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_cc5bd9f54c622c2fbf1710960e22e2e7  

 

倭猩猩愛雜交 是愛與和平的表現

 

「雜交」在人類社會裡,是負面又不衛生的行為,但在倭猩猩的社會團體裡,可能是愛與和平的表現。分布在剛果的倭猩猩,其社會組織為母系社會,「女王」當道,而雄性的地位全由雌性決定。科學家表示,若族群間發生衝突,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做愛,並以此來維繫族群的和諧。此外,做愛的對象不僅僅限於異性,同性間也常發生做愛行為,而且對倭猩猩來說,做愛就如同人類的握手一樣,是頻繁又正常的舉動。科學家更指出,倭猩猩性交時是會採取面對面體位,眼睛看著對方,其他如親吻、我口交、母猿之間互相摩擦陰部等,都是少見於其他靈長類的行為。而倭猩猩做愛對象除了母子,年齡和性別都不是問題。當他們找到新的食物來源或良好的棲息地,通常第一件事就是來場大雜交,科學家猜測此舉可以消除壓力和疲勞,讓族群更和諧。

 

倭黑猩猩簡介:

250px-Bonobo_011  

 

倭黑猩猩(學名Pan paniscus),又名倭猩猩、僰猿、矮黑猩猩、或巴諾布猿,是黑猩猩的一個亞種。起先倭黑猩猩被認為和黑猩猩是同種生物,直到1920年代,才有人察覺兩者的不同,而將之列為一獨立的物種。雖然「黑猩猩」一詞有時指的是黑猩猩屬下的所有生物,但該詞多特指同屬的另一種生物:普通黑猩猩(Pan troglodytes)。為避免與黑猩猩混淆以及突出其獨立物種的地位,一些機構現建議使用「倭猩猩」作為中文名。現今倭黑猩猩僅存於剛果民主共和國,野生且瀕危。和黑猩猩一樣,倭黑猩猩最接近人類的物種之一。目前生動學家推測,由於黑猩猩屬動物皆不善游泳,1.5-2百萬年前分居於剛果河南北的倭黑猩猩與黑猩猩的演化差異。

 

250px-Bonobo_distribution  

 

德國解剖學家Ernst Schwarz曾分析研究比利時特爾菲倫博物館的黑猩猩的顱骨,當時人們認為這具顱骨屬於青年黑猩猩,然而他判定應是另種生物,這使他被譽為倭黑猩猩的發現者。Schwarz1929確認並公布其發現。1933年,美國解剖學家Harold Coolidge提供了對倭黑猩猩更詳盡的敘述,並將之提升至獨立物種的地位。該種的獨特之處在於:較長的雙腿、分區的頭髮、母系社會文化、以及性行為在社會中的獨特意義

 

倭黑猩猩(英文俗名:Bonobo)之學名為「Pan paniscus」。黑猩猩黑猩猩的DNA超過98%人類Homo sapiens)相同,比大猩猩更接近人類。

 

但對此尚存爭議。一些科學家認為倭黑猩猩和黑猩猩都如此相似於人類,其名應該歸為和人相同的人屬,學名應為「Homo paniscus」、「Homo sylvestris」、或「Homo arboreus」。無論怎樣,改變屬名的爭議性在於它捲入了在分類學中和人類相似度之問題,其中也包括南猿

 

近期DNA證據表明倭黑猩猩和一般的黑猩猩在至少一百萬年前就演化為兩個不同的種。黑猩猩系列和人類大約在六百萬年前由共同祖先走上演化歧路。目前除了現代智人(Homo sapiens)以外,完全沒有其他也在當時和人同屬的種遺留至今,只有黑猩猩是現今存活和人類最相近之屬。

 

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外表相似,但比起黑猩猩,他們較能直立,但體型較黑猩猩小。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他們的體型其實和黑猩猩沒有差異,只是身形較為修長苗條,唯一較黑猩猩小的是腦容量。「倭」並非對他們準確的描述。

 

倭黑猩猩住在叢林裡,和黑猩猩一樣小族群居,過著社會性的生活,他們許多方面與黑猩猩相似,但是比起黑猩猩,他們較為愛好和平,且他們的性生活較黑猩猩活躍頻繁。

 

倭黑猩猩主要以水果為食,輔食樹葉,有時則食用小型脊椎動物(諸如鼱鼠麃羚的幼)以及無脊椎動物(昆蟲)。

 

