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古往今來的史者總是言其所欲言,隱其所諱,甚至顛倒黑白。吳沙在台灣開拓史上是個人物,也是個里程碑。諷刺的是滄海桑田,世事無常自從平埔竊取政權後,吳沙和吳鳳都成了負面人物,他不再是個開拓者他是侵略者。平埔執政者雖怯於自承是番人後代,公然翻案;然而私底下小動作頻頻。吳沙沒像蔣公一樣落到被砍頭鞭屍砍銅像頭言語鞭屍)的處境但也被悄悄地「除去」。

 

可是,被漢人歷史推崇的吳沙真的「拓墾」了蘭陽嗎?

 

嘉慶元年(1796以三貂角為根據地的吳沙率眾攻入烏石港,雖一度建立據點卻遭土著激烈的抗拒,死傷慘重。無時不刻的偷襲更讓墾民疲於奔命不得不退回三貂角。

 

史者諱言,那年吳沙其實已高齡六十有六。隔年,蘭陽流行天花,土番病死甚眾,元氣大傷六十七歲的吳沙趁機再率眾進入蘭陽,藉武力與醫藥,築土圍墾,防土番的騷擾與襲擊,土圍設東西北四門此即今日之頭城當年官府築的才能稱「城」所以稱頭圍」。而後持續前進再築二圍三圍。然而一年後(嘉慶三年,1798吳沙病逝蘭陽,享壽六十八。

 

吳沙死時蘭陽雖已拓墾至三圍然土番不時騷擾襲擊墾戶未能平靖。而後,由其妻莊氏暨其侄吳化繼續墾。

 

在吳沙之前已有林元旻成功入墾礁溪(事跡附於文末),是故謂吳沙為開蘭第一人,已屬勉強;拓墾蘭陽則是在其妻莊氏與其侄吳化手中完成。

 

 

維基百科:

 

吳沙(1731-1798),清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人,率領閩、客移民共約兩千人,武裝入墾宜蘭,是漢人成功全面拓墾蘭陽平原之領導者。

 

在他之前,乾隆三十三年(1768),漳州人林漢生率眾進入宜蘭平原開墾,遭當地土番激烈抵禦,拓墾失敗,無功而返

 

乾隆三十八年(1773),吳沙渡海來台灣,先後於淡水與基隆兩地,與平埔族社從事貿易活動。

 

乾隆四十一年(1776),林元旻由烏石港北邊的河流上溯,成功入墾淇武蘭〈今礁溪〉,為漢人入墾蘭陽平原最早者

 

乾隆五十二年(1787),吳沙自組拓墾墾號,往宜蘭平原開發,是為當地全面拓墾之始。當時臺灣東部尚未設立地方政府,因此並未納於大清版圖。迨至嘉慶十五年(1810)始置噶瑪蘭廳。

 

嘉慶元年(1796),吳沙率領鄉勇、遊民、通譯等千餘人攻佔烏石港,遭到原住民反擊抵禦,死傷慘重,吳沙之弟吳立亦陣亡,吳沙於是率眾退回三貂角。

 

嘉慶二年(1797),宜蘭原住民流行天花,病死甚眾。吳沙能漢方,乃主動醫治原住民,終得原住民信任,入蘭開墾,吳沙率眾人乘機入侵宜蘭,文武兼用,以漳州移民為主力,配上泉州人和客家族群,以十數人為一結、集合數十結人群為一圍等形式,陸續開發頭圍、二圍、三圍地區,最終佔領宜蘭。宜蘭縣志記載:『惟當時吳 (使用火器甚猛,平埔族終於不敵潰走,撤至西勢之哆囉美遠、珍仔滿力、辛仔罕三社為後圖,吳乘勢侵入,沿途無敵,遂入頭圍。』

 

嘉慶三年(1798吳沙病逝,由侄吳化繼位,繼續入墾,至五圍(今宜蘭市一帶)。

 

2100   

 

 

吳沙史跡

 

宜蘭縣礁溪鄉「圓山公園」內設有吳沙紀念館一座,公園翻修後拆除舊館但新館因經費問題尚未建立

紀念館- (1)  

 

