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抖音看到一則「有趣」的影片,影片的本意應該是要人關懷獨居老人,更精準地說是要為人子女的關懷年邁獨居的父母,然而老頭從拍攝者選取的個案卻看出人性的現實、複雜與虛偽。
影片開始,在不算明亮的客廳裡,老女人坐在沙發上,眼前的茶几上放著一個打開的餐盒。
老人拿起筷子,將米飯整整齊齊的分成三份。旁白說,這份十二塊錢的盒飯是老女人的一日三餐。
老頭插嘴:十二塊錢是人民幣,以最近費率換算,約當新台幣53元。目前台灣一個便當起碼80元。
對於已經83歲的錢奶奶來說,儘管自己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但自從老伴去世後,老人已經獨自在這老房子住了23年,這樣的生活她也早已習慣。
老人對著鏡頭說:
我有時候想他們(子女),也常想他們,最好他們來看我。但是想想他們現在上有老、下有小,......
當初我想:現在呢,我們也不要孩子的撫養、負擔,經濟上面也不用負擔,也不要他們出力,希望能夠也就是經常來看看。
為了不成為子女的負擔,老人選擇獨自一個人生活。
她每天都準時地打開收音機,然後跟著聲音做體操,由於擔心自己會忘記一些動作,老人還會將步驟記在本子上。
本子的左邊是她日復一日的行程安排。
由於腿腳不便,老人很少出門,養花成了她生活中所剩不多的樂趣。看看充滿活力的綠植,在生長的過程中不斷變化,老人還會時常對著它們說話。
作為一名已經退休的小學老師,她深深明白「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這個道理,所以她常常將以前錄製的視頻拿出來觀看,她試著憑著記憶慢慢尋找最初的味道,但卻發現自己已在慢慢老去。
抖音影片:大陸女性最容易出牆的職業排行(女教師居首位,達42.6%)
老頭插嘴:易偷情的職業會依性別、國情有所不同。譬如在英國的調查中,警察居首位,比例同樣高達四成以上,其他則差不多,有趣的是教師沒上榜。
「這是我們的老師,已經去世了......」老人指著螢幕中的人。
老頭插嘴:女人口中的「老師」應該是老人才藝班的老師,而非正式的教員。
「他生病,我知道他生病......,那時我自己也生病,其實我自己已生癌了,我自己也不好了。」
女人似乎在得知男人生病後就沒再與他聯繫,一次也沒有,更不用說探望。她為自己的缺席辯白。
接著,女人笑著回憶說:「(他)有什麼好吃的總是帶些給我吃......,是的,吳老師,「現在」我想你。」
對於年邁的老人來說,時間就像是離弦的箭,也像是流動的水,感受生命一點點流逝,是她們現在唯一能做的事。
老人望著窗外說:「我以後的墓地在徐徑西園,祿二區,十四排11、12。我是11,我那個老先生是在12。我的照片已經放在那裡。人家說,欸,妳的照片怎放在那裡,其實妳還活著呢,這個要等妳過世以後才能放。我說他一個人在下面很寂寞的,我現在想在那邊陪著他。」
老頭插嘴:徐涇西園(公墓)位於上海市青浦區徐涇鎮諸陸西路1883號。創辦於1989年,佔地282畝。老墓區約22畝,新墓區約80畝(2002年)。
今天是老人83歲的生日,然而為她慶祝生日的卻不是老人的子女,而是社區的志願者。蛋糕上寫著「幸福快樂」四個字。老人切蛋糕時,小心翼翼的避開文字,似乎這樣,幸福快樂就會保存的更久一點。
作為父母,她們始終把子女的生日記得清清楚楚,而子女們卻很少能記得父母的生日。
「養小日日鮮,看到下一代他們很關心;養老日日厭,養老的,這個老太婆怎還不死、這個老頭子煩死了。我現在就看透了這一點。」
每一位老人晚年的生活,或許都十分相似,也有著各自的寂寞,但對那些空巢老人來說,他們不是孤老,卻有同樣的問題。
抖音影片:獨居老人錢奶奶
今週刊 2022年11月17日
獨子婚後搬離「剩寡母孤零零」!媳邀同住又怕壞感情…婆媳當酒肉朋友就好,放生彼此才幸福
桃園電子報 2022-11-12 19:22
(內容略,有興趣自己點來看)
老頭的話:
人,不分男女,甚至老少,從來就是虛偽的動物;人擅於說謊,也擅於掩飾自己的不堪。
影片本意以老人堪憐的處境來描述獨居老人的困窘,不經意卻帶出人性的醜陋。
83歲的老女人為何獨居,妳看出來沒有?
「為了不成為子女的負擔,老人選擇獨自一個人生活。」是冠冕堂皇的檯面話。
「他們現在上有老、下有小。」是掩飾真相的場面話。83歲老婦的子女最少都已年過半百,早已經脫離「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階段。
真相呢?她當然不會說,她難以啟齒。
在老頭成長的年代,台灣處於農業社會末期,人老了,就是依著子女生活,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那個年代的人生活艱辛,卻沒有老人問題。
老頭插嘴:光復前,不孕的夫妻再窮也會收養小孩,通常是一男一女的一對。
人老了,就得從家庭主宰者的身份退下來,一開始成為子女的生活幫手,而後成為一個依附者。當年他或她不也是先成為父母的依附者,再成為父母的助手,後來成為家庭的主導者;人生的循環,就是這麽「有趣」,也巧合。差別只在子女孝不孝順,有多孝順,有多不孝。所謂的不孝大多就是態度不好,或有一頓沒一頓,最糟的就是棄養;然而「孝順」呢!?如何孝順,妳說的上嗎?子女如何孝順父母呢?「奉養無缺」就夠了嗎?
