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興礦坑104.08.11與阿芬同遊
最近老頭的日子過的很充實。
上週五(104.08.07)趕在颱風來臨前和小賤人在旅館愛的相聚。間隔兩天,週一又和小賤纏鬥了整個下午;兩個老人還是老戲碼,三個回合、一次升天。
週二午後和阿芬去三張犁的和興炭坑。那是去年郝龍斌任期尾聲完成的小景點。窩囊的國民黨做了多少事都不會宣傳,以致少人知道。日前在部落格看到po文才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原本要和小賤去,結果最近三次相聚都忙於纏鬥,上了床就不肯罷手,於是一延再延,結果和社子的島前公園一樣,還是阿芬先去了,畢竟她是第一順位所有權人,持分的時間最多。
週三近午前去竹圍,那天中午淑惠為她的先夫做忌,飯菜供過那位「先進」的前輩後就由我享用。前輩任期前後共二十三年,在淑惠四十八歲那年撒手歸西。四年後淑惠由我接手,一晃也過了二十幾年,再過兩年我的任期就超過他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我疼愛淑惠的次數早就超過他了。
註:最近想到,所謂「先進」和「前輩」還有這麼一個隱喻,這是後夫對前夫或姦夫對本夫的稱呼。
飯後照例上床抱抱,女人即使年齡再大也仍需要男人的疼愛。上週忘了帶潤滑劑以致未能順利進出那口古井,這回不敢忘。誰知淑惠住的社區與隔鄰有糾紛,被檢舉地下室違規做停車場使用,下午市府幾個單位要來會勘,加上淑惠腰骨酸痛的毛病雖然今年開了刀,似乎並未解決問題,術後仍然疼痛。這次醫生開的止痛藥有副作用,吃了會頭痛,人並不很舒服,所以祇能抱抱。於是老頭就祇能抱著女人把手伸進去抓著那塊肉睡覺,老頭從小就有這個嗜好,喜歡抓著那塊肉睡覺。睡到一半,市府人員來了,淑惠下去應對,老頭繼續睡。
如果沒有市府的會勘,淑惠那塊肉被老頭一抓再抓,想必也會抓出性趣來,最後她的褲子還是脫下來,然後……老頭就能玩騎馬打仗的遊戲。唉~
週三沒能順利讓小傢伙發揮所長,兩天後的週五小傢伙還是在小賤的身上報效了。不過那天一早,我先帶她去三張犁,又走了一趟和興礦坑,然後才上旅館用身體相互娛樂。
三張犁
三張犁是台北古地名之一,至今仍常沿用,在台灣歷史文獻有時稱為「三犁」。
三張犁是清代是錫口十三街庄之一,當年的十三街庄包括:松山街、中坡庄、五分埔庄、興雅庄、三張犁庄、車層庄、中崙庄、東勢庄、上塔悠庄、舊里族、西新庄、後山坡庄、洲尾庄。日治時期錫口改稱松山,光復後的台北市松山區疆域也大致如此。民國七十九年因為人口增加,以鐵路為界將鐵路以南的區域劃出改稱信義區,三張犁與中坡、五分埔、興雅、後山坡屬信義區。
註1:台北鐵路地下化後,分界線的鐵道舊地成了市民大道。
註2:目前我住的地方其實屬於中坡,然而不知何故台北捷運在此設站卻命名為後山埤站,其實後山埤位於南港公園內,距捷運站將近兩公里。
「三張犁」地名由來,與清治時期官府核發開墾的墾照有關,當時官府發放墾照時,常使用犁作為面積單位,而一犁耕地面積約有五甲地。因為該地區開墾區域面積為「三犁」十五甲,且無明顯地標,故時人稱此地為三張犁。
三張犁位於台北盆地東南邊緣,包含如今台北市信義路以南、吳興街、四獸山及光復南路和松德路等,面積十一平方公里,占信義區五分之一以上。
兒時成長於台北西側臨淡水河畔的傳統本省人社區,總弄不清楚遠方台北盆地東側的三張犁和六張犁的區分,直到很久很久以後才大致弄懂,三張犁主要是指吳興街沿線及其巷弄的地區,六張犁則是臥龍街沿線,三張犁在北、六張犁在南,兩者以如今的樂業街為界。當年的印象那裡是臨山的荒僻所在,幾乎都是公車終點站,有很多貧窮的外省人聚居。五十幾年過去,西區因傳統與老舊而沒落,然而隸屬信義區的三張犁和隸屬大安區的六張犁因為臨著山區,並未因東區的開發而沾了多少光,依然是台北市的邊陲地帶。
和興礦坑
