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M0i2aG 

 

知乎 2019-11-20 17:10

冷軍著作《小姜》於中國嘉德被拍出7015萬!硬核冷軍是怎麼畫人的?

 

「畫得像照片一樣。」

 

這是冷軍最厭惡聽到的評價。

 

但他沒有否定自己的繪畫風格:超寫實。冷軍是業界公認的超寫實油畫領導人物,一個具技法與爭議於一身的人。很多人即使對他的名字感到陌生,也大多看見過他的這幅作品:《肖像之像-小姜》

 

《肖像之相-小姜》2011年,布面油畫120×60(cm)

/tmp/phpWn1ijE

 

就在剛才,這幅作品在嘉德藝術中心-2019秋季拍賣會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夜場被拍賣,最後以7,015萬高價落錘。

 

每一位曾經站在這幅畫面前的人,心裡都會有一個不約而同的衝動:走上前,摸一下畫中的人物,因為它實在太像了。靈動的少女,毛衣上立體的鏤空,精確到每一毫米都嚴格遵循現實中的樣貌。薄薄的衣服下,皮膚隱約可見。

 

/tmp/phpyrbQKP

/tmp/phpGXM6J1

/tmp/phpjIoY2d

 

一位四川美院的學生在抖音上發布了這幅作品,瞬間吸粉無數,冷軍在抖音上火了。截至目前,單一影片按讚365.5萬次,藝術圈首次在網路線上貢獻流量。

 

/tmp/phptNVD3q

 

中國嘉德在深圳等地巡展時,和《肖像之像-小姜》打卡合影的粉絲排出了長隊。中國大陸藝術經紀人伍勁說,「冷軍的肖像系列,我認為代表了當今中國寫實油畫的巔峰作品之一,存世也只有幾幅,作品流通的幾率非常小。

 

拍賣前《小姜》在各種傳媒端和展覽上都會成為焦點,早就成為一件真正意義上的'網紅'作品了。」

 

這幅畫是如何誕生的?想像更容易把它與精密的儀器連結在一起。但實際情況的確與常態作畫狀態無異。冷軍、一副畫板、一堆顏料、一個模特,作品就這樣畫了。關於它的製作過程,冷軍說:「藝術就是在一個情緒操控下的工作程序。」

 

1

 

在武漢漢口江灘邊上,有一棟俄式建築,如今已成為武漢的藝術地標。雕花門下,每天有不同的人出入。他們的身分和租這棟房子的主人一樣,都是畫家。一場持續了20多年的「二月寫生」,始於這裡。

 

1995年的春節,冷軍的朋友郭潤文回國探親。冷軍租下來的這棟俄國茶商公館的老房子,幾個朋友每天在一起喝茶,聊天,捨不得走。第二天再來,第三天又來,就這樣循環往復。為了讓聚會形式更多,大家相約一起畫畫,所以此後每年的「二月寫生」,逐漸成為一個習慣。這棟俄式建築,成為繼幾次戶外寫生之後的固定場所。

 

老頭插嘴:冷軍,中國油畫家,中國當代超寫實主義油畫的代表人物,現任武漢畫院副院長。1963年出生於四川,1984年畢業於武漢師範學院漢口分院藝術系。以上是維基介紹的全部,相當簡略,基本的家庭、婚姻、子女都沒有,冷軍是不是本名?此人不欲人知的「隱私」似乎不少。1995年已有能力租下一棟老建築作為聚會場所,顯然此人當時已有相當財力,然而下文卻說他當時「藉藉無名」,他的錢從哪裡來?他的成名是不是美國政府的「栽培」?他在羅敏之前有幾段婚姻?前妻是誰?為何離婚,是他花心?還是妻子出軌?

