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YbOWeV  

 

猴性番拗、記仇、善妒,也淫佚。老古人因為日常生活所見,從而得知猴性極淫;公猴性起時,會騷擾母豬、母狗、母鹿、母貓,甚至公雞,也會對女人做性攻擊;當然,只是騷擾,公猴細小又早洩的陰莖根本無法取悅被牠攻擊的雌性動物。然而牠性起時若無法如願插入,淫猴通常會抓傷被牠騷擾的雌性動物;甚至即使牠順利插入後,興奮之下牠也會用抓來性虐被牠姦淫的雌性生物。這讓老頭聯想同時感嘆,人、猴同源,人類社會兩性關係的複雜,有些男人像公狗,當女人需要時會被重用;有些男人像公猴,番拗、記仇、善妒,也淫佚,女人避之唯恐不及,然而避與不避都會被傷害。

 

猴子自慰

/tmp/phpt72eqp  

 

猴子交媾

/tmp/phpqbazG4

/tmp/phpBtHQ5g  

 

公猴姦公猴

/tmp/php906nfg  

 

華視新聞2011/09/27 18:58

母猴全死會 寂寞公猴搞"斷背情"

猴子姦母鹿

 

公猴姦母鹿

/tmp/phpHlBIIx  

 

Hereinuk 2017年01月08日

當人們第一次拍到這群騎著狂X小母鹿的公猴子…科學家的小火車,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猴子姦母貓

/tmp/phpLLfsFa  

 

猴子猥褻女人

/tmp/phpzFgy7m  

/tmp/phpOtPlDN

/tmp/phpmJkmuG

/tmp/phpPWSwGz  

 

猴子騷擾女人,女人會驚慌,也會抗拒;然而猴子硬上母鹿與母貓,母鹿與母貓竟然不抗拒,母貓甚至還擺好被幹的標準姿勢,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老頭推測,猴子的陰莖適合母貓,母貓被猴子幹比被公貓更爽所以欣然接受;鹿性淫,雖然公猴的陰莖較公鹿小,但多少也能搔癢,所以不會抗拒。而公猴對女人而言,「長得帥、錢多多、幹得好」三要件無一達標,又是番拗的異類,女人自然抗拒,不願接受。女人一抗拒,番拗的猴子開始「暴力」相向,抓傷女人;女人被攻擊後更加恐慌,自然不會乖乖配合。

 

中國鄉野傳說中有不少女人讓公狗當男主角的故事,也有不少淫猴騷擾女人的故事。「猴精討封」是近代傳說,由「黃鼠狼討封」延伸而來。故事的有表面上的意義,也有現實層面的隱晦意涵。

 

 

猴精討封:假道學童話版

 

古時候,嵩山的山腳有一家農戶,這家主人姓曹名東,家中除了妻子鍾氏以外還有一個十多歲的兒子名叫石頭。平時曹東在山坡上種地務農,鍾氏就在家中操持家務,每天日出而作,日暮而歸,生活閒適幸福。

 

這天曹東帶著兒子石頭在田里幹活,到了傍晚時分,曹東正準備要回家的時候突然看見不遠處有個彎腰駝背的大馬猴盯著這邊,這猴子體型碩大,面部無毛,看起來像個六十餘歲的老者。牠時不時的盯著曹東,手裡拿著一頂破草帽。

 

曹東心裡一驚,知道這大馬猴來者不善,就將石頭叫到身邊,低聲說道:“待會我們回家時候可能會遇到大馬猴討封,到時候你就裝啞巴,千萬不要說話!”

 

石頭雖面帶驚恐,但仍舊十分不解問道:“什麼是討封?為何牠現在不找我們?”

 

曹東轉身看了看周圍說道:“現在這裡有人經過,牠還不敢過來,但這隻大馬猴已經盯上我們了,待我們回去之時,牠肯能會攔住我們討封!”看到兒子很驚恐,曹東繼續說道:“別怕,牠再精也只是個猴!討封就是牠要問你像人還是像神,到時候你什麼也別說。若說牠像人,牠就會憤怒無比的瘋狂報復咱們;若說牠像神,牠有可能會反噬我們。所以為了活命你只能裝啞巴!”

