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ijMLqV  

2001年以後的盧安達國旗

 

局勢君 2920-10-09

盧旺達大屠殺:現在誰也想不通,當年誰也不停手

 

1914年6月28號,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大公帶著老婆去薩拉熱窩視察工作,被少不更事的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槍殺身亡。一個月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從1914年持續到1918年,最後德意志帝國投降宣告了一戰的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在歐洲,但是遠在非洲的內陸小國盧旺達卻因此被改變了命運。在一戰爆發之前,盧旺達是德國的殖民地,德國戰敗後它就歸了比利時。幾十年後駭人聽聞的盧旺達大屠殺就跟比利時的統治有直接關係。

 

不管是哪一家的殖民者,對於殖民地龐大的人口而言都是外來少數群體,少數人要統治多數人,最好的辦法是用當地人統治當地人,這是殖民時期歐洲列強們普遍採用的方法,比利時也不例外,它就利用盧旺達的圖西人去統治了胡圖人。

 

盧旺達的地理位置

/tmp/php2LqKtt  

 

圖西人在盧旺達只佔總人口的14%,胡圖人多達85%,殖民者用少數群體做自己的幫手是有原因的,因為這麼做可以確保統治的長久。假如一開始就選了人口占多數的那個民族,那他們掌握了管理權後遲早要把殖民者趕走,而少數民族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會因為優待和對多數民族的畏懼,變得更忠誠更賣力。

 

圖西人對胡圖人的領導權也不是比利時人的原創,在德國人佔領盧旺達之前圖西人的地位就比胡圖人高,那個時候部落酋長們多數是圖西人,原因是圖西族人放牧比較富裕,而胡圖人種地比較貧窮,財富是地位的象徵,地位高了便有了統治權,這個非常合理。

 

原本胡圖人和圖西人並沒有嚴格的區分,他們彼此通婚也互相轉換,有錢的胡圖人會進入酋長的管理行列,最終被吸收變成圖西人;而圖西人裡面貧窮落魄的也會重新下地種田變成胡圖人。比利時人接盤後做了一件事兒,把這種流動和轉化給終結了。

 

1933年比利時殖民者舉行了一次人口統計,完事給盧旺達人發了身份證,身份證上註明了到底是圖西族還是胡圖族。當時劃定民族的方法很簡單:家裡有10頭牛以上的就被認為是圖西族,10頭牛以下的看膚色、身高和鼻樑的寬度,膚色淺、個子高、鼻樑寬的被認為是圖西族,其餘的全部被認定為胡圖族。

 

現在的盧旺達首都基加利

/tmp/phpgKIpAm  

 

民族分清楚以後,在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期內,圖西族人就幫著比利時殖民者管理自己的國家,作為二等公民他們也享受了更好的教育、醫療和社會地位。胡圖人慢慢地心裡就不平衡了,比起高高在上的統治者,人總是更痛恨身邊的小官小吏們,胡圖人就一天天地恨上了圖西人。

 

二戰結束後,反殖民化民族獨立運動高漲,1959年盧旺達也爆發了反抗殖民統治的社會革命。這場革命雖然沒成功,但是讓比利時人意識到了主體民族的威力,也意識到失去盧旺達是個時間問題,不過比利時人想著能拖一天是一天,就順應局勢把管理權逐漸轉移到了胡圖族手裡,從而降低反抗的壓力,給自己的殖民統治續命。

 

有不少人說比利時人臨走前把統治權交給胡圖人,是抱著“我得不到就讓它毀滅的心態”,這種說法有點為了黑殖民者而胡亂揣測的味道,在反殖民運動高漲的時期,比利時人為了減輕壓力多待一天,只能順著主體民族。

 

胡圖人接手了管理權,過去幾十年積累的仇恨終於可以清算了,圖西人從此被打壓和排擠。

 

雖然做了這種調整,但是比利時的統治只延續了三年,1962年比利時人回家,盧旺達取得了獨立,胡圖人在法國的扶持下建立了新國家,圖西人的地位就徹底發生了反轉。

 