 

劉昕、郭潤文、朱曉果、徐芒耀等一群熱愛畫畫的青年,先後湧入這裡,抱團在一起共同追求著心中懷抱的理想。身為主人的冷軍,並不是每次都是第一個來到畫室。他總是推開雕花門走進去,大家已經在熱火朝天的創作了。一般情況下,他會隨意向其他人打幾個招呼,間隙向冰冷的手吹出幾口白色的哈氣,便快速加入到了創作中。

 

春節畫室寫生老友冷軍、郭潤文、劉昕、朱曉果在「二月寫生」現場,左一為冷軍

/tmp/phpA2yKiE 

 

「就是跟朋友在一起畫畫,很自然的一種狀態。」朱曉果說。

 

「晚上吃過飯,每個人在酒精的燥熱下臉上泛起微紅的光,額頭和鼻尖上的高光也隨之在空氣中跳躍。」郭潤文在去年還回想起那段歲月。

 

那時候的冷軍,在他先前32年的人生中,籍籍無名。他基本上走完了藝術生涯創作的第一個階段。和陳丹青一樣,他也在大學畢業後畫過藏民的題材,後來一度有向抽象和表現主義繪畫風格發展的趨勢。再後來,武漢舉辦中南藝術節,冷軍卻沒有一張紀實風格的作品。

 

老頭插嘴:

/tmp/phpWtXUTg  

 

陳丹青,美籍華人油畫家。1953年8月出生於上海,祖籍廣東省台山縣三合鎮良村,祖父陳砥中和祖母林秀皆是廣東省台山縣人。祖父陳砥中為黃埔軍校第七期,後成為中華民國國軍高級軍官。1950年解放軍攻占海南島,陳砥中從海南島轉香港抵達台灣,祖母林秀、父親陳兆熾滯留大陸。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師從詹建俊、靳尚誼。從事油畫、壁畫的創作,業餘也發表文藝評論與隨筆。1980年代移居美國。1989年,放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轉持中華民國護照,現為美國公民。

 

延伸閱讀:

靳尚宜&他的裸女畫

劉溢&他的畫作

 

「那我說我就臨時畫幾張。」為了參展,冷軍擺了一組靜物,半天就畫完了。過了幾天,又擺了一組,畫了兩天,效果比第一張好很多。第三次又擺了一組,畫了一週多。

 

「一張比一張好,但是一張比一張慢,就畫出了超寫實的雛形。」冷軍說,「當時為了應付這個展覽,所以畫出了這樣的作品,所以我總說,藝術是自己長出來的。」

 

冷軍

/tmp/phpagBa70

 

2

 

冷軍找到了路子,他自己把這段創作時間稱之為批判寫實時期。帶著年紀賦予的憤青的叛逆,他用最直接、最強烈的方式表達自己。代表作《世紀風景》之三,靈感來自一次冷軍看到的一則商廈坍塌的電視新聞,鋼筋水泥間夾雜著兒童的玩具和血肉模糊的屍體。「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被鋼筋水泥覆蓋,它最終成為人類作繭自縛的墳墓。」冷軍用實物模擬,擺出了這個場景,隨後畫了出來。

 

《世紀風景》之三

 /tmp/phprNRjvL

 

「我用強烈的對抗和不和諧、不可調和的視覺感覺,貼切地表達著我自己的感受。」冷軍說。同一時期,創作《網-關於網的設計》、《文物—新產品設計》以及《五角星》系列之後,冷軍的創作風格日漸成熟,他渴望在超寫實上得到一些突破。

 

新作品《突變—有刺的湯匙》,同時令冷軍在創作生涯上實現了「突變」,這部作品直接把他推進了創作的第二階段。冷軍在作畫之前,要先製作實物。報廢的引擎、大塊的水泥、電焊槍、老虎鉗,這些甚至比畫筆還要重要。這在傳統繪畫手法中無從尋找。冷軍說,不擇手段是自己技術的法寶,凡是適合表現的,都可以為我所用。

 

《突變—有刺的湯匙》

 /tmp/phpGe2ykw

 

被電焊高溫處理的紋絡,在湯匙中央綻放出十字花蕾。釘子穿透並與湯匙焊接在一起。湯匙代表哺育,是一種精神屬性,電焊蠻橫入侵使之改變。冷軍也許在透過隱晦的方式表達工業文明下,人類的精神困境和人性的變異。

 

即使放大數十倍,湯匙上電焊過的痕跡,甚至每個微小的鏽斑都清晰可見。

 

