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cD0anM 

 

自然界沒有善惡是非,能讓你活下來的就是真理。

 

欺騙是生物為生存而演化出來的本能,生物為了順利謀生與繁殖而欺騙,擅於欺騙的生物在生存與繁殖上必然具有優勢。

 

生物為了生存會欺騙天敵、欺騙獵物,極少數的甚至同類也騙,萬物之靈的人類什麼都騙,騙父母騙妻兒騙老師 (老闆) 騙同學 (同事) ,更奇葩的是還會欺騙自己。

 

 

天下頭條 2022-01-23

我們都在欺騙基因

 

醫美是對男性基因的欺騙,男性的大腦知道這個女孩兒因為整容才這麼美,但是基因不知道,所以說,醫美能夠欺騙基因,而基因的決策層級高於大腦,基因會讓男性對醫美的作品產生強烈興趣和慾望,這就是所有男性嘴上說著不喜歡整容臉,現實生活中卻忍不住看、甚至舔的原因。

 

說的直白一點,男性不介意女性整容,本質上是他們根本不介意和那些女性共同欺騙自己的基因,進而獲得基因的獎賞----多巴胺

 

老頭插嘴:

 

多巴胺(dopamine或DA,是一種重要的神經傳遞物,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多巴胺通常在人的腦和腎臟中合成。在大腦中多巴胺作為神經傳遞物,透過神經元釋放一種化學物質將訊號發送到其它神經細胞。大腦包括幾個不同的多巴胺通路,其中一個起著獎勵–激勵行為的主要作用。大多數類型的獎勵增加多巴胺在腦中的濃度。神經系統以外,在身體的幾個部分多巴胺作為局部化學信使的功能。在血管中它抑制正腎上腺素的釋放,並作為血管擴張劑 (在正常濃度下) 在腎臟中它增加鈉和尿的排泄在胰臟中它減少胰島素生產在消化系統中它減少胃腸蠕動和保護腸黏膜並在免疫系統中它減少淋巴球的活性。

 

簡單的說,多巴胺讓人有爽的感覺。

 

可以說,不以繁衍為目的的談戀愛、乃至結婚,都只是一場男女配合、追逐多巴胺的遊戲。

 

男性追逐「性」其實是「假裝在繁衍」,進而從「基因」那裡騙取多巴胺;而女性欺騙基因的方式則是「物質」,越來越豐富的物質會讓女性的基因認為自己的後代可以很好的生存,進而獲得基因層面的「安全感」。

 

近些年來,無論商人還是明星,所有「翻車」的男性都是因為「性」,而所有「翻車」的女性都是因為「錢」。

 

其實說來可悲,幾乎所有人類的行為,賺錢、積累物質、贏得喜愛、發生故事,都不過是在討好我們與生俱來的基因,放縱的人吃喝玩樂追逐多巴胺、節制的人讀書健身追逐內啡肽,本質上誰也不比誰高明,基因的先天設定限制了我們「當一個人」的邊界,而真正的哲學思辨並不是閱讀著作、理解概念,而是窮盡大腦之算力,對世界和自我進行超頻思索,對基因和邊界進行拓展剝離,為自由意志尋得空間,為人之為人創造可能。

 

老頭插嘴:多巴胺可以讓人有爽的感覺,內啡肽則讓人有幸福感,兩者的差別其實不大,而且都會成癮。

 

欺騙基因的本質依舊是對基因的順從,只要規則不變,基因通過分泌激素來操控人類的喜怒哀樂,只要人類依舊追求快樂、迴避痛苦,人就只能作為基因的奴隸存在。

 

為什麼我總是強調痛苦的價值,因為只會一味取悅基因的人根本不具備嚴肅思考哲學的可能。

 

通識哲學,識破一切。

 

 

天下頭條 2021-09-03

人生,不過是一場「內分泌的遊戲」

 

什麼是活著?活著就是一種感覺,一種體驗,有時會體驗快樂,有時會體驗痛苦,有時會體驗憤怒,有時會體驗興奮,正式這些體驗帶給我們活著的感覺。

 

可隨著生物學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自我這個生物體的瞭解越來越深入,在科學的角度,我們的大腦到底是如何產生這些千奇百怪的感覺的呢?

 

我們的感覺都是由自身分泌的激素決定的。

 

簡而言之,我們內心中的所有體驗,在生物學上僅僅是自我分泌不同的激素,然後這些激素在神經系統中傳導,就讓我們有了諸如痛苦、開心、興奮、抑鬱等等感覺。

 

人生,其實不過是一場內分泌的遊戲。

 

01 多巴胺的遊戲

 

多巴胺是一種能帶來能量和動力的神經傳導物質,由大腦這個最大的神經系統分泌。

 

多巴胺是一種獎勵機制,當你做了什麼事滿足自己的生理或者心理需求時,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讓你感覺到快樂、激動、興奮。

 

這就像給我們的人生發工資,一個人多巴胺分泌的多,這個人就會充滿進取心,同時每次取得進步就會有深深的滿足感。

 

