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cFtQbp  

 

日前在抖音看到一部談男人戒色養身的影片,薄有姿色的熟女在影片裡夸夸而談,題目是「晨食壯火,午洩殘精,命短陽衰」,她解釋的內容牽強附會,一派胡扯。上網一查,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老不泄殘精,少不食壯火」、「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少食壯火,自取其禍」。老頭不解網上明明已有正確的說法,為何她要胡亂改、胡亂扯!

 

那段胡扯的抖音影片:

 

                    晨食壯火,午洩殘精 1/3

                    晨食壯火,午洩殘精 2/3

                    晨食壯火,午洩殘精 3/3

 

以下第一篇是她口白的內容,後兩篇「接近」正解,老頭並予補充說明,大伙有興趣可以瞧瞧。

 

 

香港媽咪幫 2022-10-07

「晨食壯火,午洩殘精」,古人告誡的不良惡習,趁早改正吧

 

如今,亞健康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在長時間待在辦公室的人,一定會感到腰椎和頸椎非常難受,這是很多職場白領都有的「職業病」。

 

老頭插嘴:職場白領最大的問題就是「久坐、少運動」以致氣血循環不暢,和「壯火、殘精」沒半毛錢關係。

 

亞健康的表現,不僅僅是腰椎和頸椎方面的問題,還有精神狀態方面也會有明顯的感覺,比如說老是感覺睡不夠,明明睡了超過十個小時以上,卻依舊感覺很困,又或者工作一會兒就有精力不濟的乏力感,這些都是身體出現亞健康的表現。

 

年輕人尚且如此,中老年人就更應該注意,但是,很多人雖然感覺到身體出現了某些問題、但往往沒空去調理,或者不知道怎樣去調理恢復,還有些人的生活習慣甚至與健康背道而馳。

 

過去我們的古人很有健康意識,他們的養生理念直到今天其實都可以藉鑑,比如有句老話叫「晨食壯火,午洩殘精,命短陽衰」就是告誡我們,早上和中午,有兩件事對健康的影響非常大,一定要注意避免,相信現在有很多人都犯了古人的這兩條養生忌諱,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晨食壯火」和「午洩殘精」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老頭插嘴:大多數的職場白領一早匆忙趕上班,大多數的公司也不會給午休的時間,根本沒機會「晨食壯火」和「午洩殘精」。

 

古人說「晨食壯火,午洩殘精,命短陽衰」,分別講了兩件事,第一是「晨食壯火」,第二是「午洩殘精」,帶來的後果,就是「命短陽衰」,當然這個後果似乎有點聳人聽聞的感覺,到底有沒有這麼嚴重呢?

 

先來看「晨食壯火」。晨就是清晨,壯火,按照古代醫學典籍的解釋,壯火就是一種非常亢奮的病火,壯火可以侵蝕人體內的精華之氣,那麼具體而言,壯火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可以通俗地理解為火氣,平時我們說一個人火氣很大,就是脾氣很大的意思,遇到點什麼不如意的事兒就會大動肝火,所以「晨食壯火」的意思就是說大清早起床就像吃了火藥一樣暴躁,脾氣很大。

 

老頭插嘴:扯的莫名其妙,「晨食壯火」是早上吃太多容易上火的東西。

 

有的人可能是發起床氣,也有的人可能是心情不好,總之,如果清早起床就大動肝火,經常這樣的話,長此以往就會縮短自己的壽命。

 

我覺得這種說法應該不算是聳人聽聞,畢竟生氣的確會影響身體健康,不是有句歌詞說「莫生氣,氣壞身體無人替」嗎,再說了,一大早就發脾氣,一整天都不會有好運氣,要是兩個同樣大動肝火的碰到一起,鬧出人命都有可能,所以「晨食壯火」還真有可能讓人短命,所以,大家清早起床的時候,一定要盡量放鬆自己的保持愉快的心情,這樣才能健康長壽哦!

