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Kazn0T  

漢口夏斗寅公館今貌

 

維基百科

/tmp/phpVozZJV 

 

夏斗寅 (1885- 1951) 出生在湖北麻城縣一戶貧苦農民家庭,父親早逝,13歲時母親也因病離世,不得不背井離鄉獨自謀生,浪跡至武昌後,進入一所普通學校半工半讀。1906年入湖北新軍三十二標隊從軍,在武漢加入共進會。1911年,任大隊隊副,率部參加辛亥革命。民國成立後,一度退役經商,後前往山西投奔同鄉孔庚,不久回鄉,在石星川部下任掌旗官。

 

1917年,石參加護法戰爭,被隸屬北洋直系的湖北督軍王占元打垮,夏在奔逃途中撿到一口裝滿鈔票的皮箱,遂自拉大旗招納敗兵,組成了自己的武裝,人稱「皮包將軍」,出任湖北新兵訓練總監。不久,夏在湖北無法立足,退往長沙。1919年,夏率部參加湘軍對王占元的戰爭,再次兵敗,退往湖北、江西和湖南交界地區。

 

1926年,北伐軍占領武漢後,夏斗寅的鄂軍第一師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14師。

 

1927年5月17日,夏斗寅響應南京政府的國民黨右派分共,通電聲討武漢國民政府,稱「共產黨盤踞要津,藉口總理容共而喧賓奪主」,從宜昌發兵攻打國民黨左派控制的武漢,前衛部隊逼近武昌。國民革命軍獨立第24師師長兼武昌警備區司令官葉挺當機立斷組織回擊,粉碎了其叛亂陰謀。

 

夏後又反對唐生智,擁護蔣介石,被任命為第十三軍軍長,率部參加中原大戰和對中國工農紅軍的圍剿,受到蔣介石的器重。1932年,被任命為湖北省主席、陸軍上將。

 

/tmp/phpHYwrQL  

/tmp/phppYPkfE  

 

夏斗寅在湖北期間培植自身實力,遭到蔣介石猜忌,1933年,其省主席一職被張群取代。抗日戰爭爆發後,湖北被日軍攻占,夏被任命閒職,在成都閒居。

 

也就在閒居的時間,他最寵愛的二姨太王錦蘭結識了南京政府要員朱家驊,兩人不多久便發生姦情。不久,王錦蘭將夏氏的錢財全部捲走,住進了朱家驊家裡,後來兩人不久還結了婚。夏斗寅知道此事後氣得吐血,本想找朱家驊拼命,無奈此人是國府要員,夏斗寅沒得他法只好自認倒霉。 

 

老頭插嘴:

 

每日頭條 2018-05-19

民國文學泰斗,提倡全國婦女實行「天乳」,曾勾娶某上將小妾

 

夏斗寅有一妻二妾,二姨太太叫王錦蘭,是出身江南的風塵女子,夏任連長駐軍長沙時所納,頗受夏斗寅寵愛,夏斗寅把全部金銀珠寶、外國銀行存摺,都交給她保管。民國27年,二姨太太王錦蘭在南京結識朱家驊,與朱經常出入牌場、舞廳,長期廝混,竟然勾搭成奸。王錦蘭後來席捲巨款私奔於朱家驊,朱將其藏在家中密室。民國35年朱正式迎娶王文淵女士為妻,這位王文淵就是王錦蘭,改名以掩人耳目罷了。

 

王錦蘭轉檯背叛的原因另有一說:王錦蘭跟了夏斗寅後,夏氏愛屋及烏,對王錦蘭之弟王伯衡照顧有加,先保送其入黃埔軍校學習,後安排其任老河口公安局長。再推介於何成浚 (時任鄂北綏靖主任) ,先當交際副官,後充隨從副官。夏斗寅安插王伯衡於何成浚,本想讓其當個細作,偵查何對他的言語態度,然而王伯衡不但不為姐夫效命,反而向何成浚密報夏斗寅的底細。將夏斗寅私下對何的言語、態度一一告知何成浚。據知內情的人說,王伯衡之妻姿色甚美,夏斗寅曾多次挑逗威逼,王妻終為夏所姦。因此,王伯衡對夏斗寅含恨已極,即使當著夏斗寅的面也流露忿懟之色。在夏斗寅任省主席不久,王伯衡突告失蹤,夏斗寅還曾發出敕令讓手下查尋,最後在漢口下流陽邏江邊,發現浮屍一具,經驗明確係王伯衡,生前被人勒死拋屍江中。當時武漢社會盛傳此事與夏斗寅有關。王錦蘭後來背他而去,無疑是因殺弟之仇。