大屠殺發生後外出躲避的難民

/tmp/phpBP1LsW  

 

掌握了權力的胡圖族開始有意識地報復圖西族,圖西族從此生活壓力很大,稍有不慎就會爆發官方主導下的衝突,圖西族的地位連三等公民都達不到,被胡圖人稱作“蟑螂”或者“比利時走狗”。在之後的20多年裡,圖西族人因為這種遭遇不斷被迫流亡,變成難民去了鄰國,比如烏干達、布隆迪、剛果金。

 

跑到異國他鄉生活,感覺肯定不好受,流浪的圖西族人組建了他們自己的組織“盧旺達愛國陣線”,一邊自我保護一邊計劃奪取政權。1990年盧旺達政府玩起了多黨制,愛國陣線就趁機回去參與競選,結果和當時的盧旺達政府軍爆發了戰爭,這個被稱作是盧旺達內戰,一打就是三年多。

 

三年來兩邊打打停停,到1993年盧旺達政府就和愛國陣線簽了共享權力的停戰協定,比如內閣政府的位置都一起分配。人數佔優並且痛恨圖西族的胡圖人對此並不滿意,軍隊和官員中有不少人對總統不滿意。儘管總統和他的追隨者忙著簽協議推動和解,但是對付圖西族的力量卻在暗中默默做準備。

 

1994年的4月6號,盧旺達總統哈比亞利馬納外出開會討論和解的事兒,返回首都基加利的時候,專機在機場附近被一枚火箭彈擊中墜毀,機上人員全部遇難。這事兒到底是誰幹的至今弄不清楚,胡圖族以此為理由當晚就對圖西族人動了手,這個算是第二次盧旺達內戰的開始,我們更熟悉它的另一個名字:盧旺達大屠殺。

 

胡圖族早在三個月之前就在為這一天做準備,他們大量購買軍火購買砍刀,然後發放到軍隊和民兵手裡,那些比民兵組織更低的普通民眾自己準備菜刀或者削尖的木棍。動手的暗號叫做“砍掉那些最高的樹”,“最高的樹”指的是個子較高的圖西族人。雖然事發前圖西族人從他們的胡圖族朋友那裡聽到了風聲,但是大家沒有意識到他們會針對普通人。

 

總統遇刺的那天晚上,廣播裡一個猙獰恐怖的男人喊出了那句口號:砍掉那些最高的樹,就現在!於是全國的胡圖人傾巢而出,他們拿著槍、拿著砍刀、拿著農具、拿著木棍,先從自己身邊的鄰居開始動手,老人、小孩、嬰兒、懷孕的婦女一個都不放過。

 

人身體的某個部位被砍一刀,伴隨來的是劇烈的疼痛,受害人會痛苦地喊叫然後本能地逃跑,這會激發兇手的獸性於是更瘋狂地追砍;如果兇手是好幾個人,那麼受害者跑不了幾米遠就倒地了,隨後肌肉開始痙攣,大腦因為過於疼痛變得麻木,受害者由於失血過多呼吸開始衰竭,他看著砍刀落在自己身上,聽著肌肉和骨頭被砍碎的聲音,在痛苦的呻吟中慢慢失去意識,變成一具屍體。

 

從4月6號晚上開始,到接下來的100天時間裡,槍聲、呼喊聲、慘叫聲伴隨著骨頭和肌肉被砍碎的聲音傳遍了盧旺達,昔日的朋友和同事此刻都變成了屠夫和羔羊,毫無憐憫和人性。有些圖西人跪在胡圖人面前,雙手舉著自己所有值錢的東西,不是求對方饒了自己,而是求對方槍斃了自己,因為亂刀砍死太痛苦太可怕了。

 

