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NCj8kT  

 

王來春 (1967- ,2020年53歲) 出生於講閩南話的廣東潮州,因家貧,王來春初中沒畢業就輟學到處打工。

 

1988年,21歲的她到鴻海集團深圳富士康旗下第一家工廠-海洋電子當打工妹,10年內從流水組裝線的女工,爬升到掌管數千人的課長,成為當時中國人在富士康的最高主管。

 

1999年,32歲的王來春拿著多年打工存下來的積蓄,和哥哥王來勝一起收購香港立訊公司。2004年王來春在深圳創辦立訊精密。截至今 (109) 年7月17日,立訊市值新台幣1.6兆元,超越鴻海;她個人身價高達94億美元 (約2800億臺幣) ,也贏過郭台銘。



商周 2020年7月20日09:00

緯創跌停、鴻海震驚!立訊王來春會搶走蘋果、撼動郭台銘46年霸業?

 

緯創賣廠給立訊,是好是壞?市場初步裁決:壞事。

 

消息公布後,7月20日,緯創的股價數度被打入跌停,市值跌破1000億元。市場擔心,台灣蘋果iPhone組裝,將被紅色供應鏈取代,連鴻海、和碩的股價,都跟著下跌1%到3%。

 

此樁交易,市場傳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都感震驚,鴻海內部嚴陣以待。立訊董事長王來春究竟何許人也?她會撼動郭台銘46年的霸業,取代台廠在蘋果心中的地位嗎?

 

取代恐怕已經在發生。王來春掌管的立訊,截至7月17日,股價從今年最低點已翻了一倍,市值超過新台幣1.6兆元,超車鴻海;而她個人身價,高達94億美元,也贏了郭台銘。

 

立訊已經是蘋果最具爆發性的兩大穿戴產品—蘋果手錶Apple Watch、無線耳機AirPods主要代工廠。AirPods Pro估計今年第二季銷量季成長6成到7成,背後的功臣就是她。

 

揭密最可能撼動郭董霸業的人

 

庫克到中國只拜訪兩間企業,一家是鴻海,另一間是她的立訊。

 

鴻海主管透露,兩年前,鴻海便推測立訊將從零組件跨入組裝,是他們唯一潛在的對手,並成立專門小組研究這間公司,「我們連台灣的組裝對手和碩都不在意,只在意立訊!」

 

尤其,她身為一間中國公司董事長,集結的強將竟都是台商。

 

近十年來,王來春獨鍾台廠,她每隔三年就投資一家:2012年入股宣德、2015年投資聲學龍頭美律,2018年再砸下新台幣百億元買光寶的相機模組部門。在台灣零組件業,她如同地下女王。

 

今年再併購緯創後,她將成為鴻海、和碩、緯創外,第四家iPhone組裝廠。等於,蘋果將把旗下手機、耳機和手錶,三大最明星、最夯的產品,一樣一樣交給立訊,高度器重。

 

在她集結這群台商強將前,這群人都是單打獨鬥。

 

一位台灣組裝大廠總經理直言:「立訊是家陸皮台骨的企業。」能有今天,靠得正是與台灣廠商和人才合作。

 

出身農村、愛打籃球,還參加過校隊的的王來春,號稱「台灣控」,最愛和台灣公司合作,連財務、管廠都交給台灣人打理,在台北內湖、土城園區,有時可見她「串門子」的身影。

 

這個女人為何會讓台商願意埋單,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也倚重她?庫克到中國只看兩間公司,一間是鴻海,另一間就是她的立訊,並盛讚她的工廠是「超一流」。

 

二十年內,她從殺到見骨、競爭最激烈的連接線,浴血竄起,做到全中國最大,跨足聲音、光學、馬達零件,最殺戮的市場,她把毛利率撐在20%上下,營收以平均每年近6成速度成長。

 

與王來春熟識、美律董事長廖祿立點出,各家台廠願意埋單她的關鍵理由:有容乃大。

 

她不是女版郭台銘,更懂「聽別人說」

 