吳沙故居至今尚存位於宜蘭縣礁溪鄉吳沙村開蘭路,仍保有一棟三合院,於正廳內供奉吳沙畫像,兩旁並有對聯「真成拓土無雙士,正是開蘭第一人」。吳沙夫人墓亦在吳沙村內,村中有一所「吳沙國民中學」,以彰顯吳沙開發宜蘭平原之功績。

 

故居 (1)  

故居  

故居 (3)  

故居 (4)   

 

頭城鎮頭城開成寺奉有吳沙牌位。

 

吳沙墓則位於新北市貢寮區仁里村澳底。

 

以上依維基百科改寫

 

 

宜蘭小百科 2011.04.22

吳沙

W020130916591602220489   

 

吳沙生於清雍正九年八月十四1731),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西門外小山城元房大園頭(今福建省漳浦縣石榴鄉象牙莊浦尾村)人。頭城開成寺所供祿位不知何故卻寫著吳沙成。

 

吳沙四十歲才與莊梳娘成婚(莊氏當時二十歲),四十一歲才生長子光裔,四十三歲由原籍移居台灣淡水廳三貂社(乾隆38年,1773)。吳沙生性任俠,重信用、講義氣,窮困潦倒者來三貂,即予每人米一斗,斧一柄,入山採樵抽藤,於是投靠者日多。

 

乾隆五十二年(1787),漳人林爽文兵起大里,失敗後餘黨走入山者甚多,知府楊廷理唯恐生亂,淡水同知徐夢麟卻認為吳沙無疏縱之弊,可見時年五十八的吳沙,官府也頗信任,其實吳沙早有經營蘭地之心,只是待機而行。

 

嘉慶元年(1796),年已六十六的吳沙,獲得柯有成、何繢、趙隆盛出資,與許天送、朱合、洪掌等(另有何長興、吳翼飛、黃君佑、林朝瑞、賴柯登、林漢中、張德明等,以上諸賢在開成寺皆有祿位)率漳、泉、粵移民千餘(故蘭地除供開漳聖王之外,尚有廿七座三山國王廟),鄉勇兩餘於九月十六日進據烏石港,築土圍墾是為頭圍(頭圍即今頭城,烏石港在其北,淤淺多年,近又闢為大型漁港)。

 

原住民打馬煙族見漢人湧來,即傾全族相拒,鄉勇抵死力戰,吳沙之弟吳立戰死。此役之後,吳沙等知不可力取噶瑪蘭,便派人安撫原住民(另說吳沙等知難而退回三貂,整備後又捲土重來),並傳言:不久將有海盜來犯,漢人乃是官府派來保護原住民(其實海盜蔡牽是在嘉慶八年才來攻擊蘭陽),而且傳言:漢人只知耕作,不會打獵,與原住民的生活條件並不衝突。原住民半信半疑。

 

1797原住民發生天花傳染病,死亡慘重,吳沙等便為原住民施藥治療(有說是莊梳娘習歧黃之術)。原住民感謝之餘,乃分地付墾,埋石設誓,共約不相侵擾(有說其後漢人偷移界碑擴大墾地,有說漢人故意拋棄動物屍體,令原住民生懼而遷村)。

 

吳沙等築二圍之後,唯恐原住民告官(私墾有罪),乃前往淡水廳申請墾照,淡水同知何茹蓮准之,並發給吳春郁義首的戳記(澳底吳沙基碑上即刻著春郁公武信郎)。吳沙才敢公開招佃,每五甲地收鄉勇費二十銀圓,立鄉約,收租榖,開道路,設隘寮(除平埔族之外,山上尚有更強悍的泰雅族)。

 

嘉慶三年(1798)十二月初九,吳沙病逝,享年六十八,義首一職由其侄吳化代領(有說吳沙長子當時尚幼,其實已廿八歲),吳化次第築三圍、四圍,至五圍時,始有翟淦通判入駐噶瑪蘭,距吳沙入蘭已十六年,距滿清入台已距一百廿八年(1812)。

 

吳沙死後,子孫依其遺言葬於三貂社(今之台北縣貢寮鄉仁里村仁和路卅四號之旁,由澳底仁和宮對面進入,墓前面臨石碇溪、福隆灣),莊梳娘晚吳沙十年逝世,得年五十七,葬於四城,墓前有吳沙紀念館,墓後為澤蘭宮,墓旁有李鳳鳴縣長所書「開蘭夫人紀念碑

 

