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弄裡的楊桃花105.10.03
造成婦女尿失禁有兩個主要的原因:一是體虛敗腎以致膀胱無力,二是性伴侶的性器官過長,性交不時頂撞子宮頸,以致子宮頸周邊肌肉受傷鬆弛。分娩過程過長雖也可能造成局部挫傷,但可能性極低。
男人體虛敗腎則必然早洩,年輕婦女因體虛敗腎而漏尿,通常性交時也極易高潮;對男人而言,是「好玩」的女人。然而也如同男人一樣,玩久了,玩多了,身子就垮了。
護理師惠芬帶著婆婆來看婦女泌尿門診,她因為懷孕而意外揭開婆婆「不能說的祕密。」
惠芬的先生平常會主動幫忙買衛生用品,但她覺得奇怪,怎麼自己懷孕了,先生還在買棉墊?這才發現75歲的婆婆數十年來飽受漏尿痛苦。
頻尿、急尿、打個噴嚏或跑步就漏尿……,根據統計,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深受這種尿失禁困擾。
女性因為生產、肥胖、停經和老化影響,造成骨盆和尿道肌肉鬆弛,尿失禁問題相當常見。儘管尿失禁發生率高,主動求醫的人卻不到兩成。(老頭註:假道學的社會不肯明言:婦女尿失禁的最大原因是性伴侶的陽具太長,性交時不時頂穿子宮頸,造成膀胱周邊肌肉受傷無力控制泌尿。)
多數女性羞於啟齒,或以為尿失禁是生產和老化「一定會有」的自然現象,長期靠護墊和紙尿布過生活,平常不敢多喝水和運動,也害怕性生活及跟人接觸,不少人因此丟了工作,變得愈來愈內向,甚至引發憂鬱症。
飛躍羚羊紀政,就曾誤以為「生小孩後一定會漏尿」,默默忍受尿失禁22年,還因此被迫放棄了最愛的跑步和運動,造成體重暴增。
其實,「尿失禁是可以治療的,」台北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校長、亞太婦產科醫學會婦女泌尿學委員會主席蘇聰賢提到,尿失禁不是女性必然的宿命,目前透過骨盆腔肌肉訓練、藥物及微創手術,已能解決90%以上的婦女泌尿問題。
台灣婦女泌尿醫學,亞洲第一
尿失禁治療在近20年有突破性的發展,婦女泌尿也躍升成為當紅的次專科。
台灣婦女泌尿醫學發展僅十多年,但醫療水準與歐美同步,且在亞洲地區居領導地位。台灣婦女泌尿暨骨盆醫學會創會理事長蘇聰賢,破紀錄連任四屆亞太婦產科醫學會婦女泌尿學委員會主席;2008年台灣爭取舉辦第33屆國際婦女泌尿年會,展現扎實而豐富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泌尿外科和婦產科醫師攜手合作,共同開啟婦女骨盆醫學新紀元。
「我們是兄弟會,」台中榮總婦產科主任洪滿榮難掩興奮說,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和台灣婦女泌尿暨骨盆醫學會合作密切,這種模式在國外也很少見。
「兄弟會」除發行季刊交流最新的研究外,每年共同發表論文,研討會上常見兩科醫師合作的研究計劃,譬如2006年就曾發表台灣婦女膀胱過動症就醫原因調查,結果發現女性因老化和肥胖最常引起膀胱過動症,這也是流行病學的一大發現。
勸姐姐妹妹勇敢就醫去
如今,婦女泌尿問題不再是「不能說的祕密」,尿失禁如肚子痛或頭痛一樣,是需要被注意的身體症狀。「不是你的教養、行為好不好的問題,」美國婦產科醫師羅森曼在《婦科診療室》書中疾呼,女性不該再靠護墊和尿布過日子,而是鼓起勇氣接受治療。
近年極力鼓吹健走的紀政,最後靠著健走(有提肛作用,可訓練骨盆肌收縮)、擺脫了惱人的尿失禁問題,成功減重20公斤,重新找回乾爽活躍的人生。
Q:什麼是尿失禁?
無法控制尿液流出,並在衛生或社交上造成干擾。以壓力和急迫型尿失禁最常見,通常與生產、更年期或肥胖有關。
壓力型尿失禁是用力、大笑、咳嗽或跑跳等用到腹肌力量時,會有不自主漏尿現象,以運動或手術治療效果好。
急迫型尿失禁是膀胱神經調節功能變差,只要稍有點尿意就想上廁所,這類型則以藥物或物理治療效果最好。
Q:何謂骨盆鬆弛?