立訊與美律合作很深,2015年年底它入股美律的中國廠,今年年初又和美律前往越南設廠;而單看美律股價,從2015年年底不到60元,到2017年,最高上漲至超過250元,翻漲超過3倍。

 

「她要投資但不會來掌控,大家合作產生互補、綜效,才是她關心的。我們需要他們(指立訊)的協助,只要提出來,她能做到,就盡量來協助幫忙,」廖祿立對商周指出,「這種風格是比較有遠見的地方。」

 

廖祿立所謂的「沒有掌控」,是指立訊和美律共同投資,各持股份而非購併;所謂「協助幫忙」,是指美律專長只在聲學元件,而把上百個不同零件兜起來、製造成一副副蘋果的AirPods,這是立訊的本事,雙方相輔相成。

 

王來春出身鴻海,她的工廠內到處貼著「郭語錄」,視郭台銘為偶像,她最喜歡郭的一句話是:「機會留給準備好的人。」她也努力當個「準備好的人」。

 

她不常化妝,常穿一件簡單T恤搭西裝外套,不像其他老闆打高爾夫,也不愛買藝術品,她曾說過,她只愛工作,外界認為她是「女版郭台銘」。

 

但與她熟識的學者直言兩人完全不同,「我告訴你,Grace(指王來春)不是你能想像的,不是你訪過的台灣那些人,是非常特別的。」

 

郭台銘在復興航運只待了兩年就創業當老闆,如高高在上的將軍指揮作戰;但王來春高中畢業後在三洋電機、鴻海集團整整打工十三年,皆是聽別人的指揮。

 

「她是一個平易近人的經營者,個性隨和,不是像郭董(郭台銘)那種霸氣的人,」與王來春接觸過的電子大廠主管表示。

 

少了份霸氣,但在「聽別人說」這件事,王來春比郭台銘更懂。

 

「她曾經在日商(三洋電機)做喇叭,她知道裡面有學問,」廖祿立表示,「但她很尊重專業,這很重要,大家談起來就會滿舒服的啦!」與郭台銘的風格迥異,她並不「先說」,而是「先聽」。

 

每次合作,她先問先聽的事是:你需要什麼?

 

王來春「聽到」台廠最需要兩件事:

 

第一,有產品,但欠缺發揮效益。

 

例如,宣德本來做的是連接器的頭,獲利低;立訊投資後將連接器頭和線材整合,一起降低客戶採購成本,宣德因此大吃蘋果訂單,2016年至2019年,營業利益翻了25倍。

 

第二,好公司卻老化,要找傳承的。

 

例如廖祿立已經75歲,「對抗老化」是他們最煩惱的問題;她此時投資成為新股東,等於讓老企業注入新活力。

 

「立訊是他們出脫的好機會,不然像宣德繼續做連接器,到今天可能也不知道在哪;美律一家公司,又怎麼可能打得贏(陸廠)歌爾跟瑞聲?」廣發證券分析師蒲得宇指出。

 

她是台灣控、愛用台灣人

從創業、找技術夥伴到鞏固蘋果單,王來春深知當個互補者,讓人更強大。

 

王來春善於傾聽跟觀察,剛從正崴(編按:1994年正崴與鴻海分割,她選擇到正崴工作)出來創業時,她問台幹們:「有誰願意跟我一起創業?」她觀察每一位台幹,有的把手舉高,有的緩緩舉手,有人乾脆不舉手。

 

最後,她就挑那些把手舉高的,因為她知道,這群台幹在原本公司懷才不遇,是最有拚勁、想做大事的人。

 

用力聽懂需要,因為她清楚:成為一個互補者,會讓人更強大。

 

暢銷書《競合策略》描述:互補者如同熱狗與芥末的關係,兩者結合時,能帶給客戶更好的價值;競爭者則是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喝了其中一種,就不需要另外一種。

 

王來春剛創業時,連接器市場已成紅海,老東家鴻海更是殺價競爭的佼佼者,她不另闢蹊徑,走「互補者」這條路,絕非鴻海的對手。

 

她成為合作夥伴的互補者,連挑人才也善用互補的威力。

 

高中畢業、大學落榜後就工作的王來春,最大的罩門是「講英文」,她找到台灣貿易商萬錡隆,當時的負責人蔡鎮隆是留美碩士,她因此合併兩家公司,蔡鎮隆不但成為宣德董事長,更成為鞏固蘋果訂單的左右手。

 

她的戰友們都營運翻揚

但台廠對「紅色供應鏈」多有戒心,她何以能突破心防,讓這群老江湖的台廠願意與她合作?