在大屠殺進行的過程中,胡圖人控制的廣播電台不間斷地工作著,播音者把圖西人描述成“蟑螂”和“走狗”,反复激化仇恨和鼓勵暴行。因為大屠殺得到了政府和地方官員的支持,平時老實巴交的農民和他們十來歲的孩子也都變成了手持凶器的屠夫,他們覺得自己的做所作為是充滿正義的,是在為國家除害。

 

100天屠殺了100萬人,意味著一天是1萬人,一個小時是416人,一分鐘7個人,每8秒就有一個人被殺,這種效率連納粹都自愧不如。那三個月裡,盧旺達的馬路兩旁堆滿了屍體,整個村子遍地屍體,河道裡飄滿了屍體,由於幾乎沒人處理屍體,腐敗的氣味到處蔓延,蒼蠅成群結隊,盧旺達變成了人間地獄。

 

三個月後愛國陣線帶著烏干達軍隊攻入了首都基加利,擊敗了胡圖族政府。並不是愛國陣線來的晚,而是戰勝胡圖人需要時間,如果勝利晚到一天,大屠殺就多持續一天。圖西族攻入首都以後,情況再次發生了逆轉,三個月里手持砍刀的胡圖人擔心被清算,於是捲起鋪蓋拖家帶口又逃離了盧旺達,跑到鄰國坦桑尼亞、烏干達、布隆迪和剛果金,出逃人數超過了200萬人。

 

跑出去的胡圖人也沒有消停,每天住難民營喝髒水的日子畢竟不好過,他們還想著重新再來。那個時候剛果金還叫做扎伊爾,扎伊爾的總統蒙博托支持大屠殺的領導者“阿卡祖”組織成立了游擊隊,他們一邊繼續殘害剛果境內的圖西人,一邊跑到盧旺達屠殺那邊的圖西人,阻止盧旺達國內的安寧。

 

當時掌權的圖西族人認真搞民族和解,一邊安置返回的難民,一邊審判沒逃走的大屠殺罪犯,政局逐漸趨於穩定。但是“阿卡祖”唯恐民族和解讓自己失去存在感,不斷搞破壞,於是盧旺達政府聯合了在烏干達和安哥拉的圖西人政權,帶著多國部隊進入剛果金去剿滅“阿卡組”組織和它的支持者蒙博托政權,由此在剛果金引發了一場長達七年的非洲地區大戰,一直到2001年才徹底消停。

 

現在的盧旺達人已經走出了大屠殺陰影,他們認認真真搞建設,經濟增速在非洲地區長期名列前茅,變成了非洲的明星國家。盧旺達人的身份證上再也沒有“民族成分”那一項,因為盧旺達現在只有一個民族,盧旺達族。旅遊業是盧旺達的一項重要產業,去那邊玩的同學一定要注意一件事:當地人很忌諱談論民族成分問題,更忌諱談起大屠殺那件往事。

 

知乎 2014-05

盧安達種族大屠殺發生時國際上的反應如何

 

每日頭條 2018-02-06

盧安達種族大屠殺法國和美國參與了嗎

 

rfi 06/04/2019 - 18:36

盧旺達大屠殺25周年 馬克龍下令調查法國角色

 

TRT中文 09.04.2019 ~ 09.10.2020

回顧盧旺達大屠殺 比利時和法國的角色



盧旺達簡介

 

面積26,338平方公里

人口12,374,397人 (2019估) 

 

盧安達自然資源匱乏,經濟主要依靠地方農民使用簡單工具的自給農業支撐。根據估算,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的42.1%是由90%的工作人口透過務農創造的。雖然盧安達土地肥沃,但糧食產量往往跟不上人口增速,因此必須進口糧食。

 

盧安達種植的作物包括咖啡、茶葉、除蟲菊、香蕉、豆類、高粱和土豆。咖啡和茶葉是主要的出口經濟作物,較高的地勢、陡峭的山坡和肥沃的火山土壤為其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環看天下 2020-09-02 08:53

盧旺達大屠殺救人英雄疑涉恐怖主義被捕

/tmp/phpItSJjz  

 

