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dcHmeg  

 

微信上的中國 2020-03-15

被N次推上微博熱搜,上海1.5億豪宅主人現身,揭秘天價房交易

 

本文來源/一條 作者/張翔宇 閆坤沐

 

最近,電視劇《安家》幾乎每晚都被熱搜,也帶火了男主角徐姑姑從事的隱秘行業——上海老洋房交易。

 

劇中不少細節引發觀眾好奇:「三年不開單,開單吃三年」的中介真實存在嗎?

 

一套上海老洋房市價竟可高達1.5億?

 

老頭插嘴:

 

1.本文摘自大陸媒體,文中所述金額均為人民幣。109.03.16台銀人民幣現金掛牌中價為4.282。

 

2.相對台灣房地產慣以坪為計算單位,大陸則以平方米 (公尺) 為計算單位。 1平方公尺= 0.3025坪, 1坪= 3.3058平方公尺。在台灣房屋買價包括房屋與土地之所有權,大陸土地國有,購買者只擁有使用權。

 

借住在老洋房中的釘子戶,只靠撒潑打滾就能分到5000萬?……

 

為了揭開這些謎團,一條專訪了上海老洋房買賣的中介林綿定,上海七成老洋房都是在他的公司交易完成。

 

林綿定獨家透露了很多不曾被報道過的內幕:房產中介也有鄙視鏈;老洋房的成交價新紀錄為每平米45萬;一位釘子戶靠十幾平的小房子獲得2800萬動遷賠償。

 

這個屢創天價的行業,每天都在上演比電視劇還精彩的劇情。

 

同時,一條也找到了劇中價值1.5億的洋房「柳林別業」,以及它的現屋主,建築師任培穎。

 

10年間,她經手設計過的老洋房約有200處,其中包括蔡元培故居、黑石公寓、武康大樓等。

 

在她的改造下,「柳林別業」重現昔日的盛況,三層還被改成了一個民宿,讓普通人也有機會體驗老洋房的生活。

 

老洋房「愛神花園」,現為上海作家協會所在地

/tmp/phpksYfV0  

 

現實版徐姑姑:房產中介鄙視鏈的頂端人物

 

電視劇《安家》的男主角徐姑姑是位房產中介,但和我們慣常對這個職業的認知不同,他極其佛系,不出門拉業務,也不用苛刻的KPI考核員工。

 

底氣來自於他所從事的細分領域:上海老洋房買賣。

 

如果說中介有鄙視鏈,那麼它就是鏈條頂端的存在,盡管中介費只有成交價的1%,低於普通商品房的2%,但以動輒過億的總價計算,一單的收入也在百萬級別,電視劇中所描述的「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並不是誇張。

 

《安家》中孫儷飾演房似錦介紹老洋房地產行業

/tmp/phptuGEI2  

 

從2005年起專做老洋房交易的中介林綿定

/tmp/phpe75f26  

 

徐姑姑在現實中並沒有唯一的原型,但上海的確有專做老洋房買賣的中介。

 

林綿定是公恒地產的總經理,從2005年開始從事老洋房研究與交易,上海老洋房買賣有七成是通過他的公司。

 

上海老洋房、老公寓

/tmp/phpkYjkdX  

 

在上海,建築根據風格、環境等因素可以分為弄、里、坊、邨、別墅,而所謂洋房,就是別墅的海派叫法,顧名思義,是指解放前,世界各國的文化和建築師匯集上海後所建造的私人豪宅,它們的美學風格隨主人的喜好和設計師的不同而變化,一棟一風景,有「萬國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安家》開拍前,林綿定和同事曾帶著飾演徐姑姑的羅晉把老洋房集中的街區逛了一遍,幫助他熟悉人物背景。

 

《安家》熱播後,一條找到他,聽他講述了一些比電視劇中更複雜和精彩的老洋房故事。

 

上海的知名老洋房

/tmp/php3e2CQx

 

/tmp/phpbFxG1g

 

/tmp/phpFFVuQO

 

/tmp/phpJdgLm4

 

/tmp/phpIuG12z

/tmp/phpziVRB6  

/tmp/phpsloiBD  

/tmp/phpeQmfFD  

據林綿定介紹,上海全市現存的老洋房數量在4000-5000棟之間,其中九成以上已經被收歸國有,從2004年開始就只租不售。私有產權的大概只有500-600棟,其中產權清晰、可供出售的只有一、兩百棟,而修繕完好正在掛牌中的是50棟左右,只占總量的1%。