 

石頭聽後哆嗦一陣,對曹東說道:“那我們趕緊回去吧!”

 

曹東收起鋤頭拉著石頭準備回家,他一邊走一邊唸叨著大馬猴千萬別追上來。兩人心裡驚慌,腳步越走越快,可俗話說怕什麼來什麼,兩人沒走多遠,就看到前方有個戴著帽子、佝僂著後背的黑影擋住了他。石頭瑟瑟發抖,曹東拍拍他,努力的讓自己平靜。

 

“大哥你看我像不像人?”大馬猴居然能開口說人話,牠轉過身來拿下頭上的草帽,對著曹東齜牙咧嘴的大笑幾聲,嚇得石頭後退幾步。

 

曹東知道不能直接回答牠,就裝作耳背,故意說道:“什麼?你說的什麼?”

 

“大哥你看我像不像人?”大馬猴又說了一遍。

 

“哦,我聽到了,你要給我當門神啊!”曹東擺擺手說道:“不用不用,我家不用你當門神,你去玩去吧!”

 

“我說的是你看我像人不?”大馬猴聲音高了許多,牠的臉上也露出不耐煩的表情。

 

“哦,你要給我做糖人啊!”曹東也提高聲音說道:“我們不吃,你自己留著吃吧!”

 

大馬猴氣急敗壞的對曹東說道:“原來是個聾子,你到一邊去,我問你兒子!”說完牠又走到石頭面前問道:“你看我像人還是像神?”

 

石頭剛想開口,突然看到父親對他擠了一下眼睛,頓時想起了父親的囑託,張開嘴巴道:“阿巴...阿巴...阿巴阿巴......”

 

大馬猴愣了片刻,又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今天時運不濟,為何遇到的不是聾子就是個啞巴?算了,你們都是五弊三缺之人。放你們走吧!”

 

曹東面露喜色,拉著石頭快步向家中走去,剛走到大路上,石頭突然開口說道:“嚇死我了,剛剛那個大馬猴竟然會開口說人話,真是奇怪!”

 

曹東用力的擰了他一下胳膊,意思是那大馬猴還沒有走遠,你聲音這麼大被牠聽見就慘了。石頭這才意識到自己失言了,不過後悔已經晚了。那大馬猴氣沖衝的在他們身後喊道:“你們兩個精明的壞傢伙,竟敢耍我,看我怎麼教訓你們!”

 

曹東拉著石頭撒腿就往家裡跑,邊跑邊叫:“快來人啊,大馬猴要吃人啦!”

 

那大馬猴被嚇了一跳,再加上曹東和石頭都在大道上,不時地會有過往的路人。大馬猴不敢再追,惡狠狠地留下一句話說道:“你們給我等著,我要讓你們全家不得安寧!”

 

曹東和石頭一路狂奔跑回家中,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鍾氏問他們發生了什麼事情,曹東將大馬猴討封一事如實的講了一遍。鍾氏驚慌失措說道:“天吶,這可如何是好?咱們怎麼鬥得過那大馬猴?”

 

曹東擺擺手說道:“不怕不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站的正行得正站得直怕牠作甚?”

 

話音剛落,曹東就听見屋頂劈裡啪啦作響,石頭和鍾氏嚇得躲到圍牆,曹東卻不以為然道:“咱屋頂是茅草,牠砸不破的。咱就由著牠扔,看牠能扔多少!”言罷,曹東不僅不怕,反而趴著門縫向外高喊道:“合則兩利,鬥則俱損;我們當時也是為了保命而已,還請您不要記恨我們!”

 

大馬猴氣急敗壞,扔到了三更半夜。第二天曹東卻將石頭收集好並用這些石頭在院子舖了一跳小路。大馬猴萬念俱灰,氣的大哭不止。這時候有個道士路過這裡,問其原因,大馬猴如實相告。道士咧嘴大笑道:“為善去惡,潛心修行,清修苦練,不必口封。凡事欲速則不達,急不得!解鈴還須繫鈴人,莫要浮躁亂了心性。倘若他說你像人,你就可修成正果,倘若他對你鞠躬拜謝,則可增百年修為!”

 

大馬猴不解,對道士說道:“我初學人語,找他討封並不順利,讓他拜我?絕不可能!”