電影《盧旺達飯店》主角的原型人物魯塞薩巴吉納被盧旺達當局拘捕,指控涉及恐怖主義罪行。

 

1994年的盧旺達大屠殺中,魯塞薩巴吉納在酒店庇護1200名圖西族人,成為救人英雄,獲頒多個獎項。

 

自從大屠殺之後,魯塞薩巴吉納在外國居住。他批評盧旺達總統卡加梅是獨裁者。

 

魯塞薩巴吉納的女兒說,針對父親的指控都是捏造,希望爭取他早日獲釋。

 

不過,魯塞薩巴吉納在盧旺達國內,曾經引起爭議。亦有當年大屠殺倖存者批評他。

 

 

每日頭條 2019-07-05

盧安達軍隊怎麼也跟著解放軍學上正步了

 

「向右看,一,二!」

 

這個中國人很熟悉的口號,如今響徹在盧安達的首都。

 

當地時間7月4日上午10:30,盧安達解放25週年慶典在首都基加加利國家和平體育場,慶祝盧安達解放25週年。和以往不同的是,本次盧安達閱兵的畫風是這樣的……

 

/tmp/phpx2VAdJ

 

/tmp/phpxcWT9p

 

/tmp/phphqu4o7  

 

和以往不同,本次盧安達閱兵式專門採用了中式操典和口號,並且專門邀請了解放軍三軍儀仗隊進行訓練。

 

據央視新聞網7月5日報導,早在4個月前,為了達到「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效果,盧安達軍方專門向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提出請求,請求解放軍儀仗隊用中國操典訓練盧安達國防軍。隨後中國儀仗隊員奔赴盧安達,對盧安達國防軍和警察部隊進行了三個月「魔鬼訓練」。

 

每日頭條 2018-12-21

火了!卡達閱兵再現「中國元素」,芬蘭少年:我想加入解放軍!

 

除了正步來自中國,盧安達國防軍的迷彩和部分槍械,也是來自中國的。盧安達採用了第二炮兵叢林色塊的數碼迷彩,而警察方隊則採用了97-B短突擊步槍。

 

盧安達總統保羅·卡加梅在慶典上檢閱了由軍隊和警察組成的閱兵方陣,閱兵式由讓·巴普蒂斯特少將指揮,非洲多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代表等參加慶典,並一起觀看了閱兵式。盧安達總統卡加梅在觀看閱兵後發表講話,表示盧安達將儘快建設出現代化軍事技術。

 

盧安達總統保羅·卡加梅在慶典上檢閱了由軍隊和警察組成的閱兵方陣

/tmp/phpiX76XX  

 

7月4日是盧安達的解放日,1994年7月4日,盧安達愛國陣線 (Rwandan Patriotic Front) 軍隊占領基加利,結束了震驚世界的盧安達大屠殺。除慶典外,盧安達還舉行了重走解放路、解放戰爭主題電影首映和民生項目落成儀式等慶祝活動。

 

盧安達學習中國正步是有原因,因為盧安達在過去幾十年里和中國有大量的防務交流合作。盧安達國防軍不僅向中國派出了大量軍事留學生,在國防採購上,還購買了我國CS/SH-1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紅箭-9A毫米波制導重型反坦克飛彈、SH-3122毫米自行火炮以及天龍-50中程防空系統等先進武器,系統這些武器大部分可以壓制周邊非洲國家的現役武器。

 

在閱兵後,盧安達卡加梅總統發表了講話,他感謝每一位為制止暴政和種族滅絕而戰鬥的人,包括那些仍然活著並仍在為國家服務的人,以及那些在鬥爭中付出了生命並被銘記的人。

 

關鍵評論 2019/07/16

帶領盧安達走出大屠殺的卡加米,是民族英雄還是冷酷獨裁者?

