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602147牛奶的故鄉.JPG  

造橋南瓜節104.06.02攝於牛奶的故鄉

 

台灣先民和他們的宅第 之十

 

竹北六家是個小地方,如果不是高鐵在此設站,大多數的台灣人可能根本不會知道這個地方。高鐵會選定六家設新竹站,也表示六家人口不多、開發不足,以致土地取得容易。其實六家在日據之前已是個不小的村庄,日據時代自成格局稱六家庄,屬新竹郡;光復後原本相同位階的新竹郡紅毛庄(更早之前叫紅毛田)改稱竹北,六家被併入竹北。幾十年來,不管是竹北,還是六家一直都是窮鄉僻壤,後來竹科帶動了竹北的繁榮,如今高鐵或許也會為六家帶來不一樣

 

然而六家在台灣史上絕對值得一提。此地原本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的棲地,當年分佈在竹、苗的道卡斯族和盤據在北、桃的凱達格蘭族原本勢力不相上下,甚至道卡斯族較強。然而清廷平定三藩之亂後,目標指向台灣。明鄭永曆三十六年(公元1682,清康熙二十一年。南明永曆帝於永曆十六年被吳三桂絞殺,年號至此應結束,但鄭成功仍奉永曆年號為正朔,永曆三十七年鄭克塽降清始終止),鄭氏東寧政權派兵衛戍北台,驅使平埔族協助運送兵糧,因軍情緊急督運嚴苛,竹苗地區的道卡斯族平日懶散、不堪勞役,乃聚眾反抗。鄭軍永衛左協陳絳率軍討伐,包括新港社、中港社及後壠社幾乎被族滅,餘眾逃入山中,據傳後來繁衍成為今日的賽夏族

 

台灣入清後,原居如今桃園八德的凱達格蘭族霄裡社因人口滋生,部分族人趁著道卡斯族祇剩老弱婦孺之際遷徒南下,一部進入此地,驅逐、吞併原居於此的道卡斯族,一部再南下至今日苗栗三灣鄉的銅鑼圈落腳(今日苗栗銅鑼鄉舊名銅鑼灣)

 

六家位於如今新竹鳳山溪和頭前溪間的埔地,漢人入墾前,此地被稱為「霧崙毛毛荒埔」。乾隆二年(1737),泉州晉江周氏家族首先進入此地開墾,後與潘復和、王德珪合組「潘王春」墾號。當時此地被稱為東興社圓寶庄

 

清乾隆十四年(1749),廣東饒平人林先坤和父林衡山、長兄林居震隨著族人渡海來台,最初落腳於莆砂(今彰化),幾經遷徒,三年後林氏一族終於來到此地,向「潘王春」租地拓墾落戶。林先坤感於墾地廣濶、人力單薄,乃返鄉廣邀族人來台共同開墾此地,林氏一族拓墾了三十甲左右的土地(甲是荷蘭人的計量單位),當時客族墾地是以「犁」做為計算面積單位,一張犁約等於五甲,因此就把新墾地稱為「六張犁」(如今台北尚有六張犁、三張犁的地名,卻已非客族聚落。無知的後人總自詡愛好和平的民族,卻不知當年祖先們生存的慘烈)。這個地名沿用了一百六十幾年,直到日本大正九年日人市街重劃,將地名改為「六家」。當時客番比鄰而居,如今六家境內仍有「番仔寮」的小地名

 

由於林氏家族開墾有成,而後陸續有親族、鄉民由原鄉渡海來台依附。乾隆二十三年(1758)六家聚落形成,具有領導能力的林先坤取得頭人的地位。林先坤為了防止高砂泰雅族、鄰近的平埔族及閩南人的侵擾,乃率領眾人以水溝、剌竹劃定聚落界限,東、西、南各設隘門。聚落內設有屠宰、碾米、釀酒等作坊,生活所需自給自足,更擁有鄉勇三、四百人,出門時先打大砲三响,威風八面;吃飯時,擊鼓三通,五、六百人同時用餐,甚是壯觀。儼然成為武裝屯墾勢力,林氏亦成地方一霸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台灣發生林爽文之亂,台灣天地會首領、彰化大里杙人林爽文刼獄造反,亂眾一舉攻陷彰化縣城,而後向北攻竹塹,南攻諸羅,一時全台震盪。然而因林爽文祖籍漳州平和,在台的泉州人與客族競相幫助清廷勘亂,以致除了清兵剿亂,中部戰場成了漳泉械鬥,竹苗則是閩粵械鬥

 