 

她互補,還懂得讓利。

 

立訊準備上市前,王來春做了一個「反常識」的舉動:她讓前老闆、正崴董事長郭台強入股,這等於她需損失一些股份,但理由是:一則拉緊與前東家關係,二則她當時尚無實力與正崴抗衡,如果正崴要與立訊競爭,她無法對抗。

 

如今,正崴是僅次於王來春、她哥哥王來勝第三大股東。以正崴目前持有的立訊股票,市值高達超過新台幣100億元,但正崴的營收僅約立訊的1/3。

 

換言之,她以100多億元的「大禮」,換得公司成長的空間。

 

當王來春與廖祿立洽談合作時,廖祿立先跑了一趟宣德(編按:宣德已被美律持有3成股份)。他發現,立訊不同於其他紅色供應鏈學技術、挖人才後,就把合作對象踢一邊;他看到宣德獲利成長,員工、股東都開心,股東權益報酬率從12年的「負」29%,去年已翻成「正」20%,這才與王來春結盟。

 

這套模式,沿用在王來春對台廠的投資。2016年,立訊東莞廠立德增資,王來春放棄認股,宣德持股由25%增至70%,變成宣德獲利飛躍的大補丸;2018年,立訊旗下立景創新以百億買下光寶相機模組廠,光寶入股立景創新10%,立景創新也並未併入立訊,而在香港獨立上市,光寶可受惠上市利益。

 

王來春愛與台廠合作,有時代背景。

 

中國資本市場起飛,立訊本益比高達50倍,但其他陸廠本益比也不低;相對來說,台廠本益比長期偏低,例如美律本益比甚至曾只有10倍,相對便宜,堪稱物廉價美。

 

而且,鴻海、和碩大廠該整合的都已經整合,其他組裝廠也沒有能力再去整合台灣的中小廠商,立訊乘機扮演整合者。

 

一個願意去想合作夥伴利益的人,思考的是更長期遠大的目標,而王來春的最大企圖,就是綁住蘋果訂單。

 

「與鳳凰同飛的,必是俊鳥。」她逢人常說這句話,為了鞏固蘋果的訂單,她從客戶飛機落地就布局。

 

當蘋果主管及工程師訪廠時,她先了解派多少人來,每一人均派一輛車接機;當蘋果主管來訪,提出任何品質、製造的要求,她二話不說照單全收。

 

她從一條充電線慢慢綁住蘋果

 

最新開發、沒人做過的單她照接,聯合台廠打群架,是立訊展現價值的籌碼。

 

在蘋果眼中,立訊本來只是不起眼的小廠商,而它卻從幫蘋果做一條充電線開始,爬到今天的地位。

 

2014年前,立訊只是蘋果的充電線廠商,但一年後,就做進第一代蘋果智慧手錶的無線充電模組;再一年,正式成為蘋果智慧手錶的組裝廠。

 

強烈企圖,讓中國農村出身、53歲的王來春,屢接蘋果大單,身價超過70歲的郭台銘。

 

「蘋果最新開發、沒人做過的單,立訊都敢接,」科技產業二十年經驗的資深分析師指出。

 

AirPods本來最大的供應商是台灣的英業達,蘋果要求擴廠,但英業達評估該產品有數百項零件,工藝複雜,擴產風險太高而拒絕;相反地,王來春聽到AirPods訂單,卻一口答應蘋果,產線一開11條,每條產線動用數百名員工,結果,把英業達的訂單全搶過來,成為新一代AirPods的最大製造商。

