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212167易經大學.JPG  

103.12.12攝於南投易經大學

 

中年男為爸媽辭工作,老後啃野草過活…日本街友5種悲歌,會是台灣的未來嗎?

 

你以為退休之後,就可以享受清閒自在的生活了嗎?在日本,許多60歲以上的老人在努力大半輩子後,以為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沒想到卻因為慢性病纏身、子女啃老等原因散盡積蓄,成為落入社會底層的「下流老人」(かりゅうろうじん)。縱使他們在退休前可能是收入優渥的白領階級,都有可能過著只能吃野草、睡公園的「退休生活」……

 

為了照顧爸媽離職,老後只能窮到吃野草…

 

加藤先生在新潟縣的高中畢業後就投入職場,前後換過不少工作,直到中年才漸漸穩定。但到了40歲正要全力拼事業時,父母竟然病倒了,這樣的異變讓加藤不得不辭職,照顧年邁又臥病的雙親。

 

10年之後,加藤的雙親相繼去世,而年過半百的他膝下無子,積蓄也耗光了,只好把老家賣掉,到東京一帶二度就業,但也做沒幾年就屆齡退休了。

 

加藤退休後靠著政府發放的年金過活。但因為薪水不高,中間又失業10年沒有納保,扣掉房租後只剩4萬,根本沒辦法在緊鄰東京的琦玉縣生活。還要花錢控制隨著年紀而愈加嚴重的慢性病,沒錢吃飯的時候,只好拔路邊的野草果腹。

 

你相信嗎?在日本首都圈的琦玉縣,退休老人竟然窮到要吃野草為生。

 

原本收入優渥的銀行員,因老年失智流落街頭

 

藤原先生前半段的人生一帆風順,從大學畢業後就在銀行業工作,收入不錯,也順利結婚生子,可以說是人生勝利組,但是卻在60歲之後來個大轉彎。

 

藤原退休後因故離婚,將原本的年金分一半給妻子,生活水平大幅降低。再加上自己得了失智症,獨居在公寓裡,將退休金用罄後付不出房租,成了在公園流浪的失智老人。曾經待遇優渥的白領銀行員,也成了衣衫襤褸、無家可歸的街友。

 

成為下流老人的5個潛在危機

 

日本社福專家藤田孝典,將長期對於「下流老人」的第一線接觸經驗整理成書,其中指出下面這幾個潛在危機,可能耗盡你一生打拼的積蓄。你能保證這些事情,未來都不會發生在你身上嗎?

 

1. 因疾病或意外而支付高額醫療費

 

在現代都市生活的汙染下,年老之後,總有些慢性病纏身,這往往會造成一筆不小的開銷,若是不幸罹癌,更有可能一夕耗盡所有積蓄。

 

2. 無法入住高齡者照護設施

 

在日本,公立安養院的床為十分不足,申請後短則3-5年,長則10年以上才排得到位置;私立安養院則要先繳500-1000萬日圓的保證金,每個月還要付20-30萬的使用費,不是等到死,就是貴得要死。

 

3. 子女因為工作貧窮或身為繭居族而依靠父母

 

現在「養兒防老」,恐怕是自身難保。現代許多年輕人因為低薪而經濟無法自主,有些到了就業年齡,仍在家裡當啃老族,子女不但沒有成為年老之後的依靠,反而是負擔。

 

 4. 不斷增加的熟年離婚

 

日本許多男人在退休後無法將生活重心從工作轉回家庭,反而過著揮霍的生活來彌補失去事業的空虛,這樣的想法往往使妻子無法忍受而離婚。養老年金也就此一分為二,導致雙方都過著「下流」的生活。

 

5. 罹患失智症,身邊也沒有可依賴的家人

 

日本現在有500多萬個失智老人,有許多人獨居,沒有辦法住進安養院,子女也因為工作無法妥善照顧。再加上有部分黑心的推銷員藉機詐騙失智老人,將一生心血全騙光,甚至流落街頭。

 

10年後,台灣將成為全世界最老的國家,日本現在的慘況告訴我們,如果沒有良好的制度與健康的就業環境,也許退休不是勞碌工作的結束,而是貧苦生活的開始……

 

本文內容摘自日人藤田孝典所著「下流老人:一億總老後崩壞の衝擊」,台譯版書名《下流老人:即使月薪5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註:截至201610月,日本總人口為12693萬人,一億是目前日本的人口約略數)

 

 

老頭的話

 

