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ture+_2019-08-21-10-44-31-1  

 

自由時報 2018-07-01 20:5

百人打群架!示威變暴力衝突 波特蘭9人被捕、多人傷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奧勒岡州城市波特蘭(Portland)於當地時間昨日晚上爆發嚴重抗議衝突,外電指稱,這是川普執政以來最嚴重的一場街頭示威暴力衝突。

 

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波特蘭於當地時間6月30日晚間有超過150名極右派,與數十位反法西斯主義者在街頭抗議中出現暴力衝突,總共有9人因此被捕,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最嚴重的1次暴力抗議事件。

 

昨晚波特蘭剛好同時有極右派團體「愛國者之祈禱者」(Patriot Prayer)與反法西斯主義者的示威遊行,當兩組抗議人馬相遇在同條街上後,雙方抗議者便開始使用胡椒噴霧、小刀、垃圾桶蓋與旗桿互相攻擊,有不少人因此受傷。

 

極右派團體「愛國者之祈禱者」為美國當地支持川普政府的民間組織,時常在美國各地舉辦激進的集會遊行。近日美國總統川普推動備受爭議的移民「零容忍」政策,激化了反法西斯主義的人民上街示威。

 

美國波特蘭於昨日晚間有超過150名極右派上街遊行,卻演變成與數十位街頭抗議的反法西斯主義者爆發暴力衝突,共有9人因此被捕。(美聯社)

Capture+_2019-08-21-10-37-46-1  

 

美國奧勒岡州城市波特蘭於當地時間昨日晚上爆發嚴重抗議衝突,為川普執政以來最嚴重的1場暴力抗議事件。(路透)Capture+_2019-08-21-10-41-21-1  

 

昨晚美國波特蘭剛好同時有極右派主義團體「愛國者之祈禱者」與反法西斯主義者的示威遊行,當兩組抗議人馬相遇在同條街上後,雙方抗議者便開始互相攻擊。(路透)

Capture+_2019-08-21-10-41-14-1

 

老頭插嘴

 

以上自由時報報導的是發生在去 (2018) 年6月30日,以下則是發生在今 (2019) 年8月17日。

 

 

美國之音 2019年8月18日

波特蘭警方逮捕 13人 繳獲大量武器

 

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警方星期六(8月17日)為了防範右翼團體和反法西斯組織之間發生暴力衝突,逮捕了至少13人,搜剿了大量武器。警方還架設了路障,封閉了街道與橋樑。

 

美國極右翼團體8月17日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市集會示威Capture+_2019-08-21-10-34-07-1

 

政府有關部門星期六從抗議人士手中繳獲了金屬棍、噴霧劑和其它武器。與此同時,極右翼抗議人士與反法西斯示威人士都在鬧市區集結。

 

波特蘭市長惠勒(Ted Wheeler)說,支持仇恨並從事暴力的人“不受歡迎”。當地時間星期六下午,大部分右翼組織通過一座市區的橋樑離開了當地。

 

當地民兵組織成員中午之前也集中起來。他們揮舞旗幟,身穿防彈衣,佩戴頭盔。警方說,他們從抗議人士手中搜剿了武器。

 

反法西斯組織被稱為反法運動(Antifa)。美國總統特朗普星期六上午表示,他會對反法運動採取行動。特朗普在推文中說,“正在重點考慮是否將反法運動命名為‘恐怖組織’。波特蘭正在受到密切觀察。希望是市長能夠盡責!”

 

 

每日頭條 2019-08-19 由 新民晚報 發表于環球

昨天,面對暴力示威,美國警察讓全世界見識了什麼叫辣手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口中的「美麗風景線」又出現了。這一次,是在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17日下午,極右翼團體「驕傲男孩」與左翼團體「反法西斯行動」在市中心舉行集會,因「左右之爭」進而發生暴力衝突。部分示威者穿黑衣、戴口罩和面具,肆無忌憚製造破壞。

 

參加遊行的示威者戴著面罩

Capture+_2019-08-21-13-25-20-1  

 

上到美國官員、警察,下至美國民眾,看起來沒人「享受」這道「風景線」。警察提前介入並逮捕數名危險分子,波特蘭市長更是強硬警告示威者「整個城市已做好準備,必將執法」。

 

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發生在香港的示威遊行在某些美國政客眼裡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而發生在美國的「風景線」就突然「不美麗」了呢?答案也很簡單:因為這背後是美國政客赤裸裸的「雙標」邏輯:美國警方不管怎麼幹預集會,都是正常的;而別國維持正常社會秩序,就變成了限制自由之舉。

 

美國警察做了啥?

