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730004秋葵.JPG 

秋葵的花104.07.30

 

十多年前曾買了大陸作者寫的「劉銘傳大傳」,不是全傳,祇講劉氏晚年保台的那段,隱含著統戰味道,沒什麼意思。最近兒子從圖書館借了本「清法戰爭台灣外記:泡茶走西仔反」,是當年一位英商John Dodd中文名字:陶德,有台茶之父之譽)所寫的,談的就是中法戰爭時的台灣。

 

公元1884年,台灣發生了一件大事:法國艦隊攻打北台。老頭當年讀的初中歷史課本敘述:十九世紀末法國人想奪取大清國藩屬安南為殖民地,大清國靠著土匪出身的劉永福和他所帶領的黑旗軍在安南竟勉強和法軍打了平手,沒有取得戰果的法國人轉而派艦隊攻打基隆,想奪台後以台換越,劉銘傳就在此時出現在台灣的歷史舞台

 

台法第一次接觸,法國人吃了虧。領軍的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和副司令其實並不想打台灣,他們想打大沽口,然後直接進攻北京,然而法國政府怕其他的列強有意見,所以挑了祇有日本有興趣的台灣。

 

沒占到便宜的法國艦隊轉而西去攻打福建,一舉打垮了大清國的南洋艦隊,也重創了馬尾造船廠。接著法艦第二次攻台,占了基隆與澎湖(當年的歷史課本對此事含糊其辭,甚至不提),但陸路南下在六堵受阻於台灣民勇(霧峰林朝棟的棟軍),兩軍僵持於獅球嶺。於是法軍由海路轉攻淡水,登陸戰受挫於湘軍將領孫開華,被殲於灘頭(詳見拙作:台灣被遺忘的歷史人物:孫其華與吳光亮),雖然祇是小接觸,但這卻是台灣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擊敗入侵者的記錄,遺憾的是孫開華和他率領的湘軍都是湖南人,不是台灣人。不久大清國在主戰場越南靠著六十幾歲的老將馮子材(1818-1903)諦造了諒山大捷,以致法國內閣倒台,法軍海路統帥孤拔病死澎湖,清法雙方均無意、也無力再戰,於是議和收場。大清國終究還是失去越南,但保住了台灣,留著十年後割給日本。

 

隔年台灣建省,劉氏為首任巡撫,開始在台灣大力建設。

 

然而劉氏在台灣是個尷尬的角色,他開台灣文明之先,可說功在台灣,但除了早年有位姓包的女士創了一所女子專科學校,以他的名字作校名外。奇怪的是少有台人提他,他老兄竟和施瑯一樣在台灣史上成為一個隱諱的角色。然而如想到很多島民表面上自稱台灣人,其實是平埔後裔,就是史書上所說的熟番或漢化番。他們嘴裡雖然講著閩南話,其實是南島語系的馬來人,並非漢人,自然可瞭解台灣有些人怎麼都不肯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原因,因為他們真的不是中國人。無奈,他們的同胞,菲律賓人和印尼人真在很不爭氣,尤其菲律賓被美國殖民了大半世紀,當年富庶居亞洲之冠,誰知老美一走,讓他們自行做主後,竟然成了亞洲的落後國家。所以平埔後裔竊用台灣人的名號,恥於承認自己是平埔族。他們執政時期在一些三流大學裡設了南島語的系所,十幾年過去,也沒研究出什麼來。

 

平埔族不會喜歡吳沙,當然也不會喜歡劉銘傳。

 

「西仔反」這名詞是當年台人創出來稱呼那場戰事。整個詞是「走西仔反」,走是逃的意思,當年台灣富人,像林維源等都包船逃到大陸避難,實在很不光彩。大鬍子洋和尚馬偕也藉口發高燒,丟下平埔老婆和一干教徒逃去香港。講述早期台灣史的書籍應該都有這一段,就看講多講少罷了。

 

當年台人稱西班牙人、荷蘭人為「紅毛仔」,稱法國人為西仔,因為法國的全稱為法蘭西,台人用最後一個字簡稱。不過,我想:「西仔反」恐怕是西仔番的訛音。如今這個詞已不在台語詞彙裡,也少有人知道這名詞。

 

順便一提,作者陶德是早年進入台灣的洋商之一,是怡和洋行在台代理人,怡和洋行在台主要是進口鴉片,出口茶葉。居台二十七年,會講閩南語。現在台灣引以為傲的烏龍茶就是他自福建引進的。後來北台與林維源齊名的富商李春生當時是他的伙計,那個時代稱為買辦(另見拙作:台灣烏龍茶之父:陶德)。以下是他書中的片段:

 

 

中法戰爭中那條英勇的狗

 

清法越南戰爭發生於清光緒九年(1883)十一月,隔年八月五日法艦首次大舉攻基隆,

 

其實早在三個多月前法國巡洋艦樓打號(Volta)就先抵基隆窺探。艦長福祿諾(F. Fournier)藉口巡視通商口岸,強迫地方官員提供燃煤和食物,否則即行開砲。福氏並派水兵上岸觀察地形,窺探砲台被阻,幾乎啟釁,幸有一隻土狗對法兵狂吠,才使法兵知難而退。這是保台第一仗,清方的第一次勝利,功臣是一條狗。

 

後來清朝守軍還是透過忌利士洋行提供法艦所需的補給,終將其打發。諷刺的是補給後的法艦其實是要去攻打大陸本土,大清國的顢頇可見一班。

 

其實土狗並不是勇敢,牠祇是還不知道洋人的利害,不明就理、狗仗人勢的吠叫。不久法軍攻占基隆,至隔年六月主動撤離,前後占領基隆十個月。土狗在法軍占領基隆的十個月裡,牠看到了牠的主人對洋人的卑恭屈膝。法軍撤離後,陶德到基隆視察洋商的產業,他訝然發覺,土狗看到洋人不但不吠,竟會搖尾巴了。這事他記在他寫的「清法戰爭台灣外記」書中。

 

我們的社會像土狗一樣祇會勇敢的吠叫的人很多,然而是非公理就在那片吠叫聲消失。真有事情發生,這伙人要不是像狗一樣落荒而逃,就是像狗一樣搖尾乞憐。遺憾的是世人總要等到最後才會看到事實的真相,然而其時已晚。

 

 

清法戰爭中的艋舺暴動

 

清法戰爭初起,法國人迅速攻占基隆,陸路攻到七堵,海路砲轟淡水,隨時準備登陸。大清國的福建台灣巡撫劉銘傳由基隆潰敗至艋舺,打算放棄台北,退到竹塹重新佈署。誰知移動輜重時,為艋舺民眾發覺,劉銘傳被民眾從轎中拖出來痛扁一頓。並把他軟禁關在龍山寺。這是十月二日的事,劉氏被打大快人心。

 

然而隔天,自覺巡撫這麼大的官都能打的民眾轉為暴民,開始在台北城攻擊外僑搶奪物資,搗毀教堂毆傷教徒,不久亂象就漫延台北城的周邊。情況和亂象不可收拾,鼎鼎大名會拔牙的馬偕醫生在此時帶著妻、子坐船又逃到香港避難。

 

從三日至五日間,共有新店、艋舺、大龍峒、三角湧(三峽)、和尚洲(蘆洲)、水返腳(汐止)、錫口(松山)等七處教堂被砸,教徒數人被殺。直到清兵北上才維持住治安。當然,暴徒一哄而散,即使抓到也矢口否認。情形一如幾十年後的二二八。

 

戰後馬偕向大清國請求賠償,幾經交涉,馬偕獲賠一萬墨西哥鷹洋(約等於當時的五千美元)。馬偕用這筆錢在新店、錫口、大稻埕及艋舺又蓋了四間全新教堂,時稱賠償教堂。凶手及鬧事者也一一法辦,平息了這場糾紛。

 

艋舺暴動時,法軍正猛攻七堵,法艦也砲轟著淡水。暴動者如真愛國,理應前去抗敵,然而暴徒祇會在後方搗亂,愛國與暴民之區分甚為明顯,暴民祇是假藉愛國之名恣意非為。尤有甚至,無知的暴民仗著人多勢眾攻擊外僑和砸毀的教堂,受害者包括歐美列強都有,還好列強對當時的台灣不感興趣,沒有藉機興兵來台,不然事情就不是大清國能應付的,台灣也不會留到後來才割給日本,當時就割了。

 

其實在這之前,平埔暴民的前科累累,1868年台灣由北到南發生多起毆殺外人事件,結果英國派艦砲轟安平,占領砲台,大清國祇好道歉賠款。1871年屏東番殺了漂流上岸的琉球人,招致1874年日人大舉進兵,最後也是由大清國道歉和賠款。暴民永遠祇會亂,事態嚴重後一哄而散,逃得飛快,留下爛攤子都是政府要收拾,賠償的銀子也是政府出的。

 

如今,還是有人口口聲聲愛台灣,卻祇會暴動愛台灣。唉~102.11.25初稿

arrow
arrow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