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ykeuxx607iezsbb2mn6btpb0e0vb   

 

中央通訊社 2016/12/23 13:30

全球無知指數排名出爐 台灣列第3

 

(中央社倫敦23日綜合外電報導)由英國市調組織「易普索莫里」針對40個國家的受訪者所做的一項「無知指數」調查顯示,台灣名列「無知國家」第3名,比中國大陸及印度稍好一點。

 

英國《獨立報》(Independent)報導,「易普索莫里」的「無知指數」,是於今年911月,在40個國家調查了272501664歲的受訪者所得,每個國家均有5001000名受訪樣本。

 

無知指數排名最高的前十名,依序是:印度、中國、台灣、南非、美國、巴西、泰國、新加坡、土耳其、印尼。而位列第403938名者分別為荷蘭、英國、南韓,被認為是觀點最精準的前三名。

 

受訪者會被問到一些關於他們社會的問題,包括他們國家的人口、醫療保健支出、住房所有權和居住在該國的穆斯林人口比例、反同志比例等,受訪後所得資料被整理並導出這個「無知指數」。

 

 

自由時報 2017113

2016全球無知國家排行榜」 台灣奪下第X...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國際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Ipsos)日前公布「2016年全球無知國家排行榜」,由印度奪冠,中國奪得亞軍,台灣則排名第3

 

綜合外媒報導,益普索的「無知排行榜」,主要目標是了解該國民眾對於自己的國家及國際情勢的認知程度;益普索於今年922116,共訪問全球40個國家、2725016歲至64歲的訪談者,訪談問題則包括詢問該國的人口總數、國民快樂指數、該國2050年的預估人口總數、誰會當選美國總統等。

 

益普索指出,台灣民眾對於國家的人口預測相當不準確,受訪民眾認為台灣2050年的人口總數會較現在的人口總數多,但聯合國統計數據顯示,台灣人口在2050年會較現在的人口總數少,兩者之間的落差高達32%。最後綜合統計的結果,則由印度奪得「最無知國家」的頭銜,第2名是中國,台灣排名第3

 

相關連結請見︰Ipsos原文《Perils of Perception - Perceptions Are Not RealityWhat the World Gets Wrong

 

 

風生活 2016-12-26 15:46

2016年全球無知國家排行榜,台灣竟排世界第三?分析師一針見血說出事實...

 

國際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Ipsos)最近公布了「2016年全球無知國家排行榜」,前三名分別是印度、中國、台灣。多數台灣人的反應幾乎都是拿來自嘲,卻很少人去看這個研究結果是怎樣作出來的。但我實在很好奇這份研究,所以就讀完了整份報告。

 

既然是排行榜,那就一定有評分的方式以及項目,台灣到底在哪些項目上得分很高呢?答案是,幾乎都很高。本研究原本的名稱是「認知的危險性(PERILS OF PERCEPTION 2016)」,結論是「認知不等於事實(PERCEPTIONS ARE NOT REALITY)」,因此,根本不是在測驗哪個國家比較無知,而是在測試各國人「認知的現實」跟「現實」之間的差距。以下是各議題,建議你可以挑自己感興趣的議題來看。

 

從結論來看,台灣確實對於現況有很大的認知偏誤。

 

台灣:低估性開放程度、低估貧富差距程度、對人口預測完全無知

 

在宗教議題上,台灣人預測台灣穆斯林比例為7%,事實上則為小於0.1%,偏差值為7%。在預測2020年時會有多少穆斯林,台灣預測9%,事實上仍小於0.1%,偏差值為9%。這兩道題目算是台灣表現得好、偏差值低於10%的問題。

 

在性議題上,台灣人預測有47%的人在道德上無法接受同性戀,但實際值只有22%,偏差值為25%。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平均預測有49%的人無法接受同性戀,實際值只有37%,顯示全球普遍高估對同性戀的接受程度。

 