 

在上海,老洋房買家有一個門檻頗高的小圈子。私人產權的老洋房進入流通市場,是從八、九十年代開始的,改革開放以後進入上海工作的外國人成為第一批買主當時的價格甚至比同樣面積的普通公寓便宜不少

 

2000年左右,歸國華僑成為購買的主力軍而現在,一線明星、名人和上市企業構成了老洋房的主要消費群體。這個高端的小眾市場,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經濟發展的縮影。

 

老洋房交易價格為何一再走高?

/tmp/php4HEnsm  

 

現存的老洋房幾乎都被納入了上海市歷史保護建築,政府對它們的買賣、修繕、改造都有嚴格的規定,使得它們成為稀缺的不可再生資源。

 

老洋房大多坐落在中心城區,以前的政要人士的住所多在徐匯一帶,而大商人則聚居在長寧區的愚園路、華山路一帶,他們的宅邸占地面積巨大,區位和土地是重要的核心價值。

 

除此之外,能修建得起老洋房的人在過去都不會是等閒之輩,所以他們的房子還有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2009年,盛大網絡CEO陳天橋以2.8億的價格買下長寧區愚園路上的嚴家花園,它的主體建築是白牆紅頂的北歐風,牆面鑲嵌鵝卵石,還附帶占地面積4900㎡的花園,曾經的主人是近代中國機械製造業的著名企業家嚴慶祥。

 

2016年,經過修繕後,嚴家花園的對外報價已經高達10億,七、八年里翻了三倍還多,平均一年增長近一億。

 

2016年,巨鹿路上的梁家花園創下40萬/㎡的成交價,在業內轟動一時。

 

而據林綿定獨家透露,最近這個記錄又被刷新了——位於永嘉路上的吳家花園,成交價已經折合45萬/㎡。

 

賣出45萬/㎡的永嘉路老洋房

/tmp/phpWVN5fG  

 

《安家》中,一位賣飼料起家的土豪希望買一處老洋房彰顯身份,他動員了全上海的中介幫他找,最終在孫儷飾演的房似錦的努力下,看中了一處叫「向公館」的房子。

 

《安家》中房似錦帶客戶參觀應公館(劇中叫向公館)

/tmp/php6RtkIM  

 

現實中,「向公館」的取景地真實的名字叫應公館,也是一處有故事的傳奇老洋房。

 

應公館外觀

/tmp/php0Ki37h

 

/tmp/php6jbqZC  

 

它位於上海市中心,國際飯店身後的鳳陽路上,乳白色的外牆上裝飾著精美的巴洛克風格的浮雕。

 

應公館的第一任主人是寧波籍的富商、做建築生意的通和洋行買辦應子雲,是他為自己的長子修建的婚房,工程耗時三年,總投入十萬兩銀子。

 

一樓是古羅馬風的塌司幹柱,二、三樓是古希臘風的愛奧尼雙柱廊,房間內吊頂都有繁復的浮雕裝飾,極其精致。

 

/tmp/php1qKaOJ

 

/tmp/phpAIsaNj

 

/tmp/phpuUdBXr  

 

1954年,應家子孫搬出祖宅,這棟洋房被出售給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又在幾年後成為中國計算機研究中心,有數名科學家在這里攻克了氫彈理論。

 

也正是因為這樣,應公館難得屋況保存完好,《安家》拍攝時,特意介紹了屋頂環繞的16塊義大利進口彩繪玻璃。

 

十幾年前,應公館被現在的主人買下,買主夫婦是影視圈從業者,當時入手價格在2000多萬,但現在委托公恒地產掛牌,售價已經標到了3.8億。

 

《安家》極品親戚原型:創上海動遷補償記錄

 

誇張的數字背後,老洋房買賣卻不是一樁簡單的生意,操作過程中存在諸多難點,產權爭議就是最常見的一種。

 

《安家》里,一家人為了生意周轉,想要變賣祖上留下的老洋房,報價1.5億。

 

