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228177台南中山公園-金龜樹.JPG  

金龜子樹,103.12.28攝於台南中山公園

 

現在大多數的大眾運輸上都設置博愛座,讓那些老弱婦孺或身體不便的人優先去坐。

但博愛座的觀念在台灣完全被扭曲,變成一種病態的觀念。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博愛座變成老弱婦孺才能坐,其他人坐就是該死!

在台北市常乘大眾運輸的人會發現,有時候車上擠到不行,唯獨博愛座是空的,附近也沒有什麼需要讓位的人,但大家就是寧願站著也不願去坐博愛座。

看起來很正常的年輕人去坐博愛座,一定會承受大多數乘客異樣的眼神;更甚者,那些自認為正義人士的傢伙會仗義對你指責,或者偷偷拍下你坐博愛座的畫面,然後丟到網路上去公幹!

 

看起來好手好腳的人真的就不能坐博愛座了嗎?

其實有很多青壯年外表看起沒任何問題,但有著我們看不見的需求,卻因為畏懼旁人異樣的眼光而不敢坐,這根本就喪失博愛座原本的美意,完全是民粹以自我的道德標準來霸凌他人罷了。

 

博愛座源於英文的Priority seat,本意是優先座,有需求的人可以優先坐,不是老殘與婦孺才能坐。有些人外表看不出來,其實卻是有不能久站的需求。博愛座應該是大家都能坐,等真正需要坐的人出現了在讓座就好。

 

當你在新聞上看到民粹公幹那些霸佔博愛座的人導致有需求的人要站到下車,一起罵之餘為何不想想,如果坐博愛座的人態度不是那麼誇張,只是很安靜的坐在那,或是看起來是不是不太舒服、一臉爆肝樣,何不想想他是不是真的有坐博愛座的需求?

而那些坐在一般座位的人為什麼不願意讓位給有需求的人坐,而要讓那些人站到下車呢?

總而言之,博愛座(甚至一般座)人人都可以坐,只要車上有空位,為何不能坐?

 

但一旦「有需求的人」上了車,只要不是不舒服、不方便的人都應該要起身讓位,真正需要坐著的人,除了老弱婦孺之外,還有那些身體有傷痛不便站著的、提重物的、精神不濟的...等等,只要是站著容易出意外和不舒服的,都應該要讓位給他們坐!

 

希望大家能改正自己關於博愛座和讓座的錯誤想法,一起讓世界更美好。

共勉之。(以上摘自網路文章)

 

    ※※        ※※          ※※  

 

我已是老人,已有資格講話,不會因此讓民粹污衊我是欺侮老人。

我對「博愛座專屬老殘」及「讓座」的觀念或說法相當反感。

我也反對上文所說,『應該』讓座給有『需要』的人。

大家都一樣付錢坐車,老殘甚至付的比別人少,為什麼有權利霸著位子?

 

當妳付錢買了一套燒餅油條當早餐時,別人沒有權力嚷著「人飢己飢」要求妳把燒餅油條讓給已經餓了三天的可憐人。

要讓、要同情,自命仁義之士自可自己為之,不能要求別人,更不能強迫別人。

同情是美德,但應自發,不能由別人強迫。

 

我們的社會充滿了虛偽與鄉愿,面對不法,人們通常懦於當面指責或對抗;面對不道德卻經常議論紛紛,甚至公然指責。

其實法治的社會,人們應該勇於揭發不法,卻無權指責別人的不道德,祇要他的行為不違法。

無奈鄉愿和民粹總以自己也不見得做得到的道德做標準,做為攻擊他人的武器。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付錢的商業行為也是人人平等。

社會福利應由全民負擔,不應祇揩部分人的油。

 

讓座是禮貌,讓座是慈悲,或者說讓座是文明的表現,但讓座絕非人們應有的義務。

既然年老力衰,既然行動不便,為什麼不安分在家,卻能四處遊蕩?

如果政府或社會大眾覺得應該幫助老人,可以用公帑專開老人公車祇載老人,讓每個老人都有位子坐。

而不是揩其他乘客的油,要付錢的人讓座給不付錢的人。

 

其實「禮儀」、「博愛」、「人道」,或其他類似的名詞,祇是人們有錢有閒時的玩意,就像扮家家酒一樣。

老古人早在數千年前就知道:衣食足而後才能知榮辱。

如今社會富了,有些人學會了文明,開始注重禮儀,這是好現象。

然而有些人卻會以此為藉口,慷他人之慨假博愛,這是無恥的行為。

 

住在台北大都會的人們可能少坐台鐵的通勤列車。台鐵也有博愛座,然而早上的通勤時段,基隆到新竹(或中壢)的通勤列車裡,車廂裡擠滿了人,幾乎不會有人讓座,讓座的後果可能需要站半個小時以上。媒體也從不會在這兒做文章。列車過了樹林,人幾乎也下光了,空了一大堆位子,這時也不需博愛座了。103.12.06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博愛座 鄉愿 假慈悲
    全站熱搜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