吳沙八代孫吳旺橘認為吳沙公擇葬三貂社有下列之意義:一是吳沙悲天憫人,認為他若葬於澳底,澳底不會再發水災;二是吳沙訓誡子孫:百般武藝,不如鋤頭種地,他一生平實純樸,所得蘭陽溪北之地,全數酬謝民壯為功勞地,所以不必營造墳地;三、三貂為入蘭孔道,葬於斯,心繫蘭陽,守護蘭陽;四、三貂是吳沙發跡之地,隱然含有落葉歸根、飲水思源之意。

 

吳沙在蘭地,除頭城開成寺祀有長生祿位之外,在壯圍亦有神位供於土地廟。在四圍(今之四城)有吳氏大厝(現稱吳沙故居)。在礁溪有吳沙國中,另,頭圍縣丞錢塘王兆鴻於咸豐八年桐月也立有昭績碑。

 

以上資料來自連橫台灣通史貨殖列傳,台灣古蹟全集第一輯,台灣歷史年表(楊碧川著),台灣紀事(莊永明著),吳沙公開蘭一九五周年紀念專輯(1991)。

 

 

宜蘭小百科 2011.04.22

壯圍吳沙殿

 

壯圍吳沙殿是宜蘭市供奉吳沙的專祠。嘉慶元年,吳沙開始率眾越三貂嶺入墾蘭陽平原,先後拓地至四圍(今之四城)即不幸逝世,宜蘭市的開發已經是吳沙死後的事了,不過當時的先民還是對吳沙開墾蘭陽平原的事蹟,敬佩萬分,特在壯三設立一個吳沙專祠,以示不忘。

吳沙殿雖然是供奉吳沙牌泣.但主殿的神龕,卻以福德正神為主,廟的名稱也是捨「吳沙祠」,而叫做「福德祠」,這種擺設實與先民的習慣有關,大凡僻居在鄉間的先賢專祠,往往都採取大型的土地廟形式,在廟中央供奉土地公神像,而在右殿奉祀先賢神位,壯三吳沙殿就是這種情形。

 

吳沙殿內的牌位,上方橫刻「開基鄉勇」四字,中間牌文是「吳沙老大林明盞開闢蘭地一派祿位」,此牌由四結、五結、六結、七結的子弟共同鐫刻奉送,香火頗盛。

 

此廟地處宜蘭火車站東南方,庭前的廣場是宜蘭市慈東社區活動中心,並有兩棵大榕樹左右護蔽,相當清涼,當地的一些耆老都喜歡至此散步、閒談。

 

◎地  址:宜蘭市東港路福德巷29

◎創建年代:清咸豐年間

◎交通資料
從台北搭宜蘭線火車或公路局濱海線宜蘭下車,再轉搭宜蘭客運宜水線在壯三下車,順福德巷折入三分鐘可到達

 

 

台灣的古墓 P57

陳仕賢著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9610月一版一刷

 

吳沙墓

吳沙墓 (1)  

吳沙墓 (3)  

 

等級:縣定古蹟

年代:清嘉慶三年(1798

位置:台北縣貢寮鄉仁里村底保健路106巷內

 

吳沙,福建漳浦人,乾隆38年(1773)渡海來台,初居三貂附近與蛤仔蘭社為鄰,常與番社來往,目睹蘭陽平原一片荒地,番人不諳耕作。嘉慶元年(1796)吳沙取得官府的墾照以「吳郁春」墾號,招集結首佃戶由貢寮出海,搭船至烏石港上岸,入墾宜蘭平原,築土圍墾,即今頭城鎮並設東西北四城門,作為防禦工事。

 

嘉慶三年(1798)吳沙病逝,歸葬貢寮。目前位於貢寮鄉澳底的吳沙墓,曾於光緒十年(1884)、昭和六年(1931)重修。墓碑上書「金浦」,光緒甲申年秋修 昭和辛未年修 皇清例授武信郎顯考謚春郁吳公坟墓」。「金浦」即福建漳州府漳浦,吳沙的官階為「武信郎」,係清朝武官散官正六品階銜。(老頭註:漳浦人的墓碑書「金浦」同安人的墓碑上則書銀同」)

 

吳沙墓為三曲手格局,墓園已由公部門重修,目前僅存墓碑與后土是舊物。墓碑兩旁刻有螭虎圖騰,碑額有書卷造型雕刻,其上刻有「開蘭吳沙」,表彰吳沙拓墾宜蘭的貢獻。

 