 

晨食壯火,說的是早上肝火旺盛有損健康,那麼「午洩殘精」說的又是什麼呢?

 

午,指的是中午,也就是上午的十一點到下午一點這個區間,正是天地間陽氣正旺的時候,所以我們看古代對犯人處斬,都要選在午時三刻,因為這個時候陽氣最為旺盛,犯人被斬之後魂飛魄散,連做鬼的資格都沒有。

 

當然這只是過去迷信的說法,但按照傳統中醫的理論,中午的確是有利於人體補充陽氣精血的時候,所以一般到了中午最好是養成午休的習慣。

 

那麼這一點呢,相信很多到了五六十年紀的人會更有感觸,因為人走向衰老以後,會明顯感覺到自己的精力不濟,人體內的元精不足,就叫殘精。

 

如果中午還不適當休息強行做一些有損精力的事情、就會更快體內陽氣的消耗,人也就會加速衰老,所以午洩殘精帶來的後果就是陽氣衰竭。

 

老頭插嘴:老頭認為「中午(陽氣正旺)能不能行房」,見仁見智;問題是現代人除非不工作,大多數上班族連午休都不可能,誰有可能在中午幹屄!

 

因此,如果你每到中午的時候感覺自己很累,那就一定要有規律地進行午休,不要強打精神勞累過度,否則不但工作效率很低,還有可能出現失誤或者發生工作事故。

 

「晨食壯火,午洩殘精」,這是古人告誡的兩大不良惡習,如果您有,那最好還是趁早改正吧!

 

老頭插嘴:這人把「少」食壯火改為「晨」食壯火,「老」洩殘精改為「午」洩殘精;將「壯火」曲解曲解為起床氣,根本是弱智的胡扯。老頭認為「壯火」是壯陽食品,大凡壯陽食品都「補」,也「燥」,都會上火。男人上火就思淫,有女人幹女人,沒女人就手淫,結果越補洞越大,身子也垮了。而且,不管是「晨食壯火,午洩殘精」,還是「少食壯火,老洩殘精」,都不是「習慣」,而是需要克制的「人性」欲望。

 

 

三立新聞 2022/05/11 00:51

俗語:「老不泄殘精,少不食壯火」下半句更經典 不得不聽

 

俗語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很多俗語都是前人累積了無數經驗獲得的心得,發人深省!古代人們要想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往往是靠自身努力,在某些方面進行克制,來達到目的。有句俗語:「老不泄殘精,少不食壯火」,說的就是養生之道,這句話不僅有道理,下半句更是耐人尋味!

 

所謂「老不泄殘精,少不食壯火」是根據老年人和年輕人的身體特性總結出來的,它的意思,就是人到老年不要過度縱慾,青少年的時候不要吃太多火氣大的東西;古人認為,精氣是生命的本源,但它並不是無限再生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消耗。到了老年的時候本就所剩不多,要是再恣意妄為,只會消耗的越快,等沒有了,身體垮了,生命自然也就走向了盡頭;而少年人本就精力旺盛,火氣比較大。要是再吃那麼多的燥性食物,會造成肝火旺盛,對身體不好,還有那些大補之物,也不能多吃。

 

「老不泄殘精,少不食壯火」的下半句則是「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意思就是儘管你再富裕,錢再多,也不要住太過豪華的房子,而當你沒錢的時候,就不要出遠門了;進一步解釋,我們經常說溫馨之家,家就是要有溫暖的感覺,如果房子空蕩蕩的,那就算再有錢,給人感覺還是不夠溫馨。試想一下,每個人睡覺的地方只需要那麼點空間,何必將房子蓋得那麼大呢?小一點、熱鬧一點,不是更好嗎?

