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013111北門井子腳.JPG  

103.10.12攝於台南北門井子腳

 

蘋果即時新聞 2016041620:20

破解飲食迷思 吃蛋並不會讓膽固醇飆高

 

一顆雞蛋的膽固醇量約290毫克,「吃蛋就是吃膽固醇」這概念,深深印在大眾腦海中,不過,近年多份研究報告指出,人體內八成的膽固醇其實是由身體合成,高低有別源於自我調節機制,只有兩成是從食物攝取。香港《蘋果日報》報導,《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於今年2月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追蹤兩萬名測試者達20年,證實每周不論食用多少雞蛋,也不會增加罹患心肌梗塞或中風等心血管病的機會。今年4月初美國膳食諮詢委員會,也發表了最新的膳食指南,剔除每日不應攝取多於300毫克膽固醇限制!總之只要飲食均衡,多吃蛋並不會令膽固醇上升。

 

  ※  ※  ※  ※  ※

 

台灣社會一向充斥著一大堆呆子騙傻子的胡扯和謊言,偏偏同胞們卻又最喜歡聽信這些胡扯

 

自從醫學界發現血液中的膽固醇是造成人們心血管疾病的主因後,一大堆不學無術的醫生和自命的營養專家」就一再告戒人們注意飲食,不要攝食太多高膽固醇的食物這其實是個自以為是的說法 

 

一個讀了七年醫科的醫生應該知道:人們身上的肥肉並不是他吃下的肥肉變成的,人們身體上的肥肉、贅肉其實是吃下大量的澱粉質食物(米、麥等),澱粉類食物原本經人體消化吸收後會轉換成人體活動所需的熱能,如果吃太多或運動量不足,這些熱能就會轉換成脂肪,累積在體內。人身上肥肉是澱粉造成的,是好吃懶做造成的,國人即使祇讀到國民中學也應該這個道理。至於人們吃下的肥肉去化如何,目前醫界似乎還不是很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你吃下的豬肉,不會變成你身上的肉。老頭還可以確定如果吃了太多肥肉會拉出油來。中國人雖然相信吃什麼補什麼,但不會有人認為吃下的豬腦會變成人腦;那麼,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傻子會以為吃下肥肉會變成身上的肥肉

 

同樣的道理,你吃下的膽固醇食物不會成為你身體血液裡的膽固醇,一般愚人自以為是人云亦云尚無可厚非,自命為營養專家或醫學權威的半瓶醋們憑著自己瞎想就在媒體上大放厥辭。事實上,人們攝食的膽固醇如何去化?他們不知道!血液中的膽固醇如何產生,他們也不知道!目前的醫界也仍不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你吃下的膽固醇食物在胃中會被消化分解不會變成你血液的膽固醇下文中所說「人體78成膽固醇是自行製造,只有23成是來自食物」其實也是瞎猜瞎扯。因為人體如何製造或合成血液中的膽固醇?用什麼原料來製造?他們並不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攝食高膽固醇食物對血液中的膽固醇並沒有明顯的變化。今年初美國公布新版飲食指南,將膽固醇解禁,因為研究人員經過多年的臨床觀察與實驗,發現人們攝食高膽固醇食物和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高低並無必然的關係。但他們仍不知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如何產生,如何抑制。

 

有趣的是,活了六十幾年的老頭可以確定:那些所謂的高膽固醇食物其實都是男人的強精食品,祇要還是男人就要多攝食然而祇要一停工,最好就不要再吃,否則有進無出,痛風肥胖不久就會上身。

 

以下是那篇關於膽固醇食物和血液中膽固醇的相關報導:

 

 

康健雜誌105.10.08

蛋、肉等高膽固醇食物已經解禁?醫師澄清2大疑點

 

蛋、肉等高膽固醇食物不是已經解禁?醫師提醒,是「食物中」的膽固醇不再重要,不是「血液中」的膽固醇不再重要。

 