掛牌當天,曾經借住在家里幾十年的遠房親戚卻跑出來,非但不感念當年被收留接濟的恩情,反而以自己戶口落在這里為理由,要求分去其中的「零頭」5000萬,否則就拒不搬走,故事奇葩到播出當晚就沖上了微博熱搜榜。

 

淮海路宋慶齡故居隔壁的一處老洋房,從外觀來看已經有些破舊,被認為是《安家》中極品親戚案例的原型。

 

林綿定2015年和上海電視台合作,拍過一檔名叫《上海老洋房估值》的電視節目,記錄了它的交易過程。

 

這棟房子曾屬於一家企業,被拿來免費給員工當宿舍,後來被私人買主買走,用了五年時間將租戶陸續遷出,只剩一戶,住在院內單獨加蓋的一處十幾平米的單層小房子中,他們提出的搬遷條件是3000萬補償款。

 

2016年,這處老洋房以2.4億的價格被賣給現在的主人,而賣家從中拿出2800萬付給了釘子戶一家:「在上海動遷歷史上肯定是個新記錄了。」

 

《安家》中的釘子戶七口人堅守在十幾平米的違建房

/tmp/phpCKNJgQ

 

/tmp/php4JJ5z7  

 

拿到折合每平米百萬級別的動遷款的釘子戶有很多:「當然它總面積不大,比如說住十幾個平方要1000多萬,經常碰到。

 

這種是歷史遺留問題,房東不能強行趕他走,所以哪怕他要5000萬,房東願意給也是合理的,這個價格取決於房東的心態。」

 

如果房子一直在原始房主手中,是最簡單的情形,但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如今房主的直系親屬可能已經是一個龐大的家族。

 

林綿定經手過最極致的案例,產權人有將近20個。

 

這種情況下,親戚們關係好還好說,派出一個代表與中介接洽即可,但如果兄弟姐妹之間互相不信任,那麼中介就要一家一家和他們單獨談判:「不管別人要多少錢,你就定好你的價格,然後我們一家一家加起來,核算一個總價,看客戶能不能接受。」

 

當年的大資本家如今很多已經舉家搬遷,林綿定和同事就要飛到業主所在的國家或地區去簽約,「香港去過幾次,美國也去過。」

 

正因為這些複雜性,一處老洋房從進入市場到交易成功,往往比一般商品房周期長很多,有時候一單生意一做就是兩年。

 

林綿定告訴我們,他的團隊平均每年成交10棟獨體洋房,聯排洋房的成交量在30到50幢左右。

 

改造後的柳林別業

/tmp/phpjYRLkW  

 

柳林別業,位於上海市靜安區愚園路,始建於1912年。

 

它是上海目前唯一一棟以別業命名的老洋房,也是《安家》中因產權糾紛上了熱搜的第一棟房子的取景地。

 

改造前的柳林別業

/tmp/phpfKGw4I  

 

外觀至今依然保存得比較完整

 

王爵淦,在柳林別業家中

/tmp/phpM5zSHz  

 

老洋房的原屋主是上海花旗銀行的董事王爵淦,他的主宅位於現在的新天地。

 

100多年前他的爺爺買下了這幢房子,是作為周末度假地使用的。

 

雖然現在地處上海的繁華地段,但據王爺爺說,剛剛搬到這里的時候,周邊都是農田,用現在人的說法,就是買到了一棟郊區大別墅。

 

建築師任培穎是這棟房子現在的主人,一條聯繫到了她,並實地探訪了這棟百年豪宅。

 

建築師、現柳林別業屋主任培穎

/tmp/phpJpto1S  

 

辟謠:這棟老洋房並不是鄔達克設計的

 

從2011年起,任培穎就開始接觸老洋房,近10年的時間里,一共走訪過近千幢老房子,親手改造過的大概有200處左右。

 

耳熟能詳的、很高級別的有:華山路的蔡元培故居、陜西路的太平花園、「網紅打卡勝地」武康大樓、黑石公寓……

 

改造前的門廊

/tmp/phpuTZ2W6  

 

改造後的門廊

/tmp/phpNTJX3f  

 

任培穎第一次來看柳林別業,是在5年前。

 

「只是聽說這個房子要出租,沒人帶我,也沒有中介,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自己就找來了。」客堂間堆滿了雜物、水泥地坑坑窪窪的,就連樓梯也出現了多處塌陷狀況。

 