但第二階段的作品,更多引來的是一些批評的聲音:「只能看出破爛和生鏽的質感,完全沒有新意。」這也應了冷軍說過的一段話:「除了我身邊常往來的幾個朋友之外,還沒有人真正理解或在意它。這麼多年過去了,外界仍是無動於衷,所謂高處不勝寒確乎真實的寫照,非常的遺憾!可能只有一些觀眾可能會悟的到,但是他又說不出。所以這個系列沒能繼續,其實我有許多類似系列的創作都沒能繼續下去。」

 

《突變—有刺的剪刀》之一

/tmp/phpStrLdh

 

直到今天,大眾才給了這一階段作品一個定義,「極具思想內涵的集大成之作」。

 

3

 

冷軍的內心激烈地表達,但創作的迴響始終不溫不火。「二月寫生」在冬春交替中,已經持續了近10年,冷軍的靜物創作也持續了近10年。

 

冷軍的創作開始出現危機,「怎麼延續自己的創作,好像搞了很多不倫不類的作品,作為一個畫家思考繪畫以外的事,特別是涉及一些人類文明方式甚至是某些終極問題是否力所能及?對整個世界文明和工業化發問,但是越來越感覺到不得要領。感覺自己枯竭了,很痛苦。慢慢的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感覺的問題。」

 

靜物·桃布面油畫2006年作

 /tmp/phpmFYSa2

 

同時他也在感知周遭環境的變化。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整個社會變得浮躁。美術界對當代藝術從不知不覺到一哄而上,許多人被迅速捲入產業化、商業化的創作模式。

 

於是他開始正視自己的文化身份,覺得回到純粹繪畫中來才是正道。於是,冷軍下定決心要「退步」,他要回到繪畫本身。「我需要安靜下來。將畫面上與繪畫無關的東西一概清除,無需為任何東西所左右或利用,繪畫至上審美至上,回歸傳統。」

 

《網-關於網的設計》 1993年 作品尺寸:180×130cm

/tmp/phpvDPQvN  

 

2000年初,冷軍決定從畫靜物轉向人物肖像。這時,冷軍遇到了藝術專業出身的羅敏,她以模特兒的身份來到這間畫室。誰也沒有預料到,這次相遇將在此後為冷軍帶來巨大的名聲。羅敏在那棟俄式建築的畫室中,成為冷軍作品裡的「小羅」,成為冷軍曾經的妻子,最後成為一名畫家。

 

冷軍很快就清楚了自己面臨的困難。「表現肖像的難度太大,因為人對人是最了解的,如果畫得不對,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靜物畫不準,別人還可能發現不了,但人物畫不同,一對比就看出高低。」冷軍說。

 

創作時,冷軍常一畫就是一天,有時候連續幾個小時不休息。這段期間,羅敏也不敢動,盡量配合。剛開始,冷軍怕對方在長時間枯燥單調的創作過程感到無聊,也為了消除雙方作為陌生人的距離感,他常常一邊畫畫一邊找各種話題跟羅敏聊天,講故事,或者扮演電影裡的橋段。

 

兩人很快就熟識。為了達到真實,羅敏不能化妝,臉上的痘、斑,這些表現質感的東西都要表現出來。「每次來很久,衣服什麼要動,但是他勾形的時候上面那些衣紋不能動,就為這個,然後大家就以為他在製作,其實沒有,完全靠手畫的,連打投影上去勾形都沒有,就是這麼空手畫,對著模特兒。」羅敏說。

 

羅敏本身繪畫出身,從冷軍身上學到了很多繪畫的知識。朝夕相處下,兩人互生情愫。這更加深了冷軍對羅敏的認識,他越來越能看清這個階段下真實的羅敏。

 

繪畫完成之時,作為少女初相識般的沉靜和羞覷,被冷軍捕捉到了畫上。

 

《蒙娜麗莎—關於微笑的設計》 ,2005年布面油畫

/tmp/phpNVS1yz

 