當時桃竹苗地區的客族紛紛以鄉勇形式組織團練,除保衛鄉里以防漳籍亂軍侵擾家園婦孺外,亦配合清軍平亂。新竹地區在陳紫雲領導下,轉戰竹苗。林先坤亦率領其「六家義民」參與戰事,客族鄉勇不但協助清軍收復竹塹,更協同追擊至大甲。事件平定後,鄉勇沿途撿集客族死難者骨骸共二百多具(客籍鄉勇縫黑布於左臂,故可辨識),以牛車拖載回鄉歸葬。然而行經鳳山溪新埔地界舊名枋寮之處,牛車忽然停住不前,經焚香跌筊請示,風水師亦鑑定當地為「雄牛睏地穴」,乃將骨骸就地安葬,而後立廟崇祀,即今新埔義民廟。同治元年(1862),彰化再發生戴春潮之亂,本地客族再組義軍協助討伐,此役戰死者約百餘位,亦將其遺骸合葬於義民廟後。故如今義民廟後左右各一塚,靠西者為林爽文之亂戰殁者之墓,是『主塚』,靠東者為戴春潮之亂戰殁者之墓,為『附塚』

 

乾隆三十五年(1770)已有相當家業的林先坤興建善慶堂,做為家族居屋並祭祀本支林氏先祖。林先坤死後,三子林國寶承襲父風,帶領族人拓墾,並熱心地方公益。嘉慶年間林國寶納貲捐得監生頭銜。道光六年(1826)竹塹建城,林國寶再度捐貲為祖、父、已三代取得朝廷「奉直大夫」的誥封,林國寶因此將善慶堂改建,更名「大夫第」。道光十一年(1831),林國寶之子林秋華中試武舉,林家在地方的聲勢更為顯赫

 

林秋華中舉的隔年,林家在「大夫第」右側興建「問禮堂」,做為六家林氏家族的公共辦事處與裁判所,只要勇丁或族人觸法,就由族長和陪審員依家法審議,有罪即送入後堂囚獄執刑

 

堂名「問禮」採自論語八佾篇內文: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藉此點出家族姓氏。由於問禮堂是林秋華中試武舉後所建,因而與一旁民宅相較顯得較為氣派,但大體而言,其建築形式仍屬平實,前面多以土磚壘砌而成,除了外敷白灰外,少有裝飾之處。

問禮堂亦稱為「北帝廳」,因其正廳供奉北帝爺(北極玄天上帝)而名。另正廳亦奉有清廷賜頒「褒忠」的聖旨龕

 

問禮堂是正堂兩廂兩橫屋的格局(以閩南說法即單進左右雙護龍),在格局上透過高度層次具體傳達宗族禮制的嚴格家風,第一層是正堂兩廂合組的四合院,左右各增建一橫屋,正堂以中庭區隔了進出口的下院和祭祖、待賓的上院,廂房為辦事處和客房。第二層是緊連正堂後面加建的一排橫屋,高度略低於正堂,客家人俗稱「枕頭槓」(此為閩南建築所無)

 

位於問禮堂旁有座名為義靈祠的小祠,是當年拓墾械鬥時,林先坤的保鏢朱阿羅為護主而犠牲,林家感念其德,特立祠崇祀。祠高僅一公尺,據說此舉並非渺視,乃刻意如此,令後人僅得以跪拜方得上香行禮。

 

大夫第與問禮堂南北相對,是後來林氏家族口中「南北雙廳,文武雙舉」的「南北雙廳」(武舉即林秋華,文舉是另房忠孝堂子孫林洪香,於同治年間中舉)。大夫第大廳除供奉林家祖先外,還懸掛著林氏先祖的畫像以及事略,還有諸多貢元、文魁等功名匾額高掛,彰顯林氏來台後家族歷代輝煌的發展。而林氏三代受封奉直大夫的報喜單,至今還保存完整,分別放置祖先牌位兩側。林秋華中舉後所立的旗杆亦在大夫第門前

 

 

大夫第與問禮堂之間,不遠處的林家祠堂維持完整客家古厝形式,至今仍為林氏宗親會所在,林家後裔每年於此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慎終追遠的習俗流傳百年,維繫世世代代的林家人。

 

公元1758年六家聚落形成後,林先坤聯合族人共同成立「次聖公嘗」(次聖是林氏一族抬舉祖先的說法,既然孟子稱亞聖,祖宗林放則稱為次聖;嘗即如今通稱的祭祀公業)。往後陸續購買田地,作為次聖公嘗的祀業。次聖公嘗的田產收入累積漸豐,光緒八年(1882)提撥資金興建祠堂,稱為「次聖公廳」。明治四十四年(1911)改建成現今的規模,改名為「林家祠」,廳堂奉祀林氏始祖,是饒平林氏六派宗親的公祠。(饒平林氏來台六派為:1.老屋、2.斗屋、3.東山、4.騰蛟嶺、5.胡揚樓、6.大埔。前新竹縣長林保仁、前新竹縣長與省府主席林光華、前新竹市長與省府主席林政則等皆係六派後裔。)

 