王爵淦和校友榮毅仁

/tmp/phpxGkfHg  

 

當晚,她見到了這棟房子當時的主人王爺爺。

 

王爺爺是王家最小的兒子。

 

王爺爺從小生活在這里,20幾歲便考上了聖約翰大學,和宋子文、張愛玲,榮毅仁都是校友。

 

後來,家里人紛紛離家去到世界各地發展,只有他和媽媽留在了這棟老宅。

 

為了不讓家里太冷清,他們開始將部分空間租賃給需要的人,最多的時候這里住過十幾戶人家,一幢私宅變成了很多人的家。

 

因為個人的原因,他決定將整棟房子托付給任培穎。

 

整棟洋房占地約1000平米,分主樓和輔樓,建築面積約750平米。「電視劇里說這棟老房是鄔達克設計的,其實並不是。」

 

/tmp/phpEO7f3c

 

/tmp/phpR4hN2J  

 

上海的洋房最常見的,大多是偏英式的紅磚建築,但柳林別業的外牆材料是灰磚,是典型的中國建築。

 

任培穎覺得如果這樣追溯分析,設計師應該是中國人。

 

從300根金條到2.4億市值

 

任培穎說,上海老洋房分很多種,比如新式里弄、石庫門、老公寓……而像柳林別業這樣,四面臨空帶花園的獨立洋房,是老洋房中最獨特、最稀缺的一種。

 

嚴格意義上說,也只有這種房子才有資格以「棟」為單位。

 

這些獨棟洋房大多設計獨特。

 

比如一條曾經報道過的位於銅仁路上的「綠房子」,就是民國時的「網紅設計師」鄔達克根據主人賣軍用油漆起家的故事量身打造的,風格簡約、實用,有遠東第一豪宅之稱。

 

當年,開發商在柳林別業所在的區域,一共建造了16幢房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每幢都帶有獨立的花園,面積高達500、600平米。

 

任培穎來看房子的時候發現,因為花園面積足夠大,這里已經變成了周邊鄰里街坊的後花園,很多人會在這里遛狗、聊天。

 

即便當年這里是「郊區」,能在這里買房的依然是一些達官顯貴。

 

王爺爺說,當年是花了300根金條買下的。

 

後來,任培穎特別計算過,換算成現在的人民幣大約是2.4億,遠遠超過了電視劇里所描述的「1.5億」的價值。

 

修復老宅:100年前的人更會享受生活

 

拿下房子後,任培穎花了兩年的時間做改造。

 

耗時之久、耗費之大,都是她之前未能想到的。

 

任培穎將原本一樓的西餐廳、接待廳和二樓的書房全部恢復成了原屋主生活時的場景。

 

比如一進來就能看到一個漂亮的門廊、一整排可推拉的木門,和上海的石庫門非常相似。

 

任培穎將雜物清理掉之後,恢復到了它原本的功能。

 

二樓書房、廚房改造後/tmp/phpl1YtpF  

 

二樓臥室的陽台,原本是全封閉的。任培穎將原本的鋁合金全部拆除,直接裸露在空氣中,內側的欄桿追加了鋼木固定。

 

改造後的二樓陽台

/tmp/phpeWxFPR  

 

從王爺爺的聊天中,任培穎了解到他對這個房子里最念念不忘的一個場景,就是每到周末,便會邀請同學們到家里的西餐廳開舞會,南側還有一個級別很高的接待室,護牆板已經超過了人的身高。

 

「和現在的人相比,100年前的人更懂得享受生活。」

 

她將原本分割成兩戶人家的隔斷空間全部打通,設置了一部分的跑馬廊,增添了整個空間的氣勢和韻味。

 

但任培穎並沒有全部照搬。比如二樓原本的廚房,是一個三面臨空的空間,樓下設有一個貫通的走廊。

 

任培穎清楚記得,第一次進來便覺得這個空間非常特別,很適合做茶室,便按照現在的需求進行了改造。

 

為了保護原有的灰磚牆體,她還在牆的下半部分用風化的老榆木做了防護板。

 

就是這樣一點一點摸索,改造的部分變得越來越多,多到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00年前的人,對電器的使用很少,空調系統更是不存在的。光是在老洋房里重新安裝中央空調,就是一項大工程。

 