 

而一般出遠門,人出門在外什麼都得花錢,沒有多餘的錢怎麼活?當你人在外地漂泊的時候,身邊沒有親戚朋友可以依靠,什麼事都只能靠自己解決,畢竟遠水救不了近火;所以當經濟拮据的時候,就老老實實待在家裡,不要想著出遠門,在家裡至少吃喝不愁,就算吃喝成問題了,身邊的親朋好友多少也能幫上忙。

 

 

知乎 2021-02-05 15:11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這句老祖宗的勸告,不得不聽!

 

人生在世,吃穿二事。

 

看似簡單的生活瑣事,卻並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合格」,而這些日常的瑣事往往會影響日後的身體健康。雖然人們已經對心理健康與身體的亞健康已經有了比較全面的認知,但實際行動中能夠做到或者堅持下去的人寥寥無幾。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28天就可以養成一個習慣,日常的瑣事與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變化,尤其對於年紀較大的人來說,早已形成了固定的生活模式,脾氣秉性也是「根深蒂固」,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有良好的習慣,仍舊在揮霍自己的身體而渾然不知。

 

古人的一句警世醒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那麼這句話究竟有什麼含義呢?其中又透露著古人怎樣的智慧呢?

 

一、老洩殘精,人窮壽盡

 

「老洩殘精,人窮壽盡」是老祖宗總結出的天人相應養生之法,那麼這句話包含著怎樣的深層含義呢?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這句話時,都會把「精」字理解為人體的「精液」,「窮」字是「窮盡」,這樣理解也沒錯,提醒人到了一定年齡就要控制自己的生理慾望,過度消耗會縮減自己的壽命。

 

而這些是可以理解並能做到的基本養生措施,而更深層的含義、也是最重要的內容卻往往容易被人忽略。

 

古人講究天人相應的養生之法,並把精、氣、神作為人體構成的三個重要元素,《黃帝內經·素問·移精變氣論》中記載:「余聞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

 

這裡面對精、氣、神之間天人相應的關係作了極好的詮釋。

 

「精」是指維持生命延續的物質基礎;「氣」則是老天之祖氣與水穀之精氣以及所吸入大氣所合併而成的動力;「神」指一切意識、知覺和思維活動。

 

這樣我們很容易理解「移精變氣」的含義:那就是要想把「精」轉化成「氣」,則需要「神」的引導,這三者之間缺一不可,而「精」與「神」則是生產「氣」的原動力,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過度疲憊就會說「沒精神頭兒了」,就是這個道理。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新陳代謝也越來越緩慢,精、氣、神之間的「溝通」也形成了「障礙」,這時候就需要養生來調整併改善三者之間的「溝通障礙」,以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

 

如果聽之任之自己的身體「散漫」下去,一些疾病就會纏上身來。

 

因此,「老洩殘精,人窮壽盡」的更深層含義就是指人的精神、精力,過度消耗自己的精神、精力就會使自已的生命走到盡頭。

 

《三國演義》中有寫:懿問曰:「孔明寢食及事之煩簡若何?」使者曰:「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噉之食,日不過數升。」懿顧謂諸將曰:'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諸葛亮在營中事事親為,殫精竭慮、勞神過度,再加上飲食作息不當,司馬懿以此推斷諸葛亮命不久矣,而事實也是如此,不久諸葛亮就含恨離世,司馬懿成了最後的贏家。

 

諸葛亮日夜操勞,極度消耗了自己的精神與精力,正應了古人所說的「老洩殘精,人窮壽盡」。

 

老頭插嘴:舉諸葛亮做例子並不明智,諸葛亮(181- 234)享年54,不止不算夭壽,其壽命也高於當時的大多數人。然而有趣的是,不管正史還是野史都諱言諸葛亮的家庭與妻妾。我們可以確定在劉備三顧茅廬時(207年,27歲)他已結婚,元配黃氏(生卒年不詳)貌醜,婚後一直無子,乃收養兄長諸葛瑾之次子諸葛喬為子。直到47歲時才生長子諸葛瞻(227- 263,諸葛瞻出生後,作為養嗣子的諸葛喬就「早亡」了),當時劉備已死四年,諸葛亮鬥垮劉備留下牽制他的李嚴,蜀漢軍政大權一把抓(受孕前一年205年南征,207年第一次北伐)。諸葛瞻的生母不詳,已過生殖期的黃氏可能性不大。但可以確定的是諸葛亮在46歲時仍有足以讓女人受孕的性活動,倒真是「老洩殘精,人窮壽盡」的個案。

