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0682519-1167000690.jpg 

 

清乾隆年間,巡臺御史滿人六十七於其任台期間(1744-1747)命畫工繪製台灣平埔族的生活與風俗,合集成冊,書名《番社采風圖》。此一圖冊共計有畫頁十八幅,包含風俗圖十七幅,以及基隆至彰化地圖一幅。

 

「迎婦」為其中之第十三幅。畫面呈現的主題是平埔族的迎親景象。此圖雖名為「迎婦」,但實際上是「迎夫」。台灣南北平埔族的家庭制度雖有不同,但是大體而言是以女性為主的母系社會。畫面中的新婚夫婦乘四人扛之板棚,妻前夫後。新娘頭戴羽冠,著露臍短衣,鳴鑼舉旗浩浩蕩蕩地迎娶新郎,攜手同歸,故曰「牽手」。

 

0182-番社采風圖 (2).jpg

 

平埔族人的夫妻關係與漢人不同,據荷蘭傳教士Candidius記錄的新港社生活:丈夫要進入妻子居室前,要先行通報,傳教士解釋為:係為待其他女姓退出後始得進入,其實平埔族男女性關係極為隨便,不會像漢人一樣有男女之防。真象是丈夫為避免撞上妻子正和其他男人交歡,造成三方的尷尬,故先揚聲打招呼,妻子同意其進入後始得進入。另傳教士亦記載:平埔婦女要到36歲以後才准生子,此說相當荒謬不可信,因為當時女人的生育期到三十六歲已近尾聲,甚至人壽也不過四、五十,白癡傳教士人云亦云,亂聽亂寫。

 

據《番社采風圖考》中所載,平埔族日常生活中,較粗重的農事由女性來承擔,男性只負責送點心吃食。在其他的冊頁中,我們可以見到平埔男性實際上整天無所事事,聊天打屁,直到如今在夜市的小攤上不時仍可見如此鏡頭。平埔男性正如雄獅一樣,衣食由妻子供給。比雄獅還不如的是,他祇負責部分的交配工作,妻子還會找男人苟合,衣食全靠女人的男人通常不能有意見。表面上男人負責征戰和漁獵,但實際上祇擔任村莊巡守,打獵捕魚並不是每天都有,在番刀火槍未傳入之前,憑著短箭長矛,收獲其實少的可憐最大的收獲來自設陷阱。

 

在「迎婦」這件作品中,我們還可以見到平埔族人的建築結構和衣飾特徵。在居室方面,平埔族房屋有兩種典型建造方式:一是在夯實的並於表層砌有青石的台基上架屋,或是直接用干欄式高架結構建屋。這兩種方式都是為了因應台灣高溫高溼、易生蟲蚊蚋的環境。屋舍本體以竹片為壁,結茅草為頂,前廊設木梯以供上下出入,和如今東南亞土著的住屋很近似。

 

在衣飾上,各種文獻有不同的說法,早期平埔族似乎和南美及非洲土著一樣有裸身的習慣,但隨著漢化日深,衣著也有增加的趨勢。不過在此件作品中並沒有全裸者,幾乎都著盛裝,僅有幾人裸露上半身而已。這就像歐美人士到南美、菲洲拍紀錄片,刻意要土著穿上衣服一樣,應是畫工依漢俗刻意畫上的。但從畫面中我們可以發現,平埔族男性與漢人最大的差異在平埔族男性不蓄鬍,並且貫耳,戴大耳環,頭梳雙髻或披髮剪短呈頭陀狀

 

此圖的命名也反應了滿人六十七漢化的矛盾;當一個出身漢人禮教社會,生活習慣與平埔族人迥異的滿清大員面對此異俗,縱然眼見番婦「迎夫」,但卻不由自主的將之解釋成「迎婦」,帶著絕對主觀來認知此一「異象」,足見在主事者心中仍無法擺脫既有的倫理概念。

 

本文參考陳衍志的大作,特別申謝。103.11.13初稿

 

 

早年台灣平埔族的穿著

 

在這種酷暑的日子裡,身上剛換好的衣服一下子又濕了。幾次後,乾脆就不穿了。突然想到:難怪東南亞所有國家女人的傳統服裝都是紗龍。

出門一條布圍著身體,在家想必是裸著身子。讓人訥悶台灣的原住民為什麼沒發展出紗龍?應該是因為漢人的關係吧!

 

有趣的是現在電影螢幕上、舞台上,原住民穿的五顏六色,非常有意思。然而找來日本時代的老照片一看,當年根本就不是這麼一回事,更不用說再早的年代。無知的人總喜歡自己騙自己,騙久了也以為是真的。

 

南島語族從來就沒有發展出織布的技術,也不會治金和製陶,番刀、耕牛、稻作都是漢人傳入的。當年漢人用布匹和原住民換土地、換鹿皮,也換女人,平埔原住民也因此學會簡單的織布技術。在那之前,所有南島語族其實和非洲、中南美的土著一樣,裸著上身祇在下體圍上羽毛。

 

清初巡台御史黃叔璥所著《臺海使槎錄》中的番俗六考記載當年台灣土著的衣飾。

 

南路平埔番(熱帶)

 

男裸全體,女露上身。自歸版圖後,女著衣裙,裹雙脛。男用鹿皮蔽體,或氈披身,名卓戈紋;青布圍腰下,即桶裙也,名鈔陰,武洛曰阿習。俱赤腳,土官有著履者。男女喜簪野花,圍繞頭上,名蛤網。插雞羽,名莫良;武洛曰伊習,力力曰馬甲奴葛,猶漢言齊整也。性好潔,冬夏男女日一浴,赤體危立,以盂水從首淋下,拭以布,或浴於溪。用鹿豕脂潤髮,名奇馬。恐髮散垂,各以青布纏頭,或以草,冬夏不除;近亦有戴帽者、剃頭編辮者。拔髭鬚,名心力其莪莪;愛少惡老,長鬚者雖少亦老,至頭白不留一須。每日取草擦齒,愈黑愈固。項懸螺錢,名興那。手帶銅鐲或鐵環,名圭留;力力社曰勞拔。腳帶鐵鐲,名石加來;皆以飾美,故男女並帶之。又麻達用咬根任(即薩豉宜)擊鐲鳴聲,另用鐵片繫腰間以助韻,傳送文移,行愈疾,聲愈遠;謂暮夜有惡物阻道,恃以不恐。穿耳,惟茄藤、放索、力力三社;或以木貫之,名勞宇。

 

北路平埔番(亞熱帶)

 

男婦用自織布圍繞,曰張面;婦短衣曰鴿肉,男短衣曰琅袍。翦紙條垂首,曰加篤北;或為草箍束髮,曰臘。手足亦用銅鐲,名打臘。或以鹿尾束脛曰打割。出入負鹿皮,日藉以坐,夜則寢之。

 

圖為清初另一巡台御史滿人六十七所編「番社采風圖」,土著歷經荷西、明鄭在衣著上已和他們的東南亞同胞大不相同。103.07.06

 

 

網上蒐集到的《番社采風圖》其他各幅畫:

0169-番社采風圖 (1).jpg

0169-番社采風圖 (3).jpg

0169-番社采風圖 (4).jpg

0169-番社采風圖 (5).jpg

0169-番社采風圖 (6).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伯 的頭像
    阿伯

    草湳里:老頭談性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