得用站的。這個客廳是錢氏講學最重要的舞台,也是中國文化薪火相傳的最佳見證。在客廳裡不但立有朱子像,也掛著朱子所書「立修齊志」、「讀聖賢書」及「靜神養氣」等字軸;家具和字畫則是錢夫人提供借展。

1040918022錢穆故居.JPG 

1040918023錢穆故居.JPG 

1040918025錢穆故居.JPG 

1040918026錢穆故居.JPG 

1040918028錢穆故居.JPG 

 

書房

 

錢氏生活十分規律,清晨起床後,在樓廊小坐片刻,便開始寫作。先生寫作時總是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其間偶爾閒步,午休片刻,再繼續工作。一座座從地板到天花板的書架是一大特色,由於先生的藏書甚多,每層書架都有內外兩層的書,遷出素書樓時,錢氏將大部分藏書贈送友人或捐贈給文化大學圖書館,當年書香滿室的情況已難想像。

 

 1040918029錢穆故居.JPG 

 

 

臥房


錢氏與夫人相互扶持,鶼鰈情深,令人稱羨。簡單的五斗櫃及床鋪顯示出先生樸實無華的生活。本展示空間內所陳設的家具擺設是參照錢氏與夫人當年在素書樓居住的情況。

 

1040918034錢穆故居.JPG 

1040918035錢穆故居.JPG 

1040918037錢穆故居.JPG 

餐廳

1040918040錢穆故居.JPG 

 

餐廳與廁所(前為廁所,後為餐廳)

1040918051錢穆故居.JPG 

 

故居雜景與花木

1040918039錢穆故居.JPG 

1040918043錢穆故居.JPG 

1040918006錢穆故居.JPG 

1040918047錢穆故居.JPG 

1040918021錢穆故居.JPG 

1040918048錢穆故居.JPG 

 

東吳校景

 

1040918001東吳大學.JPG 

1040918054東吳大學.JPG 

 

錢穆另一件衰事  

 

民國41416,錢氏應時任總統府資政的朱家驊邀請,來台為台北聯合國中國同志學會作演講,講堂設於淡江文理學院新落成的驚聲堂大樓。講演方畢,正待聽眾提問,突然屋頂塌陷,掉下大團的水泥塊砸中錢穆、活動主持人及第一排貴賓席聽眾,多人因此受傷,應邀聽演說的立委柴春霖當場死亡。錢穆身受重傷、經治療後仍行動不便,因此在台中存德巷養傷四個月,直到當8月才返港。

 

錢穆講不清楚的婚姻

 

錢穆出身江蘇無鍚的沒落世家,曾短暫就學,其治學主要為自學。曾任教小學、中學,三十六歲那年由顧頡剛引薦至北平燕京大學任國文系講師,當年在《燕京學報》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一文,轟動當時北平學術界,而得至北京大學任副教授,往後終身以教職為業。

 

錢氏一生有三段婚姻,第一段婚姻始於何時卻從未交待,後人為其編製年譜,僅記載:1928年(卅四歲)妻歿、兒殤、兄亡連遭三喪。大陸互動百科則稱:第一位夫人無錫鄒氏因為難產1928年早逝。敝人讀史一向認為應提而不提,其中必定有鬼。錢氏出生於清光緒年間,當時人普遍早婚,即使錢氏遲至二十幾歲才結婚,也已結婚十多年,鄒氏的個資及鄒氏之前是否曾生育(參照錢氏與第二任夫人九年內連生六子,錢氏並非不孕,性緻也頗正常),然而對此均避而不談。

 

第二任夫人名叫張一貫,畢業于蘇州女子師範學校。鄒氏亡故後一年(1929),錢穆與張氏再婚,婚後張氏隨錢穆北上燕京。抗戰爆發,北平淪陷(1937),錢穆獨自一人南下跟隨西南聯大流落到了大後方,而張一貫則拖兒帶女回到了蘇州生活。後因國內戰爭形勢的變化,錢穆前往香港,再也未能回到大陸與妻子團聚。維基百科編製的錢氏年譜記載:1929年(卅五歲)與小學校長張一貫女士締婚,42女自19311940年先後出生,四子早夭。

 

1952年錢穆在台養傷期間,任職於台中師範學院圖書館的新亞書院學生胡美琦常來照料,並陪同錢穆到台中各地散步、旅遊,也協助錢穆搜集藏書研究。1956年相差三十四歲的錢胡兩人於香港舉行婚禮,錢氏時年六十二歲,胡女士二十八歲。胡美琦曾對外表示,兩人之間並非浪漫的愛情,她係因景仰錢穆的人格學養,所以願意委身下嫁,照料不時為胃疾困擾的錢穆。兩人未有生育。錢胡美琦女士於錢氏死後兩年奉錢氏骨灰歸葬大陸,2012年辭世,享壽八十三,距錢氏辭世已有二十二年。 

 

104.09.21初稿

arrow
arrow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