而一個人如果感覺消沉,沒有激情,厭倦身邊的一切,那就是大腦給你工資發的少,多巴胺分泌失調,自然缺少向上的動力。

 

這就是為什麼一個人一定要有積極的人生觀,同時保持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思維習慣,因為在多巴胺這場遊戲裡,當你有著積極的心態,你內心就充滿需求。

 

而每次當需求得到滿足時,大腦分泌多巴胺,你就會產生成就感和滿足感,這就會讓你始終體驗到快樂、自信和幸福。

 

而當你悲觀厭世的時候,你不給大腦分泌多巴胺的機會,因此也就得不到獎勵,你就會陷入自卑、抑鬱和痛苦之中。

 

缺少多巴胺的人生,就如一個拿不到工資的窮人,人窮志短,意志被消磨,人生也就難言成功。

 

02 荷爾蒙的遊戲

 

戀愛不過是荷爾蒙在作怪。

 

荷爾蒙學名叫苯基乙胺,也是大腦分泌的一種化學物質,神經系統感受到荷爾蒙的作用,就會使人心跳加速,面色潮紅,瞳孔放大,內心是不可言說的喜悅,這也就是俗稱的一見鍾情。

 

愛情對人生的意義不言而喻,愛情讓人們更完滿,沒有愛情的人生就像沒有陽光雨露的花草,缺少生機和活力。

 

荷爾蒙會帶給人生機和活力,男性荷爾蒙會讓人肌肉更發達,更具攻擊性,更有戰鬥力,同時也更具有激情;女性荷爾蒙會讓女人的皮膚更細膩,性格更溫柔,心思更敏感。

 

老頭插嘴:大多數雄性動物發情時如未能順利交配,因體內過量荷爾蒙的激發,都會變得暴躁,也具有很大的攻擊性。諷刺的是,如加以閹割去勢,因為荷爾蒙不再分泌,就變得十分溫馴。人類則不然,人類已進化為終年發情,雌雄兩性都沒有明顯的發情期。男人性起時並無明顯的攻擊力,反而是喪失性力閹人具有相當的攻擊力,然而通常是背後傷人的隱性攻擊力。有趣的是醋男也會如同閹人一樣,帶有隱性攻擊力。雄獸因發情而具有攻擊性4男人則因嫉妒而具有攻擊性。

 

勇敢地和異性接觸,交流,就會讓荷爾蒙分泌更多,都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當有異性在身邊的時候,普遍都會神采飛揚,更具表現力。

 

愛情有些小挫折,不要氣餒,勇敢地開始新的愛情遊戲,體會荷爾蒙帶來的美好感覺吧。

 

03 內啡肽的遊戲

 

內啡肽是人在經歷痛苦或者處於艱難的環境時,為了對抗外界的刺激,大腦垂體分泌的一種化學物質。

 

內啡肽是一種天然的鎮痛劑,它生於痛苦卻又止於痛苦,會讓人產生平靜、自信而又欣快的感覺。

 

如果說多巴胺帶給我們刺激和快感,那內啡肽就帶給我們幸福感

 

內啡肽是一種苦盡甘來的感覺,是艱苦過後的欣欣然,是困惑焦慮過後的平靜喜樂,健身、跑步、瑜伽、修行,這些不斷去超越身體還有精神極限的做法實際上就是在尋求內啡肽帶來的那種幸福和充實的感覺,所以人們也稱呼那些修行者是內啡肽體驗者。

 

人生有苦才有甜,只有嘗過痛苦的滋味才會懂得幸福的來之不易,也會知道珍惜幸福,感覺知足。

 

低層次的人追逐多巴胺,只想著一時的刺激和滿足,高層次的人體驗內啡肽,懂得真正長久的幸福需要從艱難困苦中得來,需要主動走出舒適區,需要不斷地超越自己,不斷地打破自己的極限。

 

結語:

 

人生不過是一場內分泌的遊戲,那還有什麼理由不開心?

 

當你深陷困惑之中不能自拔,當你對未來迷茫而又絕望的時候,不妨從這場遊戲中抽身出來,主動去追尋自己想要體驗的感覺,從更高的維度看待當下的困境,那樣也許就可以重新認識自己,積極地面對人生。

 

 

BBC中文網 2019年9月17日

謊言無法杜絶?動物和人類都如此

 

你是一個誠實的人嗎?

 

事實證明撒謊 ,至少是那些無關緊要的謊,可能是將我們所有人聯繫在一起的社交粘合劑。雖然我們不善於識別謊言,但可能只有一個簡單的技巧可以幫助你發現說謊者......動物學家、作家露西·庫克(Lucy Cooke)探索為什麼在整個動物界以及在人類中普遍存在這種不良行為。

 

說謊以求和平

 

通常我們所說的「撒謊」是指某人用言語或行為來欺騙我們。但實際上,因為我們並未凖確說出我們的真實想法,真正的對話才成為可能。如果在每次聊天中,與你交談的人都會說出他們對你和你的人生決定的看法?這將是無法忍受的。

 

即使我們強烈不喜歡某人花大價錢剪的新髮型,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想揭穿這一點。

 

我們意識到,百分百講真話可能弊大於利,而這種默契是許多人類社會互動的核心。

 

所以欺騙是把我們聚集在一起的粘合劑,它是合作的潤滑劑,也讓世界保持和諧。

 

三分之一的人每天撒謊

 

心理學家懷斯曼(Richard Wiseman)說:「大約三分之一的人每天都會說謊。」

 

然而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有百分之五的人聲稱他們從來沒有撒謊。顯然,我們很多人甚至在匿名調查中也不說實話.....