更值得注意的是,歐美為首的已開發國家對於同性戀的接受程度遠高於其他區域,在亞洲,台灣對同性戀的不接受比率22%為最低,其次為日本的31%以及香港的32%。另外一個子題則詢問,有多少人無法接受未婚成年人的性行為?台灣人預測為36%,事實上為23%,偏差值為13%。這兩個問題的結果可以看出,顯示台灣人低估了性開放的程度。

 

在墮胎議題上,台灣人預測有53%的人在道德上能接受墮胎,事實上卻只有32%,偏差值為21%。這個題項非常有趣,歐洲國家普遍無法接受墮胎,而亞洲國家普遍可以接受墮胎,我認為可能跟富裕程度以及宗教信仰有關越有錢、基督教文化越普及的國家,越無法接受。

 

但天主教為主的菲律賓卻有93%可接受墮胎,會不會顯示物質資源豐富程度才是最大的因素,也很值得探討。

 

在貧富差距上,台灣人預測貧窮的70%人口拿走39%的財富,但事實上卻是17%,偏差值為21%。反過來說,台灣最有錢的30%人口實際上拿走了83%的財富,但台灣人卻認為前30%的人只拿走41%財富。

 

事實上,這次接受測驗的國家幾乎都呈現「高估了窮人財富」的現象,只有英國低估了1%;另外,所有國家的平均值是15%,因此台灣的貧富差距還相對好一些。

 

在房屋自有率上,台灣人猜測台灣房屋自有率為50%,但事實上卻為84%,偏差值為25%(數值若有偏差,跟四捨五入有關)在這個誤差上也拿到相當高的分數。全球平均為68%,大家最關心的西歐北歐諸國則多在50%上下,因此台灣算是自有率很高的地方;然而,台灣房屋自有率高這件事情,卻一直有爭議,許多人認為有高估的嫌疑,政府統計方式可能產生偏差(章定煊:虛幻住宅自有率所遮蓋悶經濟的真相)。

 

在醫療消耗上,台灣人預測醫療相關支出佔每年GDP21%,事實上只有6%,偏差值為15%

 

在人口預測上,台灣人對台灣當下的人口總數(2351萬)的預測值(2500萬)之偏差值為+6%,相對算大,對於2050年時的人口預測值為2700萬,事實上卻為2041萬,偏差值為32%。台灣的人口紅利於2015年開始消失之後,將在2021年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因此這個猜測真的是錯誤得離譜。

 

最後一項是國際事務,唯一的題項是「你認為誰會當選美國總統」。台灣認為希拉蕊會當選的比例為72%、認為川普當選的比例為10%。這份研究設定了一個數值作為偏差值,就是把認為川普當選的比例減去認為希拉蕊當選的比例。我個人對於這個數字是否能當作偏差值來看待有很大的疑慮,但更大的疑慮在於:以當時的風向而言,認為希拉蕊當選反而比較合理?

 

台灣人不是對世界無知,而是對自身無知

 

我認為用一個題項要測試對國際事務的理解完全是過度推論,因此,要拿著這研究結果說台灣沒有國際觀,那應該是這個說話的人不懂統計、不懂英文,或者不會上網。然而,這個研究確實指出台灣人對於台灣事務的不夠理解。

 

其中最該注意的是人口預測。國發會的研究指出,民國150年,台灣總人口較105年減少517萬人,其中,15歲以下幼年人口減少139萬人,15-64歲青壯年人口減少783萬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則增加404萬人;此時將當於1.3個成人得扶養一個老人。

 

台灣人口紅利於2015年正式消失,意味著台灣勞動人口(15歲-65歲)佔總人口比例開始呈現逆成長;2021年,台灣將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促使這件事情發生的關鍵,就是少子化。我寫過不少文章各自提到了幾個假設:台灣GDP將負成長、台灣房市將走長期大空頭、台灣退休金制度將可能崩潰,都是來自「台灣人口負成長」這個前提。

 

建議大家,還是多關心一下台灣吧。

 

