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417171黃頭鷺在員山內城.JPG  

黃頭鷺102.04.17攝於宜蘭員山鄉內城里

 

上週連著兩天去內溝溪,在溪畔與溪中看到幾隻白鷺鷥。

 

不多,也祇有幾隻。也沒有其他的水鳥。

 

市府去年才整治了內溝溪,期待它成為水鳥保護區與觀賞區,應該還要一段時日。

 

回家整理照片才發覺照片裡的白鷺鷥有黑嘴和黃嘴兩種。兩種其實是不同的鳥,黑嘴的是小白鷺,黃嘴的是黃頭鷺。

 

 

白鷺

 

白鷺(學名:Egretta garzetta),別名小白鷺、白鷺鷥、白翎鷥,中型涉禽,屬於鷺科白鷺屬。

 

白鷺體長約56cm,全身羽毛白色,生殖期間枕部垂有兩條細長的長翎作為飾羽,背和上胸部分披蓬鬆蓑羽,期後消失。細長黑喙;黑腿,黃腳掌;叫聲:於繁殖巢群中發出嘎嘎嘎叫聲。

 

春夏多活動於湖沼岸邊、水田、河岸、沙灘、泥灘及沿海小溪流,成散群出現。分布於非洲、歐洲、亞洲及大洋洲。在中國常見於長江以南各地和海南島,華中地區多為候鳥,華南則為留鳥。

 

白鷺以魚、甲殼動物和昆蟲為食,覓食時會有用一隻腳在水中踩踏。

 

每年3-9月繁殖期小白鷺會和黃頭鷺、夜鷺集體築巢於竹林、相思樹林、木麻黃林中。繁殖期眼睛會變成紅色;頭後會長出二根白色飾羽,長度可達21.5公分;背部有上捲的蓑羽13-49根不等。通常雌雄共同以約手指頭粗的樹枝築成盤形巢,鳥巢簡單的有如一堆枯枝。雌雄共同孵卵、育雛。每窩產蛋4-5枚,蛋為淺藍色。

 

 

黃頭鷺

 

黃頭鷺(學名:Bubulcus ibis),俗名牛背鷺,鷺科。

黃頭鷺體長約50cm嘴為橙黃色,腳為黑色,夏季時頭、胸、背等處有橙黃色羽毛出現,冬季則變回白色,只有頭部略有黃色。每年3-9月生殖期,不但頭羽會變黃,頭部還會有黃色飾羽出現。

 

黃頭鷺常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之旱田、沼澤、草原及牧場地帶。以昆蟲為主食,亦兼食魚、蛙類。常停棲於牛背上,故被稱為牛背鷺。性群棲,繁殖期會與小白鷺、夜鷺等集體築巢於竹林、相思樹及木麻黃等樹上。

 

102.04.17和淑惠坐遊覽車去宜蘭一日遊,主題是望龍埤。在員山鄉內城里「香草菲菲芳香植物館」外尚未播種的稻田初次看到繁殖期的黃頭鷺,頭部明顯的黃色。這次在內溝溪又看到頭部尚未變黃的黃頭鷺。

 

小白鷺和黃頭鷺都是台灣常見的鳥類,也名列台灣十大鳥類。

1984統計的台灣十大鳥類依序為:麻雀、小白鷺、紅鳩、大捲尾、黃鶺鴒、白頭翁、家燕、黃頭鷺、藍磯鶇、洋燕。104.02.17初稿

 

兩年前在員山鄉拍到成群的黃頭鷺

1020417172黃頭鷺在員山內城.JPG  

 

1020417173黃頭鷺在員山內城.JPG  

 

1020417171黃頭鷺在員山內城.JPG  

 

 

上週在內溝拍到的白鷺鷥與黃頭鷺,能區別的祇在喙的顏色

1040214030內溝溪-內溝步道.JPG  

1040214029內溝溪-內溝步道.JPG  

1040214012內溝溪-樂康步道.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白鷺鷥 黃頭鷺 牛背鷺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伯 的頭像
    阿伯

    草湳里:老頭談性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