 

台灣的古墓 P44~45

陳仕賢著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9610月一版一刷

 

吳沙夫人墓

吳沙夫人墓 (1)  

吳沙夫人墓 (2)   

 

年代:清嘉慶十三年(1808

位置:宜蘭縣礁溪鄉開蘭路(吳沙社區活動中心旁)

 

吳沙夫人姓莊,名梳娘,字勤慈,生於乾隆16年(1751),與吳沙同為漳浦人。吳夫人家族為地方望族,自幼聰慧,常協助其父懸壼濟世。及長與吳沙結為夫妻,因感八閩多山,耕種不易,乾隆38年(1773)渡海來台。

 

吳沙於嘉慶元年(1976)率結首佃戶宜蘭烏石港築土圍墾,因打馬烟社番凶悍,傾全族相拒,時有爭端。後因三十六社平埔社番患天花,吳夫人乃以草藥救治,眾番感其恩惠,將土地提供開墾,至二圍三圍。嘉慶三年(1798)吳沙逝世後夫人繼承吳沙遺志,陸續築墾四圍五圍嘉慶十三年(1808)吳夫人逝世。

 

吳沙的故居位於礁溪鄉四結開蘭路上北門巷36號,目前仍保存一座三合院建築,正廳內有一幅吳沙的畫像,兩旁有一對聯書「真成拓土無雙士 正是開蘭第一人」,說明吳沙對宜蘭平原拓土開墾的貢獻。

 

吳沙夫人墓位於開蘭路上,墓園曾於民國六十六年重修,現僅存墓碑是舊物。墓碑上書「皇清例贈武信吳沙元配勤慈莊氏婦勤順黃氏婦勤恒劉氏」,說明此墓是吳沙三位夫人的合葬墓塚,分別是原配莊氏妾黃氏與劉氏。

 

墓前設有「山靈」與「后土」,「山靈」指山神。墓旁立有一座石碑,碑題為「開蘭吳沙夫人墓碑記」,此碑是民國67年新立,由於是砂岩材質,所以風化嚴重。

 

老頭插嘴:

 

以吳沙所處的年代,男人十八歲前後會娶妻,吳沙至四十才娶,是家貧?還是另有隱情?

吳沙死後歸葬貢寮,其實沒什麼大道理,祇因蘭陽初墾,並未平靖,墾地難保不會再為番人所奪,所以不敢葬在頭城或磎溪。

 

吳沙四十歲才娶個嫰妻,四十三歲來台,竟能再置二妾,然而一妻二妾死後竟均不與其合葬,不合民俗,是否另有隱情?

 

 

台灣通史 卷三十二

吳沙列傳

 

吳沙,漳浦人,少落拓。來臺,居北鄙之三貂嶺;任俠,通番市。番愛其信義,遠近歸之。民窮蹙來投者,則與米一斗、斧一柄,使入山伐木抽籐以自給。於是客至愈多。淡水廳慮其亂,遣諭羈縻之。林爽文之變,全臺震動;及平,黨徒多北走,遁入山。同知徐夢麟素知沙有為,請大吏,檄沙堵守。沙既通番市,嘗深入蛤仔難,視其地平廣而腴,可墾田。蛤仔難者,番地也,三面負山,東臨海,平原萬頃,溪港分注,天然沃壤也。自三貂嶺越山行,一、二日可至,然漢人鮮入者。乾隆三十三年,林漢生始召眾入墾,為番所殺。後或再往,皆無功。沙既議墾,謀於其友許天送、朱合、洪掌。之三人者,亦番割也。分募三籍流氓,率鄉勇二百餘人前進,佃農隨後。嘉慶元年秋九月十六日,至烏石港,築土堡以居,則今之頭圍也。闢地日廣,番始驚怖,傾其族以抗。而鄉勇力戰,沙弟立死焉。沙既遭番害,竭智併力,不稍屈。乃使告曰:『吾輩奉官命而來;以海寇將踞茲土,為番人患,非有心貪而之土地也。且駐兵屯田,亦藉以保護而之性命爾』。番信之,鬥稍息。居無何,番患痘,枕藉死,閤社遷徙。沙以藥施之,不敢食;強而服之,病立瘥。凡所活百數十人。群番以為神,納土謝。未一年得地數十里。