每日頭條 2018-08-04

此人是國軍一級上將,二姨太捲走財產與他人私奔,落魄到看相為生

 

朱家驊 (1893- 1963),民國十大美男子之一。17歲時加入中國同盟會並參加辛亥革命,加入《民主報》宣傳革命。當年汪精衛在北京行刺攝政王,他也計畫在南京刺殺當時的兩江總督張人駿。辛亥革命前,他組織中國敢死團,被公推為團長。武昌起義爆發,成為最積極的參與者,隨黃興去武漢支援,真槍真刀衝鋒在前。

 

年輕時期的朱家驊

/tmp/phppqtakE

 

革命成功,民國政府獎勵有功者,酬助革命黨人出國留學,朱氏因此留學德國。爾後當過國民黨組織部長、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俗稱中統) 局長、國民政府教育部長、交通部長。

 

年時期的朱家驊

/tmp/phpDooEwf

 

中國熱點2021-07-09

國民黨上將幫蔣被降為中將,老婆被中統局長搶走,晚年成算命先生

 

 

1945年抗戰勝利後,夏斗寅拒絕蔣介石的邀請,退出軍界,經營農場及煤礦事業。

 

渡江戰役前夕,夏斗寅一度準備歡迎中國共產黨,但後來顧慮到曾經參加過對中共的軍事行動,逃往香港,在六國飯店前以看相為生。1951年,夏斗寅在香港病逝。

 

 

大肚將軍 夏斗寅

 

夏斗寅先生字靈炳,湖北麻城人,光緒11年(1886)12月10生,朋友常戲稱大肚將軍,一則因他體胖肚大,另一個原因是他為人豪爽,肚大有容人之量。

 

曾祖父喬松公及祖父都因督辦團練,名重鄉里,先生因雙親早逝,賴祖父母撫育成人,幼喜活動而不嗜書本,成人後體格魁偉,頗有才智,膂力過人,雙手能舉三百斤重物,鄉里少年都喜歡與他交往,隱然成為他們的領袖。

 

先生少有大志,立意從軍報國,剛好張之洞在湖北編練新軍,於是前往武昌投效,編入新軍第八鎮三十二標為列兵,因秉性忠厚而且豪爽,喜歡交游,常邀同志飲宴,而且斗酒不醉,以致薪餉常入不敷出,所幸當年軍營附近酒樓,對軍人都可賒欠,先生發餉後三日內即將餉銀還清欠款,所以常戲稱:「我夏某人窮不到1月,富不過3天」。

 

先生不僅在友朋中極受推重,也漸為長官所青睞,逐級由二兵、一兵、上兵、至伍長、雜長。革命思潮彌漫新軍,先生與單道康、向海潛、朱樹烈、吳志標、劉炳章等過從甚密,時相談論時政,並先後加入振武學社、文學社或共進會等革命團體。

 

辛亥首義之夜,同志戴鴻炳首先發難,先生與單道康等即衝出營房,按原定計劃先掩護砲隊進中和門,再會同二十九標進攻督署,先生冒機槍掃射之險,衝鋒陷陣,終於占領督署,20日晨全城光復,先生任總稽查部稽查,親冒矢石,日夕巡查陣地督戰。

 

南北停戰議和後,先生返部帶兵,民國2年部隊裁撒,返鄉退伍,以有限的資金在黃岡團風鎮開設煤炭行,由於交游廣闊,經營不善,未久即告倒閉。

 

後曾進北京入講武堂,畢業後適孔庚任大同鎮守使,因僅有排長缺,先生乃屈就排長之職。民國6年護法之役起,策動湖北第一師師長石星川、襄陽鎮守使黎天才宣布獨立,響應革命,任先生為新兵訓練總監,惜因眾寡懸殊,不久宣告失敗;先生即率隊入湘,受鄂軍總司令李書城命編為鄂軍第二梯團長,駐防永興;9年部隊擴編,任鄂軍司令,駐守長沙。

 

15年國民政府統一兩廣,經蔣中正總司令命令被任為鄂軍第一師師長,參謀長為萬耀煌,隸屬北伐軍前敵總指揮唐生智指揮。

 