方寸之間見乾坤,像中國傳統的篆刻藝術,區區1平方公分的大小,冷軍作畫時能反覆雕琢一天。繪畫時,他偶爾會把手握成拳頭,中間只留一個小洞。這樣用眼睛望過去,小孔裡的成像會非常的清晰。這是他在小學二年級時自己發明的訣竅,他在那時眼睛近視的度數已經達到500度,他透過這種方式能把事物的細節看清楚。

 

/tmp/phpCTI30J

/tmp/phpP76z5U

 

「所以我畫超寫實是有我自己的執念的。近視嘛,我二年級配眼鏡之後看到的世界,我自己都驚呆了,太清晰了。這個就成為了我畫超寫實最基本的訴求。」冷軍說。

 

在這幅作品進入最後的細節創作時期,羅敏經常會看到冷軍的眼睛幾乎貼到了畫板上。但是,等到整幅作品完成時,「你把每一個細節放大到最大的程度,你會完全不知道他是在寫意還是在寫實,融入了很多激情在裡面。根本不是說那麼簡單的去臨摹,不是在死板的摳那些東西,並不是說真的'形'在那個位置上,是那個'意'在那。」羅敏說。

 

以羅敏為原型創作的兩部作品,《蒙娜麗莎關於微笑的設計》、《小羅》先後完成。

 

兩人也在2007年註冊結婚。

 

4

 

之後,冷軍有將近一年的時間不再創作了。他在等下一個人的到來。

 

遇到小唐,實屬偶然。冷軍和羅敏出去吃飯時,看見了一家小飯店的服務生小唐。她的外表不算驚艷,但五官非常的耐看。眼神怯生生的,流露出一絲驚恐,模樣有些慌亂又無助。冷軍擔心自己莫名其妙向對方提出當自己的模特兒顯得唐突。羅敏擔任了這個角色,最後說動小唐留下了聯絡方式。創作再次開始,小唐出現在冷軍的作品之上。

 

《肖像之相—小唐》 2007年布面油畫140x80(cm)

/tmp/phpgvoeN6

 

人物肖像畫讓冷軍找到了釋放內心、通往大眾的路。這時他才像橫空出世一般,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的關注。

 

《肖像之相-小羅》以千萬的高價拍賣;《肖像之相-小唐》,傳言馬雲有意高價購買;受邀世界各地展覽,日本人稱冷軍的作品超越了油畫的限度。

 

/tmp/phpXmrDNi/tmp/phpunBwav 

 

很多人登門拜訪詢問冷軍關於繪畫方面的技巧,冷軍卻把技巧歸為最膚淺的東西。學理出身的冷軍,很願意把繪畫也變得程序化、邏輯化。例如畫一個凳子時,他會根據凳子的製作過程順序來畫。精確到畫木頭時,繪畫順序再次自成系統。

 

「我畫什麼東西都有一個預先的過程。比如我畫木頭,原來畫木頭凳子就是畫得很精緻,後來我發現還有更好的表現方法,先把木頭如果是刷油漆,先畫一個木頭色的家具,乾透了,上油漆,油漆上上去。剝落的地方用刀刮出來,粘好了,油漆也畫好了,可能要畫好幾遍。油漆上有髒東西,再弄上去,再用刀刮一刮。反正它是什麼樣,根據你的感覺,你的眼睛很深入,你就能夠表達得不深入。刀刮的過程當中木紋就出來了,你說就是按照那個過程刷出來還不像木頭嗎?乾了以後刮,濕了以後刮,反正是想辦法達到你的感覺。」

 

如何處理畫布?如何選擇顏料?如何大筆觸作畫?這個鋪墊的過程,大概會佔去80%的時間。進入細節之後,「所謂的技巧,就是你的觀察能力,你對色彩的感知力,然後就是你自己的造型能力,色彩的表達力,其實就這幾個。這幾點,只需要很淺的能力就夠了,沒有多高深。」冷軍說。

 

「感覺」在最高的位置。後來畫人物,「感覺」有了更廣闊的空間。

 