 

報導稱,「驕傲男孩」17日舉行一場旨在「結束國內恐怖主義」的集會活動,特別針對「反法西斯行動」。這兩大團體結怨已久,近期衝突源於6月 「反法西斯行動」在其官網上發布的一篇文章。文章稱, 「驕傲男孩」正「入侵」波特蘭,因此號召「保護」波特蘭,抵禦極右組織。此後,雙方數次爆發衝突。

 

這座城市已經習慣了見證暴力。對於暴力示威的處理,警方的表現非常「嫻熟」。

 

一是提前介入!據波特蘭警方介紹,根據在社交媒體上搜集到的信息,部分參與者可能攜帶武器,還可能出現暴力活動或其他犯罪活動。因此,警方以安全受到威脅為由提前採取了一系列應對行動:提前逮捕了包括一名極右組織領袖在內的6人,關閉部分街道、設置路障等。

 

「我們的反應是非常必要的。」波特蘭警察局發言人蒂娜·瓊斯表示,是為了保證公眾的安全,而不應被解讀為持有偏見或傾向性。警方的行動是完全中立的,是符合憲法和其他法律規定的。

 

在美國,警方可以根據設想的判斷提前採取行動,包括抓人。而且要求「不應被解讀為持有偏見或傾向性」。

 

二是配置充足警力。波特蘭警方稱,共有1000人參加集會,因此也派出1000名警察和執法人員應對,其中包括其他二十幾個各層級政府的執法機構參與安全保障工作。

 

警察執法

Capture+_2019-08-21-13-25-38-1  

 

對於示威集會可能出現的暴力傾向,美國警方的準備並非「雲淡風輕」。絕不會打著「言論自由」的旗號放任不管。

 

三是警告沒用就來真的。波特蘭警局發言人還強調了示威遊行的紀律性,示威者必須按指示在人行道上進行遊行,不能占用公路,違規者將可能被逮捕或收到法院傳票。截至17日上午,警方已從示威團體人員處查獲噴霧劑、盾牌、金屬和木棒等具有安全威脅可能的物品。根據《衛報》的報導,波特蘭警察當天還乘坐摩托車和警車,跟隨並驅散示威者。警察逮捕暴力抗議者時被扔礦泉水瓶,隨後警告示威者離開否則將被逮捕。

 

不聽美國警察的警告,後果是嚴重的。在本次衝突中,據媒體報導,因干擾警察執法、非法使用武器等當天警察一共逮捕了13人。

 

一句話,在美國,警察可沒空跟示威者「講道理」和保持「克制」。

 

美國官員說了啥?

 

波特蘭市長泰德·惠勒在集會前一天對福克斯新聞網表示,支持人們示威的權利,但「不管是誰、政治立場如何,一旦參與暴力活動將被追究責任」。「如果你把暴力帶到這裡,我們有人手、有資源,我們將執行法律,我們不歡迎你們!」他還表示,為了應對可能的暴力衝突,人們將看到更多警察;同時如果有更多人被逮捕,當地檢察官將會「加速處理」。

 

波特蘭市長特德·惠勒

Capture+_2019-08-21-13-25-51-1  

 

美國的政府也是很看重社會穩定的,對於破壞穩定大局的示威者,態度明確沒商量。

 

市長上新聞節目喊話,大概是因為波特蘭的事態已經「驚動」了總統川普。波特蘭自8月以來的暴力活動已經引發全美關注。以至於這次川普在推特上稱,認真考慮將參與近期衝突的「反法西斯行動」列為恐怖組織。

 

對於暴力示威者,在美國將來也許就是恐怖分子了。

 

在就波特蘭事件發聲的美國政客里,右眼戴著黑色眼罩的眾議院議員、前海豹突擊隊軍官丹·克倫肖的一番言論尤為引發爭議,因為他把香港局勢和波特蘭事件做了一個對比,提及示威者在香港揮舞美國國旗,而在波特蘭美國國旗被焚燒。

 

在美國,美國國旗被焚燒是不可以的。

 

事實上,就波特蘭事件,不管是川普還是克倫肖,都已經明明白白地顯露出自己的立場:絕不明確指責保守右傾勢力。近期以來,世界多地爆發過不同規模的遊行集會,一些美國政客在其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直到美國國內出現了一道又一道「美麗風景線」,不少美國人才發現:這些美國政客的立場可謂冰火兩重天啊。

 

一句話,美國為維護自己國內秩序,怎麼強硬都是對的;放在別國,就成了美國政客眼裡的「不正確」。

 

美國民眾怎麼看?