7月9日先生即率部偷渡漣水,攻占湘鄉,為北伐軍取得首役勝利。後來該師改編為第八軍,連克岳州、雲溪、蔡甸、漢陽、漢口諸戰略要地,復攻克安陸、應山,直達平靖關,連戰皆捷,所向披麾。

 

16年初部隊又改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十四師,仍以先生為師長。

 

寧漢分裂,先生首先發表「元電」,擁護南京政府,後升任新編第十軍軍長。同年7月參加北伐行列,受何總指揮應欽節制,協同一、九、四十各軍,阻擊孫傳芳部反撲,復奉令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七軍,仍以先生為軍長。

 

17年1月,蔣總司令復職,下令繼續北伐,先生所部經沛縣,克濟寧,渡齊河,與各友軍齊頭北進,再克德州、東光,直趨滄州,距天津僅百餘華里,而據天津之徐源泉部乘機歸附中央,北伐大業至此告一段落。

 

17年9月該軍受命整編為十三師,仍以先生為師長,先生率該師健兒參加中原大戰、鄂東戰役、信陽戰役等,均力克強敵、戰績耀煌。

 

21年1月,先生經國民政府明令為湖北省主席,而以萬耀煌繼任十三師師長;先生主鄂後,以李書城、孔庚、朱懷冰、蔣友文等為省府委員、以蔣友文兼秘書長、視事之初,力思有所作為。當時湖北面臨20年大水災之後,堤毀農廢,人民流離失所,四鄉哀鴻遍野,先生任勞任怨,力圖復原,如舉辦農貸、搶修堤防、興建水利、賑濟災民,都卓然有成,俱見先生服務鄉梓的熱忱。22年夏,因禁煙問題與武漢綏靖公署的意見不合,又未獲得層峰的諒解,決意辭職以明其志。先生交卸省政後,適重慶行營成立,乃調先生為該行營總參議,協助行營策劃西南地區軍政事宜,俾作抗戰基地的準備。

 

抗戰軍興,先生以退休之身,寄寓成都南郊金牛壩,但身膺國民黨中央委員,依舊關心國事,常向中央建言。

 

日本投降,國土重光,先生回鄂,一介布衣,在武昌東湖之濱,闢有農莊,半耕半讀,退省閑居, 暇時常一襲長袍布履,偕首義老戰友漫步湖濱,只談首義舊事及風花雪月,不論時政,悠閑瀟灑;先生曾領軍百萬,聲威赫赫,即當時的湖北省主席萬先生也是他的舊屬,但他不忮不求,悠閑自在,其修養工夫,令人敬佩。行憲後鄉人感念他的盛德,選為第一屆立法委員。

 

37年大局逆轉,武漢撤退時,先生正因病住協和醫院,未及來臺。病愈後歷經艱辛,經深圳偷渡到香港,雖曾統兵百萬、貴為主席,但不善理財,到香港後生活極為艱苦,甚至僅能在赤柱租屋棲身,每日往返香港市區,都要搭乘擁擠悶熱的公車,甚至生病也沒錢診治,只靠舊部劉佐龍的兒子劉國鈞醫師贈藥,勉予維特生命,後經洪蘭友等舊部代辦來臺手續,惜來臺證寄達香港時,先生業已撤手西歸,享年60年7。

 

先生哲嗣夏德崇,曾為興山縣長,有子夏長風,陸軍官校二十三期畢業,成都軍校解散時,與二十二期學長一行,歷經艱苦,逃抵香港,由政府接運來臺,分發陸軍官校任第二十四期隊職官,退役後赴美經商致富,返回家鄉武漢投資,曾從事廢五金、航空等事業,頗有成就,娶成都何敏為妻,有子遠強、女遠齡、遠媛。長風曾將祖父及父親靈骸迎回武漢歸葬,惜渠於2010年病逝成都。(向榕錚)

 

 

每日頭條 2019-09-07

夏斗寅:貧寒出身卻受蔣介石重用,晚年動盪多變終落得悽慘離世

 

蔣介石手下眾多的高級將領,大多是豪門貴族出身的子弟。而出身貧寒的夏斗寅,卻被蔣介石格外器重,當上國民黨陸軍上將,中央委員,湖北省政府主席,成都行轅上將總參議等要職,原因何在?要知夏斗寅雖非蔣介石的黃埔嫡系,但卻效忠蔣介石並且最早積極反共,所以才能有如此「殊榮」,但其好運並不長久。