 

「這對於客戶來說很爽、有求必應啊,等到出問題的時候,反正頭已經洗下去了嘛!」台灣組裝大廠主管表示。

 

「庫克會強迫他的供應鏈副總,去找第二供應商,分散供應商是他掌管這家公司(指蘋果)的鐵律,」蘋果供應鏈廠商主管指出,「他非常、非常反對供應鏈被綁在少數的供應商手上。」

 

王來春知道要綁住蘋果的心,第一,她必須「聽話」,給客戶要的;第二,她得有「籌碼」,展現價值,不容易輕易被競爭者取代。而她的「籌碼」,就是聯合台廠打群架。

 

她憑什麼挑動鴻海、和碩神經

 

現在,和碩與鴻海對於立訊的來襲,都已心生警戒。

 

和碩主管透露,鴻海掌握蘋果最高價iPhone的訂單,和碩主力在低價版的,立訊若切入iPhone供應鏈,對和碩衝擊最大、鴻海次之。

 

立訊向來搶做蘋果最新的產品(包括Apple Watch、AirPods等),蘋果越新的產品,毛利越好。立訊的毛利率是鴻海3倍以上,長遠來看,搶奪鴻海手上最新、最肥的新iPhone,不無可能。

 

除與立訊合作的台廠如宣德、美律股價均已翻倍外,做AirPods Pro降噪機構件的康控,是另外一家立訊概念股,股價從四年前、AirPods第一代時不到70元,最高漲到破500元。

 

這次,立訊如果正式跨入iPhone組裝,「就等於開一個門,讓零組件從這個門進去。」蒲得宇說。

 

「鴻海組裝iPhone其實沒賺錢,而是賺機殼、零組件的錢,立訊也是,」蒲得宇進一步表示。

 

「客戶對於互補者的期待,是希望給他們選擇,讓他們感到物超所值,」元智大學管理才能發展與研究中心主任吳相勳說。

 

他打個比方:汽車經銷商除了賣汽車外,通常會和保險公司配合兼賣車險保單,但若只賣一家的車險,客戶不會接受;若同時能賣各家的車險保單,讓客戶自己挑,那就會有價值。

 

王來春把自己當成「汽車經銷商」,她不只是要賣「立訊」的保單,也要能賣「美律」、「光寶」的保單,讓蘋果來挑,再連同汽車和保險打包一起賣出去。

 

庫克大力扶植王來春,不只看中她的技術、管理,也看中她槓桿中國、台灣兩地的能耐。因美中貿易戰,蘋果要求旗下供應鏈分散,她馬上和美律一起到越南設廠,響應蘋果政策,給她比其他廠商更多機會。

 

《競合策略》提及,互補者間也會因分潤不均而產生角力。今日,王來春可能是台廠的互補者,但將來,或許會成為最大的競爭者。



 

鏡週刊 2020.05.20 05:58 女版郭董戰鴻海

 

立訊崛起搶單新哀鳳 女版郭台銘威脅鴻海、和碩

/tmp/php2fKcJj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要緊張了!受到外資連續賣超影響,鴻海近期痛失電子代工市值龍頭寶座,對手竟是來自對岸一家營收規模僅鴻海1/20的無線藍牙耳機代工廠—立訊精密。本刊調查,有「女郭董」之稱的立訊董座王來春,靠著成功複製鴻海模式,繼取得蘋果零組件與熱賣的無線藍牙耳機AirPods後,下半年將搶下iPhone 12訂單,進一步威脅鴻海霸主地位。

 

上週三(5月13日)《日經亞洲評論網站》報導,在蘋果要求下,大陸代工廠立訊精密將啟動歷年來規模最大的投資,標的為台灣金屬機殼廠可成,藉此打造新的iPhone代工生態圈。消息一出,在中國深圳交易所掛牌的立訊精密市值衝高到1.1兆元,遠超過鴻海的1.07兆元,成為全球電子製造代工業(EMS)市值最高的公司。