 

「為什麼關於波特蘭事態的討論,更像是被政治正確牽著鼻子走,而不是強有力的事實證據。」一名美國政治學者撰文寫道。

 

微妙的是,一堆美國網友更是越洋跑到英國媒體《每日郵報》有關報導下面「激烈辯論去了」,竟然占領了近200條評論中的大部分。原因也許有兩個:一是一些美國媒體並不總是在有關新聞報導下面開放評論欄;另一個大概是害怕被「人肉」。而即便在英國人的「地盤裡」,一位美國網友對於「美國國旗被波特蘭示威者塗畫令人傷心」的言論還遇到了一個持不同觀點的美國網友的「堵罵」。

 

不少美國網友都表達了對暴力的厭惡。

 

「那些人做壞事,只有懦夫才把他們的臉藏到面具後面。」

 

「示威者就不應該被允許戴著口罩或者面罩。美國應該建立一個身份追蹤系統,把這些暴力分子丟進監獄。」

 

不少美國人也認為,暴力是有害的。示威者不應被允許遮住臉。

 

還有一名網友火眼金睛地指出,上面這張照片是女示威者「裝」出來的。因為看了視頻就知道,這個女示威者在照片被拍前後都在衝著警察哈哈大笑。

 

Capture+_2019-08-21-13-26-16-1  

 

香港一名女示威者被同伴「爆眼」後卻栽贓警察的戲碼,在美國也上演。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一句話,結合最近的一些事件,美國的波特蘭事件就是一面鏡子,你懂的。   (編輯:王若弦)

 

 

鳳凰網  2019年08月19日18:47:19 

美國街頭惊現蒙面示威者,警察緊急出動武力鎮壓

 

當地時間17日(週六),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市中心突然出現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一群身著黑衣且蒙面的“示威者”當街遊行,並與波特蘭警方發生衝突,隨後被武力鎮壓。

 

據美國媒體報導,當天上千名抗議者走上波特蘭街頭,包括極右翼人士、白人至上主義者以及左翼反法西斯人士。警方設置了路障,封閉了部分街道與橋樑,試圖將兩派示威者分開。

 

甚至在示威舉行前,當地警方為防止發生暴力衝突,還提前抓捕了6名極右翼人士。即便如此,雙方還是發生了小規模衝突,造成6人受傷。

 

當地警察局局長奧特洛(Danielle Outlaw)表示,有13人因面臨各項指控被拘留,包括行為不當、干擾警察、非法使用武器以及在公園藏匿武器等。奧特洛稱,警方查獲了刀具,金屬和木製棍棒,化學噴霧和電擊槍等武器。

 

波特蘭警察局發言人瓊斯1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的反應(措施)是必要的,是為了保證公眾的安全,不應被解讀為帶有偏見或傾向性”。她還說,示威者須按指示在人行道上進行遊行,不能佔用公路,違反規定的人可能會被逮捕或者收到法院傳票。

 

從社交媒體上發布的視頻也可以看出,在左右兩個陣營開始發生衝突時,大批荷槍實彈的防暴警察迅速湧入人群中,並且馬上控制了滋事者;在示威人群周圍也停滿了警車,遭到逮捕的示威者被直接送到了警車上。

 

抗議集會從周六早晨8點30分左右開始,頂峰時期有1200人聚集在市中心,抗議者之間爆發“無數衝突”,不過破壞僅限於“波特蘭市中心非常小的區域”。

 

就在集會當天,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原則,美國總統特朗普為極右翼團體幫腔,在推特上表示:正在重點考慮是否將“安提法”(極左翼組織)定為“恐怖組織”。

 

Capture+_2019-08-21-10-45-00-1  

 

值得一提的是,和“安提法”相對的極右翼組織“愛國祈禱者”一直公開支持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

 

與其說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中心爆發了遊行示威,不如說是極右翼和極左翼團體的公開約架。因為這樣的“非暴力遊行示威”,已經不止一次在波特蘭和美國其他城市上演了。

 

2018年6月,同樣是在波特蘭,支持特朗普的右翼團體“愛國祈禱者”在一次遊行中撞見了左翼團體“安提法”,雙發產生衝突,隨後波特蘭警方驅散了雙方人員並逮捕了鬧事分子。

 

總之,這樣“靚麗的風景線”時不時就會在美國出現,但是並沒任何美國政客為這些黑衣人“爭取自由”,當警方出手清場時也沒有人批評他們“用暴力應對和平示威”。

 