 

道士解釋說:「不渡他人,如何渡己?眾善奉行,毋怠厥志,神明鑑察,毫髮不紊(人在做天在看之意)。愚者築牆,離心離德;強者搭橋,渡人渡己。他日有功,騰升紫薇。」大馬猴聽罷恍然大悟,對道士鞠躬致謝,而後再也不心急如焚的想著去報復曹東一家了。

 

幾年之後,曹東生了重病,找了許多郎中都束手無策。病危之時,大馬猴送來了草藥,曹東驚慌失措並不敢收。大馬猴說道:「經過高人指點,我已豁然開朗,也明白那日你告誡之語!凡事都不可操之過急,如今我只想救您的性命並給您道歉,無關討封之事!」說完,牠放下草藥轉身離開。

 

曹東很感動,將大馬猴送的草藥服下之後,病情竟然好轉,身體徹底痊癒。幾年之後,曹東忙完農活回家,行至半路之時,他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曹東一眼就認出這個乾瘦的身軀是曾經向他討封的大馬猴,他激動的走到大馬猴身邊看著這個容貌絲毫未變的佝僂老頭,輕聲道:「你還在等我嗎?」

 

大馬猴無奈的笑笑說道:「我只是來告別而已,我這輩子都沒有仙緣,如今年紀大了時日無多,想藉這個時間向您告別,其他沒有期盼了!」

 

曹東眼含淚花大喊道:「您就是人!是我的兄弟!是我當初對不住你,感謝你救命之恩!」說完,曹東對大馬猴深深一拜。

 

大馬猴對他笑了笑,擺了擺手,佝僂著身子消失在夜色之中。曹東目送著牠,眼裡卻滿是不可思議。據說,那大馬猴每走一步,身子就變越來越高,十步之後,牠佝僂著的後背已經看起來和真人無異了!大馬猴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身子,喜極而泣!兩人互相看了一眼,眼裡滿是淚水。

 

人這一生,花開待時,果而有因。業精於專,急而不得。

 

老頭插嘴:

 

這是被假道學改寫的面目全非的童話版,適合給單純也無知的兒童觀看。作者對將淫猴塑造成如同聖人一般,全然忽視潑猴的好色、記仇與無賴;更對「討封」背後的真意全然無知,人怎能封妖為神!

 

故事裡猴子問父親:「大哥,你看我像不像人?」再問兒子時,卻變成「你看我像人,還是像神?」前後不搭,也不合理。正常人面對此情況,眼前不就是一隻會說話的猴子,不是人,也不是神,分明就是猴妖。然而在作者的故事裡,猴子的訴求似乎已不重要,反正父子倆都拒絕回答。拒絕回答的理由是「說牠是人,猴子會報復;說牠是神,猴子會反噬」,而所謂的「報復」只是扔一大堆石頭,如何反噬則沒說出來。父子倆沒有成人之美,反而是猴子最後以德報怨,整個故事不合邏輯,也充滿矛盾,而且牛頭馬嘴,說是妖怪故事,卻更像勸善的主題,然而被「勸」的對象竟是猴子,不是人。

 

故事中場出現的曹妻鍾氏,與故事毫不相干,成了冗角。其實她才是故事的主角,也是猴精「討封」的對象,然而她在故事的戲份被假道學全部刪去。

 

 

正版「猴精討封」

 

民間有一種說法,老人常說動物活的久了就會成精,想食人間煙火,還會學人說話打扮。那麼,它是真的嗎?

 

這個故事在我們老家還挺出名的,到現在還堅持聽村子裡的老人聊起。

 

事情大概是發生在二十多年前,那時候我們村前還都是山路。嫁到我們村子的大美麗那天回了娘家,回來時天已經黑了下來。

 

往回走的路上,她總感覺身後好像有腳步聲跟著。幾次回頭查看,終於讓她發現了一個戴著大草帽的人一直跟在後面。

 

一個年輕的小媳婦,身後悄悄地跟著一個陌生人,擱誰都得害怕。可她幾次變換速度,那人卻始終跟在身後,她慢那人也慢,她快那人也跟著快了起來。

 

大美麗都嚇壞了,這山路上一個人也沒有,萬一遇上了壞人那就完了。後來她想到一個主意,假裝停下找東西,想要身後的那個人走在前頭。心想著只要那個人走在前面,自己也就不用這麼害怕了。

 

然而她沒想到的是,男人走到她面前時居然停下來。就在大美麗嚇得要死時,男人就用一種很奇怪的聲音說話。

 

這時大美麗才注意到那個草帽底下是一張大馬猴的臉,嘴裡還問大美麗:我像不像人?