 

「皮包將軍」發跡之謎

 

夏斗寅1885年出生在湖北省麻城縣一戶貧苦的農民家庭,父親早逝,全憑母親梅氏勤苦勞作賺得少許錢糧,供他上學讀書,維持生計。 夏斗寅13歲時母親又抱疾離世,他不得不背井離鄉獨自謀生,浪跡至武昌後,進入一所普通學校半工半讀,加入了同盟會,畢業後考入湖北新軍三十二標隊從軍。辛亥革命後,夏斗寅經人介紹到湖北陸軍第一師任職,該師師長石川星積極響應孫中山發起之護法運動,在沙市宣布獨立。由於夏斗寅英勇善戰,石川星提拔他擔任工兵營營長,不久湖北督軍王占元下令剿滅石川星部,兩軍對峙於宜昌磨盤山,經過激戰石部全軍潰敗。夏斗寅騎馬星夜向沙市逃奔,途中忽見水田裡有一口大皮箱,他與同行之外甥江運啟打開一看,竟是滿箱鈔票!於是他將大皮箱搬上戰馬,徒步護行。

 

這時石川星部殘兵紛紛自沙市渡江而逃,夏斗寅靈機一動,扯起了一塊紅布做團旗,並大呼:「跟我走吧,我這裡有飯吃!」潰兵見團旗高舉,以為長官仍在軍中,便緊跟團旗行進。走到公安縣,夏將團旗插在要道口,招兵買馬,聲稱他奉命收容部隊,立即開箱發餉,有槍的發五元,無槍的發一元,又招來不少入伍的。就這樣他在湘鄂邊界成立了武裝,並由此而發跡,得到了一個「皮包將軍」的綽號。此後他在安徽、湖南、江西、上海、河南等地打了不少大仗,名聲鵲起,成為省地方武裝的勁旅。

 

北伐軍占領武漢後,夏斗寅的鄂軍第一師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十四師。蔣介石發動「四一二事變」後,密電各地軍中大員包括夏斗寅,拉攏其一致反共。夏當即表示願意按照蔣的意旨行事,立即制定反共計劃。夏斗寅認為攻占武昌如同探囊取物,於是甘做「當頭炮」搶頭功。5月16日晚夏即發出通電聲討武漢國民政府,稱「共產黨盤踞要津,藉口總理容共而喧賓奪主」,同時其前衛部隊逼近武昌。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二十四師師長兼武昌警備區司令官葉挺當機立斷組織回擊,粉碎了其叛亂陰謀。

 

這次夏斗寅雖未成功,但也沉重動搖了武漢國民政府,導致了後來許克祥敢於在長沙製造「馬日事變」。蔣介石因此認為夏斗寅是有功之臣,發給其現金數十萬加以撫慰,並將其擢升為新編第十軍軍長,夏斗寅完全投入蔣介石的懷抱。1934年,夏斗寅登上了湖北省政府主席的寶座。

 

受蔣猜忌走下坡路

 

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夏漸漸認識到蔣介石對內消滅排擠異己,對外消極抗日的本質,漸漸遠離蔣介石。他在湖北招賢納士,廣集宏猷,自行設置了一個「省政設計委員會」,專致「強省富民安內攘外事宜」。然而,事未成氣候,蔣介石就已察覺,擔心他是另起爐灶,便親自派人查封扼殺,還懷疑夏「居心叵測有野心」,對他放棄剿共、「異想天開」之舉大為不滿。

 

到了抗戰開始,就將他調往四川成都,讓他掛著成都行轅上將總參議的頭銜,飽食終日,無所事事,使他積極主張抗日的思想無法伸展。他曾多次請戰抗日,均被蔣介石藉口「以大局為重」拒絕。抗戰勝利後,成都行轅撤銷,夏由四川回到武漢,蔣介石密令他為「中原剿共總司令」,讓他繼續反共,秘密籌劃全面內戰。夏斗寅藉故身體有病推託,在武漢經營他的東湖農場,試圖擺脫蔣介石。

 

1945年,抗戰勝利,夏回到湖北,無官無職。1946年,夏當年的部屬十三軍軍長萬耀煌任湖北省主席,何成浚任湖北省參議長,捧場助勢的人非常多,但此時夏公館已是門庭冷落鞍馬稀了,曾經有過的官場榮華如水而逝,百無聊賴之中,夏斗寅常到東湖養雲山莊呆坐,臥看湖上閒雲冷月。