倭黑猩猩有能力通過有關鏡中辨識的自我意識測驗(the mirror-recognition test for self-awareness)。他們主要以發聲器官相互溝通,雖然我們尚未詳知其發聲原理;不過,人類確實能瞭解其臉部表情以及一些自然手勢,譬如說,邀請遊戲等。在實驗室裡,兩隻倭黑猩猩已經被教授了約400個能以一種特殊符號鍵盤所打出的單字,也能對於聽到的句子有所回應。此外,倭黑猩猩亦是除了人類之外,會正面交歡的動物。有一些人,諸如生物倫理學家 Peter Singer 則認為,這些結果使牠們有享有理論上人類所特有的「生存權」。

 

原本10,000隻倭黑猩猩在剛果河南部以及其支流的開賽河北部被發現,在中非剛果民生共和國的潮濕雨林中。由於牠們的棲息地正逐漸喪失以及非洲土著獵尋獸肉之活動,牠們已瀕臨絕種,在現今的內戰中,甚至在偏遠的「保護地區」如Salonga National Park,也有重武裝軍隊,獵尋獸肉的活動劇烈增加。如今,至多也只餘留數千隻倭黑猩猩。這也是現代靈長目動物大滅絕之普遍趨勢。

 

 

倭黑猩猩的特徵

220px-Bonobo  

 

倭黑猩猩的身材較黑猩猩修長。頭部也較黑猩猩小,額頭眼眉較不突出。有桃紅色嘴唇、小耳朵、寬鼻孔和長的頭髮。與其他母猿的平的乳房對比,母倭黑猩猩有輕微突出的乳房,但遠不如人類女性乳房那麼突出。相較黑猩猩,倭黑猩猩上身較小、肩膀較狹、脖子較細和腿則較長。在地面運動期間,倭黑猩猩25%時間立而行基於這些特徵,倭黑猩猩似乎比黑猩猩更接近

 

心理特徵

 

Frans de Waal「世界的帶領」一書中闡明,倭黑猩猩經常是可勝任的利他主義,具有同情心仁慈心耐心和敏感性。

 

然而近年來倭黑猩猩和平的假象逐漸被研究人員揭穿。大狹小的研究室裡,研究人員發現倭黑猩猩也會強凌弱,爭奪食物攻擊同類。於是研究人員推測當年剛果河造成兩岸黑猩猩的隔絕,居住南岸的黑猩猩因為環境優偓食物來源無缺。族群的數量又受到天然衛生條件的限制,成員平均壽命不長族群未過度膨脹,以致演化成為淫亂雜交,以性為社交愛好和平的生物。

 

性社會行為

 

性交在倭黑猩猩社會扮演主角,使用作為彼此問候方換取食物的條件解決衝突的方法倭黑猩猩探彼此面對面交媾,最常見的是雌性彼此間生殖器的磨擦,或許這也是倭黑猩猩是人類以外唯一採面對面交媾的原因其次為雌雄交媾,再次為兩雄間彼此性器官的磨擦。親吻與口交亦常見,但並無人類的男男雞姦或男肛交。

 

倭黑猩猩的性行為在直系親屬間經常可見,並涉及成人和孩子,甚而嬰兒。倭黑猩猩的性行為似乎並不介意與歧視性別或年齡。倭黑猩猩的兩性並不形成永久關係(形式上的夫妻關係),牠們既雜交也淫亂,尤其在獲得大量食物來源或取得新的領地時,整個族群會舉行狂歡性派對有些觀察員和珍古德一樣,宣稱母倭黑猩猩和其成年兒子間會有性禁忌,避免親子交媾。以倭黑猩猩女權的母系社會為何會有如此父權的社會行為這說法似乎顯得荒謬然者真相如何?是否是人類以泛道德的思維強加於「無知的畜牲」上,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諷刺的是,淫亂的倭黑猩猩的生產率低於的黑猩猩。倭黑猩猩會照顧她的子女長達五年那五年內她不會再生育,但如同黑猩猩一樣,育幼的母倭黑猩猩仍會有性活動

 

其他社會行為

 

母倭黑猩猩雖然體型略小於雄性,但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族群由幾隻親密關係的母倭黑猩猩領導。雄性對雌性的攻擊相當罕見,並且雄性通常對嬰兒與青少年倭黑猩猩相當寬容。雄性的社會地位主要取決於他的母親的地位,成年後兒子通常與母親有經常性的聯繫,大多也共同生活。

 

 

性格研究發現雌性倭猩猩更易怒

梅麗莎.霍跟布恩(Melissa Hogenboom發表於2016 7 11

雌性倭猩猩是一群活力充沛、吵鬧不休的家伙。在倭猩猩社會裏,雌性倭猩猩擁有較高的地位,這一點與雌性黑猩猩在黑猩猩社會裏的邊緣化地位形成了鮮明對比。

因此,雌性倭猩猩比性格更趨內向的雄性倭猩猩脾氣更大就不足為奇了。是對倭猩猩開展深入性格研究後得出的結論之一。在野外環境下對該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尚屬首次。

 