自詡為社服專家的藤田先生其實並不老實然而他的書中仍露出些端倪。「加藤先生……高中畢業後就投入職場,前後換過不少工作,直到中年才漸漸穩定。但到了40歲正要全力拼事業時,父母竟然病倒了,這樣的異變讓加藤不得不辭職,照顧年邁又臥病的雙親。」孝順的假象背後是加藤先生的一生正是魯蛇的寫照。托平埔執政者廣設大學之福如今台灣的年輕人幾乎人人都是大學生。重視學歷的日本,大學生的比例雖然不會有台灣高,但讀大學絕對是中、日、韓年輕人奮鬥人生的開始,加藤先生為何祇有高中學歷?家境不是藉口,老頭當年進合庫很多同事也祇有高中或五專學歷,然而他們白天上班晚上讀大學夜間部;最少也會藉由函授的空大取得大學文憑,加藤先生似乎不做此想。更糟的是他換了不少工作,到中年才「漸漸」穩定下來。西諺說:滾石不生苔。為什麼加藤先生老會換工作,他不適應職場生活?他不想辛苦工作?書中還使了個障眼法,文中說「直到中年才漸漸穩定。但到了40歲正要全力拼事業時,父母竟然病倒了」,何謂中年,40歲不就是中年嗎?真相是加藤先生根本從來就沒有認真工作過。父母的病祇是他逃避工作的藉口,甚至他還能以看護為名名正言順的享用父母的老本。父母走了,父母的積蓄也用光了,加藤先生也老了,往後在他的人生也走到終點之前,他是社會的負擔。目前台灣也有不少這種藉著孝親」之名不工作的啃老族。

 

曾是銀行員而淪為街友的藤原,為何在退休後「因故」離婚?作者為何不將那個原因講清楚。台灣銀行員的薪水相較其他行業優渥,我想日本亦然。藤原先生工作一輩子為何毫無積蓄?為何退休後祇能靠年金過活?俗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想藤原先生是個祇知享樂當下,從不顧及將來暮年生活的人,暮年的處境其實是必然的結果;更糟的是在他死之前,他也成了社會的負擔問題是社會有責任去負擔加藤和藤田這種人嗎?105.05.21初稿

 

 

showLargeImage  

 

201510月號《遠見雜誌》《遠見雜誌》第352

老本不夠啃!日本一億「下流老人」陷困

 

日本最近有本新書《下流老人──總計一億人老後崩毀之衝擊》,630出版後,隨即一個月內再版三次。讓「下流老人」一時蔚為流行語。

 

日本老化嚴重,約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位65歲以上銀髮族,讓老後問題成為顯學。在此之前,日本已出現老人漂流社會、老後破產、老人們的內幕社會、無緣社會等現象。

 

老人漂流社會意指流轉於醫院和照護機構或因失智而成為遊民的高齡者們。老後破產講的是連看病和吃飯的錢都沒有的老人;老人們的內幕社會則揭露迫於生活鋌而走險的犯罪老人;無緣社會指的是一年有32000名沒人出面認領的遺體,孤獨而死,其中不乏老人。日文的「無緣」,有孤魂野鬼的意思。

 

為何最近出現《下流老人》呢?本書作者藤田孝典說明,他站在老人,特別是貧困弱勢者立場思考,書名才如此怵目驚心。

 

日本銀髮族未必都有錢人

 

1982年出生的藤田孝典,任教於聖學院大學人間福利學系,也是厚生勞動省(相當內政部)社會保障審議會委員,教學並熱心參與社會活動。

 

8月《東洋經濟週刊》封面專題就是《下流老人》。雜誌記者採訪藤田孝典,照片中的他身套圓領休閒衫、揹著黃黑色相間的背包,足登球鞋,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

 

事實上,「下流」一詞最早出現在2005年三浦展的《下流社會》。但是,相對於三浦著重探討日本中產階級的處境及價值觀的變化,例如容忍低所得,生活能力和勞動、學習意願低,形成下流社會;下流老人則揭示日本的貧困老人階層已悄然形成。

 

三浦展的書中定義的「下流」是:收入少、存款少、可依賴的人少

 

過去許多年來,日本社會總認為銀髮族雖不消費,但存款很多。但下流老人一詞,打破了許多人對日本老人的迷思。加上日本老化速度嚴峻,景氣不佳,年金財務收支逆差勢必來臨,總計一億人將遭受牽連。

 