本文作者黃瑞祥,經授權轉載自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原文標題:台灣人不是對世界無知,而是對自身無知)

 

 

換日線 2017112 全球徵稿:我眼中的「國際觀」

臺灣名列「無知國家排行」第三名

──「唯我獨尊」心境若不改,出國再多次,同樣與「國際觀」絕緣

 

2016 年英國「易普索莫里」(Ipsos MORI)組織的調查結果發現,臺灣名列「無知國家排行」的第三名。在 40 個調查國家中,僅次於印度及中國。

 

這項調查報告,是「按照該國人民對國際關鍵議題的錯誤認知程度」,測試各國人民「認知中的現實」跟「現實」之間的差距(Ipsos MORI, 2016──調查的主題包含認知國際重大議題的正確與否,也包含對該國部分資訊在世界中相對位置的理解程度──簡單說明,這個「無知排行」,指的不僅是對於「國際觀」的「無知」程度,也包含對於本身國家的「無知」。

 

臺灣近年出國的人數,根據交通部觀光局「2016 年近 6 年中華民國國民出國目的地人數統計」,從 2011 年至 2016 年,均呈現正成長的趨勢,特別在 2015 年及 2016 年,成長率更為近六年的高點,分別達到 11.3% 10.66%。出國人數在 2016 年也創六年新高,達到 14,588,923 人次。

 

從出國人次的數據顯示出,出國對許多臺灣人來說,似乎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再加上現在科技日新月異,秀才不出門,靠著科技軟體及社群媒體,知天下事似乎不再是這麼困難的一件事。

 

但從「易普索莫里」的報告結果,台灣的遜色排名,反映出兩個警訊:一為台灣對於國際關鍵議題的輕忽;二為因也不夠了解台灣自身的現況,導致無法與國際關鍵議題連結。

 

而出國,更絕不會是「增加國際觀」的保證。

 

到底什麼是國際觀? 

 

在準備留學之前,相信對於前往英語系國家的準留學生來說,大量閱覽、收看國際新聞如 BBC CNN,是準備英文檢定的關鍵方式之一。

但這樣的方式,是否能提升個人的國際觀?從我的經驗及當時的心態而言,似乎只是為了準備考試,而去用不同的語言,「知道」某地方發生的事情而已。

 

在當下,我雖然也難免會有種「自己好像變得比較有國際觀」的感覺,但直到真正出國留學,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何處。

 

留學經驗談──從與我背景大相逕庭的住宿家庭及同學談起

 

2015 年,我來到英國蘇格蘭攻讀碩士,前三個月住在寄宿家庭,當時的仲介只告知我住宿地點、收費方式及對方的家庭成員數,其他的細節則並未特別說明。

 

抵達的第一天,迎接我的是位蒙著頭巾(正式的學名為 Hijab)、藍眼的婦人,雖然她臉上帶著親切的笑容,但我心中不禁有個問號,甚至有種不安:「對方不會是穆斯林吧?」

 

會有這樣的焦慮,一方面在當時,我對穆斯林的了解不深,也可能是因為當時頻發的恐怖攻擊,讓我對穆斯林有刻板印象;另一方面,我身邊沒有任何的穆斯林朋友,加上自己沒有強烈的宗教信仰,來到一個非常虔誠的教徒之家,我也擔心以後的生活,會跟自己的文化有太大的牴觸,而有趣的是,其中在前述的「易普索莫里」報告中,穆斯林的人口也是調查的問題之一,而就算已經從國際媒體裡,得知許多穆斯林的新聞,當時我也不知道台灣究竟有多少穆斯林人口,雖然台灣穆斯林人口不到 0.1% (Ipsos MORI, 2016),但追根究底,是因為「無知」讓自己的焦慮加深。

 

然而,這些焦慮,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之下完全消失──我與這位穆斯林婦人 Monica 一家,反而變成最好的家人。

 