 

很難想像,去年營收規模只有鴻海的1/20,獲利也只有鴻海的17.26%,目前僅擁有蘋果無線藍牙耳機和連接器訂單的立訊,市值竟然能夠超過蘋果20多年來的最大代工夥伴—鴻海。

 

其實日本媒體報導並非空穴來風,日前一家蘋概股高層就對本刊透露,今年下半年蘋果即將推出的新一代iPhone 12,分食組裝訂單的代工廠出現新面孔,就是來自對岸的立訊。「以前的iPhone都由鴻海、和碩與緯創等台廠負責組裝,但是今年蘋果高層找上了王來春(立訊董事長),要她加入iPhone組裝廠之列。」該高層說。

 

將於9月發表的iPhone 12,是蘋果首支5G手機,傳聞相機功能大躍升,鏡頭從三眼變四眼,果粉極為期待。身為立訊董事長的王來春何許人?為何能獲蘋果青睞,加入iPhone 12代工行列?

 

她曾是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旗下富士康深圳廠的打工妹,1999年離開富士康創業,師法「鴻海模式」,從連接器做起,一路壯大。

 

隨著立訊股價飆漲,今年53歲的王來春身家高達人民幣445億元(約新台幣1,868億元),相較於郭台銘的1,770億元有過之而無不及。而王來春的哥哥王來勝,也是立訊共同創辦人與大股東,兄妹倆的身價合計超過新台幣3,500億元。



王來春寫下女工傳奇 鴻海前主管:離開就變大老闆

/tmp/php0eApqp  

 

本刊私下詢問鴻海集團主管,是否有聽聞立訊將加入iPhone 12組裝代工名單的消息?「形勢比人強,EMS(電子製造服務)模式已經是顯學,稍微用心一點的陸廠都學會了,台商已沒有優勢。」一位不願具名的鴻海集團主管無奈地表示。

 

蘋果為何會看上營收規模遠不如鴻海,僅幫蘋果代工組裝無線藍牙耳機AirPods的立訊,加入iPhone 12組裝代工之列?關鍵在於「台商會做的,很多中國廠商幾乎都會做了。」曾任鴻海主管、後來自行創業的林先生分析。

 

待在鴻海,一輩子當工人;離開鴻海,就變成大老闆。這就是王來春的最佳寫照,也是鴻海最大的問題,我就因為這樣離開鴻海創業的,王來春如果繼續待在鴻海,就沒有向上發展的潛力,立訊就是鴻海自己培養出來的頭號競爭者。」林先生對本刊形容。

 

「王來春從鴻海挖了很多關鍵人才。」林先生說:「在鴻海月薪人民幣2,500元的員工,到立訊變7,500元,領人民幣1萬元的副理變3萬元,還有股票分紅。很多立訊主管原本都是鴻海人,立訊剛成立時,王來春就幫鴻海代工連接器,協助降低成本,早期立訊營收有一半來自鴻海,後來蘋果發現立訊逐漸壯大,直接找立訊代工。



小小耳機代工廠好威 蘋果庫克竟跳過鴻海專程登門

/tmp/phpWo4pla  

 

很難想像,去年營收規模只有鴻海的1/20,獲利也只有鴻海的17.26%,目前僅擁有蘋果無線藍牙耳機和連接器訂單的立訊,市值竟然能夠超過蘋果20多年來的最大代工夥伴—鴻海。

 

一家蘋概股高層就對本刊透露,今年下半年蘋果即將推出的新一代iPhone 12,分食組裝訂單的代工廠出現新面孔,就是來自對岸的立訊。

 

將於9月發表的iPhone 12,是蘋果首支5G手機,傳聞相機功能大躍升,鏡頭從三眼變四眼,果粉極為期待。身為立訊董事長的王來春何許人?為何能獲蘋果青睞,加入iPhone 12代工行列?她曾是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旗下富士康深圳廠的打工妹,1999年離開富士康創業,師法「鴻海模式」,從連接器做起,一路壯大。