 

從小生在農村的大美麗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這是成了精的大馬猴在討封。大美麗那火氣頓時就上來了,這隻猴子竟然跟著自己,一路嚇唬人。於是扔下一句,「你就是個死猴子」,大美麗轉頭就跑。

 

不過她這句話可惹了禍,農村都傳說這妖物討封討不到,要再修行一百年,而且人類的一句話往往會斷送他們求仙之路。猴子這東西最是小心眼和記仇,那東西追上來就想要抓大美麗。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飛來一塊石頭,正好砸中那猴子。這一下砸的讓那大馬猴最後一點人樣也不見了,完全顯露出猴樣後,就地翻滾一圈就再次兇狠的盯上大美麗。

 

但此時牠目前卻站著一個更加兇狠的男人,原來是大美麗的丈夫過來接她。這男人叫李中平,長的五大三粗,手中還摶著一把鋤頭,這讓那猴子愣住了。那大馬猴也有點害怕,吱吱叫著,但就是沒敢再上前一步,惡狠狠的盯著兩人一陣,然後就跑掉了。不過這兩口子還不知道,就是因為大美麗的一句話可算是惹了大禍。

 

這事轉眼就過去了十幾天,大美麗也早就忘到了腦後。可就在這時她卻聽到自己家的屋頂上響起了一陣吱吱的怪叫聲。順著聲音抬頭去看,大美麗的臉色頓時就變了。屋頂上竟然蹲著一個體型高大的男人,可又怎會有人蹲在那裡。再仔細一看,才發現男人滿臉的黃毛,分明是隻大馬猴。可牠此時卻戴著頭巾,穿著一件粉毛衣。那大馬猴並沒有下來,深深的看大美麗幾眼就跑了。就在大美麗詫異時,她的婆婆回來了。大美麗正想把剛才見到的跟婆婆,卻發現婆婆一直陰沉著臉,表情也十分的怪異。

 

接著婆婆開了口:「死猴子,死猴子,妳知不知道我孫子真的死了?」不過那聲音卻是蒼老而沙啞,語氣中更是充滿了怨恨。

 

看著舉止怪異的婆婆,大美麗心頭升起一股不好的感覺,可還沒等她想明白,婆婆突然跳起了一米多高,一雙大手更是死死的掐住大美麗的脖子。大美麗想叫,可是根本就叫不出來。那老太太乾枯的手就像鋼鈎一般特別有力,而且是越掐越狠,嘴裡還說著:「為什麼不能說牠像人?妳就是一個歹毒的女人。」

 

就在大美麗要被掐死時,她丈夫從地裡回來了。一進門看到院子中的情況,他頓時傻了,婆媳倆平時關係不錯,怎會突然這樣,而且此時聽他娘的聲音也很不對勁。李中平不傻,立馬就明白是怎回事。忙著四下尋找了起來,果然沒費什麼勁,就在院子外的大樹上發現那個老猴子。那個老猴子此時雙爪前伸,一雙眼睛更是死死的盯著院子中的李中平,那雙眼睛閃爍著妖異的綠光。

 

不用問,肯定是牠搞的鬼,李中平氣的立馬就扔出手中的鐮刀,別說這一下還真夠準的,一下就把那老猴子的肩膀劃出了一個大口子。那老猴子從樹上栽了下來,聽到慘叫聲是越跑越遠了。

 

而這時李中平娘也清醒過來,看著身下的大美麗,她慌的鬆開了手。眼前的情況讓李中平娘都嚇傻了,她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一回事。不過從那以後,那大馬猴就再也沒出現過。有人說那東西被嚇破了膽不敢再來了,也有人說那東西記著仇呢,早晚會來報復她。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說牠像人,會不會是另一種結局呢?