 

現代很多到了年紀的人,都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熬夜、酗酒等等諸多的不良生活作息,人為的損耗自己的精神與精力,年輕人還有恢復的本錢,而年老的人卻不再有那麼好的身體恢復機制,只會讓自己的身體大傷元氣。

 

還有一些老人總是天天胡思亂想,也就是所謂的「操心的命」,思慮過度也是一種「老洩殘精」的表現,最後病由心生、舊病難醫,「人窮壽盡」。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屢見不鮮,同時也在不斷驗證這句話的真諦所在。

 

「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已經道出天人相應的養生之術,而它的下半句更經典,「少食壯火,自取其禍」,無一處不透露著老祖宗的智慧。

 

二、少食壯火,自取其禍

 

這裡的「少」字是「年少、青年」的意思,老祖宗在告誡年輕人不要吃過補的東西,否則會給自己的身體埋下「禍患」,而這裡的「禍」字則是指「疾病」。

 

前段時間有個網絡上的戲言,說90後都已經開始保溫杯泡枸杞了,我們可以當作調侃,適當的調養身體是有助於健康的,而且枸杞屬於溫補的藥食,不過量食用對身體還是有益處的,但過於大補則會讓年輕人起到相反的作用。

 

年輕人本身體質就好,無論是身體素質和內在的運行機能,都是處於最佳的狀態,這時候從「陰陽五行」學說來講,各個系統正達到一個完美的平衡狀態,不需要外界的因素來調整。

 

如果年輕人食用人參、鹿茸這樣大補的補品,會打破原有的平衡狀態,會出現陽盛火旺,輕則會流鼻血,重則會傷及內臟。

 

任何養生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過量大補會欲速則不達,甚至會起到相反的作用,這與中醫中的「虛不受補」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大病初癒的人也是不建議大補的,老祖宗的智慧早早就已經在做警醒,只是仍然還有許多人還不知其利害關係。

 

三、古學養生、天人相應

 

五千年的文明古國,中醫也是華夏璀璨文明中的重要一部分,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醫學理論,並且和道家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

 

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詳細記載了「醫道相通」的說法,在道家思想的基礎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養生學」等等。

 

陰陽五行作為中醫的理論基礎,與人體生理形成了對應關係系統,通過望、聞、問切來判斷一個人五臟六腑、氣血津液、邪正消長的變化,最後作出診斷結果,有病治病,無病養生。

 

「陰陽」學說單從字面的意思就可以理解,在自然界中向光為陽、背光為陰,在古代哲學中是互不相容又緊密聯繫的兩個對立屬性,這種對立性使二者之間相互排斥的同時也會形成互補的矛盾關係,當這種微妙的矛盾關係激化時就會在身體上出現不同的症狀。

 

「五行」學說則是指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範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並用金、木、水、火、土來對應人體的五臟,以此來判斷人體內是否保持相對平衡和穩定,如果失調則需要進行對應的調節以達到治療或養生的目的。

 

由此可以看出,古人養生重視的是天人相應,把自然、哲學、人體形成互相呼應的運行系統,通過各個系統之間的運行變化來推斷身體是否康健,經過漫長的摸索和實踐,得出了諸多的養生之道。

 

小結

 

「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少食壯火,自取其禍」,前者提醒老人身體機能雖然會衰退,但精神不會,要學會控制並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後者則是告誡年輕人懂得身體的發展規律,不要盲目的大補,否則對身體有害無益。

 

老祖宗用科學、權威的方法詮釋古人的養生之道,無一處不透露著老祖宗的智慧,這些淺顯易懂的道理,只要我們留意遵循,對我們的身心會有極大的裨益。身體健康是最大的本錢,活得長久才是最後的贏家,不是嗎?