竹北六家的林氏古厝群是北台灣現存最大的單姓古聚落。古厝群包括三級古蹟(問禮堂)、縣定古蹟(林家祠)及歷史建築(忠孝堂等多棟古厝),整個聚落如今被保存為客家文化園區,國立交通大學在此設立客家文化學院。

 

林氏古厝群的範圍不僅於此,附近不遠的文興路還有另一個區塊的林氏聚落,是乾隆年間追隨林先坤來台拓墾的饒平林氏族人林孫檀的後人所定居的聚落。

 

嘉慶十年(1805)林孫壇家族人丁漸旺,林孫檀的三子林象賢、四子林象明乃移居於六張犁附近的芒頭埔,並興建「忠孝堂」公廳,由於建築年代略晚於六張犁林先坤家族的善慶堂,因此被族人稱為「新瓦厝」。

 

林象賢育有六子,被稱為「上六房」;林象明育有四子,稱為「下四房」,合稱十大房。族人以忠孝堂公廳為核心,向左右兩側築屋聚居,逐漸形成今日所見的聚落樣貌。堂前有廣大的禾埕,並築有「西河世第」門樓及圍牆,周圍則建有水圳兼護河,並種植刺竹做為防護措施。

 

 

交通資訊:

 

搭車:

火車=>新竹火車站下=>轉搭新竹客運往芎林=>六家站下車=>前行過雙桂橋左轉即可抵達。
開車:

中山高速公路=>下新竹交流道(往竹東)=>公道五路二段=>左轉接慈雲路(117縣道)=>右轉接文興路一段=>六家文化園區(問禮堂)。

中山高速公路=>下竹北交流道(往竹北)=>左轉接光明六路=>光明六路東一段=>右轉接自強南路=>左轉接文興路一段=>六家文化園區(問禮堂)。

 

 

 

後記:武舉人林秋華的下場

 

秋華中武舉人的第二年,林國寶、林秋華父子就興建『問禮堂』,不料卻遭到排行第五的林特魁大力反對。林特魁反對的理由是,按照風水地理的說法,六家地形像一條船,問禮堂的位置正好是船倉,若船倉太重的話會偏一邊,不但祇會庇蔭一房,而且會影響其他各房的運勢。剛好第五房的孫子,年僅七歲就會吟詩作對,聰明又有才氣,沒想到一場急病就一命嗚呼。林特魁把這事歸責於問禮堂的興建。一氣之下竟跑到林先坤的墓塚,打開林先坤的骨灰甕。沒想到當蓋子一打開,就有好幾隻烏鴉飛出,讓在場的眾人嚇一大跳,趕忙將蓋子蓋上。此時甕中只剩一隻烏鴉,正要飛出時被蓋子蓋到,因此傷了腳。巧的是從那時起,林家三代真的祇出了一位跛腳秀才

 

自此之後,林國寶的三房成了家族的公敵,為此事林國寶心中相當鬱卒與苦惱。嘉慶十五年(1810)林國寶和林秋華為了家族和氣,索性率領三房家族離開六家到噶瑪蘭拓墾,最後落腳於冬瓜山(如今宜蘭縣冬山鄉)。林氏此支到宜蘭後,慢慢的拓墾有成,土地也越來越多,對灌溉的水源就特別重視。當時冬瓜山地區有兩大勢力,一是客家饒平林國寶、林秋華父子,另一是漳州黃讚緒,兩派勢力常為了水源吵鬧不休。林秋華是武舉人,黃讚緒是文舉人,名位上文舉高於武舉,但是兩方一打起來,當然是武舉人贏。黃姓家族在當地家大業大,一氣之下就去告官,官司告到台南府城。身為被告的林秋華得到府城應訊,沒想到走到中途,遭到埋伏被人所殺。林秋華死後,林氏家族失去了支柱,因此不敵黃家,屢屢遭到黃家的欺壓,慢慢的開始變賣田產家業而沒落,就連當時他們拓墾開鑿的二條水圳也被迫賣掉。無法立足的林氏家族後來離開冬瓜山,北上今日的宜蘭,再遷礁溪淇武蘭,仍是無法立足,最後離開蘭陽在汐止落戶(以上林家拓墾蘭陽經過,係根據網上所載林氏後人前縣長、虛省後的省主席林光華口述)104.06.06初稿

 

 

問禮 堂

問禮堂外觀 (1).jpg

 

問禮堂外觀 (2).jpg

 

問禮堂外觀 (3).jpg

 

問禮堂正堂

問禮堂正堂.jpg  

 

大夫第

大夫第1.jpg 

 

大夫第2.jpg

 

大夫第3.jpg  

 

林家祠

林家祠.jpg

 

林家祠2.jpg  

 

忠孝堂

西河世家.JPG

 

忠孝堂 (2).JPG

 

忠孝堂.jpg  

 

交大客家學院

交大客家學院.jpg  

arrow
arrow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