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昨天看到一則弔詭的新聞,弔詭之處是狗隻的疾病竟會造成女人尿道感染,而後竟然還會人傳人。更奇怪的是台灣養狗的人很多,老頭活了七十年以前從沒聽過這種情形。
創新聞 2024 年 6 月 27 日
11歲新冠確診小妹妹高燒不退尿有異味 一驗竟感染罕見「犬巴斯德菌」
彰化一名11歲彭小妹最近與可愛狗狗玩耍,牠熱情地舔彭小妹的臉頰、身體,小妹妹後來高燒不退、咳嗽、流鼻涕、頻尿,赴烏日林新醫院求診發現,小妹妹除了新冠確診,還有黴漿菌感染及鼻竇炎,甚至感染罕見「犬巴斯德菌」,接受10天治療終於康復出院。
烏日林新醫院過敏免疫科主任暨小兒科賴永清醫師分析指出,彭小妹的尿液混濁有異味,檢驗出亞硝酸鹽陽性代表有泌尿道感染,結晶體有三磷酸鹽及細菌,顯示出有泌尿道感染。
隨後尿液培養3日發現感染「犬巴斯德菌」,由於彭小妹的媽媽也有氣喘發作,也接受尿液檢查,同樣培養出犬巴斯德菌,醫師一問才發現這對母女近期都有犬隻接觸史。
感染犬巴斯德菌高危險群多為免疫功能低下,雖然彭小妹與媽媽並無免疫功能不全,屬於機會感染。感染犬巴斯德菌同時會有泌尿道感染,常見有發燒、頻尿、排尿灼熱、排尿疼痛等症狀,如果都沒有接受治療,恐會引起腎盂腎炎,最嚴重會導致敗血症及死亡。
犬巴斯德菌(Pasteurella canis)為人畜共通傳染的病原體,主要寄生在貓狗禽類、嚙齒動物的口腔齒齦部、鼻咽呼吸道及腸胃道,臨床上較少發現傳播給人類,人類會感染通常是因為被動物抓傷、咬傷或親密接觸引起。
東森新聞 2024年6月27日 週四 下午2:40
彰化一名11歲的彭小妹妹,因為平時喜歡跟狗狗玩耍,甚至還讓狗狗熱情地舔她的臉頰,被想到彭小妹妹突然高燒不退,甚至出現頭暈無力的狀況,緊急到醫院就診,結果被診斷出醫院首例的犬巴斯德菌,這是一個相當罕見的菌種,連女童媽媽都一起被傳染,後來經過菌種培養,母女住院了10天才終於恢復健康。
狗狗趴在剛出生的嫩嬰旁邊,好奇的看著這個小寶寶,兩個人熟了之後,狗狗甚至直接抱著嬰兒睡覺,最稱作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但小心過於親密,有可能會染病上身。
彭姓女童媽媽:「她就是先發燒,發燒以後就是全身很酸痛,然後一直在那邊唉,就是在那裡哭,很擔心啊非常擔心,怎麼會這樣,也不知道說寵物怎麼會這樣,間接傳染。」
就是太愛跟狗狗玩,在彰化11歲彭小妹妹突然高燒不退,還有頭暈情形,媽媽趕緊帶她到醫院就診,結果除了確診COVID19之外,還得了一種罕見的犬巴斯德菌,出現鼻竇炎跟泌尿道感染,也算是院內首例。
彭姓女童媽媽:「常常就是撫摸狗狗,然後拿玩具送給狗狗,她可能因為有傷口,就是平常她就是皮膚癢,會去抓破皮,然後又跟狗狗玩,玩的時候皮膚感染。」
後來發現,彭小妹妹固定去鋼琴老師家,跟老師養的狗狗一起玩,疑似有觸碰到彭小妹妹身上的小傷口導致感染,連一起泡澡的媽媽都被傳染,母女倆都住進醫院。
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醫師賴永清:「在發高燒前一兩天,就是有跟小狗玩,然後小狗甚至還會用牠的舌頭舔小朋友的臉頰,手腳身體都有親密接觸,所以我們這個小朋友,到最後確定有人畜共通疾病叫,犬巴斯德泌尿道感染。」
這種犬巴斯德菌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的病原體,通常寄生在貓狗禽類嚙齒動物的口腔齒齦部鼻咽呼吸道跟腸胃道內,只要被抓傷咬傷,或是過於親密接觸,都很容易引發感染。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醫師賴永清:「所以如果萬一你自己小孩,有莫名其妙的發燒,又有養寵物,就要考慮這個疾病。」
醫師表示,這類傳染病臨床上極少數會傳給人類,但如果貓狗原本身上就帶有病菌,加上人體有傷口,就有可能發生,幸好母女經過10天住院治療,最後恢復健康,她也提醒自家小朋友,喜歡跟狗狗玩但還是保持點距離,否則這些病菌又會染上身。
TVBS新聞 2024/06/27 18:16
台中一對母女感染了人畜共通的「犬巴斯德菌」,住院10天治療,康復出院。這是人畜共通的菌,醫師了解接觸史,他們家沒有養貓犬,但是11歲的小妹妹,每星期會跟補習班的小狗玩在一起,研判感染源是補習的狗。
11歲彭小妹住院了,高燒39.7°C,出現咳嗽、流鼻涕、頻尿,媽媽帶她掛急診,收院治療。
醫師vs.患者:「(這樣會痛嗎)不會。」
小妹妹入院當天,檢驗確定罹患COVID-19新冠肺炎,合併黴漿菌感染,還有左側篩竇鼻竇炎。還檢查出泌尿道感染,細菌培養檢驗確認是「犬巴斯德菌」,而且媽媽也中了。
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醫師賴永清:「是人畜共通疾病,叫犬巴斯德菌。」
「犬巴斯德菌」寄生在貓狗寵物身上,現在養寵物盛行,與民眾互動多,經常又是抱又是親的,正常狀況相安無事,所以病例不常見,醫師說人類會感染,通常是因為被動物抓傷、咬傷或親密接觸,引起傷口感染,如果沒有接受治療,恐會引起腎盂腎炎,最嚴重會導致敗血症死亡。也因此醫師提醒,和貓狗玩,也要注意清潔。
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醫師賴永清:「這隻小狗就是跟她一起玩的,小狗甚至還會用牠的舌頭去舔,小朋友的臉頰,手腳身體都有親密的接觸。」
老頭插嘴:問題可能出在與得病的犬隻親嘴。
延伸閱讀:認識淋病
抖音影片:淋病的傳染
媽媽說小妹妹皮膚有小傷口,小狗和她玩,舔來舔去。可能當時感染COVID-19,免疫力下降,又感染了「犬巴斯德菌」,媽媽和女兒共浴因此也被傳染,母女一同接受抗生素治療10天,終於順利康復出院。
老頭的話:
看了新聞後,老頭首先想到「巴斯德菌」是不是性病(由性交傳染的疾病)?
