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501057新屋范姜五宅-三號宅.JPG  

范姜五宅中的三號宅

 

台灣先民和他們的宅第 之八

 

上個月(104.04)開始介紹台灣早年的宅第,介紹了台北的義芳居、安泰厝、老師府,蘆洲李宅、深坑黃宅就打住了。

 

週五出遊,行程景點包括新屋的范姜古厝。所以就先跳過原訂的板橋林家園第、大溪李金興(李騰芳)古厝,先介紹新屋的范姜五宅

 

桃園各區圖.jpg  

 

桃園有四個濱海鄉鎮,由北而南依次為蘆竹、大園、觀音,新屋是最南的一個。新屋南鄰是舊稱紅毛港的新竹新豐鄉。十八世紀初漢人開始進入此地拓墾,當時這一片土地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的棲地,最早來到的是少數的閩南泉州人,然而面對人多勢眾溝通不易的平埔族,日子過的很辛苦,也一直無法無法落戶定居。後來廣東惠州陸豐的客家人自紅毛港登陸與原在竹塹地區活動的客屬匯合,一夥會同漢化平埔族東入山區拓墾,一夥沿著西濱海岸線一路北上拓墾,建立竹北二堡後推進至此地。范姜一族就在此時登上台灣拓墾的歷史舞台。

 

范姜五兄弟並非一起來台,老二范姜殿高在清雍正年間(1723-1735)最先來台,與族人自淡水登陸,然而當時台北盆地可供開墾之地,已被漳、泉所據。殿高祇好南下桃仔園,乾隆元年(1736)輾轉來到當時客家人聚集的竹北二堡東勢庄上庄子。初期因為人單勢孤,拓殖有限,乃邀同諸弟來台共同開墾。幾年後五兄弟的雙親陸續亡故,原本留在家鄉奉親守業的長兄殿榮亦於乾隆十六年(1751)渡海來台。而後兄弟五人成立「姜勝本」墾號,向官方申領墾照從事開墾。幾年間,五兄弟帶領墾戶開拓出廣達三千八百甲的土地,其範圍大致南以社子溪(發源於楊梅,流於新屋)為界,東至營盤腳(楊梅),西抵石牌嶺(新屋),北達大堀坑(觀音),大概就是日後新屋鄉的範圍。兄弟後來分家,老大殿榮分得甲頭厝,老二殿高分上庄子,老三殿發分新屋東勢,老四殿章分新屋北勢,老么殿爵分後湖塘。

 

新屋區村里圖.gif  

 

 

「姜本勝」成了大墾首後,勢力日漸雄厚,當時人們把他們家族聚居之地稱為「甲頭厝」。然而某次平埔族來攻,范姜一族不敵,家眷被殺、屋舍被毀。其後經過漫長的努力,清咸豐四年(1854)枝葉繁茂的范姜一族在附近另行興建毗連的大宅,隔年落成,當地人引為盛事,爭相傳誦范姜氏「起新屋」,這是新屋地名的由來。

 

 

古厝今厝

 

古厝原有五棟,位於新屋中正路110巷。目前門牌號依次為新屋區新生里中正路110巷1、2、3、6、9號。如今大家通稱的幾號宅,就是依門牌來稱呼。

 

范姜五宅基本特色是紅磚卵石牆基的三合院,每家皆以正堂搭配兩側橫屋(閩南人稱為護龍)圍攏出一個稱為「禾坪」(亦稱天時坪,閩南說法是稻埕)的公共空間,外層再興建一道圍牆表達強烈的私密性(閩南三合院較少有圍牆)。此外,老厝屋身開口極少,正身僅大門、兩側大房各開一窗,以及簷下小氣窗而已,表現出客家住宅強烈的防禦性。圍牆內側的一面內嵌一個「天公龕」,是客家人建築的特色。老屋基本以「座東向西」或是「座東南向西北」為建築座向。

 

一般客家傳統建築正門上會掛上家族堂號以示眾,范姜五宅每棟的正身門口上方掛著「陶渭流芳」、「陶渭傳芳」或「陶渭高風」等匾額,祠堂的匾額則題「陶釣家聲」。「陶渭」是范姜一族來台後自創的堂號。「陶」指陶朱公蠡,「渭」指子牙渭水垂釣之事,「陶渭」即指「范姜」姓氏。另外,每座老屋正身塌壽下有堂眼,其深意為使祖先看著孩子在禾坪中玩耍,也就是看著他的後代的意思。(當然,也可當槍眼。)

 

註:所謂塌壽係建物正面兩側有對稱突出,致建物正面呈凹字型。相對,中間凸出者,閩南語稱為「出龜」。

 

在共同的基本建築架構上,每一家又有著不同的特色,例如:一號宅在禾坪右前挖了一口井;二號宅則將牆面漆為白色;三號宅的走廊地面是青石板,還有華麗的磚雕、剪黏和交趾陶,六號宅的石條窗上有泥塑冊頁匾,九號宅是唯一擁有前後進的公廳。

 