 

不只如此,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2017年底到中國參訪,就跳過鴻海,直接登門造訪立訊,王來春受到蘋果重視的程度由此可見。參訪結束後,庫克還在微博上寫著:「在昆山拜訪了我們的合作廠商立訊精密。他們超一流的工廠,將了不起的精良工藝和心思融入了AirPods的製造,王來春女士打造了以人為本的卓越文化。我們很高興可以跟他們合作!」

 

本刊取得國內一家大型金控內部研究報告,直指「立訊近幾年來的平均獲利成長率高達3成,新終端產品AirPods受蘋果公司青睞,未來也會將此模式複製到通訊、汽車,預期營收達人民幣1,500億元不是太大問題(2019年立訊營收為人民幣625億元,約新台幣2,644億元)。」

 

該研究報告甚至點出,「立訊受中國政府和蘋果扶持,高階主管團隊年齡在40歲上下,充滿幹勁;立訊的毛利率和淨利率達20%及7%,鴻海毛利率和淨利率僅6%和3%,立訊進軍iPhone組裝,短期除對和碩與緯創造成影響外,長期對鴻海一定會帶來衝擊。」



王來春身段柔軟愛來台 郭台強、童子賢投資她都賺

/tmp/php1pxE5N  

 

《前段重複,略》

 

立訊進軍iPhone組裝,短期除對和碩與緯創造成影響外,長期對鴻海一定會帶來衝擊。郭台銘多年來並未因此跟立訊撕破臉,弟弟郭台強旗下的正崴,還在2009年投資立訊,取得3.08%股權,郭台銘甚至說:「富士康在大陸創造很多億萬富翁,王來春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而台灣電子代工二哥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也與王來春有不錯交情;2010年時,和碩曾把旗下轉投資、位於江西的連接器廠博碩科技賣給王來春,2013年,和碩又以財務性投資為由,拿了人民幣1.29億元投資立訊。光是在去年第4季,和碩處分立訊就賺了18.58億元,投資報酬率非常可觀。

 

「王來春身段非常柔軟,明明是想搶生意,但到我們公司拜訪時,卻說她只是什麼都不懂的小女子,不用擔心啦!」曾與王來春交手過的台商透露。

 

「她(王來春)很愛來台灣,常買零食、美食到辦公室跟員工打成一片,我們都稱她『大姐』。」一位被王來春從鴻海挖角的研發主管透露。



富士康生產線工作10年 打工妹變身市值逾兆大老闆

 

《前段重複,略》

 

被大陸網民稱為「女版郭台銘」的王來春,跟香港首富李嘉誠一樣出身廣東潮州,因家貧,王來春初中沒畢業就輟學到處打工,1988年,21歲的她到鴻海集團深圳富士康旗下第一家工廠-海洋電子當打工妹補貼家用 (後來為補強學歷,到清華大學深圳研究所取得EMBA) 。

 

32年前,剛改革開放的深圳缺乏基礎建設,生活環境困苦,停水、停電是常有的事,每遇停水,富士康女工們就得帶著臉盆到一公里外的村子洗臉、刷牙,再到建築工地裡的小木屋洗澡;一停電就停工,但若半夜電來了,就要爬起來工作。

 

多數女工因為太辛苦而早早離職,王來春不但堅持下來,還常在其他員工睡著後,回到生產線加班。憑著努力和毅力,10年內從流水組裝線的女工,爬升到掌管數千人的課長,成為當時中國人在富士康的最高主管。

 

1999年,32歲的王來春,在富士康廠區內顯然是前途光明的主管,但她卻選擇離開,拿著長期打工存下來的積蓄,和哥哥王來勝(立訊副董事長)一起收購香港立訊公司,2004年王來春又在深圳創辦立訊精密,主要業務就是鴻海最擅長的連接器。

 