子宮、膀胱等器官,需靠著骨盆底的肌肉、筋膜和韌帶,才能穩穩支撐懸吊在骨盆腔上方,但生產、停經、常挑重物或老化,會讓骨盆底肌肉萎縮鬆弛,造成子宮、膀胱或直腸脫垂壓迫尿道,造成無法解尿或解不乾淨;有些人甚至會感覺自己好像坐在一顆棒球上(子宮已下垂到陰道外),陰部、肛門或下背部會感覺痠麻疼痛,長時間站立時情況更加重,通常脫垂嚴重時會建議開刀解決。
Q:治療尿失禁,一定要開刀嗎?
引發尿失禁的原因繁多,但多數是骨盆肌肉鬆弛引起,因此八成以上不需開刀,只要透過保守療法,如正確的骨盆肌收縮運動(又稱凱格爾運動或縮肛運動,見表)或電刺激就能獲得改善,這也是全球尿失禁治療的新趨勢。
「好好做,效果是很好的,」花蓮慈濟泌尿科主任郭漢崇很強調正確的骨盆底肌肉訓練,他認為這是真正有效對抗尿失禁的治療。
骨盆底肌肉的力量強度,直接影響到尿道、子宮及膀胱功能,學會控制骨盆底肌肉(隨意肌),便能調整自主神經功能,減少尿失禁問題。
但要訓練這塊深藏在骨盆底的小肌肉(提肛肌)並不容易,有時需要專人從旁指導。目前國內醫學中心的婦女泌尿門診,多設有專門訓練人員。
新近研究發現,若能正確訓練骨盆底肌肉,七成以上的尿失禁都能獲得改善,五成以上原本要開刀的病人,可因此免去手術痛苦。
Q:要如何訓練骨盆底肌肉?
可利用生理回饋儀來做監測,自我訓練骨盆底肌肉。
生理回饋儀有點類似健身房裡的肌耐力訓練器,是在陰道內放入壓力感應器並連接上電腦,讓人可跟著螢幕上的曲線,慢慢訓練延長肌肉耐力和強度,除可改善尿失禁外,還可緩解陰道萎縮和骨盆腔疼痛,對於性生活有幫助。
電刺激和體外磁波椅,則利用電流強迫刺激萎縮無力的骨盆肌肉。電刺激是將小探棒放入陰道內,藉電流刺激陰部神經知覺引發反射,強化骨盆底肌肉。
體外磁波椅運用相同原理,但沒有侵入性,患者毋需更衣,可直接坐在椅子上進行治療。磁波椅的好處是能依個人需求,調整不同的電流頻率和強度,一般療程為每次20分鐘,每星期2次,約3個月就能評估效果,但目前以自費為主。
Q:還有什麼其他的藥物治療?
更年期女性尿失禁的藥物治療,以雌激素療法較常見。停經後婦女因缺乏雌激素,造成尿道外括約肌和骨盆肌肉、韌帶鬆弛產生漏尿,研究發現,停經5年內的婦女使用雌激素治療,可改善頻尿和尿失禁問題。
「但有乳癌、栓塞和子宮內膜癌等患者不能用,」高雄醫學大學婦產科主治醫師、高雄小港醫院婦產科主任龍震宇提醒。
Q:醫生判斷要動尿失禁手術,是怎麼回事?
約有兩成較嚴重的女性尿失禁,藥物和運動無效,需要手術治療。現今常用的尿失禁微創手術,已有近20年的歷史,傷口小安全性高,只需半身或局部麻醉,住院一天就可完成。
以往尿失禁手術效果不理想,傷口大或人工網片感染排斥率高,直到1995年北歐發明增強尿道下阻力、傷口小、效果佳的吊帶手術(無張力性尿道中段懸吊手術,簡稱TVT),成功改善八成以上尿失禁,也是如今最被廣泛使用的手術。
吊帶手術是在中段尿道下方,置入具有彈性的網狀吊帶,兩端再上拉至恥骨後方,如同吊床一般支撐住尿道下方,防止尿液外流,迄今已有超過10年未復發的報告,成效良好。
近年來尿失禁手術不斷改良翻新,傷口也愈來愈小,譬如由外而內穿過閉孔的吊帶手術(TVTO),或是單一傷口的超迷你吊帶手術等。
儘管各種新式尿失禁手術在國內已相當普遍,成功率也高達八成,但仍不免有少數併發症和風險,如造成膀胱穿孔、損傷動脈或血管神經或手術後排尿困難等,並非人人適用,不少前輩醫師特別提醒,動尿失禁手術前一定要做謹慎評估。
一般來說,壓力性尿失禁做吊帶手術效果最好,但如果患者合併有其他膀胱過動或提肛肌收縮無力等,手術治療效果不佳。
Q:我生過小孩,不但有漏尿問題,還有子宮脫垂,該怎麼辦?