 

老頭插嘴:

 

這是「猴精討封」的標準版本,故事裡修煉成精的猴子問女人:「我像不像人?」婦人回答:「你就是個死猴子。」這話斷了猴精的修仙路,於是猴精(或牠的祖母)展開報復(攻擊女人)。

 

故事留下一個尾巴:「如果說牠像人,會是怎樣的結局呢?

 

故事表面上似乎有個破綻,猴妖為什麼得藉凡人的嘴來得道成仙?凡人怎麼有能力「封」妖!當然,這只是表面,因為故事中的猴精其實是人,番拗、善妒的魯蛇,或記仇、善妒的老男人。

 

猴子禦寒性差,中國的猴子主要生長在華南。多山的嶺南尤多,閩廣均有將人稱為猴,男人叫老猴、老猴精,女人是猴母。

 

這其實是個女人外遇後,與姦夫互動的故事。婦人只有在離家外出才會遇上猴精(姦夫),猴精跟蹤、騷擾女人,為的就是要問女人:「我像不像(妳要的)人?」婦人答「是」,則姦情成就;如果婦人答「不是」,猴精(其實是魯蛇或老男人)翻臉,一再騷擾,甚至做出傷害婦人的行為。

 

婦人「接受」猴精後,是否滿意猴精的「服務」是個未知數。猴精的服務如不令女人滿意,可能在幾次後,甚至一次後就會被女人汰去。所以猴精在被女人確定是「人」後就會「討封」。情色小說裡,野男人幹女人時,通常邊幹邊女人問:「哥哥幹的好不好?」或「哥哥比妳男人如何?」野男人要聽到女人「哥哥好棒棒」的肯定。猴精(野男人)要的不是成仙,而是成為女人的「客兄(公)」;堪用是客兄,十分滿意是客兄公。

 

男人最大的虛榮是徹底降服別人的女人,成為她的客兄公。世上的女人通常無力自行抗拒猴精,能抗拒猴精的只有一個強有力的丈夫。

 

猴精討封的故事背景必然發生在閩粵,閩南語與客語都有「抓猴」和「客兄」的詞彙。

 

延伸閱讀:猴探井,探的是哪口井?

 

 

小琉球白燈塔白猴精

 

2018年網友票選10大鬼故事,登上冠軍寶座的是小琉球白燈塔,傳說一名日籍士兵因為被誣告遭判死,寵物小白猴也一起被殺,怨氣太深成了猴精,也因此沒有人敢在下午三點後還在白燈塔逗留。

 

靈異公社:小琉球白猴精傳說

 

好幾年前小琉球有個酒吧,我去玩。跟幾個路人阿伯喝酒、聊天。聽他們說了一個白猴精故事,內容大概是:

 

日本時代,軍紀甚嚴。小琉球當地百年榕樹附近有個H姓的望族。

 

他們養的雞莫名其妙的不見,就賴給了一個士兵,長官未查證就把他斃了,連同他養的寵物白猴一起掛了,屍體就埋在現今白燈塔附近。

 

誰知白猴得地理成精,搞得H家雞犬不寧,家道中落,有死有傷。後來請來碧雲寺音來調停,要求白猴住手,也要H家還牠一個公道。

 

可是H家當時家大業大,三妻四妾的,各個推三阻四。想說為啥不是大哥,為啥不是大房之類的,至今仍未證白猴精一個公道。

 

所以聽說每隔一段時間H家就會死一個人......

 

我說:甘有影!?

 

阿伯說:你沒看新聞喔?

 

我:看啥!?

 

阿伯們:廣xx案ㄚ!!!(碼一下)

 

我:.....有什麼關系!?

 

阿伯:死者就姓H啊!聽完覺得很震驚。

 

老頭插嘴:

 

這個故事荒誕不合理。日本人真會為一隻雞槍斃一個士兵?日本兵被槍斃,和他養的猴子何干?再者,台灣根本沒有白猴子。

 

老頭懷疑,所謂的白猴子其實是荷蘭時期因海難漂到小琉球的白人(羅發號事件),也有可能是日本人(牡丹社事件),被島上土著殺害後發生了靈異現象,「聰明」又「純樸」的土著對事情的來龍去脈難以啟齒,於是編出了這個「故事」。

 

延伸閱讀:羅發號事件&牡丹社事件

 