「實際上我是把自己的感情加進去之後,才讓技巧變成真正高深的東西。技巧就像一層油,你的水有多高,油就浮的有多高。水面就是我們自身的、畫外的東西,是我們豐富的情感和感受能力,你容易不容易被那些東西感動,這個很重要。你感動不了,你都是麻木的,那有什麼用呢?油只要一點點就夠了,那是最表面,最浮華的東西,下面的東西才是最深厚的。一個情緒飽滿的人,一個被感動了的人,一定是這個原因,不然他的技巧表達不出來。」

 

冷軍永遠跟著感覺走,沒有感覺,技巧都沒有方向。

 

5

 

當我們再體會冷軍的肖像階段作品時,冷軍可能會希望觀者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畫面之外呈現出來的東西,每個少女身上生發出來的情感是非常不同的。

 

「我捕捉微弱變化的能力,在人身上是最敏銳的。比如說一個女孩,氣色不太好,我一眼就能發現她和昨天的變化。」小時候,冷軍的家住在一個電影院的附近,他就在門口看電影海報。他想臨摹下來,又不敢當眾做這件事,所以每次都是看幾眼,拼命記在心裡,跑回家畫出來,覺得畫的不像了跑回去看幾眼,回家再畫。「腦子裡總是想著如何畫的。」

 

後來,羅敏與冷軍和平分手。關於她的第二幅作品,已與之前有了截然不同的呈現

 

《肖像之相—小羅》 2005年布面油畫

 /tmp/phpZWfdUZ

 

老頭插嘴:的確,比較兩幅畫的呈現,前者像女神,後者像鄉下來的女傭。這老兄的確用「感覺」在畫。

 

緊緊跟著感覺,冷軍可以盡情追求顏料對質感的極限表達。

 

2011年,冷軍對《小姜》的創作,畫出了少女皮膚下湧動的青春活力和光芒,冷軍表達出了那種裹挾體溫的、恍如血液流動的生命之美。

 

但是遺憾的是,沒有人知道在小姜身上發生什麼樣的故事。據說小姜因為種種原因,中途退出了冷軍的藝術創作。後來冷軍用紙板對模特兒進行處理,製造出陰影對比,繼續完成創作。

 

老頭插嘴:圖中的小姜坐姿,下身刻意用外套蓋住,為什麼?

 

創作現場

/tmp/php919nMt

 

這幅畫又一次歷時近一年。完成之時,小姜早已遁身滇省再未謀面。

 

匡時拍賣副總經理尤永說:「冷軍的人物肖像作品,數小姜這幅最好看,硬核之中帶著浪漫的資產階級氣息。冷軍是當代李公麟,異常準確,極其生動,精神是自足和完整的。」

 

在這階段創作接近尾聲時,冷軍畫下了小雯。小雯或將成為超寫實風格人物作品的最後一首。自此,冷軍恐怕再也不會用長達一年的漫長時間來畫肖像了。

 

《肖像之相—小雯》2015年布面油畫50X70(cm)

 /tmp/phpelD8ZX

 

冷軍說:「這個階段剛開始是大筆觸,逐漸畫著就很精準、很精細。最後發展到我開始用尺子量,不是用眼睛看了。最後甚至用投影儀,還用過九宮格。我說太困難了,畫得越來越痛苦,我知道我在感覺上疲憊和疲勞了,新鮮感沒有了。」

 

老頭插嘴:當一個畫家畫畫用尺量、用九宮格構圖,甚至用投影儀,手法如同建築師畫建築藍圖,只有匠氣,沒有藝術意涵。「發明」點畫法的秀拉的評價即是如此,兩者均可也由電腦生成。

 

延伸閱讀:可憐的秀拉

 

「如果你的感覺在逐漸喪失,那再高超的技術出來的東西跟藝術無關,畫出來的東西就變成通常所說的行畫或者是很匠氣的作品,沒有區別,還真是不如一張照片。」冷軍說「感覺就是力量」,承載著曾經厚重的生命,但對於藝術家而言,他可以跟著感覺始終向前走。

 

近幾年,冷軍又一次回到了漢口江灘邊上的那棟俄式建築,開始了寫生創作。「我要畫一種快的東西,越快越好,我就畫速寫,快速進入寫生。」他純粹的投入了「二月寫生」中,即興完成。每天畫一件作品,從早晨九點左右開始,持續畫十個小時,全幅完成。