 

初,沙將入墾,苦無資;淡水柯有成、何繢、趙隆盛聞其事,皆助之。沙所募多漳籍,約千人,泉人漸乃稍入,而粵人則為鄉勇。已而漳人蕭竹來游,沙禮之,為之畫策。二年,沙赴淡水廳給照。許之,與以吳春郁義首之戳。疏節闊目,一切聽從其便。沙乃召佃農,立鄉約,徵租穀,刊木築道。沿山各隘,分設隘寮十一所,曰民壯寮,募丁壯以守。每隘十餘人,或五、六十人,晝夜擊柝,行旅無害,故來者皆有闢田廬、長子孫之志。而沙亦歲入愈豐,以其餘力拓地至二圍。

 

三年,沙死,子光裔無能,侄化代領其事。已而吳眷、劉胎、蔡添福來附,拓地至湯圍。番慮其逼,復時有戰鬥,互殺傷。化乃與番和,約不相侵擾。番喜。進至四圍,皆為漳人踞。泉人初不及二萬,僅得二圍地,民工衣食皆仰於漳。粵人忿,且諗泉人弱,起而攻。泉人與鬥,輒敗,將棄地走,漳人留之,更與以柴圍之六十九結奇立丹之地。化及三人者咸戒其眾,毋更進,而三籍亦相安矣。七年,人至益眾。漳人吳表、楊牛、林、簡東來、林瞻、陳一理、陳孟蘭,泉人劉鐘、粵人李先,共率眾一千八百十六人,進攻得五圍,謂之九旗首。九旗者,人各建一旗,立地上,以色為界。於是漳得金包里、股員、山仔、大三鬮、深溝地,泉得四鬮一、四鬮二、四鬮三、渡船地,而粵亦得一結至九結地;然泉人別闢溪洲一帶。三籍之氓雖各耕鑿防備,而皆奉化為義首;化亦能御其眾,聽約束,不敢犯。

 

九年,彰化社番土目潘賢文犯罪懼捕,率岸裏、阿里史、阿束、東螺、北投、大甲、吞霄、馬賽諸社番千餘人,越內山,逃至五圍,欲爭地。而阿里史番強,挾火鎗,漳人不敢鬥。謀散其眾,犒以粟,分置諸番而食之。阿里史番說,漸以火鎗易衣食幾盡,漳人始侮之,而番不能鬥矣。十一年,淡水漳、泉械鬥,有泉人走入蛤仔難,其族納之。復與漳人鬥,粵及阿里史諸番皆附。然漳人地大族強,與戰輒勝,遂併泉人地。諸番無所棲息,移往羅東,奉潘賢文為長,未幾又鬥。漳人林標、黃添、李覲各領丁壯百人,以吳全、李佑為導,夜度叭哩沙,潛出羅東後突擊之。諸番驚潰。於是漳人復併有羅東。既而泉人請和,許之,乃自溪洲沿海闢地至大湖。粵人亦順伏焉。

 

先是海寇蔡牽之亂,侵犯沿海。十一年春二月十六日,泊鹿耳門,窺府治,為福建水師提督李長庚所敗。遂北去,圖踞蛤仔難。眾懼,化謀拒之。夜集鄉勇數百,扼險要,又命諸番伏岸上。明日寇至,入市貨物,禽之,得十三人。牽怒進攻,眾斷大木塞海道,船不得入,久之乃去。十二年秋七月。牽黨朱濆犯雞籠,澎湖水師副將王得祿逐之,濆竄蛤仔難。大載農具,入泊蘇澳,將奪溪南地為巢穴。蘇澳為臺東番界,距蛤仔難東南,官軍固未至也。五圍頭人陳奠邦告急。知府楊廷理北上,與得祿合,會水軍勦之。濆苦無援,思結潘賢文為內應,而李佑亦陰通賊。廷理知,召賢文諭以大義,犒其眾。番喜,願效力。乃設木柵於海口,捕通賊者,佑懼逃賊舟。九月初九日,廷理自艋舺至五圍,召義首林永福、翁清和撫慰之,各率丁壯防守。而得祿舟師亦至蘇澳,合攻濆,大敗之。自是海寇不敢復來。是役化功特著,所部尤用命。事平,請以土地入版圖。大吏慮其險遠難治,不納。十五年夏四月,總督方維甸上其事於朝。詔可,乃改稱噶瑪蘭。十七年秋八月,設廳,置民番通判,築城建署,經劃地界。三籍之氓復日至,多至數萬人。洎光緒元年,改為宜蘭縣。

