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2019-09-25 16:38
北京至台灣高鐵先期工程:平潭大橋25日宣布貫通
大陸在「十三五規劃」(2016年至2020年)提出:「建設北京至台灣(台北)」的高鐵路線,儘管此一構想被不少人斥為「天方夜譚」、「一相情願」,但大陸仍持續推進中。最新消息是,「京台高鐵」前期工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已於25日上午合龍貫通。
「京台高鐵」中的合肥至福州段,已於2015年6月28日通車。按規劃,福州至台灣部分將由福州段預留的通道引出,計畫從平潭島經海底隧道直通台灣桃園,再進入台北。當中,連接福州與平潭的關鍵通道就是平潭海峽公鐵大橋。
新華社報導,隨著一段長17公尺、重473噸的鋼桁樑住被精確固定到位,總長16.34公里的平潭海峽公鐵大橋25日上午就正式合龍貫通。報導稱,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是福州至平潭鐵路控制性工程,也是「十三五」規劃中北京至台灣高鐵的先期工程。
報導稱,大橋起於福州市長樂區,經四座小島後抵達中國第五大島—平潭島。大橋上層設計為時速100公里的六車道高速公路,下層為設計時速200公里的高鐵。據福建福平鐵路公司介紹,大橋於2013年正式動工,計畫2020年通車。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總工程師高宗余說,「橋址所處的台灣海峽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風暴海域之一,海域環境複雜,風大、浪高、流急、岩硬,波浪力是長江等內河的十倍以上,全年六級以上大風超過300天。」因建設條件惡劣,有效作業時間短,施工難度極大,台灣海峽一直被視為「建橋禁區」。
新華社指出,在如此複雜的風浪湧環境下興建的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建成後必須滿足海上橋面在十級大風環境下的安全運營。因此,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全橋鋼結構用量124萬噸,混凝土用量294萬方,是迄今為止全球橋樑之最。
維基百科:平潭海峽公鐵大橋
座標:25°41′11″N 119°38′11″E
承載
上層:G3 京台高速
下層:福平鐵路
跨越:海壇海峽
地點:中國福建省長樂區平潭縣
類型:斜拉橋、梁橋、剛構橋
全長
公路:15,674.1公尺(51,424英尺)
鐵路:16,321.7公尺(53,549英尺)
最大跨度:532公尺(1,745英尺)
橋下淨空:54公尺(177英尺)
設計: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施工: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
中鐵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開工日:2013年10月30日
造價:109.04億元人民幣
開通日:預計2020年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中國第一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位於福建省福州市,跨越海壇海峽北口,連接大陸一側的長樂區松下鎮和海壇島上的平潭縣蘇澳鎮。是世界上最長、跨度最大的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下層設計為時速200公里的雙線一級鐵路,上層設計為時速100公里的高速公路。
由於位在每年颱風多發區,平潭海峽是與百慕達、好望角齊名的世界三大風口海域,被稱為「建橋禁區」,波流力的影響是常規長江等內河橋樑10倍以上,中鐵大橋局歷時多年策畫耗資3.4億元人民幣專門為此橋打造了架梁用「大橋海鷗號」,是一艘自航雙臂架變幅式起重船,起重能力達3600噸以克服此一施工環境。
大橋線路起於長樂區松下鎮,向南在松下港規劃的山前作業區與牛頭灣作業區之間入海,經人嶼島,跨越松下港區進港航道(即元洪航道)和鼓嶼門水道,再依次穿過塘嶼島和小練島,跨越大小練島水道抵達大練島,再向東南跨越海壇海峽北東口水道後上岸,到達海壇島蘇澳鎮。是福平鐵路和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也是合福高速鐵路的延伸,以及國家高速公路網京台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橋公路橋全長15.6741公里,鐵路橋全長16.3217公里,其中公鐵合建長度14.3991公里。
大橋通航孔主橋為雙索面鋼桁混合梁斜拉橋,採用雙層橋面布置,上層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下層為I級雙線鐵路,設計速度200公里/小時。由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負責勘測設計,中鐵大橋局和中鐵十三局分別負責施工。
大橋於2013年10月30日隨福平鐵路同時開工建設,建設工期5年半,預計2020年建成通車。
橋樑主體從北向南依次由元洪航道橋、鼓嶼門水道橋、大小練島水道橋三座通航孔主橋,以及大練島特大橋、舍仁宮大橋、海壇海峽北東口水道特大橋組成。
其中,三座通航孔主橋均為鋼桁混合梁斜拉橋:
l 元洪航道橋,跨距布置採用132+196+532+196+132=1,188米;通航淨空高度54米,滿足50,000噸級船舶雙向通航。
l 鼓嶼門水道橋,跨距布置採用128+154+364+154+128=928米;滿足5,000噸級船舶單孔雙向通航。
l 大小練島水道橋,跨距布置採用80+140+336+140+80=776米;滿足50,000噸級船舶通航。
其它非通航孔引橋根據墩高、水深及地質條件分別採用80米和88米的簡支鋼桁結合梁,以及48米和40米的混凝土梁。
大練島至海壇島之間設有三座橋樑,其中:
l 大練島特大橋,鐵路為19×40米+4×32米簡支梁,公路為4×40米連續梁+4×40米連續梁+6×40米連續梁+5×40米連續梁+4×32米連續梁;
l 舍仁宮大橋,鐵路為4×32米簡支梁,公路為4×32米連續梁;
l 海壇海峽北東口水道特大橋,主橋採用(92+2×168+92)米連續剛構橋,主跨168米×2,滿足500噸級船舶單孔雙向通航;引橋最長跨度64米。
其它非通航孔引橋根據墩高、水深及地質條件分別採用80米和88米的簡支鋼桁結合梁,48米和40米的混凝土箱梁,以及64米、40米、32米的簡支梁或連續梁。
108.09.27轉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