不能裸露空調、不能破壞老屋頂,需要先做結構固定,再安裝空調,最後用老木頭做吊頂,後續的工作便是電力增容、重新設計水系統。

 

據王爺爺回憶,客間堂的地面曾經和門廊的花磚是相同的,但因為一些不可抗的因素被替換掉了。

 

為了找到這些材料,任培穎便到上海正在拆遷的老房里,將這些花磚一片一片收集起來。包括回收的老木頭,更是需要統一的調色、上色甚至不停地保護。

 

任培穎說:「即便很多購買者大多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也未能預料到後續改造的投入如此之大。」

 

老洋房的外立面、500多平米的庭院,至今仍保持著比較原始的狀態。

 

「修繕工作是沒有終點的,老舊的感覺也是《安家》最終選擇了它的原因。」

 

/tmp/phplpAeU4

 

/tmp/phpRfI0Zx

 

/tmp/phpaLbxrg

 

/tmp/phpae3p13

 

/tmp/phpaxSLYr

 

/tmp/php9NPg7j  

 

假三層變成民宿,普通人也能體驗老洋房生活

 

現在,整棟老洋房成了一棟體驗中心。

 

任培穎將房子的三層做成了一個民宿,3房2廳2衛的空間,通常是接待一個家庭,或是彼此熟悉的朋友。

 

屋頂原來是假三層。100年前建造的時候只有一個大屋頂,80、90年代政府又加建了一個小屋頂,一大一小兩個屋頂形成了一個陰角,木頭腐爛、常年積水讓整個空間變得陰暗、潮濕,只能作為儲藏間使用。

 

為了讓居住體驗變得更加舒適,任培穎將大小屋頂的制高點結合在一起,加蓋了一片片完整的天窗,還設計成了loft結構,晚上打開天窗,可以躺著看星星。

 

三層改造前後對比

/tmp/phpSbw0DF  

/tmp/phppCzaL9  

 

就連兩側的書架,都是為了加固老房結構刻意增加的。

 

所有的老木頭都藏在書架里,傾斜的結構還能起到支撐的效果。

 

近10年時間里,相比於老洋房的市值變化,任培穎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些老宅的功能變遷,從混居、雜居的老房子,逐漸變成了餐廳、酒店、辦公室或者學校等。

 

還有一部分是通過租賃或者出售的方式,再次改造或者修繕成了私宅。

 

「這與房子最終的歸屬人、運營者和使用者的需求,密切相關。」

 

而這其中,投入最高的是真正喜歡老洋房的人,是消費升級狀態下的一種使用需求。

 

任培穎的一位40多歲的朋友,花1300萬買下了一棟110平米的老房。

 

「典型的中產階級,受教育程度和文化背景都很高,經濟基礎也比較殷實。買下這套老房,是在滿足他對上海品質生活的一種想像。他給出的改造資金就在100-200萬之間。」

 

在任培穎看來,老洋房是100多年前留下來的瑰寶,它們就像一顆顆鑽石一樣藏在上海這座城市里,輾轉的主人在不同年代,留下了不同的修繕和生活痕跡,反而讓這些「鑽石」越來越閃亮。

 

以上部分資料由任培穎、上海公恒地產及《安家》片方提供。

 

一條的介紹影片

https://youtu.be/F51v2t6pLLA

 

 

每日頭條 2020-03-12

盤點上海的頂級豪宅,《安家》 1.5億的洋房都排不上號

 

地產經紀近些年在中國可以說是水漲船高,房價每年都在穩步增長。疫情期間上映的電視劇《安家》更是通過藝術化的表達,將上海的房地產經濟展現在我們面前。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這個電視劇,如果看過的話有沒有覺得自己真的是個窮人呢。電視劇當中的一棟上海老式洋房,報價1.5個億,還真是讓人覺得這個世界真的很瘋狂。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之中,這樣的房屋完全存在而且比它更為叫人吃驚的豪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現實中真實的頂級豪宅,你就不會覺得電視劇裡的房子有多麼“高級”了。

 

第一處豪宅嚴家花園

/tmp/phpLCH3PM  

 

一百年前,一個猶太醫生在上海的愚園路蓋了一座大花園,1940年被買下來,現在名字叫做嚴家花園。房子不高但是是正宗的北歐風格建築,連著院子和綠化精緻,整個院落給人一種清新慵懶的閒適感。整個院落的縱向超過6000平方米,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價值可想而知。