 

蕭竹,漳之龍溪人,頗能文,喜吟,精堪輿術。以臺為海外奧區,必有奇山水足供游覽,遂從其友來,窮歷南北。至蛤仔難,時吳沙方闢斯土,客之。竹乃探形勢,標為八景,且益為十六景,悉賦詩,或記述其山川脈絡。當是時墾地未廣,平原萬頃,溪注分流。竹於圖中凡可以建城築堡者,皆遞指之。後如其言。沙既闢斯土,至者數千人,力田自給。顧自恥化外,百貨鮮通,竹又為畫策,請入版圖。有司以土地遼遠,慮有變,不許。未幾竹卒,沙亦死,侄化領之,後從其議。

 

陳奠邦亦漳人。來臺,居淡水之金包里。豪俠自許,與柯有成、何繪善,每有義舉,慨然為之。已而移居蛤仔難,與吳沙相結納。嘉慶十二年,海寇朱濆犯蘇澳,將踞為巢穴。居人或通款;奠邦聞,獨遣人走府告急。至艋舺,得楊廷理會援之信,遂促有成諸人募鄉勇,而自偕泉籍義首導官軍,水陸夾攻。濆敗走。事聞,賜緞袍銀牌,以旌其功。

 

蘭治初建,奠邦為街坊總理,努力任事。復率眾築城植竹,以底於成。道光四年,山匠林永春滋事,奠邦亦有功。事母孝,與士信,排人之難,濟人之急,有古烈士風。通判高大鏞旌其廬曰:『純孝性成』。里人曾疏其行於廳,未及核報,而奠邦死。家亦中落。

 

連橫曰:吾讀姚瑩、楊廷理所為書,其言蛤仔難之事詳矣,而多吳沙開創之功。夫沙匹夫爾,奮其遠大之志,率其堅忍之氓,以深入狉榛荒穢之域,與天氣戰,與猛獸戰,與野蠻戰。勇往直進,不屈不撓,用能達其壯志,以張大國家之版圖;是豈非一殖民家也哉?吾又讀謝金鑾蛤仔難紀略,力陳廢棄之非,其言曰:『夫君子之居官,仁與智二者而已。智者慮事,不在一日而在百年;仁者之用心,不在一己之便安,而求益於民生國計。倘敬事以愛民,蛤仔難之民,則堯舜之民也,何禍端之有』?旨哉斯言,可以治當時之蛤仔難,且可以治臺灣矣。夫蛤仔難番地爾,勢控東北,負隅固險,得失之機,實係全局。使非沙有以啟之,則長為豺狼之域矣。然則沙之功不更偉歟?

 

 

雅虎奇摩知識

良崗王派下 林元旻墾淇武蘭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漳州南靖萬安社人林元旻氏,率弟林元火、林元辨、林元道等四昆仲並帶一群族親渡海來台,因地不熟,先投靠在士林、錫口(今松山)一帶開墾之叔父林廷達家數年,從事墾荒外,並另派人赴各地踏查境況,旋尋獲蛤仔難東勢、奇武蘭社(淇武蘭平埔族)附近地方,地廣人稀,地且膏腴,水源又充沛,有港可利用船隻載貨出入,陸地可築條長堤,蜿蜒環繞村莊聚落,若在下段洲仔尾架橋,即可通茅埔,瑪僯、塭底、澳埤仔、奇立丹各地,認是最符合墾殖地區。

 

年則率眾進入本鄉淇武蘭(二龍村)港邊高地,與噶瑪蘭社為鄰,以用王道不流血開始墾荒,此乃吳沙開蘭20年前事也。

 

林元旻初入淇武蘭向四開拓,先由有水源地方著手,築溝渠引水灌溉,高地則設踩踏水車由人工輪流腳踩抽水。林元旻兄弟日常僱工外,並連絡他處房親助耕,不到20年人口由數戶增至53戶,可謂繁衍迅速驚人。

 