/tmp/phpAs892A  

 

盧安達總統表示,他們為之奮鬥的價值觀,如團結、自由、平等權利和國家主權,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義,需要進一步促進和保護。然而,盧安達人民必須保持足夠的謙遜,因為國家還需要可持續發展。

 

「我們把過去拋諸腦後,像一家人一樣走到一起,擁抱未來。我們每一代人,都必須堅定地捍衛這些價值觀。我們不會再迷路了。」盧安達總統最後說道。

 

 

rfi 23/07/2018 - 18:09

習近平出訪盧旺達 簽署15項雙邊協議

 

BBC中文網 2018年7月24日

細看中國在非項目:互惠互利與殖民的一線之隔

 

立場新聞 2018/7/29 11:43

盧旺達的基加利︰由大屠殺地獄變成東非明珠

 

 

BBC中文網 2020年10月1日

盧旺達與美國的貿易之爭如何助力中國企業

 

BBC商業記者安德里·亞迪傑斯特拉(Andrea Dijkstra)發自盧旺達首都基加利

 

在東非國家盧旺達首都基加利(Kigali)郊區,一家工廠的100多台縫紉機正嘎嘎作響。

 

去年,由非洲國家83名裁縫組成的合作社成立了這家公司——基加利服裝中心(Kigali Garment Centre)。

 

該公司坐落在繞城而建的工業區裏,綠色的山丘起起伏伏。這家公司的建立符合盧旺達政府促進該國服裝製造業的戰略計劃。

 

盧旺達正在努力建設自己國家的服裝業

/tmp/phpRVSzYB  

 

「工廠成立以來,已經培訓了130名年輕人,其中97%是女性,」該公司總裁兼聯合創始人傑羅姆·穆加博(Jerome Mugabo)說。在他身後的主車間裏,員工們看上去有十幾、二十歲,正在生產奇諾褲。

 

穆加博說,他的僱員大部分是女性,他以此為豪

/tmp/phpxGb2Nw  

 

為了振興國內服裝業,盧旺達與美國展開了持久的貿易戰,這可以追溯到2015年。當時,東非共同體(EAC)的六個成員國,包括布隆迪、肯尼亞、盧旺達、南蘇丹、坦桑尼亞和烏干達,宣佈它們將對二手服裝的進口徵收高關稅。

 

這一事實禁令旨在阻止東非共同體國家進口大量廉價的二手服裝,這些服裝大多來自美國和英國。非洲國家表示,這些商品扼殺了當地初創服裝業的增長。

 

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2015年的數據表明了這六個國家的問題有多嚴重。該署稱,在那一年裏,東非共同體國家佔了全球二手服裝進口總額的將近13%(約2.74億美元)。研究還發現,東非共同體國家將近三分之二的人買過二手衣服。

 

美國急於保住本國二手服裝產品的出口份額,因此發表回應稱,東非共同體提出的禁令將違反自由貿易協定,並威脅要將東非共同體成員國家從《非洲增長與機會法》(Agoa)中剔除。該法案於2000年頒布,允許39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向美國免稅出口數千種商品。

 

盧旺達總統卡加梅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8年會面,據稱雙方關係十分冷淡

/tmp/phpKY5j0Z  

 

美國宣佈計劃後,除盧旺達外的所有東非共同體成員國都退出了。

 

2018年,這些國家對進口二手服裝徵收每公斤4美元的關稅。美國採取反擊措施,稱將對盧旺達的服裝徵收30%的關稅,此前盧旺達是零關稅。

 

儘管當時盧旺達每年只向美國出口約150萬美元的服裝,但一夜之間,出口停止了,這個非洲國家無法再指望增加出口。

 

不過,穆加博說,他依然對盧旺達不走尋常路感到高興。他表示:「禁令實施後,我們的客戶越來越多,這有助於我們建立業務。」

 

盧旺達最古老的製衣廠Utexrwa成立於1984年,該廠的總經理帕特爾(Ritesh Patel)認同這種說法。他說:「盧旺達需要這樣做才能發展經濟。」

 

「過去人們花800盧旺達法郎(合84美分)就能買到一件二手男士襯衫;他們對我們能生產的4000盧旺達法郎的新款男裝不感興趣。」

 