 

冷軍場景寫生作品

 /tmp/phpghuvns/tmp/phpnIr7XW

/tmp/phpVYg8Lr  

 

看過冷軍這些畫的劉昕說,「他唯一的跟其他畫家的差別就是,他能在很短的時間裡面把場景畫得很具體。有些人他站在那個空間裡,可能只是一個臉,但他可以把這個人像不像畫出來。在風景裡只有那麼一點,居然是像的,這就是他的功夫。」



文學城
2023-08-24 16:21:35

致冷軍:雖然你一幅畫六千萬,但我們離婚吧!為了藝術和自由!

 

先來欣賞下冷軍價值6000W的畫作......

 

/tmp/phpOwNAZ2

/tmp/phpcZLYkg

/tmp/php0laeQt

/tmp/phpTQbUvH  

/tmp/phpJbN7Ef

 

冷軍,中國當代超寫實油畫的領軍人物。其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極端寫實。他的作品畫麵絲毫畢現,形象精致入微。冷軍的「寫生」被作為是保證畫面信息來源的生動性、豐富性和可靠性以及激發行動的表現方式,在作畫時他往往要逼近對象,掃描式的尋找每個畫麵需要的細節,局部深入,力求畫面細節與整體完美統一。

 

冷軍

/tmp/phpM0i2aG 

 

冷軍的妻子羅敏

 

冷軍油畫《肖像之相—小羅》於2010年北京一秋季拍賣會上以3136萬高價成交,刷新他個人作品世界拍賣紀錄,畫中人叫羅敏。

 

肖像之象-小羅 2005年

 

羅敏,1981年4月出生重慶。3歲時父母離異,她和姐姐隨母親到武漢投靠外婆。父母離異讓羅敏從小就不愛開口說話,讀小學二年級時,她從1到10都不會數,被診斷為自閉症。

 

蒙娜麗莎—關於微笑的設計,2005年作

/tmp/phpNeIFNL

 

可是在繪畫中,羅敏逐漸找到了自信。在小學和初中時代,她都獲得過少兒繪畫的大獎。

 

《蒙娜麗莎》125X45cm,2004年

/tmp/phpSm9E81  

 

畫作細節

/tmp/php1tp5dv

/tmp/phpFk5kQ1

/tmp/phpZThqWy

/tmp/phpXomu65

/tmp/phpU5o0YD

/tmp/phpXHjmMc  

/tmp/phpYfUhDo

 

頭發 絲絲入扣,細膩如髮

/tmp/phpLLV0Hd

/tmp/phpSSa9X2

 

/tmp/phpneiPnS

/tmp/php42YoRH

 

後來,羅敏考上江漢大學藝術系,畢業後進入武漢市一所名牌小學當美術老師,業餘還兼職動畫製作。

 

羅敏工作單位離冷軍的工作室隻隔一條馬路,經過朋友的介紹,他們相識了。羅敏對冷軍既敬仰又羨慕,端茶倒水,細心觀察……

 

《小姜》作品及高清局部

/tmp/phpzulkrx  

 

畫作細節

/tmp/phpv2dC9u

/tmp/phprpBuUz

/tmp/phpnQaxHE

 

後來羅敏也成了冷軍的繪畫模特。2005年9月,曆時5個月的《肖像之相—小羅》終於完成。

 

/tmp/phpPVCKxJ

 

當時,冷軍從沒有畫過特別寫實的人物題材。他想突破嚐試一幅人物創作。收筆後,冷軍對羅敏說:“你要是能有閑功夫給我做模特,我畫起來或許比這一幅更好”,羅敏沒有當場答複他。

 

/tmp/phpn6RaxO

 

幾天後,羅敏來到冷軍畫室。她告訴冷軍:“我已經辭職了,現在可以做你的模特了。”

 

/tmp/phpBMskCT 

 

冷軍喜歡一邊畫畫,一邊給羅敏講世界名著《簡·愛》、《複活》等名著精彩片段的對話。

 

