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ture+_2019-10-19-23-35-46-1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沙特國王薩勒曼

 

第一次石油危機沙烏地對美國的制裁

 

 

局勢君 2019-10-14 08:09

沙特和美國是彼此需要的盟友,但是會因為以色列翻臉

 

美國人曾經有段時間日子是過得很狼狽的。那時候有些街區沒有路燈,一到夜裡就漆黑一團;有些人為了煮飯要去公園裡撿樹枝生火;那些西裝革履的華爾街精英們早晚步行上班,距離遠一點兒就蹬自行車,如果實在太遠需要開車的話,也是幾個人湊一車出門,車速還飆的飛快,以至於交通事故都比往年高出了好幾倍。

 

出現這些狼狽現象的原因是當時的美國鬧油慌,油價不但高的離譜,而且有錢也不一定加得到油。為了度過那個狼狽期,美國總統尼克鬆在全國範圍發起了節能運動,因為活動是總統發起的,他自己帶頭關閉了白宮走廊的燈,主動減少了出行次數,就連紐約帝國大廈的燈光也不再常亮。

 

這便是第一次石油危機期間的美國。

 

第一次石油危機原本就是衝著美國去的,美國受到的影響當然不會小了。那麼到底是誰對美國下此重手呢?這個國家就是和美國關係非常好的沙特阿拉伯 (老頭插嘴中共稱沙烏地阿拉伯為沙特) ,那半年沙特帶著海灣國家一起對美國搞石油禁運,給依賴中東石油的美國人帶去了不少麻煩。沙特當時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話說伊斯蘭教有三大聖地: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沙特幸運地擁有了前兩個,而且那兩個還是屬於發源地級別的聖地。因為聖地光芒的吸引,信徒們每年排著隊到沙特磕頭,他們到了那邊要吃要喝要住,這經營好了可是一筆大生意。在發現石油之前,沙特的經濟支柱便是朝聖業;當石油被發現後,沙特的支柱產業就不再是朝聖而是賣油了。

 

麥加朝聖的壯觀景象

Capture+_2019-10-19-23-34-58-1  

 

因為油的品質好產量大,外加手裡有麥加跟麥地那,沙特就有了左右石油供應和價格的能力。後來這種優秀的能力被美國人看中,沙特就成了美國在中東的好朋友,這是一種跨越宗教和體制的友誼。這沙特是個暴發戶,賺錢的能力遠遠跑到了其它領域的前面,以至於它完全搞不定自家國防安全問題,於是只好找美國負責自己的安全,前提是它家的石油政策不違背美國的戰略意圖。這個便是江湖上所說的“石油換安全”。

 

在臥虎藏龍的中東地區,能傍上美國的大腿保護自己,絕對是個對得起祖國和人民的選擇。可是在1973年的10月份沙特居然主動斷了美國人的油,兩家鬧到了差點開戰的地步,這種操作一般人估計想不通。不過局勢君要是提到“以色列”這三個字,有些同學或許就猜到大概,為了對付以色列,沙特是可以得罪美國的。

 

中東地區長期不太平,以色列誕生後,那裡的不太平就多了個新方向。前後爆發的5次中東戰爭裡,以色列每回都是主角。以色列以彈丸之地單挑整個阿拉伯世界,勇氣和能力確實很牛。這沙特因為自己的國土面積和坐擁兩塊宗教聖地的特殊身份,一直默認自己是阿拉伯世界的老大。所以每次中東戰爭爆發,沙特都毫不猶豫地出錢出力支持阿拉伯軍隊弄死以色列。可是盟友美國回回都給以色列送槍送炮送鼓勵,作為地區老大,沙特只能對美國不客氣。

 

早在1967年爆發的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沙特就因為看不慣美國對以​​色列的偏愛,對它搞過一次石油禁運。那時候美國是沙特石油的最大買家,沙特斷了美國的油,當然會讓對方出現供應短缺油價暴漲的困難。可是沙特非常需要美國那筆石油款來維持生計,不給最大的客戶發貨,就造成了嚴重的收入虧空,最後的結果是美國的戰略儲備還沒耗光,沙特自己先慫了。

 

第三次中東戰爭

Capture+_2019-10-19-23-35-09-1  

 

有了第一次的失敗經歷,沙特國王算是鬧明白了:想要通過石油來收拾美國,自己手上得有足夠的存款,這樣停掉給美國的貨,還可以靠存款彌補虧空,所以說現金儲備是玩禁運的財政基礎。好在那之後石油市場行情很好,到了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前,沙特政府手裡就攢下了巨款,可以確保它在失去美國市場後活好一陣子。

 

也不知道阿拉伯聯軍的仗是怎麼打的,第三次中東戰爭結束後,以色列佔了埃及的西奈半島,佔了巴勒斯坦的大片領土,還佔了敘利亞的戈蘭高地。敘利亞和埃及為此一直耿耿於懷,盤算著把失去的土地給搶回來,後來的第四次中東戰爭就是為了這個才打起來的。那一次埃及和敘利亞很不厚道,趁著以色列人過小長假的機會發起了衝鋒,沙特既出錢也出人,很夠意思。

 

戰爭爆發的時候,大量以色列軍官都回家過節去了,所以阿拉伯聯軍一開始取得了勢如破竹的優勢,以色列那邊因為措手不及所以手忙腳亂,緊急派人去找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說飛機大炮有多少給多少,我要是被滅了你們損失可就大了。

 

