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annes Vermeer D 1632-1675 (10) 局部.jpg

維梅爾的畫(局部)

 

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17世紀全球貿易

 

年輕時就喜歡看書,所以即使省吃儉用,還是偶爾會買書,大多是歷史書。

 

民國八十七年買了現在住的房子,因為頂樓加蓋,有兩個樓層,如今家裡有將近十個書架。兒子像我,在他這年紀的年青人算是節儉,工作三年還能存下幾十萬。但他買書比我狠多了,我看書大多上圖書館借。最近在他書架看到好幾本新書,其中一本是上個月才出版,也不知他從哪知道,書名叫「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17世紀全球貿易」。小談維梅爾,其實是以荷蘭為背景、宏觀的歷史書。

 

荷蘭人是台灣母親第一個正式的男人,前頭還有中國海盜和日本海盜兩個情人或姘頭。但台灣社會對荷蘭似乎相當陌生,也沒打算瞭解。大家可能不知道;當年荷蘭人占領台灣時,其實還不是個國家。那時荷蘭還是西班牙的屬地,正在打獨立戰爭。

 

全國土地有一半低於海平面一公尺的諸多小邦,在十七世紀能夠繼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後而堀起,早在大英帝國之前。書中告訴我一個令人想不到的原因:當時全球氣溫下降,北海鱈魚因此南游,原本是挪威、丹麥的財富變成荷蘭人的橫財,財富充實了荷蘭人的國力,也讓荷蘭人勇於出海遠航,遠東貿易帶來更多的財富。

 

這書值得一看。

 

 

作者簡介

 

卜正民(Timothy Brook1951-),加拿大藉漢學家,通華語。畢業於多倫多大學、哈佛大學碩博士。曾任英國牛津大學邵逸夫漢學講座教授,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聖約翰學院院長。2005年獲加拿大歷史協會五年一次的最高歷史學獎,2006年獲頒古根漢學術獎。

 

以下是網路上抓來該書的簡介資料:

 

在一個偶然的機緣下,作者從鐵馬跌下,一腳踩入維梅爾的故鄉台夫特,從此陶醉於畫家的藝術中,透過他與時俱增、旁徵博引的視野及學養,重新檢視七幅繪畫所蘊藏的世界史意涵,探究十七世紀的繪畫之創作背景及其所勾勒的早期全球化圖象,由歷史場景、人地事物、器具裝置、擬真錯覺、氛圍營運等多元層次,細品每一幅畫的文化想像及物質符碼,全書以宏、微觀交織之精彩見地,看出藝術表達、貿易交通、文明軌跡之具體線索。在某幅畫中,一名荷蘭軍官彎身靠向一名大笑的女孩。另一幅畫中,有個女人在窗邊秤銀子的重量。又一幅畫中,水果從瓷碗中滿出,掉在土耳其地毯上。維梅爾的畫作,以其美麗和神秘叫人看後久久難忘,但那些以高明手法呈現的場景,其背後有著什麼故事?

 

一如作者在《維梅爾之帽》中所闡明的,這些看似溫馨小品的畫作,其實開啟了歷史之門,通過那些門,可一探過去一個快速擴張的世界。那軍官頭上的時髦帽子,以海狸毛皮製成,海狸毛皮則是歐洲探險家在美洲以武器從原住民那裡所換來。海狸毛皮反過來又為那些想找出通往中國之新路線的水手,提供了航行探險經費。而在中國,歐洲人將以採自秘魯的白銀,購買數以千計在當時荷蘭繪畫裡頻頻出現的瓷器。作者探明那個成長快速的貿易網,將海狸毛皮、土耳其地毯、或中國瓷碗帶進台夫特某個客廳的貿易網。走訪荷蘭的法國人笛卡兒,稱荷蘭的碼頭,「貨物無奇不有」。

 

《維梅爾之帽》告訴我們那些貨物多麼無奇不有,以及欲取得那些貨物的強烈欲望,如何以任何人所無法想像的程度,徹底改造世界。此書讓我們對維梅爾的畫和那些畫所描繪的時代,都有了嶄新而深廣的理解。

 

《維梅爾的帽子》旁徵博引,敘事精彩。卜正民以維梅爾畫作的多處細部為切入點,引領讀者出入十七世紀世界貿易、文化交流的廣闊世界。他以台夫特為中心,讀者隨之神遊歷史,旅途中可見瓷器、海狸毛皮和火器,碰上船難的水手與其同伴、銀礦和馬尼拉大帆船。書中處處叫人驚喜。

 

在卜正民不安分且永不失好奇的目光檢視下,維梅爾的小畫放大為波瀾壯闊的世界史,從船難、屠殺到全球氣候模式、煙草傳播史,過往諸事盡收眼底。本書一如維梅爾筆下的珍珠,映照出自身以外的世界。很難想像還有比這更引人入勝的世界史和維梅爾的指南。