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 Monica 有次跟我提到,我是她們第一個非穆斯林的寄宿學員,但也是和她們一家最投緣的學生之一。她告訴我,她們的許多寄宿學生,通常只有在用餐的時候會出現,其餘的時間,大部分都待在自己的房間,只有我願意花時間與他們相處,和她一起學做菜、一起洗碗,吃完飯後和她們一家人一起看電視,討論許多生活的時事與新聞,無形之中,我們變成無話不談的家人。

 

因為實際相處交流、深入研究,打破我對穆斯林的偏見

 

過去,從我自己在「國際各大媒體」新聞中所接觸到的所謂「穆斯林文化」,時常聚焦於該文化中「女權不彰」、女性一直存在著被歧視及被壓迫的「問題」。

 

而在英國,我念的是「人權與國際政治」研究所,因此對於此議題感到十分有興趣──但我從與 Monica 的對談中,卻真正了解到,許多(西方)主流媒體或教科書中,視為「對女性的歧視與壓迫」之行為,事實上常必須考量到伊斯蘭文化的脈絡,以及其他的歷史背景因素,並不能輕易地論斷那是所謂的「壓迫」:

 

最佳的案例就是,西方許多媒體與論者認為,部份穆斯林的女性,連去游泳或海灘都必須遵守誡律,穿著特別的 Burkini (布基尼)泳衣(穿泳裝也戴頭巾),是種伊斯蘭文化壓迫女性的方式;但反觀西方女性流行的 Bikini(比基尼)泳裝,在穆斯林的眼裡,卻是種「物化女性」的產物,Burkini (布基尼)才是保護及尊重女性的象徵。

 

Monica 的特別之處,她是英國土生土長的白人女性,一開始也是位基督徒,直到後來嫁給她先生 Khalid(敘利亞人)一段時間後,才改信伊斯蘭教。因此,Monica 總可以運用西方及穆斯林的不同觀點,針對同一議題加以分析,讓我更進一步了解大眾對於伊斯蘭的許多誤解。

 

從她的觀點,讓我更想繼續深入了解,是不是其他穆斯林的女性,也有類似的見解?因此,我也與班上來自克什米爾的回教女同學討論,並在她們的引介下,參加幾次穆斯林的聚會,聽取許多穆斯林女性探討這類議題的觀點,確實與西方主流的女性主義有所差異。

 

舉例來說,我在當時研究穆斯林的婚姻──我十分不解在伊斯蘭文化中,許多「男女有別」的「不平等規定」──部分規定,甚至牴觸了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簡稱 CEDAW)。但 Monica 及其他穆斯林的女性同儕友人卻告訴我,身為穆斯林女性,並不認為那是一種「歧視」,反而視之為男性在婚姻及家庭上,須擔負相對較多義務與責任,而這項觀點,我也在一些從伊斯蘭的角度切入的研究得到類似的結果,也因如此,或許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在許多穆斯林國家裡,CEDAW 公約未被簽署,甚至有些國家簽署仍尚未批准(註:批准是指公約具有國內法化的性質)的情況。

 

另外,對於有關同志婚姻在伊斯蘭文化及法律上的禁忌,此點,也有許多穆斯林同學與我分享,伊斯蘭是個愛好和平的宗教,所以對於此議題不再如同過去般保守,越來越多穆斯林支持同志的權益,只是在法規上和大眾溝通上,仍然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這些難得可貴的實際分享與共同生活的經驗,如果僅單方面從國際新聞或教科書中獲取資訊,恐怕是難以得到的──我與 Monica 一家不因後來搬到學校宿舍而失去聯絡,在英國求學的期間,只要有空,我常會與她們一起用餐,分享生活的大小事,近一步討論穆斯林的文化。

 

Monica 一家人及以及許多穆斯林同儕友人,讓我顛覆許多對於穆斯林的刻板印象,而很榮幸的是,我也讓他們留下美好的印象──他們驚喜於身為非穆斯林的我,也能與他們進行許多有意義的對話。然而,據我當時的觀察,許多留學生卻未善加把握出國的機會,大部分還是習慣繼續與來自相同國家的同學相處,選擇用自己先前在台灣「習慣」的方式生活,無形中卻也失去許多學習不同文化的機會。

 

國際觀真的這麼重要嗎?