開拓墾地由淇武蘭進展至東隅洲仔尾、五股、茅埔(玉田村),南邊進到港仔尾、瑪僯(玉光村)、梘頭、三十九結(三民村)、公埔、辛仔罕。西邊墾到林尾、柴圍,北邊到塭底、奇立丹、二城等地。

 

倘要計算當時宗族人口數及耕地多寡,並無精確數字。查嘉慶十七年(1812年)噶瑪蘭雖已設治亦曾劃界陞科,但僅是劃分漢人與噶瑪蘭人耕地界線而已。戶口調查設籍,亦無詳實正確,對地籍資料更是緲茫。若要統計當時資料,只有從林姓祭祀公業或人口戶口方面去推測。

 

查林姓守護神良崗王恭奉在淇武蘭時,最先由元旻兄弟派下及世俊派下輪流拜祭,在嘉慶初年創立良崗王會,當初會員53(以戶為單位計算),若把每戶平均4人計算,此時人口已有200人左右,以每戶開墾2地(最保守之估算,因為前輩耕田採取聯合工換工方式推行,效果甚佳,每戶照顧2地是沒有困難的),如此推算應該有100左右。

 

到了道光年間,凡是第2世林孔舉派下宗支均可參加,因人數太多,分為4緘。分得礁溪方面,包括二城、壯圍、頭城有會員160人;羅東、五結包括冬山、蘇澳,有會員132人;宜蘭方面包括員山有會員33人;三貂方面包括貢寮會員30人,合計344人,估價每戶1地計算,應該有350左右。宜蘭方面是由淇武蘭分出去,所以淇武蘭占大部份,當在200戶左右,故淇武蘭的耕地有200以上,連同香田祭祀公業則更多。五結方面包括羅東、冬山,人口應有133戶,耕地連同祭祀公業香田、應有150,兩地合起來約有400左右,可謂一大業戶。

 

乾隆四十九年(1784),因淇武蘭集居人口飽滿,為子孫繁衍計,把一部分分居於四圍堡莊公埔(吳沙村北隅)墾殖,並立一祠堂額曰「林祝多」,奉祀家鄉帶來守護神良崗聖王及祖宗牌位,及著力於隴畝稼穡。在住戶內有林元旻派下克恂氏第3子,名號連三、字步陞者,才學雙優,甫登16歲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即任淇武蘭堡總理,任職30餘年,著力於地方建樹,不遺餘力,口碑載道。

 

另有世俊氏派下孫輩3名,少在淇武蘭讀書,後隨父叔輩移居三貂後,林恩卿、林仁卿、林晉卿等堂兄弟皆考中文秀才,花萼爭耀。另有曾任基隆市長林番王,現任立法委員林建榮、礁溪鄉公所前秘書林月昇、曾任宜蘭縣仰山詩社總幹事林垣州,皆係林元旻裔孫也。可謂瓜瓞綿綿,簪纓弗替,開蘭成功第一家。

 

 

礁溪鄉公所

礁溪開發史

礁溪地圖 (1)  

 

礁溪,台語意「旱坑」,原意是乾旱缺水的溪床地。二百多年前,漢人未大舉進入平原開墾前,是噶瑪蘭人 (KAVALAN) 的居所。

 

1773年(清乾隆38年)福建漳州南靖人林元昱四兄弟率親眾進入淇武蘭港邊高地,與平埔族為鄰,進行開墾。

 

1796年(清嘉慶元年)吳沙由頭城登陸,一路南下開墾,至嘉慶三年,已陸續完成礁溪湯圍(今德陽村)、白石圍 (今白雲、玉石兩村)、三圍 (今三民村、四圍 (今吳沙村之開發。

 

1812年(清嘉慶17年)宜蘭納入清廷版圖,設嘻瑪蘭廳治理,礁溪鄉一帶稱為礁溪庄,隸屬於淇武蘭堡管轄。

 

1895年(清光緒21年)甲午戰爭簽定馬關條約,清廷割讓台灣予日本,日人調整行政區,淇武蘭堡改稱四圍堡。

 

1920年(民國9年)撤銷四圍堡,改為礁溪庄。

 

1946年(民國35年)台灣光復第二年才由庄改為礁溪鄉。

 

1950年(民國39年)宜蘭縣設縣,礁溪鄉轄管十八村至今。

 

 

107.05.22彙整初稿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吳沙 莊梳娘 林元旻
    全站熱搜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