退休後常爬四獸山的虎山,暮年後阿芬腳不好不能常陪我走,所以常常是因為腰痛、為了促進後腰的血液循環,獨自一人去走。我最常走的是最短的路線,由慈惠堂下方的登山口沿著虎山溪步道上行,到了半山腰的真光禪寺再沿著柏油路下來,一直走到山腳下的奉天宮。從家裡出來到回到家,全程大概祇要一個鐘頭多些。我都是一口氣走到真光禪寺,在寺前的涼亭坐個五分鐘,然後下山。假日爬四獸山的人不少,幾乎可以用絡繹不絕來形容;平日人就少多了,大多是年齡和我差不多的老男人,剩下一張嘴的老男人很噪呱,喜歡與女人搭訕,遇不上女人連男人也好。有次我坐在涼亭休息,一個老男人湊了上來,不久就主動搭訕,張著那張嘴說三說四的,他提到當年松山也有運煤的五分車,也有煤礦,活了六十年我第一次聽說,以前從沒在文獻裡看到,當下也懶得搭理他,起身離去。
最近才知道原來老松山真的有礦坑,不過是在三張犁這頭。
從日據時代開始,直到民國五十年左右,偏僻近山的三張犁一直相當落後,當年吳興街是三張犁唯一的聯外道路,人們口中的三張犁其實指的就是吳興街。日據時代在四獸山的象山與姆指山間曾陸續開採煤礦,最早開採的是德興礦坑,接著柴田坑、乞丐坑、舊坡坑、和興坑、金興坑等礦坑也相繼開挖,挖出的煤利用輕便台車運出,當年的台車道往後就成了吳興街。那時煤礦和農作物是三張犁的兩大經濟支柱。民國四十年左右因為礦源枯竭,礦區逐漸停產,農田也相繼改建為公寓或二層樓房,更多的是大陸來台老兵所蓋的鐵皮違建,三張犁也形成另一番景象。
去年底完成的「和興礦坑」其實是山區土石流整治的副產品。
原本的礦區位於舊埤溪旁,當年煤礦開採挖出了大量泥土與煤渣,幾十年來就堆積在山上,所以當地的地質條件相當脆弱,舊埤溪成了行政院農委會公告之土石流潛在危險溪流。市府為維護市民安全並達到防災、減災目的,大地工程處於是爭取經費進行整治,順便整理了舊埤溪旁的舊礦區,整體環境營造與美化後,提供市民新的休閒遊憩景點。
這是個小景點,在礦坑照照相,然後再到上面的北台慈惠堂走走,大概祇能耗個半個小時,如果從公車下車起算,大概一個小時。不過市府在礦坑周邊做了很多造景,如果來照相,倒是可以照上幾張。有趣的是目前網上po的圖文,相片大多不出市府大地工程處提供的那幾張的範圍,同樣的幾個景,照的如何就可看出照相者的功力。
要到這裡,可以開車也可以坐公車。開車由松仁路或吳興街進來,松仁路走到底遇上吳興街左轉,左轉後馬上面臨一個小圓環,右轉進入信義路150巷401弄,前行約兩百公尺就是勤學校技術訓練中心,過了技訓中心後下一條巷子(信義路五段150巷471弄)左轉,左轉後直行經過信義快速道路開頭兩個隧道間的引道下繼行,經過一間土地公廟(在路的左側),繼行是段險升坡,約二、三百公尺後就抵達。此處停車方便。
如搭公車,可在捷運市府站轉乘藍5小巴,在姆指山登山口站下車。目前網路上的po文大多照著大地工程處的宣導說在前一站技訓中心下車,技訓中心下車得往前走一百多公尺才到471弄口,如在姆指山登山口下車往回走祇要十來公尺。由471弄進入,步行路線同前述開車路線,行程祇要十來分鐘。
和阿芬來沒搭公車,我們由家裡出來,經林口街轉信義路,途經信義路的中強公園與象山登山口。
中強公園
象山登山口
和興礦坑
礦區前一株艷紅合歡正開花
礦區上方的廟
位置圖
糶米公廟與德興礦坑
信義路五段150巷401弄過了技訓中心後,直行與左轉的門牌均是471弄。欲至和興礦坑是左轉,如直行四、五百公尺,道路右彎,繼行可接吳興街600巷,再左轉100弄。這條上山的巷弄很狹窄,不太適合開車。巷子沿著小溪旁往上走,至一轉彎處過橋後,即可看見「新坡嶺糶米公廟」的牌樓。牌樓旁側矮牆鑲嵌著大理石,上有簡介糶米公廟的碑文。此處是德興礦坑的入口,德興礦坑市府早在民國100年即已整理完成,卻少人知道。由牌樓往上是連續的水泥石階,一路陡上,途中有不少寺廟,如財神廟、地藏殿等。既然已經到這裡,其實可以兩個礦坑一併走一趟。
(以下照片引自小恐龍遊記相簿,特此申謝)
後記:
105.04.22與小賤人去走了一趟糶米古道和德興礦坑,詳見拙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