 

卜正民在書中透過維梅爾的畫作,帶領我們穿過歷史之門,豁然開朗,看到煙草、奴隸、香料、海狸毛皮、中國瓷碗、南美白銀的廣闊世界,把原本相隔絕的民族牽在一起。在瓷器恬靜的垂柳背後,我們聽到波濤和炮火聲。

 

(書中內文摘錄)

 

維梅爾想必有幾頂帽子。雖然沒有文獻提及,但是維梅爾那一代有他那種身分地位的荷蘭人出現在公開場合,絕不會光著一顆頭的。看看〈台夫特一景〉前景處的人,不管是男是女,人人都戴著帽子或包著頭巾。窮漢湊和著戴的寬邊帽名叫klapmuts,較有錢的男子為了向人炫耀,戴上〈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Officer and Laughing Girl)中的那種帽子。看到那位軍官在屋裡還戴著他那頂時髦的大帽子,根本不必大驚小怪。維梅爾筆下只有正在工作的男子沒戴帽子:音樂老師或科學家。追求女性的男人,絕對戴著帽子上場。男人進屋或向女人致意時要脫帽的習俗(今日已少有人記得的習俗),在當時還沒有。只有在君王面前,溫文有禮的歐洲男子才會脫下帽子,然而荷蘭人自豪毋須向任何君王鞠躬致意,鄙視那些奉行這規矩的人,因此荷蘭人時時戴著帽子。維梅爾在兩幅畫中將自己畫進畫裡,而那兩幅畫裡,他都戴著帽子。在〈老鴇〉(The Procuress)中,他屈居樂師這個小角色,戴著幾乎垂到一邊肩膀的華麗貝雷帽(譯按:扁圓的無簷帽)。十年後,在〈畫藝〉(The Art of Painting)中,他戴了更小得多的黑色貝雷帽,而即使在那時候,那都是這位藝術家有別於他人的獨特標記。

 

維梅爾還有其他社會角色要扮演,因此需要符合那些角色身分的服裝。他在台夫特民兵組織裡當「射手」,享受這職務帶來紳士般的身分地位,但沒有證據顯示他懂得如何使用火槍。維梅爾死後,妻子卡塔莉娜.博爾涅斯擬出他身後財產清單,以作為她申請破產的依據,清單中有一柄長矛,胸鎧、頭盔各一具,但沒有槍和軍服。從當時描繪著軍服荷蘭紳士的許多肖像畫來看,他需要一頂和〈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中那位軍官所戴一模一樣的氣派毛氈帽。若戴貝雷帽,會被人視為輕慢,而鐵頭盔戴起來不舒服,只有作戰時穿。身為民兵,代表擁有特定的社會地位,且必須穿著得體,以免有失身分,因此,維梅爾想必擁有一頂像〈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中所見的那種帽子

 

那頂帽子將會是我們在這幅畫中所要開啟的門,但我們在此先花點時間想一想這幅畫作本身。我們看到什麼?一身鮮紅外衣、打扮炫麗、身形超乎正常比例(維梅爾所愛用的視覺變形手法效果)的軍官,在向美麗的年輕女子(我猜是以卡塔莉娜為模特兒畫成)示愛。畫中場景或許看似在表現非常個別的行為,但其實不折不扣展現了他作此畫那個時代的社會風氣,因為它以當時近乎稀鬆平常的場景,呈現了一六五○年代末講究儀禮的荷蘭社會裡,年輕男女追求異性時奉行的新規則。

 

在這幅畫中的那頂帽子,有著通往更廣闊天地的通道。走到通道盡頭,我們會來到一六○九年七月三十日早上尚普蘭湖(Lake Champlain)邊,今日叫克朗波因特(Crown Point)鎮的地方。

 

一六四九、一六五○年之交那個挨餓的冬天,驚嘆於歷史的大網將那個不為人知的地方與十七世紀出現的全球貿易、征服網綁在一塊。

 

尚普蘭的火繩槍將是這場襲擊勝敗的關鍵,也將是打破許多原住民部族之間原就岌岌可危之均勢,讓法國得以一手重組該地區經濟的石頭。一六○九年,火繩槍還是相當新的發明。雖然歐洲人發明了火繩槍,但火器並非源自歐洲;最早製造火藥並利用火藥發射火焰、發射投擲物的乃是中國人。但歐洲的鐵匠展現高明本事,將中國人的火炮按比例縮小,造出便於攜帶而又可靠的火器。arquebus(火繩槍)一詞,意為「鉤子槍」,因槍口處鑄上一個鉤子而得名。火繩槍笨重,不容易拿穩、也射不太準。鉤子讓槍手得以將火繩槍掛在攜帶式三角架下,穩定槍身以便射擊。