Capture+_2019-08-21-10-45-19-1  

 

打臉不? (來源:局座召忠) 

 

 

老頭的話:

 

台灣媒體對美國波特蘭動亂報導並不多,相對香港所謂的「民主運動」,顯然也是雙重標準。

 

然而就波特蘭事件而言,只想到雙重標準其實算是膚淺。在台灣,綠色人物的雙重標準隨時可見,台灣人應該已司空見慣。

 

老頭想到的是美國的未來。

 

最近天下雜誌轉載英國《經濟學人》美國和亞洲版的封面故事,篇目叫「 一個美國兩個世界 美國未來在加州或德州?」單純的作者認為美國未來的發展有可能是「加州模式」,也有可能是「德州模式」。然而老頭認為還有第三種模式。

 

最近天下雜誌轉載英國《經濟學人》美國和亞洲版的封面故事,篇目叫「 一個美國兩個世界 美國未來在加州或德州?」 (見拙作「美國的未來」https://cott6226.pixnet.net/blog/post/350775754) 。作者單純地認為美國未來的發展有可能是「加州模式」,也有可能是「德州模式」。然而老頭認為最可能的是第三種模式。



2010年底北非小國突尼西亞爆發「茉莉花革命」,2011年1月14日在民眾自焚事件發生後不到一個月,執政長達二十三年的班阿里政權一夕垮台。

 

幾天後,1月25日埃及也爆發示威遊行,接著罷工、暴動。穆巴拉克政府面對難以收拾的局面束手無策,2月11日執政三十年的總統穆巴拉克下台,前後也是不到一個月。

 

受鄰國的影響,利比亞在巴拉克下台後四天 (2011年2月15日) 也發生反政府示威遊行,示威者遭到政府軍武力鎮壓後引發武裝衝突。聯合國安理會同日立刻召開閉門會議,會後發表聲明,譴責利比亞政府。動作之迅速,讓人不禁懷疑這是個預謀事件,接下來的發展也證實如此。2月26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凍結利比亞總統格達費在世界各地的資產。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再度決議,授權成員國在利比亞設置禁航區。此舉赤裸裸地侵犯利比亞主權。此時歐美列強的軍艦早已密佈利比亞東邊的地中海。為協助無空軍的反政府勢力,列強將叛軍佔領的利比亞東部空域劃為禁航區,利比亞政府的軍機進入該空域攻擊叛軍,即遭受停在外海美法軍艦的導彈攻擊。19日美英部署在地中海的軍艦與潛艇向利比亞發射了112枚戰斧巡弋飛彈,徹底摧毀利比亞政府的防空設施。隔天 (20日) 英國戰機大舉空襲利比亞,同行尚包括加拿大、西班牙及挪威戰機,各國藉著聯合國和北約的招牌對利比亞不宣而戰。政府軍清剿叛軍的戰局在列強大力支持與協助叛軍下開始逆轉。8月,利亞首都的黎波里被叛軍攻占,費格達意圖逃亡出境未果,10月20日在蘇爾特被殺。反美的利比亞垮了。

 

當群眾運動初起時,因為突尼西亞示威者以其國花苿莉花為號召,西方媒體稱為「茉莉花革命」。不久亂事迅速曼延埃及、利比亞,西方媒體開始改稱其為「阿拉伯之春」。隨後,如同骨牌一般,阿拉伯世界中的葉門、敘利亞、阿爾及利亞、約旦、沙特、阿曼、巴林、摩洛哥、科威特、黎巴嫩、卡塔爾等國家,乃至非阿拉伯國家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大多數的國家從此陷入內戰,至今未息。戰亂帶來死亡,也製造了無數的難民。

當年響噹噹的口號「阿拉伯之春」,如今聽來格外諷刺。

 

2014年9月香港爆發反中的雨傘革命,2018年11月法國發生黃背心抗爭運動,2019年4月香港再度發生反送中示威活動,進而轉變為暴力抗爭,以上在在都有幕後黑手在操弄。這些受害國家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反美。

 

引發抗爭的問題,美國自己本身其實都有。美國貧富差距之高、種族歧視與對立都是燃點,只要美國國力 (經濟) 持續衰退,無力以武力支撐其霸權。你會搞人,人家也會如法炮製的搞你。屆時美國的未來將是內戰。

 

108.08.21彙整初稿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波特蘭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伯 的頭像
    阿伯

    草湳里:老頭談性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