其實子女孝不孝順,就看自己,不是自己當年孝不孝順,而是自己有沒有「善良」的基因,還有自己是不是找到一個同樣具有善良基因的配偶;同時也要看自己有沒有孝順的「能力」,很多時候,孝順不是空口說白話,孝順得有經濟做後盾。
當老頭青壯年時,台灣的農業已處於崩潰邊緣,八成的台灣婦女都已步入職場,年輕一代擁有經濟自主權,不再受制於田產的繼承,農業社會的「大家庭」體系逐漸崩解。
老頭父母這代到了暮年,開始面臨一個現實的抉擇:是否與成年、已婚嫁子女同住?是否接受從一個家庭主導者的身份轉為依附者的現實?
手頭毫無積蓄的老人沒得選擇,通常只能「委屈」地面對現實。這種人通常沒有未雨綢繆、積穀防飢的「遠見」,卻總是對現實不滿,所以你我常可看到他們四處對人嚷著孝順,卻不敢對他們的「不孝」兒女提。
大多數手頭寬裕的老人會選擇獨居,享受所謂的「精彩」的退休人生;只有少數安分、沒個性、沒脾氣的老人才會與子女同住,甘於淪為子女家庭的附庸。
當子女的小家庭正處於艱辛的時候,身為父母的如果絲毫不提供協助,自然會引起怨言;因為不是朝夕相處,也沒有協助哺育,孫代與老人除了血緣,也毫無感情可言。
獨居老人的下場其實從選擇獨居開始就已註定,除非老人擁有可以吸引子女「關懷」的豐厚財產(或遺產)。
個性強勢的老女人通常不能與媳婦和諧相處;尤有甚者,還會破壞兒子的婚姻(孔雀東南飛的陸母絕不是少數個案)。甚至阻礙兒女獨立,很多啃老族其實是不願子女脫離掌控的父母(尤其是母親)縱容出來的。
老頭插嘴:歐美,甚至日本,成年子女不會和父母住在一起,子女成年就會自動離開原生家庭,所以獨居老人是普遍的現象。自古以來,歐美就沒有子女孝順父母的觀念;令人納悶的是受中華文明影響的日本竟也如此。
抖音影片:日本子女不養父母
個案的錢奶奶又是另一種情形。
女人喪夫時年60,這是個不上不下的年齡,說「老」確實很老,但她還有顆「年輕」的心,和渴望被「愛」的身軀,她不甘於從此心如止水,她要男人......,所以她得獨居,獨居才能引「郎」入室。當然,最根本的是她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所以她能獨居,才能「享受」餘生。
在這裡我們又可以見到人性醜陋的一面,醜陋的不是老女人需要異性,這是人性,無可厚非的人性。醜陋的是人們總喜歡干涉別人的性活動,尤其是父母子女間。很多父母在子女未成年,甚至已成年也仍喜歡干涉子女與異性交往,美其名為「為你好」,其中五成是真的為你好,另五成其實是「我不爽」。大多數的子女都相當抗拒父母的這種干涉,然而巧合的循環(或者說「報應」)來的很快。干涉子女的人暮年的異性交往也同樣會受到子女的干涉,畢竟兩代有著相同的基因。這時候「為你好」的說詞改成了「成何體統,你讓我如何做人」,幾乎百分之百是「我不爽」。
東森新聞 2021年5月1日
TVBS新聞 2022年3月3日 23:36
老頭插嘴:綠色執政的台灣是個精神錯亂的雙標社會,綠色高官一意通姦除罪,選出他們的民粹卻認為萬惡淫為首;綠色前衛嚷著女人有性自主權,民粹們卻不認為老人有性自主權。
很可能是那個吳老師,子女應該也知道,也反對,所以....
現在只有社工幫她過生日。
二十三年.....,這是段漫長的歲月,或許不止一個,絕對不只一個。
83歲的老女人,沒有老人斑,沒有明顯的皺紋,甚至看起來還比孀居前年輕,喪偶後的23年她絕對經常被「愛」,被滋潤。
過去的年頭裡,應該有不少男人幫她過生日,輪不到兒女,也不需要兒女來煞風景。
吳老師是最後一個,或者是「如今」最讓她懷念的一個。然而在她得知吳老師倒下去時,卻無情的一次都沒去看他;畢竟,人得往前看。23年前,男人死時,她一次就買下相鄰的兩個墳地,錢奶奶從來就是個「理智」,也有「遠見」的女人。然而,人的一生,總是顧此失彼......
現在男人都死光了,沒死也動不了了,於是老女人想到子女,雖然嘴巴說不想。
女人暮年喪偶後的路子真的很不好走。
111.11.14初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