 

另一個穩住火繩槍身的辦法,乃是將槍管擱在叉架上,立起的叉架和槍手水平視線一般高。十七世紀之初,槍炮匠已開始製造更輕而可省去這些配件的火繩槍。荷蘭槍炮匠把槍減輕到四點五公斤,相當不可思議。尚普蘭所帶去的那把槍就是這種較輕型的槍,不是荷蘭所製,而是法國製,不需鉤子或支架這些累贅就能瞄準。

 

歐洲諸國之間的競爭,推動了火繩槍的發展,而火繩槍則使所有的歐洲人在面對世界上其他地區的民族時占了優勢。沒有這項武器,西班牙人不可能征服墨西哥和秘魯,至少在傳染病開始肆虐,大肆摧殘當地居民之前是如此。這項科技優勢使西班牙人得以奴役被征服者,逼迫他們在南美大陸安地斯山脈的銀礦場工作,進而從那些礦場採得大量的貴金屬,支付在印度、中國的批發市場大量進貨的開銷。南美的白銀重組了世界經濟,使歐洲、中國以前此未有的方式串連在一塊,而如此的神奇效應乃是在槍口威脅下所促成的。

 

  ※  ※  ※  ※  ※

 

本書值得一看。

 

看完之後,我的心得很多,包括興衰成敗,也包括那個有趣的維梅爾(16321675)。一輩子祇留下不到四十幅畫的男人,到底算不算畫家?祇活四十四個年頭的男人,婚後就一直住在岳母家,一輩子生下十一個兒女(另有四個夭折未計入),死後妻子向法院申請破產,這是個什麼樣的男人?

 

當然,我也關心他的妻子,四十出頭的女人,過去二十年幾乎都過著夜夜春宵的日子,然後呢?耐不住飢渴的女人如何渡過她垂暮前的十幾年?徘徊於眾多男人的胯下,還是幸運地找到一個主人?

 

遺憾的是維梅爾生前並未出名,他的成名是在百年之後,所以即使連維梅爾的事蹟,人們知道的有很限,更遑論他的妻子。但似乎維梅爾一死,他的生前好友就立刻接手了那女人,好朋友就是這麼一回事。好友協助喪夫的女人開列財產清單向法院申請破產,應該也會協助維梅爾照顧那個已經不能沒有男人的女人。作者探討了半天維梅爾的帽子,或許他不知道,維梅爾還有一頂綠帽。

 

男人,不管是朋友妻偷偷騎,還者是朋友妻牽來騎,總是特別剌激、樂趣無窮。老頭一輩子沒有同性的朋友,不是防人,是人防我。笑笑~~

 

104.01.27

 

維梅爾的名畫:載珍珠耳環的少女

Johannes Vermeer 1 1632-1675 (3).jpg

 

Johannes Vermeer 1 1632-1675 (2).jpg

Johannes Vermeer 1 1632-1675 (1).jpg

Johannes Vermeer 1 1632-1675 (4).jpg

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 (4).jpg

Johannes Vermeer A 1632-1675 (2).jpg

Johannes Vermeer A 1632-1675 (3).jpg

Johannes Vermeer C 1632-1675 (1).jpg

Johannes Vermeer C 1632-1675 (2).jpg

Johannes Vermeer D 1632-1675 (1).jpg

Johannes Vermeer D 1632-1675 (2).jpg

Johannes Vermeer D 1632-1675 (3).jpg

Johannes Vermeer D 1632-1675 (4).jpg

Johannes Vermeer D 1632-1675 (5).jpg

Johannes Vermeer D 1632-1675 (6).jpg

Johannes Vermeer D 1632-1675 (7).jpg

Johannes Vermeer D 1632-1675 (8).jpg

Johannes Vermeer D 1632-1675 (9).jpg

Johannes Vermeer D 1632-1675 (10).jpg

Johannes Vermeer D 1632-1675.jpg

Johannes Vermeer E 1632-1675 (1).jpg

Johannes Vermeer E 1632-1675 (2).jpg

Johannes Vermeer E 1632-1675 (3).jpg

Johannes Vermeer E 1632-1675 (4).jpg

Johannes Vermeer E 1632-1675 (5).jpg

Johannes Vermeer E 1632-1675 (6).jpg

Johannes Vermeer E 1632-1675 (7).jpg

Johannes Vermeer F 1632-1675 (2).jpg

Johannes Vermeer F 1632-1675 (3).jpg

Johannes Vermeer F 1632-1675 (1).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維梅爾 荷蘭畫家 卜正民
    全站熱搜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