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孕六週了,你知不知道?!”
1
這是小雅拉黑老公前發出的最後一條微信。準確來說,現在是前夫了。
剛知道這個消息時我十分詫異,“是因為第三者?”
小雅搖了搖頭,給我看了他們的聊天截圖。
與其說這是兩個人的對話,更像小雅一個人的獨角戲。
而讓小雅絕望的是,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發生。
“換了工作以後,他就特別忙,出差、陪老闆應酬、和朋友聚餐,最長的時間,我連續兩個禮拜都是一個人吃晚餐,睡醒了才看到他躺在我身邊,兩人一天說話都不超過五句。”
起初,小雅會吵會鬧,老公卻覺得這樣的婚姻很正常,不理解她的不滿來自哪裡。
到後來,連小雅的生氣也漸漸沒有了回應。
小雅發現自己懷孕了,她知道老公第二天出差回來,提前預定老公在家吃完飯,而那個精心準備的禮物,就是驗孕棒。
那天后半夜,小雅老公才喝的醉醺醺回來,看見小雅在客廳,徑直走向了臥室。
沒有關心、沒有解釋。小雅說,那一刻,自己居然不是很難過。
“可能,是心死了吧。”
2
曾有人說,“有人與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大概是讓人嚮往婚姻的最大原因。
而事實是,許多婚姻,早已走到了無話可說,無愛可做的境地。
不知你是否熟悉這樣的場景:
就算在同一個空間,兩人也總是半個小時說不上一句話;
另一方在廁所永遠一待就是一小時;
睡前兩人顧自玩著手機,沒有一句交流;
對方的回答永遠是“恩”、“好”、“知道了”。
曾有一項調查顯示:1/4的夫婦每天交談時間不足10分鐘。
一種叫“下班沉默症”的病,似乎悄悄蔓延到了每個人的婚姻中,而它的癥結在於——平淡。
感情的開始總是新鮮的,可一旦走進婚姻,日夜相對,寡淡總會暴露出來。
懶得經營,懶得傾聽、懶得關心,也不復激情,人性使然。
而這種相處模式下的夫妻,總有一方不以為意,患得患失的那一個,會不斷懷疑自己,不斷質問對方“你是不是不愛我了”,“我做錯了什麼”。
往往越問,那個人抵觸情緒越深,躲得越遠。如此循環,家成了冰窖,婚姻也就過成了墳墓。
如同馬雅舒曾經在節目中向孩子解釋自己離婚的原因時說的:
“我不想再為他做任何事,他對我也是如此,所以我們決定分開。”
3
還有一種相對無言,是刻意為之。
曾經在一個飯桌上,聽到一個滿面紅光的男人說:
“想要和老婆離婚,從現在開始,把她當空氣,你過自己的小日子,就跟她熬!熬不過她自己就會走!”
男人太清楚,感情裡的女人不怕等,也不怕遠,最怕一次又一次的敷衍。
因此,刻意的沉默和忽視就成了他們結束一段關係的最佳選擇。
4
電影《無問西東》裡的許伯常就是如此。
劉淑芬打工供許伯常讀大學,許伯常考上老師後,對劉淑芬愛意不再,想要把她拋棄。
劉淑芬不肯放手,用刀逼著許伯常和她結婚。婚後,她對他的關心到了極致,她以為時間一長,許伯常能重新愛上她。
可事實是,許伯常從沒碰過她,兩個人永遠分床睡,寧願用碗喝水也不用劉淑芬的杯子......他對外永遠是謙和善意,對她永遠是冷若冰霜,沉默無言。
劉淑芬忍受不了,打他,罵他,但所有的憤怒和委屈都像拳頭打在棉花上—— 她的世界天翻地覆,而他巋然不動,毫無波瀾。
而她的精神也早已在一天天的沉默中被凌遲,被吞噬。
正如劉淑芬所說:“外人只看我怎麼打你罵你,可他們不知道你是怎麼打的我。你是用你的態度打的我,你讓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
最後,劉淑芬在絕望中跳井而死。
沉默和忽視是精神上的一種慢性凌遲。它不像身體暴力那樣有顯性傷痕,卻會不著痕跡地毀掉一個人。
將她對於眼前人的幻想一點點消磨乾淨,也抹殺了她對生活的所有期待。
5
主持人何炅曾說過一段話:“你知道在一段關係裡面,什麼最重要?不是外貌,也不是麵包,甚至不是忠誠與否,而是分享。”
一個人愛不愛你,看他願不願意和你說話就知道了。
趙又廷在做客《金星秀》時,被問起感情生活:你們回家話多嗎?
趙又廷說:“非常多!”
金星又問:“主要是你說吧?”