 

它為什麼叫嚴家花園呢?原因就是住在這裡的是嚴家人-曾經上海的商業大鱷嚴慶祥。這位商業上非常成功的人在退休之後就居住在這裡,要知道他可是師承孫中山先生。在他晚年的時候這裡成為了它的老友聚會地。現在的嚴家花園大約價值10億人民幣或更多。

 

第二處豪宅馬勒別墅

/tmp/phpWYqdgj  

 

1919年,一名名叫馬勒的的英國籍猶太人在上海掌握一手出眾的賭馬技術,短時間內成為了富豪。於是他在1927年,於上海的陝西南路修建了屬於自己的私人花園:馬勒別墅。整個別墅建築和花園整整經歷了九年的時間才完工。整個別墅區面積五千平方米以上。

 

這是一座非常具有挪威風情的建築,有三層樓高。從快照的角度來看,站在這裡隨意一個角度,咔嚓一張就是絕好的風景圖片。不過現在的馬勒別墅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成為了上海市團委的辦公樓,時至今日,它也已經是受到上海保護的文物建築了,價值上根本無法估量,是無價之寶。

 

第三處豪宅白公館

/tmp/phpa9adGA  

 

1919年白公館在上海的汾陽路開始建造,當時他屬於法國人司比爾門。只不過經歷了戰亂的年代,這裡因為環境優美建築很有氣勢而先後被很多軍政名人“佔領”。而真正讓它得名是因為在這里安家居住,所以這裡才被稱為“白公館”。白公館的建築風格更非常歐式,看上去敞亮大方。特別是在夜間燈火通明的時候,整個院落和建築相互結合非常的具有古典氣息。現在這裡已經順應著市場經濟的潮流作為高級的餐廳,所以很多人都可以到這裡來一處其風姿。

 

老頭插嘴:白公館因白崇禧而得名,老頭納悶為何此文諱言其名。

 

Jenny 食旅玩味生活札記 Jul 22. 2008 09:29 

上海灘最頂級的10棟老洋房

 

每日頭條 2016-07-05 

寶萊納的記憶白公館的傳奇

 

實際上,上海還有很多類似的別墅院落都非常具有歷史價值和人文氣息。他們的市場價值有的甚至很難用金錢進行的。這些建築對咱們普通的老百姓來說可望而不可即,有機會的話,去上海飽飽眼福也是不錯的選擇。

 

 

老頭的話:

 

年初老頭評論香港動亂,有位經常大嘴巴的中年男扯到:香港會不會被上海超越。老頭臉上頓時三條線。民進黨捧美仇中的宣導,讓原本就夜郎自大的平埔井蛙們不但沒有是非,也沒有國際觀。

 

香港和上海同樣崛起於清末,香港是進入華南門戶,上海是進入中國的門戶,孰大孰小,其實不難分辨。即使中共鎖國後讓香港地位竄升,然而上海仍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也是國際性都會。當年香港因洋人而崛起,再因中國內戰而壯大,奪走了廣州、泉州的地位。然而百年後,中共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今天,香港在人口、經濟實力等方面已不如廣州、深圳,只剩一個朝不保夕的金融中心頭銜,致命的是無工業與農業,連水電都得仰賴中共供應,根本無法獨立存在。坐井觀天的平埔井蛙竟然荒謬至此。

 

 

維基百科世界前三十大都市人口 (2016)

1.東京 2.德里 3.上海 4.聖保羅 5.孟買 6.墨西哥市 7.北京 8.大阪 9. 開羅 10.紐約

 

每日頭條 2017-12-12 

世界上最大的50座大港排行榜

1.上海 2.新加坡 3.深圳 4.寧波舟山 5. 香港 6. 釜山 7.青島 8. 廣州 9.傑貝阿里港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0.天津

 

每日頭條 2017-07-06

全球十大城市排行,你知道幾個?

1.紐約 2.東京 3.倫敦 4.巴黎 5.香港 6.洛杉磯 7.芝加哥 8.新加坡 9.雪梨 10.首爾 (這是無數據根據,自封自爽的美媒評比) 

 

109.02.15彙整轉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老洋房 上海老洋房 豪宅
    全站熱搜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