 

或許有許多人會義正辭嚴地說,某個國際事件,我不知道又不會有什麼損失,或是「我又不會跟外國人接觸,國際觀對我來說不重要」,但現今知識爆炸的時代,所謂「地球村效應」下,我認為具有「國際觀」的思考方式,確實很重要,列舉分析如下:

 

◆ 國際觀可以增加個人的視野,提升思辨能力:

 

媒體資訊、出版品及親身的觀察與體驗,都是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不同觀點的方式,這些資訊就如同工具,還必須再加以檢視、查證、比較分析,理解出「所謂的」真相,甚至避免落入媒體的圈套。例如,近期的緬甸羅興亞衝突事件,西方世界的觀點,緬甸當地的觀點,以及同樣是穆斯林文化中的觀點,均有不同的立場,國際觀可以讓讀者,有更多的分析與判斷能力。

 

◆ 國際觀可以給我們更多的選擇:

 

生活中充斥著許多選擇,求學的科系、求職、投資、買房的選擇,這些選擇,都會因日漸全球化的大環境而受到影響。不再因為「我不會與外國人接觸」或「我不會有機會出國」,而能夠置身事外──培養「國際觀」可以讓你養成觀察和思考全球趨勢的習慣,甚至相對更全觀地判斷未來臺灣和世界的變化與走向,進一步讓你的生涯規劃有不同的選擇。

 

以「易普索莫里」的報告為例,台灣人的房屋自有率高達 84%,高出全球平均的 68% (Ipsos MORI, 2016),這樣的結果,是否顯示出台灣的經濟較好?或其實是受到華人「有土斯有財」的文化影響,儘管有著高房價/所得比的沈重房貸,咬緊牙關也必須要有房?

 

「國際觀」在這裡,或許可以幫助你了解影響全球的房市的資金流動背景,各國目前房屋自有率的資訊,甚至不同政府如何因不同政策控制房價(或因此導致房價失控)。有了這些初步的資訊,不只你會對「置產」這個決定有更多的想法與選擇,甚至能夠作為判斷政治人物提出的相關政策,是否適合台灣情況等的參考。

 

◆ 國際觀可以給我們減少尷尬或犯錯的機會:

 

我們最常犯下的錯誤,就是習慣站在自己難免有所侷限的角度或觀點,而認為事情「應該」怎麼樣做。培養「國際觀」,可以讓你知道更多不同文化的觀點,有時並非絕對的「對與錯」,而是價值取向的不同。

 

當能夠考量來自不同文化或價值的各有觀點,去體諒與自己意見或思維相左的情況,而非總一味地以自有的刻板印象,去處理遇到的每件事情,無形中,造成尷尬或犯錯的機會,也就會減少了。

 

以我自身經歷來舉例:記得有次受邀到一位美國同學家吃晚餐,吃完晚飯後,台灣文化的禮貌,讓我覺得自己應該要幫忙做些什麼,於是趁大家用完餐在客廳看電視的時候,我把碗盤全部洗乾淨。但沒想到我同學卻用一種非常難為情的表情看著我,並對我說:「What are you doing?」原來,在他們的眼中,我身為客人而非其親友,不應該有幫忙洗碗的這種舉動。

 

另外一個經驗是,在最後一次與我指導教授面談的時候,記得臺灣念碩士班的同學千交代萬交代,一定要好好與指導教授建立良好關係,小禮物很重要,因此,我也準備了小禮物,打算送給我英國的指導教授。

 

但教授見到禮物當下的第一個反應是:「Why?」──你為什麼要送禮?原來在華人世界中,送禮文化司空見慣,有時候只是表達感謝與禮貌,但教授卻告訴我,我可能因此讓她被控告收受賄賂。

 

結論:到底什麼是國際觀?