趙又廷說:“沒有,我們兩個人都在狂說。”
眾所周知,趙又廷在外並不善言談,但對高圓圓,他總有說不完的話題,討論不完的看法。同樣的,高圓圓也樂此不疲。
說話,成就了一個小家特有的煙火氣。
張靜初曾經被問她理想的愛情是什麼樣的,她說自己現在也很茫然,但她始終記得閨蜜給她的答案:
閨蜜說,好的感情中兩個人像是最好的朋友一樣,可以晚上蒙著被子在被窩裡聊天,一直聊到很久很久。
是啊,婚姻裡最平凡卻又最幸福的時刻大概就是,哪怕把柴米油鹽過成了山,當我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著廢話,你還能津津有味地應和。
愛你的人,總是話很多。一字一句讓你覺得,有人在乎,被人牽掛著的感覺,真好啊。
6
王小波在《愛你就像愛生命》裡,對李銀河說:
“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稱譽,安如平日,你和我說話像對自己說話一樣,我和你說話也像對自己說話一樣。說吧,和我好嗎? ”
婚姻也許終會走向平淡,但平淡不等於怠慢。沒有治不好的無言和冷漠,只有不想被治好的心。
如果你認為對方的愛早已消失,不妨早些斷捨離。別死死挽留那個已經不屬於你的人,別丟了尊嚴。
畢竟感情中最可怕的不是孤獨終老,而是和一個讓你孤獨的人終老。
放過彼此,也成全自己。
如果還相愛,請不要吝嗇說話,把眼睛裡看到心裡想到的事,都說給對方聽。
也希望在他找你聊天的時候,你也用心去傾聽。交流才能相知。
感情始於無話不說,別讓它死於無話可說。
人生路長,你要和那個連你的廢話都想回复的人一起,把寂寥過成詩和遠方。
摘自 2020/01/30 阿波羅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2020-02-12 12:00
夫妻分房8年相敬如「冰」 先生求歡老婆冷回:自己DIY
一人夫和妻子分房14年,以雙方相敬如「冰」,鮮有敦倫之事,妻子曾傳簡訊稱「我身、心、靈都沒容納你空間」、「你有需求自己DIY就可以」向法院訴請離婚。妻子反控丈夫不理性溝通,還有暴力行為;法院認為二人消極面對裂痕,放任破裂惡化,均有不是,判准離婚,可上訴。
人夫主張,和妻子結婚近30年,但後來彼此價值觀、個性不合,常常發生口角,女兒讀國小後二人就分房,至今達14年,期間相敬如「冰」,也鮮有敦倫(意指男女交合)之事,僅基於生理需求最低程度互動,其餘都視對方為空氣,宛如同住屋簷下的陌生人,令他身心俱疲。
他還說,妻子多次表示「你過你的,我過我的」、「我的身、心、靈沒有容納你的空間」,還在房內加裝二道門鎖,用衣櫃阻擋共同衛浴門口,甚至表示「你有需求,自己DIY就可以解決啊」,認為妻子完全沒有維持婚姻意願,訴請離婚。
妻子則說,婚後本來相處融洽,但丈夫某日突然要求分房,對方提離婚自己拒絕,他就說「趁我叫你簽趕快簽,否則我把你趕出去」,並有踹門、踢床甚至逼迫性交行為,自己深感害怕才加裝門鎖,另傳簡訊說身、心、靈沒有容納你空間,是因丈夫無法理性溝通,才要他不要打擾。
妻子認為,是丈夫要求她簽署離婚協議不成,轉而提起離婚訴訟,丈夫挑釁營造夫妻關係不睦現象,暗中蒐集證據,就算認定婚姻有重大破綻,也該將責任歸屬於丈夫所致,請求駁回。
法院傳訊人夫的爸爸到庭,他則說兒子和媳婦不合已經好幾年了,彼此也不太說話。另量人女兒則說,父母上下班時間錯開,分房至少八年以上,見面時雖然會說話,但不是有說有笑,相處氣氛也不親密,算是相敬如賓。
法院認為,根據妻子簡訊內容,可知她無心溝通、面對婚姻困境,也無積極挽回意願,寧願自己獨立過生活,且妻子還說「你為什麼要一直來找我,你有需求,自己就可以DIY」,可見彼此感情不睦,也表明不願再和先生發生性關係,要求對方別再來找她。
法院審酌,2人已分房多年,訴訟期間雙方也沒任何改善,認為妻子主觀上無維持婚姻意願,彼此無法良善對話、形同陌路,夫妻也消極放任冰冷關係持續,無任何積極彌補裂痕之舉,難以期望能繼續共處。
法院也說,夫妻二人面對對婚姻惡化均未思檢討,加深破壞和諧,造成已存在的芥蒂無法彌補,2人均有不是,判准離婚。
老頭的話:
無言的山丘,無言像座山。
交談是溝通,心的溝通。然而有時候交談並不代表什麼。
夫妻走到了懶得理他、不想理她的地步,婚姻已走到盡頭。然而妳有沒有想過何以致之?何以至之?
妳應該也知道「此時無聲勝有聲」,形而上的人總推崇心靈的溝通,卻不曉得千言萬語抵不上一場淋漓盡致的性愛。
比「懶得理妳、不想理妳」更悲哀的是不想碰妳,不想讓你碰。夫妻無性,再多的溝通,最多也只是維繫住那個「婚姻」。
109.02.12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