 

晚年動盪多變淒涼離世

 

1945年抗戰勝利後,夏斗寅因不願參與內戰,拒絕蔣介石的邀請閒居武漢,致力經營自己的私產東湖農場及煤礦,蔣介石授予其空頭的一個上將軍銜。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夏斗寅在武漢參加和平運動,簽名迎接解放軍進城。1949年2月,在中共地下黨影響下,參加救濟委員會的籌建工作。當年5月,解放軍攻占武漢後,他被任命為武漢治安委員會委員,當即把房產和農場、煤礦捐獻給人民政府。

 

看到夏斗寅與中共合作,蔣介石便利用軍統特務人員恐嚇他:「共產黨不會容留劊子手,蔣某人也不想失去大將軍」,讓他自酌。此時的夏斗寅內心非常矛盾,自悔過去反共,心中恐懼難安,1949年7月夏斗寅跑到台灣。未曾想到台灣後,蔣介石不但不給他薪水,還揚言要查辦他「通共行為」。1950年7月,夏斗寅不得不連夜與長孫夏漢生搭乘英國輪船經上海赴香港,從此在六國飯店以看星相算命為業。1951年夏在香港病逝,終年66歲。

 

 

關鍵評論 2020/07/16

國共「三光」屠殺史(上):蔣介石欣賞夏斗寅,只因他敢更殘酷殺害共產黨人

 

 (摘錄) 

 

位於大別山南麓的湖北省麻城縣,北面與河南接壤,東面與安徽臨近,與黃州、蘄州一起形成了「積磅礴之萬山」的高地次區域。若是在和平年代,這裡堪稱一處「如畫紫雲之嶺」的風景勝地;然而,在戰亂和政治動蕩的年代,這裡淪為盜匪雲集、殺戮不止的人間地獄。

 

一葉知秋,一個縣城可以透視整個中國。美國學者羅威廉以麻城為主題寫成《紅雨:一個中國縣域七個世紀的暴力史》一書,梳理了此地長達七個世紀的暴力文化:從元朝末年的農民暴動,到明清易代之際的戰亂,再到清帝國中後期的太平天國之亂,「砍頭、剁耳、挖心、割胸等殘暴行徑,和將敵人滿門滅絕的做法一樣,都是這種文化當中司空見慣的一部分。」

 

暴力司空見慣,人們見怪不怪,當地文獻中出現的話語,不論是官方的還是民間的,都充斥著刺激性的語言,如屍積如山、血流成河、血洗,以及具有豐富象征意義的「紅色」——當蘇俄布爾什維克革命傳入中國後,「紅色」又被賦予革命的崇高意味,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黨旗,以及與之搭配的國旗,都以紅色為底色。

 

就麻城而言,最駭人聽聞的暴力發生在二十世紀二○年代之後。從孫文在廣東採納聯俄容共政策,到國民黨黨軍揮師北伐,一種新的「階級鬥爭」的觀念逐漸席捲包括麻城在內的大半個中國。耐人尋味的是,從1923年一月二十六日孫文與蘇聯特使越飛(Adolph Joffe)發表《孫越宣言》到1927年四月十二日蔣介石發動「清共」屠殺之間那四年的歷史,國共兩方都給予高度肯定。然而,國共都不願正視的事實是:孫文就是打開潘多拉盒子的始作俑者,或者說孫文就是從盒子裡飛出來的魔鬼。

 

夏斗寅崛起的經歷正好折射出此一過程。夏斗寅來自於東山夏氏望族,雖然這個家族沒有人獲得功名,但其祖上是參與對抗太平天國的民團領袖。夏斗寅出生時,其家境已中落。夏由寡母養大,由於家境貧寒,只受過幾年小學教育,後來到武漢就讀於一所免費的新式軍校,畢業後加入湖北新軍。他參與了武昌起義,民國建立後,進入保定軍事學校深造。畢業後,他為地方軍閥效力,參與湖北自治運動,也支持孫文的護法運動,領兵對抗北洋軍閥,卻被吳佩孚擊敗。

 