第四次中東戰爭

Capture+_2019-10-19-23-35-21-1  

 

對於以色列的迫切請求,美國人也挺為難:如果明目張膽地援助以色列,那就是和整個阿拉伯世界作對,後果有點難以預料;如果不及時出手,以色列還真有可能被阿拉伯人給滅掉,那以後要在中東地區開展工作難度可就大了。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美國決定繼續幫助以色列,但是不能明目張膽的幫,只能偷偷地幫。

 

通過往返於以色列和美國的航班,大量的美式武器被送到以色列前線士兵的手裡。可是美以之間的航班​​數量有限,即使全包下來也滿足不了需求,在以色列十萬火急的催促下,尼克鬆一摔杯子下令直接讓軍方運輸機給以色列送貨。美國的先進飛機和導彈於是紛紛出現在中東戰場,敘利亞和埃及的幾百輛坦克隨後被毀,以色列不但扭轉了戰局,還搶回了之前失去的地盤。

 

阿拉伯國家意識到了麻煩,美國人他們肯定玩不過,明的不行那就只能玩陰的。於是他們湊一起開了個會,決定把石油產量每個月減5%,順便把油價提高幾倍,讓以色列和它的美國爸爸嚐一嘗肉疼的滋味。產量少了價格也高了,全世界的用油國家立馬就有了麻煩,尤其是全球耗油量第一的美國。

 

不過減產和提價並沒能讓美國傷筋動骨,軍方的運輸機依然頻繁地給以色列送貨,阿拉伯聯軍在戰場上都要哭了。面對自己那個執迷不悟的盟友,負有大哥責任的沙特坐不住了,乾脆號召盟友一起斷了美國的石油,其它協助以色列的國家也一併給斷了。阿拉伯人這一招有點狠,沒多久美國人的日子就變得很狼狽,就像我們開頭描述的那樣。

 

第一次石油危機時的美國加油站

Capture+_2019-10-19-23-35-29-1  

 

其實美國自己就是個產油大戶,只是那時候它自己的產量還不夠多,大概有30%依賴進口,而且主要從中東國家進口。過去美國和沙特玩“石油換安全”戰略,既可以從沙特那裡搞到便宜的油,也能防止蘇聯在中東地區擴張,可謂一舉兩得,但它萬萬沒想到沙特會來這一手。

 

石油減產、提價和禁運保持了幾個月後,美國的盟友們就扛不住了。這石油變得又貴又少,車輛跑不起來、機器轉不起來,工廠陸續倒閉,工人愁眉苦臉地失業,在家躺幾天后排隊找政府領失業補助,有些國家甚至出現了抗議,有些國家消費下降,這石油危機逐漸引發了經濟危機。

 

缺油問題很快就影響了國家外交關係,一些原本很忠誠的盟友開始對美國不滿意了,比如日本和歐盟就指責以色列對阿拉伯世界的入侵,也指責美國拉偏架影響了自己的生活。於是美國的處境開始變得尷尬了,不但國內鬧油慌,國際上也不受待見,而且盟友們也有離他遠去的跡象。

 

強勢的美國政府也不是吃素的,派人往返中東好幾趟,軟硬兼施讓沙特及時收手,甚至暗示會派軍隊過去把油田佔了。可是阿拉伯國家依然死扛著不復工,也死扛著不給美國發貨,還說美國要是敢派兵過去,他們寧可炸毀油田來個魚死網破。如此強硬的阿拉伯國家只有一個訴求:以色列必須退回到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前的位置。

 

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和福特總統

Capture+_2019-10-19-23-35-39-1-1  

 

要是依著阿拉伯國家,那美國就得在全世界面前丟面子,而且以色列要吐出到手的地盤,來個不敗而敗的結局。這個就有點難了,很顯然美國和以色列都不是省油的燈。可是美國人現在也沒別的辦法,這樣扛下去對自己實在很不利,兩害相權取其輕,看來這一次只能想辦法去勸以色列了。

 

從1973年的10月份一直到1974年的3月份,美國一邊忍受著缺油的痛苦,一邊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兩頭跑,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話說了無數次。忙活到3月中旬的時候,石油生產終於開始恢復,一方面因為以色列撤出西奈半島做了讓步,另一方面是好幾個阿拉伯國家因為收入太少都有點低血糖了。

 

老頭插嘴:除了以色列撤出西奈半島產油小國撐不住外,最主要的一點是以色列已狗急跳牆的揚言要使用核武器。

 

不過在石油危機持續的那半年裡,沙特成了最大的贏家。因為油價屢創新高而且沙特的出貨量最大,沙特政府的收入比往年翻了好幾倍,以至於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金主排行榜裡排名一下子刷到了第6名,也成了中東地區最富有的國家。

 

那次石油危機把其它國家嚇得不輕,這能源安全落在別人手裡實在太恐怖了,於是各國紛紛逼著自己想其它方法,盡可能降低對石油的依賴,核能、風能、水能等各種新能源的研究和開發開始變的熱鬧。

 

這次能源危機讓美國領教了阿拉伯人的倔強,事後它比過去更加重視和沙特的關係。當發現沙特攢了大量美元存款後,美國人花式邀請沙特到美國本土投資,讓沙特人把這些錢都花在美國;同時美國也在沙特大肆投資,最終讓兩國經濟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密狀態,這樣沙特以後再也不敢輕易對美國玩禁運了。

 

108.10.19轉載

arrow
arrow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