他張口就來,表演得惟妙惟肖

說到盡情處,他還在畫板前邊唱邊跳。

 

/tmp/phptRxMx5

 

當時的冷軍離異不久,單身的他與母親住在一起。

 

冷軍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在生活中只有畫畫。而從沒談過戀愛的羅敏,悄悄喜歡上了這個大自己18歲的畫家……

 

老頭插嘴:冷軍1963年出生,羅敏1981年出生。

 

/tmp/php0H3OO6  

 

冷軍本未往感情方面去想,可漸漸地,他發現自己的創作和生活已離不開羅敏了。因為年齡差距大,兩人都不好意思表白。

 

/tmp/phpY1obm3

 

後來,冷軍的朋友將其心思告訴了羅敏。兩人捅破了這層窗戶紙。繼而,愛情像潮水一般激蕩地向他們湧來。

 

/tmp/phppzBg1T

 

2007年2月,冷軍和羅敏瞞著家人去民政局領取了結婚證。

 

老頭插嘴:這年冷軍45歲,羅敏27歲。

 

/tmp/phpfolqIK

 

婚後,冷軍的心思仍撲在畫畫上

他不僅是知名畫家,還是文聯的領導。他穿著樸素、莊重,而羅敏喜歡把自己打扮得很時尚。

 

也許是冷軍怕別人誤解自己找了一個年輕漂亮的“情人”,對外他很少說起羅敏是他的妻子。

 

/tmp/phpo1F3sB

 

而向往在別人面前大方牽手的羅敏,對於自己的婚姻不無失落,於是她將自己飄逸的長髮燙成波浪卷,將牛仔褲換成西褲,使自己顯得“老氣”一些。

 

/tmp/phpP2xv4B  

/tmp/phpIUcIfs

 

當冷軍看到她突然好像變了一個人,為她的改變而感動。曾拉著她走過幾米。可很快,兩人還是恢複到一前一後走路的狀態。

 

畫畫是羅敏的生命和精神寄托,命運垂青讓她找到一個大藝術家做丈夫,她覺得很幸運。

 

/tmp/phpvFKj4i  

 

但藝術家有時似乎不識人間煙火

,創作才是他們最忠實的愛人和情人。而愛情更多時候,被用來塗抹他們的創作激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心裏鬱積越來越多的惆悵。

 

/tmp/phpVh924k

 

2011年,羅敏如願考上了中央美術學院油畫專業研究生,毅然去北京求學,可冷軍又開始了新的作品創作,無暇分身看她。

 

/tmp/phpRfbao1

 

孤獨中,她覺得兩人的距離已經越來越遠,曾經朝夕相處的感情也慢慢變淡。

 

在北京的日子,她喜歡上了蓮花。

 

/tmp/phpgHNqLH

 

“灼灼蓮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她創作了整整一年的蓮花。

 

羅敏油畫蓮花係列

/tmp/phprboVao

/tmp/phpnFJpE4

 

2014年10月,羅敏積攢了一些錢

回到武漢一邊給母親裝修房子,一邊在母親給自己準備的一個小畫室裏畫畫。

 

/tmp/phpT3LtoL  

 

2015年3月26日,羅敏在漢口京漢大道一席空間舉辦了《蓮·展》個人畫展,來觀展的畫家和“粉絲”多達千人。

 

/tmp/php4b46Jz

 

成為職業畫家的羅敏,一直堅持著風景畫的創作,在業界頗受好評。在每一年的上海藝博會上,羅敏的小尺寸油畫作品,也被頗多藏家青睞並收藏。

 

/tmp/phptl7xGV

 

離婚

 

畫展開幕式結束後,羅敏與冷軍辦理離婚手續。

 

冷軍問她有什麽要求,她說什麽也不要。在離婚協議書上,她放棄了財產分割,平靜地辦完了手續。

 

/tmp/phpVBmOKh

 

在離婚時冷軍對羅敏說:“是我耽誤了你。”

 

羅敏說:“不,是你讓我遇見了現在的自己”

 

/tmp/phpQCOtTD

 