北伐軍興,夏斗寅追隨唐生智加入國民革命軍。武漢政府成立後,夏被派往鄂西迎戰受蔣介石南京政府之命、沿江而下攻打武漢的四川軍閥楊森。然而,左傾的武漢政府支持共產黨人在農村實行激進的「痞子運動」,大量地主和富農遭虐殺。當夏斗寅家鄉麻城的地主們遭到恐怖襲擊的消息不斷傳來時,他和軍官們極為憤怒,對鼓勵這種行為的武漢政府充滿厭惡。一九二七年五月十日,夏響應蔣介石的電報,發動反共的兵變,調轉部隊向武漢進軍。武漢政府派出北伐名將葉挺的軍隊成功阻擊了夏軍,夏轉而在湖北西部和南部地區對左派分子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大範圍的清洗。

 

夏斗寅對底層階級毫無同情之心,他對反叛者無情屠殺。他與當地地主保衛團及祕密會社(包括支持過蔣介石的青幫)成功取得聯繫,以最兇殘的方式殺害了大約數千名共產黨員及農會、工會領導人。六月初,他到了湖北東部自己的家鄉,將血腥復仇延伸到黃岡、黃安、羅田和黃梅縣的鄉村。夏在黃梅縣碰巧遇到一場數百人的反蔣介石集會,他將與會者全部殺害。在其家鄉東山,他燒毀了木子店的農舍和商鋪,屠殺了數百人,其中很多是婦女和兒童。在東山南部的集市黃石港,夏手下的一名軍官襲擊了一所鄉村學校,殺害了裡面的老師和全部二十三個學生。

 

極具諷刺意義的是,夏斗寅雖然有「現代」教育和「革命」資歷,卻以儒家家長式的說法,表示他的做法是要恢復家鄉的秩序和元氣——蔣介石也喜歡使用類似說辭,更早的王陽明和曾國藩在平叛中亦有類似論述。但夏及其軍隊的暴力程度遠遠超過這個暴力時代的常規,恐怖、殘忍而又充滿戲劇性。

 

就連極端反共的美國學者韋慕庭(C.Martin Wilbur)都忍不住譴責夏的方式是「可鄙的」。夏在黃岡用烙鐵燒俘虜的肉,在羅田曾把受害者綁在樹上,用沾了沙和鹽的刀千刀萬剮。他喜歡把共產黨人浸在煤油裡,並將他們點燃。夏的士兵曾將嬰兒從母親胸前搶走,當著母親的面將嬰孩撕碎。夏的部下成桶地搜集農會會員的耳朵,獻給長官。夏還特別熱衷於折磨、虐殺婦女。他抓住有左派嫌疑的婦女,將她們剝去衣服後放在當地戲台上示眾,以表明她們的放蕩。在一起廣為報導的事件中,夏在麻城的鄰縣羅田將幾名婦女扒光衣服並把乳房撕裂開來,用鐵棍刺進去,並帶著她們在鄉村街道上遊行示眾。

 

在武漢政府的將領中,夏斗寅稍晚於發動「馬日事變」的許克祥,卻因為比許克祥更殘酷的屠殺共產黨人而得到蔣介石重用。一九三二年,夏斗寅被蔣介石任命為湖北省主席、陸軍上將。然而,夏斗寅的軍事才能實在有限,他始終不能消滅活躍在湖北的紅軍悍將徐海東。蔣介石將其免職,當眾奚落他「一直要求湖北人的湖北,可真正掌控該省之後,卻沒有能力管好它」。

 

在蔣介石的壓力之下,夏斗寅以及其他國民黨將領在第四次圍剿中採取更為徹底的「焦土」政策——這是「三光」政策的委婉說法,在抗戰爆發之前就在內戰中廣泛使用。在所謂的「匪區」,所有壯年男子都被殺害,所有房屋都被燒毀,所有莊稼都被搶走或破壞。在有嫌疑的村莊,國民黨的「殺人隊」殺光所有的男人、婦女和孩子,還向村裡的水井投毒以斬草除根。日本人的報紙報導,僅黃安縣就有十萬人被殺或故意餓死。整個鄂豫皖蘇區的死亡人數至少是它的兩倍。

 

一九三三年一月的萬字山屠殺,據說紅區有數萬居民被消滅,一所野戰醫院的三百名傷員全都被活活燒死。當地資料講述了共產黨員不分性別和年齡,全家被消滅殆盡,倖存者感到腳下浸透鮮血的地面濕滑,並挖掘大墓掩埋屍體——有一次,三千五百人一夜之間被全部活埋。

 

110.07.26彙整轉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夏斗寅
    全站熱搜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