一號老屋屬於傳統建築中的「竹篙型」建築形式,其正身不作塌壽,也不作檐廊,屋脊翹起燕尾。在裝飾方面,其圍牆表面直接以石灰、水泥舖面,形式簡單,門臼雕以花瓣形式,樣子古樸可愛,中脊有鳳凰、老虎、魚等泥塑與剪黏,棟頭下方則有魚作為裝飾。正門上方的「陶渭高風」匾額,如今已模糊難以辨識。

 

一號老屋是五棟古厝中最古老的一座,推估其建築年代在道光五年到道光十五年間(1825-1835),起造者是三房十三世范姜懷標。老屋尺磚色澤為橘黃色,屋後挖了一口井,屋前也挖了一口公井。

 

一號老屋後來成了家族佛堂「觀音寺」,正廳供奉有觀音菩薩。年代久遠後屋舍衰敗,民國九十六年范姜家族拆掉老屋,在老屋前方新建范姜觀音寺。新建築以青斗石製作屋脊,外觀及裝飾仿鹿港龍山寺,並融合具客家特色的黃磚、鵝卵石、唐山石等。老屋拆下仍堪用的壁磚亦利用於其中。然而范姜家的這座觀音寺與傳統客家建築之風格已明顯不同。

 

如今一號宅原址前的觀音寺

1040501056新屋范姜五宅-觀音寺.JPG   

 

二號老屋緊鄰在一號老屋旁,起造年代推斷約在18841894年(光緒1020年)間,起造者為三房十六世范姜開就,是老屋群中最年輕的一座。

 

二號老屋的建築類型是接近於傳統建築中的一般塌壽形式,屋脊較為平直,並以八角棟頭收尾。其與一般塌壽型建築較為不同的地方,是正身僅有三開間,但是橫屋則有五開間寬,而且橫屋超過正身的後牆甚多,這是此座建築與他棟建築明顯不同之處。另外,從外觀看來,無論正身或橫屋的屋脊線、前簷線等,都顯得弧度較小,這可能是因為此棟建築整體規模較小,因此將斜度減小以求美觀。

 

二號老屋橫屋的門設於與正身相接之處,對外的兩側埤頭牆為日式紅磚所砌成,圍牆也是以紅磚砌成,再加以洗石子處理,其它牆面則仍為泥磚所砌,外層再塗上石灰等材料,形成素雅的白牆外觀。圍牆為較新穎的洗石子形式,與其他老屋不同。老屋中脊有鵲鳥等裝飾。正門上方的匾額題為「陶渭傳芳」。正廳供奉至聖先師孔子。

 

二號宅

1040501054新屋范姜五宅-二號宅.JPG  

 

三號老屋位於二號老屋轉角旁,是一座外觀較為華麗的傳統建築,它與二號老屋在外觀上有甚大差異。建立年代推斷約為1875年(光緒元年),由三房第十六世范姜開望所建。此棟建築是傳統塌壽型,屋脊平直並以八角棟頭收尾。其橫屋有四開間寬,正身則為五開間,但已不供奉神位。正身與圍牆皆為泥磚牆身,外表加砌尺磚而成,所使用的尺磚色澤鮮明亮麗,加上其建築物上為數頗多的裝飾,顯得格外搶眼。圍牆的門不開在中軸線上,而是開在左側。禾坪以大小不一的石材舖設,顯然不再有曬穀功能。橫屋為泥磚所砌,外層再塗上石灰。

 

三號老屋的圍牆表面加有鑲砌尺磚,形式典雅。正身石階上,前緣及左右兩端的下緣,皆刻有紋飾。門柱下端有石雕作品,正身柱腳、左橫屋柱腳也有鹿、喜上眉梢等石雕。水車堵與廳下兩龍虎門上方有交趾燒的作品。老屋並有多處以三國演義為裝飾題材,主要在對其後代子孫有「教忠」、「教義」的作用。其中脊有螭虎、仙人乘麒麟、獅子、龜、魚等裝飾,左橫屋脊上有魚,屋脊堵有象等裝飾。

 

三號老屋正門旁文字對聯為行書七言「陶龍經榮百世興,渭隆微傳謀遠大」,對看牆為「陶器待時名傳萬古,渭濱垂釣價重千秋」行書八言聯。門匾「陶渭流芳」不同於其他各宅的剪黏作法,而是黃色的交趾燒。

 

三號宅

 

1040501057新屋范姜五宅-三號宅.JPG  

 

1040501049新屋范姜五宅-三號宅.JPG  

 

六號老屋的起造人是三房十五世范姜金傳,此棟建築比三號老屋早了十年左右,而且在外觀上顯得較為樸實。此棟老屋也是傳統的塌壽型建築,原建有三列橫屋,但僅第一列橫屋與正身相接,其餘橫屋與橫屋之間以天井相隔,對外並另建過水門以方便出入,現今除左右第一列橫屋與右側第二列橫屋上保存完整外,其他多已被後代所改建。

 