祥德製品(香港)有限公司(C&D Products)將它在基加利生產的產品出口到歐洲

/tmp/phphaU96G  

 

多年來,Utexrwa一直專注於為警察、公司和學校生產制服。但自從禁止進口二手服裝以來,該公司已經擴展到普通服裝,比如男式襯衫。

 

帕特爾補充道:「我們不再需要與廉價的二手市場競爭,這真的很管用。我們還見證了迅速壯大的中產階級,他們有能力負擔起『盧旺達製造』的產品。」

 

然而,哪裏有贏家,哪裏就有輸家。「生活變得非常艱難,」拉賈布·恩澤伊馬納(Rajabu Nzeyimana)說。他站在市場裏一張木桌子後面,桌上堆滿了二手四角褲和一籃子二手襪子。

 

這位42歲的父親已經賣了7年舊衣服,但自2018年以來,他被迫從剛果邊境城鎮戈馬(Goma)走私到盧旺達商人那裏,以更高的價格購買舊衣服。

 

恩澤伊馬納說:「我的銷售額直線下降,因為我必須將價格提高5倍才能維持生計。」他還說,現在很難支付孩子們的學費。

 

進口二手服裝的恩澤伊馬納(左)說,他的生活變得更加困難了

/tmp/phpEYSIh8  

 

取消《非洲增長與機會法》令服裝貿易受益,同時也降低了盧旺達作為國際服裝生產商生產基地的吸引力。

 

在美國實施報復後幾個月,中國民營企業C&H Garment(佛山市嘉峻製衣有限公司非洲產業基地)關閉了在基加利的工廠。該公司有一半以上的產品原本是出口到美國。

 

東非地圖

/tmp/phpg13dam  

 

另一家在盧旺達開展業務的中國服裝公司「祥德製品有限公司」(C&D Products)也認為,與美國對峙是個問題。「這顯然是個問題,」盧旺達子公司的共同所有者瑪麗斯·姆博紐穆圖瓦(Maryse Mbonyumutwa)說。

 

由於非洲的勞動力成本比中國低得多,這些中國企業越來越有興趣在非洲開設工廠。祥德製品香港有限公司目前的做法是,從盧旺達工廠向歐洲出口產品,同時計劃在坦桑尼亞建立兩個製造基地,以專注於美國市場。

 

為了幫助本國的服裝製造商,盧旺達政府取消了棉花等原材料的進口稅。新工廠得到補助和貸款。

 

在基加利,C&D Products工廠外飄揚的中國國旗表明,中國在盧旺達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tmp/phpozq8LU  

 

不過,一些專家質疑,盧旺達是否有能力建立有競爭力的服裝行業。烏干達、肯尼亞、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和布隆迪是棉花的主要生產國,而盧旺達需要進口這種原料。這個小國多山、人口極其稠密,不適合主要生產棉花。

 

盧旺達是內陸國家,水、電也很昂貴,公路運輸極其官僚,價格高企。

 

對二手衣服的禁令似乎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促使盧旺達人開始購買廉價的、從中國進口的新衣服。

 

「政府應該等到國家建立了成熟的紡織工業後才禁止二手市場,」服裝銷售商費利西安·馬尼拉古哈(Felicien Maniraguha)說。他已經從賣進口舊衣服,轉向賣從中國進口的新衣服。

 

30歲的馬尼拉古哈說,當地的服裝生產規模仍然太小,服裝也不夠時尚。「當地服裝廠目前只穿那些看起來像制服一樣的乏味衣服。」

 

他將這些當地服裝與他目前銷售的中國製造的時尚牛仔褲和花卉印花T恤進行對比。「盧旺達人更喜歡看起來時髦的衣服,」他說。「我懷疑當地紡織業能否生產出漂亮又時尚的服裝,比廉價中國進口服裝更受歡迎。」

 

109.10.10彙整轉載

 

arrow
arrow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