 

犯人比法官更能識別謊言

 

「我們擅長撒謊,但我們卻不善於測謊。」懷斯曼繼續說道。

 

我們認為自己善於發現欺騙行為,但當你讓兩個人進入實驗室並向他們展示一個人說謊和講真話的視頻,再問參與者哪個是真話哪個是假話,結果是只有大約一半的人能猜對。

 

警察,律師甚至法官猜對的機率也是如此。

 

只有一小波人能勝出,那就是犯人。

 

用耳聽,別用眼看

 

我們不善於識別謊言因為我們是視覺生物。我們的大腦大多用於視覺處理,因此我們傾向於在試圖辨別某人是否說謊時依賴這些視覺線索。

 

他們在座位上走來走去嗎?他們打手勢嗎?他們的面部表情是什麼樣的?然而,這些事情是大多是可控的:高級的騙子知道對方想要嘗試發現謊言的內容。

 

除此之外的信號就是我們說話的內容和方式。

 

這對騙子來說要難得多。 所以如果你集中注意力,並且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圖案,你就會成為一個更好的謊言識別者。

 

一般來說,撒謊的人說話較少 ; 他們需要更長時間回答問題。他們傾向於在謊言中,不表達自己的情感。所以「我」、「我的」這些詞經常會消失。

 

在額頭上畫個Q試試

 

我們中的一些人是比其他人更好的騙子,懷斯曼做了一個區分這兩種人的測試。它被稱為「Q」測試,只需要五秒鐘就能完成。

 

用食指在額頭上畫一個大寫字母Q。問題是,你把Q的尾巴放在右眼還是左眼上?換句話說,你是否正在繪製Q以便別人可以看到,或者方便你自己看?

 

理論上說,如果你把尾巴放在左眼上,方便你對面的人看,那麼你總是在考慮其他人如何看待你,因此你應該能成為一個好騙子。

 

但如果你把它放在右眼上, 你從自己的角度看世界 ,所以你往往更誠實一點。

 

自然界的騙子

 

欺騙無處不在。在自然界中,動物不斷地用偽裝行為欺騙宿敵以傳承基因。

 

比如雄性魷魚會假裝雌性混在雌性當中,以求渾水摸魚的交配機會。而且永遠不要相信雞...... 公雞會發出分享食物的虛假聲音來吸引母雞注意,然後發生性行為。而非共享晚餐。

 

海鳥在他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裏經常會成對出現,我們曾經認為這意味著他們一貫保持忠誠。

 

但科學家們了解到,即使是像海鳩那樣終身保持同一配偶的鳥類,為了可以得到更多更優質後代,也會偷偷摸摸進行「婚外」交配。

 

人類什麼年齡開始撒謊?

 

懷斯曼說,一些有趣的研究可以確定孩子在什麼年齡開始撒謊。

 

「你把孩子帶進一個房間,你告訴他們,『我們在你身後放置你最喜歡的玩具,但請不要看』 - 然後你走出房間,再次提醒他們不要看玩具」,他說。

 

當你通過閉路電視觀察他們時,你會發現幾分鐘後他們會偷看玩具。

 

當你回房間時,你問:「你看過玩具了嗎?」

 

「當你和三歲的孩子一起做這個測試時,那時他們剛剛開始掌握語言的時代。你會發現,已經有50%的人會說謊,」懷斯曼說。

 

「但他們五歲的時候,沒人會說實話!」

 

戰術性欺騙

 

說謊是能夠駕馭大型複雜社交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於像黑猩猩這樣的靈長類動物來說,群居擁有巨大的優勢:你可以分擔尋找食物的責任,並且有更多雙眼睛來發現掠食者。

 

但如果你當時正在與其他人競爭食物,那麼它可能導致你或其他人在戰鬥中受傷,這對團隊而言代價極高。所以偷偷摸摸對你和其他人來說實際上更好。

 

戰術欺騙在社會物種的演變中有著悠久的歷史。

 

一個以和諧方式相處的先進社會是一個讓彼此相互理解的社會。研究表明,動物越複雜,競爭就越常見。

 

所以撒謊可能並不總是那麼糟糕。畢竟沒有謊言的存在,我們可能就不會發展到今天:它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

 

但騙子也會這麼說,不是嗎?

 

 

老頭的話

 

大人物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義正詞嚴地告戒人們不要說謊,讓老頭想到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欺騙是弱者自保的手段,真正的強者毋須欺騙。不是弱者,卻仍以欺騙維生,就像長不大的侏儒,那是演化的悲劇。

 

111.05.12彙整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伯 的頭像
    阿伯

    草湳里:老頭談性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