 

這個答案,我在前面通篇文章當中,其實尚未給出答案,事實上,我認為它也沒有一個所謂的「標準答案」。

 

但以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國際觀就是保持開放的心胸,勇於接受來自不同國家的文化與資訊,並應用在本身的文化,藉此提升自我的思辨能力。此外,個人的心境是培養國際觀的重要關鍵,不出國也可以培養國際觀,同樣地,心境如果不改變,出國也無法培養國際觀。

 

不可否認,台灣在國際上的政治地位現遭受許多困難,但我們不能因此妄自菲薄,閉關自守。反而更應該努力提升身為台灣人的國際競爭力。

 

從「易普索莫里」的報告結果,台灣人應再多了解台灣,且應保持更開闊的心胸,不論出國與否,從生活中做起,積極培養國際觀──或許如此,台灣人將有更多不一樣的選擇,台灣在國際上也將更具有競爭力,也因此有不一樣的定位。

 

《關於作者》

陳俞亨(Steven),高雄中學,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英國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人權與國際政治(Human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研究所畢業。對於人權(女權、同志、兒童、移民、難民及監獄人權)、刑事政策及國際政治深感興趣,希望透過分享不同觀點的分享,啟發更多的讀者,思考如何讓台灣更進步。

 

 

老頭的話:

 

台灣有一伙人一直想和國際「接軌」,不管是廢死,還是同婚同權,這個調查的結果令人莞爾也令人深思。其實同胞們的愚昧無知是幾百年不爭的事實,最大的證據是台灣騙子多,被騙的傻子更多。台人缺的不是國際觀,或開濶的心胸勢利膚淺眼光短淺的同胞最缺的是思考明辨的能力。能思考才能看得遠,看得透澈,比較出切身利害的是非輕重,做出符合長遠利益的抉擇。

 

老頭列出上文供大伙深思內中不管是調查或評論,多有矛盾與謬誤。譬如說各國人口數多寡不一台灣2300萬人取500~1000人為調查樣本,大陸十三億也取這個數字結論就會有明顯的偏差況且台灣2300萬人口祇取500~1000人做調查樣本,是否足夠的代表性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大陸就更不用說了另外,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包括國家競爭力和人才競爭力,尤其是人才競爭力)在某個程度上應該和無知呈反比;一個國家(南韓)的競爭力不算高,人民卻很有知」,那明顯是個矛盾也荒謬的說法(見後附新聞)還有台灣與歐美不同台灣和穆斯林幾乎沒有歷史淵源,台灣沒有穆斯林問題台灣人也根本沒有反穆斯林情結台灣人為什麼要知道台灣有多少穆斯林其他的問題就讓大伙自行思量,有沒有道理?當前台灣人最需要的是什麼?

 

 

東森新聞 20160531 07:30

2016「全球競爭力」台灣跌到第14名 6年內最差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30日公布201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的排名由2015年的第11名跌至第14名,是近6年來排名最差的一次。而被評比為世界競爭力第一名的則是香港,其次分別是瑞士、美國、新加坡以及瑞典。

 

台灣在2015年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名列第11名,在亞太地區僅次於香港以及新加坡。不過,瑞士洛桑管理學院30日公布201661個國家的競爭力排行,台灣卻下滑至第14名,是自2010年以來最差的一次。

 

然而,IMD全球競爭力中心主任布里斯(Arturo Bris)表示,台灣的整體排名相較於去年下滑3個名次,在包含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以及基礎建設4項評比中,只有政府效能排名沒有下滑,但基本表現其實沒有與去年差太多,只是受到GDP影響才會「退步」。

 

而在今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香港和瑞士擠下美國獲選為第一名及第二名,其次則是新加坡、瑞典、丹麥、愛爾蘭、荷蘭、挪威以及加拿大,中國及日本則分別排行第2526名。

 

106.11.03彙整初稿

 

arrow
arrow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