維基百科:
巴斯德氏菌屬(Pasteurella)係細菌界的一個屬。該屬的細菌均是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陰性菌。巴斯德氏菌具有多形性(pleomorphism (microbiology)),但不具有能動性 。該屬的大部分物種都呈過氧化氫酶和氧化酶陽性]。
這個屬的細菌是以法國化學家和微生物學家路易斯·巴斯德命名的。他是第一個確定今天被稱爲「多殺性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asteurella multocida)的細菌是霍亂的元兇的人。
染上由巴斯德氏菌屬的細菌引發的禽類霍亂的雞,其糞便爲綠色的。
巴斯德氏菌屬內的許多物種都是人畜共通傳染病的病原體,被家養的寵物咬傷後,人可能會因此染上相關疾病。
多殺性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 multocida)是導致人類巴斯德氏菌感染的主要病原體。人患上巴斯德氏菌感染症後一般會出現腫脹、蜂窩組織炎、傷口流出帶血分泌物的症狀。感染還可能會擴散到患處附近的關節,並導致被感染的關節腫脹發炎。
氯黴素、青黴素、四環素、大環內酯類藥物都能很好地殺滅巴斯德氏菌屬的細菌。
許多、狗貓的口腔中含有巴斯德氏菌屬的細菌。兔的體內也常常攜帶著這類細菌。這些動物在健康時也攜帶有巴斯德氏菌屬的細菌。因爲這些細菌常常會感染人,所以在人被動物咬傷時,在醫療上採取積極的防禦措施(抗菌治療常常是必要的)是必要的。
1.病原型別:細菌 (bacteria)
2.學名:多殺性巴斯德桿菌 (Pasteurella multocida)、溶血性曼哈米亞桿菌 (Mannheimia haemolytica),病名/俗名: 出血性敗血病、運輸熱。
3.感染途徑:經口感染、飛沫傳染。
4.O.I.E狀況:
5.通報動物傳染病:不需通報
6.人畜共通:是
7.病原摘要:
8.疾病特性及流行病學:
疾病特性:
是一種發熱性急性傳染病,以出血性敗血症與肺炎為特徵。可感染牛、羊、豬及兔子。
流行病學:
呈全世界分布。無明顯季節性分布,但秋末、冬初季節及天氣驟變時容易發病。
9.臨床症狀及病理學:
臨床症狀:
潛伏期約2-5天,依臨床症狀可分為敗血型、肺炎型及水腫型。
(1)敗血型: 高燒、呼吸困難、精神沉鬱、虛弱、脈搏加快,且在24小時內死亡。
(2)肺炎型: 纖維素性胸膜肺炎,此型較為多見。除發燒外,病牛呼吸困難,會流黏性鼻涕,有時帶有血色,後期呈膿性。有些病牛會出現出血性下痢。本型病程較長,為3天以上或一週左右。
(3)水腫型: 體溫升高,頭、頸及胸前皮下出現炎性水腫現象。而後,咽喉部開始高度腫脹,病牛呼吸困難,並產生流涎、流淚、磨牙症狀。並產生嚴重之結膜炎與黏膜小出血。病程多為16-36小時。
病理學:
(1)敗血型: 主要為出血敗血症的病變,如黏膜、漿膜及內臟器官都有出血點。
(2)肺炎型: 纖維素性胸膜肺炎,胸腔內有多量纖維素性物質滲出,表面有纖維素粘連,胸膜可見出血點。上呼吸道黏膜紅腫,且有分泌物。心內、外膜出血,心包囊有纖維素物粘連。
(3)水腫型: 頭頸、咽喉部、胸部等皮下有漿液性浸潤。
預防控制方法:
1.施打不活化菌苗。
2.提供乾燥、溫暖、通風良好之畜舍。
3.減少緊迫發生。
4.將發病牛隻進行隔離治療。
5.確實的消毒。
由上可知,「巴斯德菌」不是性病。第一則報導提到感染者會有泌尿系統的問題,然而維基農業部獸醫研究所的資料卻顯示感染的人或畜都不會有尿道感染的症狀。那麼,這對母女為何會有尿道感染的症狀?她們的呼吸道疾病與泌尿系統疾病真是同一病菌所致嗎?
113.07.01彙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