尿失禁常合併骨盆鬆弛症候群,如膀胱、子宮脫垂等,約有五成生產過的女性會抱怨骨盆鬆弛。
輕度的骨盆鬆弛不必治療,平時多做骨盆肌運動就能改善漏尿狀況。但較嚴重的骨盆鬆弛仍無有效藥物,只能以手術治療。
傳統陰道壁修補手術復發率高達三成,新式的人工網膜懸吊術(簡稱TVM)傷口小,不需要切除子宮就能提供骨盆完整的支撐。方法是從陰道壁下方置入一到兩片人工網膜,然後縫合在陰道上,讓網膜像升旗一樣把子宮和膀胱托上去,歷時約半小時。
如果骨盆鬆弛合併有漏尿問題,則可加做尿道中段懸吊手術,高雄長庚婦科主任黃寬慧說,這樣的案例很常見,在門診中約佔三~五成。
Q:如何選擇醫師?
最好選擇離家近,以及受過完整婦女泌尿專科訓練的醫師,因為婦女泌尿科經常需要回診。可上網站查詢台灣婦女泌尿暨骨盆醫學會:http://www.tuga.org.tw/index.asp,也可上網搜尋有尿失禁專長,並有不錯風評的婦產科或泌尿外科醫師。
Q:平時我要如何愛護膀胱和骨盆?
1.維持體重:肥胖會加重骨盆腔負荷,並壓迫神經產生漏尿,如同藤椅坐久中間會塌陷。尤其懷孕更要注意控制體重,以免胎兒過大,壓迫骨盆神經肌肉受傷。
2.不要提或搬運重物。腹壓會造成骨盆腔鬆弛下垂,尤其產後更須避免,最好請男士代勞。
3.少量多次飲水。每天應攝取水分約1500cc,不要一次喝太多,最好分少量多次飲用。
4.養成正常排尿習慣。通常平均一天上廁所5~8次。憋尿容易引起膀胱發炎,久了會變成膀胱過動症。排尿時注意不要讓臀部懸空半蹲。有些人怕馬桶髒不敢坐下,會用這種半蹲方式來排尿,缺點是會讓肌肉無法放鬆,尿液排不乾淨並引起泌尿道感染,建議選用蹲式馬桶較好。
5.避免久咳。儘量遠離過敏源,有久咳問題也要找出病因治療,因咳嗽會讓腹壓增加。
6.多吃讓尿液酸化的食物,如黑莓、藍莓和蔓越莓。
7.避免過鹹、過辣及菸、酒等刺激物。抽菸會引起神經興奮,容易刺激膀胱。
8.天天練習骨盆收縮運動。建議產後早點下床走動,加強神經生長,讓骨盆腔恢復更快。
產後會陰部傷口癒合就可開始練習骨盆腔收縮運動,愈早練效果愈好。
凱格爾運動,骨盆腔回春法
1948年,婦產科醫師凱格爾發明骨盆肌運動,用來幫助產婦恢復骨盆健康,如今已被證實是最有效預防尿失禁的方式,甚且可以增加性生活滿意度。
骨盆肌運動最主要在訓練提肛肌,也就是憋住尿液時會用到的一小塊肌肉,你可以自己練習,或是找醫院的專業人員從旁協助,但重點在持之以恆,通常3個月就能看見效果。
首先,運用下列方式找到正確的提肛肌位置:
■洗澡時,將食指放入陰道內,夾緊指頭,感覺有收緊,指頭向上拉提就是正確的。
■躺在床上,試著想像解尿時把尿液中斷的的感覺。不建議在排尿時練習,容易引起排尿障礙。
找對肌肉,就可以開始練習骨盆收縮運動:
1‧可選擇躺著、站著或坐著。
2‧收緊提肛肌5秒(從1數到5),然後慢慢放鬆10秒。
3‧連續做15~20次,每天做3回。收縮時間可慢慢增加,最多到10~15秒。
▼提醒!一定要有雙倍的休息時間,以免乳酸堆積造成肌肉酸痛。
▼注意!運動前先排空膀胱。腿、腹和臀部肌肉不要緊繃收縮,如果感覺這些地方會酸,表示練錯地方了。
▼小心!不要過度練習,一天不超過3次,以免提肛肌訓練過度,反而會無法排尿。
無張力吊帶手術
無張力吊帶手術最主要在增加尿道下的阻力,使得病人在用力的時候,尿道可以得到下方的支撐。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139期 99.06.01 轉載日期:105.10.15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