 

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第三十六期 100年2月23日

「猴」在客家俚諺語中的意涵與意象

 

作者: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劉明宗

 

摘要

 

客家族群在早期歷次移徙過程中,多落戶於山嶺丘陵之地,致形成與山林、動物之密切關係。

 

本文從客家的俗話、諺語著手,探討客家人對生活場域中經常出現的猴子之看法和評價;並透過這些與猴更關的客家俗話、諺語,為客家人眼中的猴作一客觀的定位。

 

在客家俗話、諺語中,用以指稱猿猴的詞彙不算多,且其中多更「猴」字結合,而「猿」字則少見。其常見名稱更:單字詞「猴」;雙字詞「猴子」、「猴仔」、「猴牯」、「猴嫲」、「猴哥」、「山猻」、「猢猻」;或加小稱詞綴「仔」的三字詞,如「猴哥仔」、「山狗仔」、「山猴仔」、「猴山仔」、「孫猴仔」、「長尾仔」等。同一詞彙因其詞性或其後所加字詞之不同,會更不同的意思。

 

客家俗話、諺語中更關猴子形象所代表的意涵,更直敘猴本身、描述猴的形貌、指陳猴的本性、用以喻人和用以形容事態等五種;其中最常見之「用以喻人」意象,又可區分為:象徵與人的親暱、貶抑或諷喻他人、稱讚他人、凸顯人的機靈和敏捷,還更其他等五種類別。

 

研究發現:客家俗話、諺語中的猴意象,除少數作為親暱用法、表徵猴子形貌外,其餘多在輕蔑猴子性格,或以猴子比擬人類,作絕大部分負面之評價或揶揄、譏諷,甚而加以斥責或撻伐。總而言之,猴在客家族群眼中,並未獲得重視,甚或可說是遭到鄙視、取笑的。

 

壹、前言

 

客家族群原屬漢族民系,其先民在南宋之前,因中國北方多次大戰亂、災荒,故大批逃難者遷往江淮、江南,其中一部分遷居於贛南、閩西、粵東山區,他們在與畲族等南方民族相處中被稱為「客家」。

 

明清時,則由福建、廣東、江西等地陸續遷到四川、湖廣、貴州、廣西、台灣、香港、澳門。

 

彭兆榮等認為:由贛南、閩西、粵東構成的一個特定地理區域,即「贛閩粵三省交界地帶」,是「客家的大本營」。此地帶之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並交錯分布著眾多的河谷與盆地。這是客家人的生存空間,是形成客家文化的土壤和溫床。台灣的客家族群自閩西、粵東地帶遷徙過來後,因受到先住民生存空間的擠壓,亦多居住在桃園、新竹、苗栗等多山的地方,或如美濃、內埔等靠近山區的場域,而孕育出特殊的客家文化。

 

王東認為:在客家這個群屬的一切文化特質中,只更客家方言才是該群屬所特更的。客家方言不僅是客家人區別於非客家人的最直觀、最基本的文化特徵,也是客家群屬自我認同最重要的內聚紐帶。

 

因此,最能代表客家本質特徵的,應該是客家方言。透過對客家語言內涵的探討,便能對客家文化更梗概的認識和了解。

 

一般語言,除日常生活應對所需外,最能體現或呈顯該族群文化特色的,非俗話(俚語)、諺語莫屬。本文即擬從客家的俗話、諺語著手,探討客家人對生活場域(山林)中經常出現、互動非常密切的猴,到底更何看法和評價?並透過對現存與猴更關的客家俗話、諺語11作分析和歸納,詴圖為客家人眼中的猴作一客觀的定位。

 

貳、客家俚諺語中的猴名稱

 

在客家俗話諺語中,用以指稱猿猴的詞彙並不算太多,且其中多更「猴」字結合,而「猿」字則少見,或因中國(或台灣)客家人所居住之地區並無人猿之類的靈長類,或者客家將所更靈長類一概視為「猴」,故「猿」一詞不多見。茲將客家俗話諺語中所出現的猴名稱及其使用時機,大致整理如下:

 

老頭插嘴:台灣的閩南語也是有猴無猿。

 

一、猴(heuˇ)

 