 

 

老頭的話

 

上文有兩大盲點需要澄清:

 

一、時代背景不同,民國以前人們口中的「老」,指的是五十歲以上,甚至四十幾、年近五十就算老。現代人營養好、壽命提高,通常以六十五歲為老人的起點。民國以前的「少」指的是十一、二歲剛長毛的男童,如今視為「少年」或「大男孩」十八歲男子,當時稱為「壯丁」。

 

老頭插嘴:

 

依大陸學者林萬孝發表於1996年第5期《生命與災禍》的《我國歷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中國歷代人均壽命:周、秦大約為20歲,漢代22歲,唐代27歲,宋代30歲,清朝45(男),50(女),38年以前的民國約為35歲(男),35歲(女)。

 

影響人均壽命的因素包括:攝食與營養、醫療與衛生、戰爭與動亂。一般而言人均壽命會逐步增加,然而民國的人均壽命還不如清朝,癥結就在民國一直處於戰亂有關。國共分治後,因為長期安定、經濟富庶,人們的壽命大幅提升。依兩岸官方公布數據,2021年台灣人平均壽命為80.86歲,大陸為78.2歲。

 

二、古人警示的對象是擁有三妻四妾、丫鬟僕婦成群的達官巨賈人家的老爺與少爺,他們才有「淫」的條件,並非像你我這種養一個老婆都覺得吃力的小民。庶民中的童子與老人沒有吸引女人的資本,根本不會有女人讓他們「淫」,只有自瀆;然而大家庭簡陋的居室裡,可能就只有一張炕,人們也幾乎沒有自瀆的環境。

 

「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少食壯火,自取其禍」其實不是什麼大道理,只是把現實挑明。男人的「使用」壽命有極限,使用過度或過度使用,身體都會「壞」掉。能死還算好,就怕成了精神耗弱的廢人,生不如死。

 

然而,男人活著的目的是什麼?大自然賦予男人與女人交媾以繁衍後代的任務,男人活著就是要保護女人、取悅女人,讓女人享受性的愉悅,而後肯肩負生育重任。況且交媾對男人來說也是件大樂事;男人在交媾中除了獲得性的發洩與滿足,還能宣示「主權」。身為男人,不交媾活著還有什麼意義!「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其實不是壞事,也不必在意。大多數男人的宿命就是老衰、孤獨以終,如果還有能力,也還能得到女人的垂青,死在女人身上是最好的結局。

 

現代人需要引以為戒的是「少食壯火」,男孩在十二、三歲開始具有性力,如今社會富庶,人們攝食的營養遠比古人高,不必「食壯火」就性致勃勃,大多數男孩不會有性交對手,然而幾乎都會無師自通的開始手淫。有些人知道節制;有些人生活中另有發洩精力的地方,不致沉迷;宅男與魯蛇則會沉迷其中,頻於自瀆就把身子搞垮了,往後的一生幾乎無力「御」女,那就相當不值了。

 

大多數假道學會怪罪現代社會色情媒體的引誘,其實古代小農社會的大家庭中,男孩有很多機會看到母親、嫂子、姊妹等家中女眷的肉體,夜裡父母、叔嬸、兄嫂等親人的實況演出,精彩、刺激程度絕不會輸給現代的A片。癥結還是在現在人營養好,產生「食壯火」的效果,讓男孩有性欲高漲的動能。

 

順便一提,戮力房事的男人,外表都會顯得乾瘦、蒼老;反之,久不「幹活」的男人必然油光滿面、體態肥胖、看起來年輕,其實是一付太監的模樣。女性朋友甄別男人必知。

 

111.10.15彙整轉載





arrow
arrow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