2015年4月,羅敏在接受專訪時說:“畫畫已融進我的血液,這輩子我都會堅持畫畫。我和冷軍的感情雖沒有一個好結局,但我還是感謝他給我的幫助和啟發。也是因為他,我不敢停下腳步,他讓我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tmp/phpAVeJa0  

 

她說,以前大家都覺得冷軍畫中的小羅真好看,但我希望大家現在也會說小羅的畫真好看。」



老頭的話:

 

世界男女的愛情其實只是單純的利益交換。

 

談情說愛,放眼望去全都是合作愉快。愛情這東西,始於顏值,折於物質,敗於現實。婚姻本就是合作。

 

男人接近女人的目的,不過是圖兩樣東西。要麼,圖你年輕漂亮,要麼,圖你的身子。如果你一樣都不佔,人家也不缺個累贅。同樣,女人接近男人,也不過就是圖兩樣東西。一個是精神支柱,一個是金錢補助。如果你一樣給不了她,那麼,她也不缺一個祖宗。

 

老頭插嘴:上段是大陸作家、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本名管謨業)的「名言」。

 

婚姻無非就是三樣相對穩定的兩個人,一起吃、一起睡、一起聊。吃,經濟利益;睡,生理調和;聊,靈魂伴侶。如果能占一樣,婚姻勉強還能苟延殘喘:兩樣,則相對穩定;三樣,那是可遇而不可求。如果一樣都沒有,這婚姻遲早沒戲。

 

當一方無法取得相對的利益時,愛情就不容易維持。婚姻未立即破裂,只因第三者還沒出現。

 

冷軍與羅敏的婚姻是個值得探討的個案。

 

羅敏說:「為了藝術和自由,我們離婚吧!」這話有意思,內中意涵有多少不堪。

 

自古以來,男花心、女重慾,一直困擾著彼此;所謂的藝術家尤甚,冷軍先生自不能免俗。然而我們已知他「出手」的對象:小羅、小唐、小姜、小雯,姿色都不算出眾,也幾乎都出身社會底層,經濟似乎都不寬裕。這位先生明明外表不俗,也已名利雙收,然而他的自卑感仍相當重,為什麼?

 

兩人結婚於2007年,男方要女人的肉體,女方要男人的金錢與提攜。婚後男人拘住女人的身子,女人卻沒得到她想要的。2011年,女人考上了中央美術學院油畫專業研究生,離開武漢去北京;同年,男人發表《肖像之相-小姜》,這段婚姻當時已名存實亡。

 

而小姜在作品未完成前即與畫家鬧翻、斷然離去,應該也有個難以啟齒的「故事」。

 

2015年3月,兩人「和平」分手。女人沒拿一毛錢,老頭認為絕非女人高風亮節,可能有婚前協議,畢竟男方已有離婚經驗;也可能男方握有女方出軌的證據。

 

男人喪失性力的婚姻裡,女人想轉檯,後果通常是血流五步。本案女人能順利脫身,最大的因素是男人有錢、有名氣,仍足以吸引女人,不愁沒女人做他的模特兒,也不愁沒女人供他「消遣」;然而這種男人通常也最摳門。

 

延伸閱讀:詩人顧城的故事

 

《肖像之相—小羅》 2005年

《肖像之相—小唐》 2007年

《肖像之相—小姜》 2011年

《肖像之相—小雯》 2015年

 

老頭插嘴:《肖像之相-小羅》於2010年北京秋季拍賣會上,以3136萬人民幣(以下同)高價成交,刷新他個人作品世界拍賣紀錄。《肖像之相-小姜》在2019年的拍賣會上成交價為7015萬元、《肖像之相-小雯》成交價為6000萬元、《世紀風景之三》在中國嘉德2019春季拍賣會成交價為4,370萬元。《蒙娜麗莎-關於微笑的設計》於2021年05月20日中國嘉德2021年春季拍賣會當代藝術夜場,以8050萬高價拍出。

 

每日頭條 2019-07-10

「寫實派」畫家冷軍,6000萬畫作被質疑,專家:和照片有啥區別?

 

113.03.16彙整轉載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伯 的頭像
    阿伯

    草湳里:老頭談性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