倭猩猩是動物世界中一個較少為人所知的類人猿物種。和黑猩猩一樣,倭猩猩同為與人類關係最為接近的近親。倭猩猩與黑猩猩具有很多相似之處,人們曾經錯誤地認為二者屬於同一物種「黑猩猩」。

 

我們現在知道事情遠非如此。黑猩猩更加好,支配欲更強。而倭猩猩的性情則較為溫和,它們經常通過交媾行為一種禮儀表達對其群體內其他成員的好感,即所謂「倭猩猩的握手」。

 

在《美國靈長類學刊》最新發表的論文中,研究者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一個叫羅(Luo)的科學保護區內跟蹤觀察了一個由16隻個體組成的野生倭猩猩種群。

 

為此,在6個多月時間裏,剛果嚮導與日本野外科研人員對倭猩猩保持密切觀察,並使用《靈長類動物性格調查表》記錄了倭猩猩的行為特徵。

 

觀察記錄的行為特徵包括易怒性、妒忌和情感表達。研究團隊在研究分析中主要發現了以下五類首要行為特徵:冷漠、友好性、好性、易怒性及活力。

 

某些發現屬於預料之中。例如,倭猩猩的性格與之前已做過深入研究的黑猩猩截然不同。然而研究者發現,雄性倭猩猩比雌性更為羞澀內向。另外,較年長的倭猩猩與年輕個體相比友好性更低,好性更強。

 

「倭猩猩種群內的性別差異不同於黑猩猩種群,這反映出這兩個物種社會體系的不同之處,」剛果民主共和國Lukuru野生動物研究基金會首席作者辛蒂婭·加來(Cintia Garai)說。

 

更加讓人驚奇的是,雌性和雄性倭猩猩在好性上不存在性別差異。加來認為,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倭猩猩社會的層級性要弱於黑猩猩社會。這一特性讓倭猩猩個體能夠更自由地表現出多樣化性格。

 

「社會文化越自由,社會角色就越模糊,性格發展的空間也就越大。」

 

黑猩猩社會與之相比則大相徑庭。在黑猩猩社會裏,雄性黑猩猩極為好鬥,它們甚至會殺掉同一種群內的其他黑猩猩。

 

另一個出乎意料的發現是,倭猩猩種群內部不存在任何神經焦慮現象,而這一特徵在其他靈長目物種社會裏很常見。另外,倭猩猩沒有支配欲,而這常見於黑猩猩群體。

 

儘管上述發現對於人類行為研究沒有太大意義,但卻為我們了解人類進化過程中的行為變化提供了證據。

 

靈長類動物學家在研究人類、黑猩猩和倭猩猩600萬年前的共同祖先時,通常以黑猩猩為研究對象。然而,在這一研究領域內,倭猩猩的重要性其實和黑猩猩不分上下。過去,科研界對倭猩猩重視不夠,部分原因在於倭猩猩數量遠少於黑猩猩,使得對前者的研究很難進行。

 

許多研究人員強調,倭猩猩和黑猩猩之間的巨大行為差異可能會改變我們對某些曾經認為屬於人類固有行為特性的認識,例如:雄性個體更具好鬥性和支配性。

 

以後,當看到一頭咆哮凶狠的黑猩猩時,我們就不能肯定地說,這也是人類的一種固有行為特徵了。

 

「同樣的問題有多種解決手段,」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John Moores University)研究人員亞歷山大·皮埃爾(Alexander Piel)說(他並未參與此項研究)。「我們發現,各種進化行為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好處,但是重要的是,每個物種都有其解決問題的手段。」

 

例如,儘管黑猩猩和倭猩猩的社交策略各不相同,但卻同樣有效。每種社交策略都可以追溯到100萬年前其各自的進化路徑。「可以說,兩個物種各自的社交策略都不反映二者共同祖先的特徵,」皮埃爾說。

 

研究人員將在下一步研究中探討以下問題:倭猩猩的各種性格特徵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不變?以及,其他倭猩猩種群是否也具有類似的性格特徵?

 

「我認為,對倭猩猩的性格特徵進行深入研究非常重要,」皮埃爾說。「否則,我們怎麼會知道不同靈長類物種種群的行為方式和性格特徵之間存在如此大的差異?這項研究非常重大。」

 

老頭插嘴:母倭黑猩猩較好鬥,其實道理很簡單。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雖然都是母系社會但黑猩猩猩的社會主導權在雄性倭黑猩猩的主導權在雌性身為主導者和競爭者必然趨向較好鬥,人類社會大多是父系社會主導權在男性手中,男性自然也和黑猩猩一樣較好鬥,也較具暴力攻擊性。

 

105.12.31彙整初稿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動物奇觀 倭黑猩猩
    全站熱搜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