根據日本國民生活基礎調查,一人生活所得一年未達122萬日圓(約台幣33萬元);兩人的家庭低於170萬日圓;三人家庭低於210萬日圓;四人家庭低於245萬日圓者就屬貧困階級。以此標準估計,目前日本的貧困老人估計有600700萬人。

 

礙於羞恥心不願申請補助

 

下流老人意指可能或已達「生活保護標準」的高齡者。基於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日本政府針對貧困和弱勢者直接發放金錢,算是種社會福利。目前有2124000多人領取。資格認定後,單身、沒收入的老人一個月生活費約可領13萬日圓(生活費8萬日圓、住宅補貼費5萬日圓)。

 

「但是,有許多身陷困境的老人因為自尊問題,不願意申請,」藤田孝典透露。

 

羞恥心是日本文化的特徵之一。好面子、重視名譽、不願意麻煩他人的文化特性至今猶存。有一句諺語是最好的寫照,形容武士沒飯吃卻故意嘴裡咬根牙籤,佯裝剛吃飽。

 

今年78歲的木村貞子就是例子。木村沒結婚、也沒房子,目前靠年金每月65000日圓及只剩一年可用的存款生活。她說申請生活保護「羞死人」了,即使符合資格也不願辦理。目前,她和比她大4歲的兄嫂和50歲無職的姪兒住在一起,並不愉快。主要是她年輕時就習慣單身生活,加上兄嫂嗜錢如命。木村一個月付5萬日圓當伙食住宿費,僅剩15000圓零用,不夠用了就動用存款。原本開車的她,快付不起養車的錢了,決定9月把車廢棄掉,一想到即將失去以車代步的自由,「真的很無奈!」

 

在台灣,中產以上的家庭明明生活無虞,但為了領取各項社會福利金,總是設法取得資格認證,但日本卻不一樣,不少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總會設法讓別人不知道,以免丟臉。像木村春子這樣的日本老人非常多。

 

76歲的宇野枝子,配偶去世後,她只能領配偶的一半年金,每月10萬日圓,常愁眉不展。丈夫健在時,兩人領約20萬圓年金。在沒儲蓄及不願多拿女兒的錢下,支出必須有效控制。首先,茶道和插花不上了、光熱水電需節省、買菜用度都要盤算……。錙銖必較的生活,讓宇野笑容變少了。這一年來,白髮增長不少,嘆自己「老歹命」。

 

高齡再就業解決老窮危機

 

為了解決老貧窮危機,日本鼓勵高齡者再就業等。於1970年代即擬定多條與僱用高齡者相關的法律,並成立銀髮人力資源中心(the Silver Human Resources Centers),免費為屆齡退休者提供再就業的諮商服務。

 

電影「東京奏鳴曲」描述中年企業幹部遭炒魷魚後,家庭幾乎分崩離析。後在百貨公司覓得清潔工一職,心態改變後兢兢業業,平淡度日;電視劇「三個歐吉桑」講三個退休老人好事熱心,自動服務鄉里社區,鬧出許多糗事卻人氣爆表。

 

日圓貶值後,近年國人好赴東瀛旅行。即使只是觀光客,也能察覺到日本銀髮族遍布各行業。例如,機場、超市服務員、駐車場警衛等服務業最常見。

 

77歲佐藤昇算閒不下來的銀髮族。最近,特地來台灣蒐集明年1月總統大選的書和資料,準備編譯相關書籍。佐藤年輕時是日本某大報國際記者,曾被派駐北京、泰國、非洲等地,中英文造詣佳,都是自學。60歲從報社退休後,在日本的大學任教十年,又在台灣南部大學教了三年書。返國後,將台灣一位名人自傳譯成日文後,走訪五家日本出版社未獲回音,但他不氣餒,立志從事著述業,樂此不疲。

 

由於他在報社算是中堅幹部,待遇不錯,前後兩份工作,讓他能月領合計30萬圓年金。「可是,絕對不能生大病或時間拖太長的病,」佐藤半開玩笑的說。儘管有醫療保險,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存款,單靠退休金無法應付醫療費用。

 

《下流老人》一書提及,例如罹患癌症,即使有800萬到1000萬圓的存款,數次手術就花光,就算仰賴高額醫療費助成制度,床位費加保險外的治療等,負擔仍然嫌重。老人的主題在日本已經風起雲湧,更受文藝界偏愛。今年芥川獎得主羽田圭介的作品《廢料及建構》(暫譯),即探討年齡的價值及祖孫間愛憎交加的情感交流;村上龍的預言小說《老恐佈份子》則預告因絕望而情緒爆發的老人揭竿革命。