年初美國公布新版飲食指南,將膽固醇解禁後,網路上便流傳一篇文章「美國政府修改了40年以來的錯誤:膽固醇有益無害,不再分好壞」,裡面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像是「關於膽固醇的說法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醫學欺騙!根本就沒有壞膽固醇這一說法。所以無需改變膽固醇攝入量。」讓許多民眾開始放心吃蛋、吃肉,就連長期控制飲食的高血脂病人也誤以為不用在意膽固醇食物,結果膽固醇竟飆高50%。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台灣營養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三大學會昨天發表了聯合聲明,提醒「血中膽固醇」和「食物中膽固醇」完全是兩件事,美國飲食指南的放寬是針對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且是根據健康成年人做出的建議,如果已有膽固醇偏高的高血脂病人,還是要做好飲食控制,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以免造成心血管疾病發作。

 

疑點澄清美國飲食指南取消的是食物中的膽固醇限制

 

美國飲食指南委員會表示,多項研究已顯示:飲食中的膽固醇對健康成年人血液中膽固醇濃度並沒有顯著影響;人體78成膽固醇是自行製造,只有23成是來自食物。因此才取消過去飲食指南中建議每人每天攝取300毫克膽固醇的上限。

 

換言之,重點是:「健康成人的上限可放寬,但需留意個人差異」。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進一步解釋,食物來的膽固醇只佔一小部份,人體也會自動調整,若吃下膽固醇量多,身體就會自動減少合成,保持血膽固醇濃度穩定;但若已是高血脂病人,膽固醇平衡已失序的情況下,或是遺傳條件不佳、代謝膽固醇能力天生就弱,合成膽固醇量多,大吃大喝還是會升高血膽固醇。

 

若還不了解自己的體質,謹慎吃比較安全。

 

疑點澄清血液中的膽固醇仍是心臟病的重要危險因子

 

食物中的膽固醇與血液中的膽固醇是兩件事。食物中的膽固醇或許對健康成年的人血膽固醇沒有顯著影響,但如果你本身已有血脂問題,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及三酸甘油酯濃度高,還是要控制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

 

血液中的膽固醇,尤其是壞的膽固醇(即低密度膽固醇),仍然是心臟病重要的危險因子,包括增加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血管粥狀硬化的風險,甚至會危及生命。而亞洲人發生腦中風的比例比西方人高出約1倍。

 

要控制血中膽固醇,飲食控制還是關鍵:

 

1.限制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均高的食物

 

血液中膽固醇來源,除了食物中的膽固醇,還包括飽和脂肪。馬偕醫院台北院區心臟血管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洪崇烈曾在《康健》提醒,從臨床經驗來看,雖然膽固醇的攝取量有放鬆,目前仍需注意避免過度攝取飽和脂肪,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奶油、冰淇淋、西點、內臟及牛肉等都屬於高飽和脂肪及高膽固醇的食物,要格外注意。

 

2.蛋、介殼類海鮮要考慮限制

 

營養師提醒,蛋及介殼類海鮮如蝦、花枝等,屬於膽固醇含量高但飽和脂肪含量不高的食物,由於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營養價值高,一般建議可以適量均衡的攝取。但是對於血中膽固醇控制不佳的病人,也要考慮限制。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也表示,除了飽和脂肪含量高的升膽固醇食物,還要注意適量鹽份、適量飲酒以及戒煙,並結合適當的運動及體重管理,更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3.增加蔬菜、水果、雜糧及豆製品、核果的攝食

 

中央研究院潘文涵教授建議高血脂病人採用降脂降血壓的得舒飲食法DASH),或地中海飲食,透過增加蔬菜、核果、全穀類及攝取飽和脂肪含量低的蛋白質食物(如豆製品、魚、家禽類)等,不但可降低血中膽固醇、降低血壓,也可減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中央研究院潘文涵教授建議高血脂病人採用降脂降血壓的得舒飲食法(DASH),或地中海飲食,透過增加蔬菜、核果、全穀類及攝取飽和脂肪含量低的蛋白質食物(如豆製品、魚、家禽類)等,不但可降低血中膽固醇、降低血壓,也可減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老頭註:最後一段又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胡扯。文中這位潘「教授」也是胡扯,目前醫界尚不知人體內的膽固醇如何合成製造,用的是什麼原料他又如何知道多攝食蔬菜、核果、全穀類及攝取飽和脂肪含量低的蛋白質食物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降低血壓。

 

105.10.08初稿

 

 

衍伸閱讀:

 

談素 

素食者應具備的生理結 

早餐很重要?談人的消 

飲食習慣的幾個迷 

膽固醇的迷  

男人應該多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膽固醇 強精食品
    全站熱搜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