令人訝異的是,王來春的立訊除了產品原本生產連接器的立訊,在蘋果公司推出AirPods無線藍牙耳機後,也率先搶下代工訂單,去年蘋果推出AirPods Pro,因銷售優於預期,也帶動立訊股價水漲船高,一路從去年初的人民幣12.81元飆漲到今年最高51.63元,隨著市場傳出蘋果今年將把iPhone 12組裝訂單交給立訊,立訊的市值也順利超越鴻海。

 

從連接器、無線藍牙耳機,再到iPhone整機組裝的上下游垂直整合成長模式,宛如20年前鴻海從連接器切入電腦和手機組裝一樣,中國媒體《英才雜誌》日前就以「立訊精密能否成為下一個富士康?」為題,進行大篇幅的報導。




後記

 

本文發表後一位大嘴巴的老先生立刻留言說

 

王來春女士在中國6.5億女性中被評為最富有的第7人,真是了不起!

 

其實我最想知道能幹的王女士感情生活是怎樣的,但在網絡上只找到這些資料:

 

「一個初中都沒畢業的打工妹,沒錢沒權沒背景,怎麼可能在30年裡,搞出上百億的身價?所以有人傳「王來春是郭台銘的情婦,因為郭對她太好了……這些傳言,對王來春的影響都不太大,她既沒辟過謠,也沒刻意撇清過啥。」

 

老實講我不相信這些傳言…風流的郭懂怎會看上一個「有才無貌」的大陸鄉下妹呢!

 

另一方面,好拚事業的女人通常都會忽略愛情和家庭,不過也無所謂,今日的王女士必定有不少「小鮮肉和小狼狗」陪伴左右了!



老頭答:

 

老哥的魯蛇思想甚重。

 

1. 不管男女,如果出身貧寒,想要翻身,必然得克制人的需求與慾望,捨棄很多東西。譬如說愛情與婚姻,女人談戀愛,結婚生子都會妨礙她的事業。

 

2.所有媒體都不提王女士的感情世界,必然有蹊蹺。13歲就出來混的打工妹,很早就會接觸到異性。媒體不提她未婚,顯然她不是。老頭推測她應該是很早就吃過男人的虧,曾有過短暫的失敗婚姻。至於如今的她是否面首無數,老哥想的太天真了。

 

男人需要女人來發洩,女人自己用手就可以解決,大多數的時候比男人還好用。事業心重的女人通常不需要男人。

 

3.魯蛇總看到別人光鮮的一面,無限羨慕,甚至嫉妒,卻沒看到人家背後的努力與心酸。13歲的小女工在32歲時可以買下一家公司,20年間她是多麼的努力賺錢 (常加班) 與存錢 (極度節儉) ,還要上夜校補學歷。她哪有時間談戀愛!

 

4.有清一代直到民初,閩粵兩省男子多往南洋謀生,事業有成的回鄉娶親,大多數則在南洋以番婦為偶。原鄉很多女子終身未婚,姑老以終,也發展出同性戀情。老哥是香港人,早年應該聽說廣東「媽姐」吧!

 

5.王女士之兄王來勝長王女士3歲,婚姻狀況亦不詳。

 

老哥一把年紀,凡事多想想,但也不要胡思亂想。

 

/tmp/phpDnU5ki

/tmp/phpMxJjSC

 

/tmp/phpYpBVXX  

 

 

 

老頭插嘴:公司排名第三的董事兼副總經理葉怡伶,台灣人,東吳會計畢。她的薪水竟比董事長副董事長略高。

 

上市公司揭露資訊:

 

葉怡伶女士:1971年出生,中國台灣公民,台灣東吳大學會計學學士,現任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葉怡伶女士於1996年7月至2000年6月任職於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審計部高級審計員,2000年7月至2008年11月先後就職於台灣上市公司——華新麗華股份有限公司、奇普仕股份有限公司和健喬信元醫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門擔任財務主管,2011年加入公司。葉怡伶女士已於2011年11月取得在華工作資格。

 


股吧網 2019-10-01
潮汕女性性格多內斂傳統,立訊精密創始人王來春骨子裡的家族意識

 

109.07.22彙整初稿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立訊精密 王來春
    全站熱搜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