六號老屋的正身與圍牆為泥牆牆身與卵石砌成的牆座,所使用的尺磚色澤較三號老屋為淡,建築物上的裝飾也較少,因此外觀看來較為樸實。圍牆上對外溝通的門立於中軸線上,而兩旁的門柱則令人感覺較為高聳。在裝飾方面,其圍牆在表面加鑲砌尺磚,形式典雅,並將牆面摟空,設置綠釉陶瓷花瓶。其中脊有梅、菊花等題材的泥塑裝飾。和三號老屋相同的,六號老屋門匾以貼磁作法貼出字樣「陶渭流芳」。窗頭堵上外觀作成浮雕、白底書卷形,上面書寫「松茂」、「竹苞」字樣,用以表達節操高勁、長壽萬年之意。

 

六號宅

1040501048新屋范姜五宅-六號宅.JPG

 

1040501058新屋范姜五宅-六號宅.JPG  

 

九號老屋是祖堂,也是五宅中最早興建者,初為茅草屋(約1762),范姜家族起新屋時,併同改建成如今的前堂(約1854)。後來家族從祖籍廣東陸豐迎來祖靈,此時子孫繁茂,祭祀空間不足,乃增建後堂(1912)。前堂兩側對聯「陶六肇基光甲第,渭發徵瑞彩寅階」,嵌入「陶渭」堂號和「甲寅」落成年(清咸豐四年,1854)。

 

內政部於民國七十四年將九號宅評定為第三級古蹟,然而如同台灣其他各地所謂的「古蹟」,其實祇是後人仿古又創新的現代建築。

 

九號宅

1040501059新屋范姜五宅.JPG  

 

1040501046新屋范姜五宅-九號宅.JPG  

 

1040501042新屋范姜五宅-九號宅.JPG

 

1040501043新屋范姜五宅-九號宅.JPG

 

1040501044新屋范姜五宅-九號宅.JPG  

 

 

范姜雙姓的由來

 

台灣有三個獨特的雙姓,除了新屋的范姜,還有台中的張廖,高雄大寮的張簡

 

新屋范姜源於廣東惠州陸豐,清初時范集景因病早逝,范妻雷氏無以為生,祇好攜幼子范文質改嫁姜同英。范文質就隨著繼父改姓姜成了姜文質,姜文質成家後育有五子,分別為:殿榮、殿高、殿發、殿章、殿爵,當然都姓姜。五兄弟來台發家後,自行認祖歸宗改回范姓,為了感念姜家養育之恩,沒將姜姓拿掉,而把范字冠在姜姓之上。

 

歷史上,北宋名臣范仲淹也有類似的境遇,范母原為范家小妾,范父死後范母改嫁朱家,范仲淹自幼隨母改姓朱,一直到他進士及第後,才向范家要求改姓歸宗。但因當年繼父死後,他被朱家兄弟所逐,所以他對朱家的感情不同於范姜氏。(詳見拙作:隨娘改嫁的范仲淹

 

註:

 

依據內政部942月底戶籍姓名登記資料統計,台灣地區當時人口數22,701,627人,其中複姓人口數77,256人,佔總人口數0.34%

 

當時台閩地區前十大姓依序為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楊,占總人口數52.63%。其中第一大姓陳姓人口佔總人口11.06%。前五大複姓為張簡(9107人)、歐陽(7796人)、陳黃4298人)、范姜(4212人)、張陳3677人)。

 

 

新屋的番公廟和史前遺址

 

番公廟

 

三百多年前,新屋係平埔道卡斯斯族的棲地,客族入墾後發生無數次的血腥沖突,族群在沖突中融合。如今新屋區的社子里在清代曾發生過一次死傷慘重的族群火拼,械鬥結果以客族獲勝收場。事後墾戶將戰殁者收葬,立廟祭記,即今八鄰之土地公廟。然而械鬥後附近墾戶家中多有不平靜的怪事發生,墾戶乃將遺留當地的平埔族骨骸也收葬立廟於土地公廟旁,名為番公廟,亦四時祭祀。說也奇怪,自立廟拜祀後,四境從此平安,不再有怪異傳說。(註:此廟的由來與賽夏矮靈祭類似,可見先民的「純樸」。)

 

崁頭厝史前遺址

 

新屋區境內台15線永安橋西側,永安里崁頭厝171號西南沿東明溪兩側地帶曾發現史前文化遺址,屬新石器時代紅毛港系統,出土遺物有紅褐色夾砂陶、紅色繩紋陶及石片器、凹石等,零星散佈於稻田田梗間。遺址所在的沙丘,沿東明溪兩岸目前是已開闢的稻田,山丘則雜草叢生,似乎並無人有興趣。

 

 

評:

 

平埔台灣人開口閉口總宣稱自己是「這塊土地的主人」(其實一張權狀也沒有),然而面對台灣史就顯得相當尷尬,近的掀祖先落後蠻野無文的瘡疤,遠的又反證自己也是外來的侵略者,更早的居民矮黑人已被他們屠殺殆盡。於是就祇會昩於史實、閉著眼睛嚷著外來政權的欺侮,卻從不提如果沒有外來政權,他們應該仍和南方菲律賓、印尼的「同胞」一樣,一樣的落後。二戰後這兩個國家都獨立「做自己的主人」,然而如今是何模樣?

 

arrow
arrow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