 

今日的日本,會不會是明日的台灣?儘管國情不同,解決方案也相當龐雜,快速老化的台灣還是得提早因應挑戰。(作者:黃小清)

105.12.24增補

 

 

以下是網上抓來的書評,本文所述金額均已換算成台幣幣值。

 

如果你沒有五萬月薪,如果你對自己的健康沒有充分的把握,
如果你沒有長期良好的社交關係,
那麼,無論你現在幾歲,你未來注定會變成「下流老人」。
如果有一天,我們因此無法自食其力,能做些什麼扭轉局勢?

 

*「下流老人」是日本最新出現的一個名詞,「下流」,指的是在社會底層,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人,下流老人,就是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日本近年來出現了大量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而且未來會只增不減,因此出現了這個名詞。

 

  ★日本銷售超過二十萬冊
  ★長踞日本亞馬遜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各大報章媒體爭相轉載,成為日本最熱的話題
  ★台灣未出版、天下、遠見、蘋果日報已大幅報導

 

  ●台灣將在二年後邁入高齡社會、十年內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速度世界第一。
  ●十年內台灣每3.6人就要扶養一個老人,對比二十年前每10.3人扶養一個老人,社會的扶養壓力沉重了許多。
  ●年金制度即將崩壞、長期照護缺乏人力、高齡醫療缺乏品質、照護條件日益提高、老人居住困難……這些都是我們即將面對的景象。

 

  【老年生活的實況】
  銀髮不是人生第二春,退休也不是你所想的只需含飴弄孫。
  老後景況更可能是:
  •健康只是一種願望,不會是實況。
  •老後可由子女奉養。但實情是,子女可能連自己都養不起。
  •若是需要照護,就住進安養院度過餘生。但屆時安養院可能一般人根本住不起。
  •只要現在有一般水準的薪水,退休金便可保老年無虞。但資產可能變成負債,你現在賺的錢根本不夠餘生使用。
  老年生活和你想的絶對不一樣,即使你自認為是中產階級,你的未來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

 

  【怎樣的人可能成為下流老人?】
  即使你年收已達平均水準,只要發生下列狀況,就很可能變成下流老人
  •因當事人生病或發生事故,需花費高額醫療費。
  •無法住進高齡者看護設施。
  •孩子是「窮忙族」或「繭居族」等啃老族,靠父母供養。
  •熟年離婚。
  •罹患失智症,身邊也沒有可依賴的家人。

  【為什麼我們會老後貧窮?】
  •社會高齡化、經濟成長停滯、青年就業情況不佳、醫療與照護成本逐年提高,未婚、非正職者增多,都讓我們步向貧窮。
  •台灣失智症人口每天增加四十人,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擁有許多人想像中的「安穩老後」。
  •曾經和高齡的父母同住的人,對自己的老後生活容易抱持相同的想像。但是,我們已經慢慢失去老後和子女一起生活這個選項。
  •傳統的社會福利模式已經到達極限,往後可能還會製造出更多可能變成貧窮老人的高齡者。

 

  【為了避免成為下流老人我們能做什麼事?】
  •瞭解社會保障制度
  •及早為可能的醫療和照護需要做準備
  •培養放下自尊的心態
  •盡量多存錢
  •盡可能參與地區的社會活動
  •培養受援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美好的願景可能只是願景,背後的真相讓人意想不到。
  當社會上的貧窮老人愈來愈多,社會負擔就會愈來愈大,只有及早預防貧窮老人出現,才不致於整個社會一起向下沉淪。
  身為中產階級只是我們的幻想,在高齡者的照護和貧窮問題再也無法分割的往後,如何防止老後貧窮,是我們人人都該思考的問題。
  本書層層剝繭,從實際的老年生活面貌、應採取的對應政策,到個人如何自救,提出完整且實際的思索與方案。

 

 

延伸閱讀:

 

談老人 

老人的定義 

長壽社會的悲哀:日本的今天,台灣的明天 

台灣人口老化的問題 

人之將老:對老人的建議 

獻給六十歲以上的朋友 

下流老人 

老人性事 

老男人的窘境與嘴臉 

老男人的窘境:為何找女人 

老男人的悲哀:一位高中同學的故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伯 的頭像
    阿伯

    草湳里:老頭談性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