單字詞「猴」,在客語中,因其詞性不同,會更不同的意涵:

 

(一)當名詞用

 

1.通常用以指稱猴子,如「火燒山,連累猴」即是說當山林發生火災時,居住其中的猴子會受到波及、遭殃;「捉猴入山」即指將猴子捕捉後,帶入山中。

 

2.亦可用以指稱人,如「毋成猴」即戲謔人不像樣,也更讚美人更才華、更法度之意。

 

(二)當形容詞

 

1.用來比喻人的行為像猴子般:如「忒猴」、「當猴」,即比喻人像猴子般搞怪。

 

2.用來形容事情失當、不妙:如「猴了」,即指事情的發展像猴子失序般無法控制。

 

二、猴子(heuˇziiˋ)

 

此詞一般指較年帅的猴子,亦可用以形容帅兒。

 

三、猴仔(heuˇeˋ)

 

(一)此詞一指猴子,如「歛猴仔食雞屎」即指騙猴子去吃雞大便,更不懷好意、誘人上當之意。

 

(二)另一則用以喻人。用在喻人時,又可分成二種情形:

 

1.是稱呼親近的男性同伴或小孩,如「細猴仔」即是對小孩之暱稱。

 

2.是將人比做猴子的蔑稱,如「猴仔」、「死猴仔」即罵人的言行不像人,而像猴子。

 

四、猴牯(heuˇguˋ)、猴嫲(heuˇmaˇ)

 

(一)「猴牯」、「猴嫲」是客家人帄時對一般男性和女性的稱呼,即將人比擬成猴子般看待,在此時並無特別的親暱或蔑視的成分。

 

(二)若前後加上一些詞語,則語義會產生變化:如「老猴牯」、「老猴嫲」即是謙稱自己的丈夫和妻子,「細猴牯」、「細猴嫲」則是對較年帅親人的暱稱。

 

(三)但若叫男性為「猴牯老」,則更輕微責備的成分在。

 

五、猴哥(heuˇgoˊ)、猴哥仔(heuˇgoˊeˋ)

 

(一)「猴哥」一詞,在客語日常生活中甚常見,是客家人對猴子較親切的一種稱呼,因此亦可用做對朋友的暱稱。

 

(二)但亦更用在比喻不入流的人物者,如「山中無老虎,猴哥當大王」中之「猴哥」用法即是。

 

(三)若換成稱呼是「猴哥仔」,則是罵人很頑皮,像猴子一般好動、調皮。

 

六、山狗仔(sanˊgeuˋeˋ)

 

「山狗仔」在一般客家地區是用以罵人見識淺薄,但更些客家地區(如美濃、內埔地區)則是用以斥責小孩像猴子般頑皮、不受教。

 

會用「山狗仔」來稱猴子,主要是指猴子像山中的野狗一樣無人管束,而且偶爾也會破壞農作物。

 

七、猢猻(fuˇsunˊ)、山猻(sanˊsunˊ)

 

客語中稱猴為「猢猻」者並不多見,只更「樹倒猢猻散」一語,意指當某組織的老大或首領垮台後,隨從即四處逃散。此句或受國語影響,文句、語意均無二致;客家俗話中則更一較具客語特色,而涵意與之相同的詞語:「樹倒山猻散」,此詞也可指世事現實。

 

八、山猴仔(sanˊheuˇeˋ)、猴山仔(heuˇsanˊ eˋ)此二詞多用於戲謔或斥責小孩如猴子般活潑、調皮。一般客語使用「山猴仔」居多,但更些客家地區或因鄰近閩南鄉鎮、社區,受閩南語猴子發音「猴山仔」影響,而變成「猴山仔」的說法(如美濃即是)。

 

九、孫猴仔(sunˊheuˇeˋ)

 

此詞音與上則「山猴仔」接近,意思也接近;抑或因受《西遊記》「孫悟空(俗稱孫猴子)」之影響,致稱猴子為「孫猴仔」。如「孫猴仔學扛轎──毋識抬舉」即指猴子雖很精靈,但叫牠抬轎,牠又軟弱無力去抬,也不知怎樣抬法,故此話用猴子抬轎之笨拙來比喻人不識抬舉。

 

十、長尾仔(congˇmiˊeˋ)

 

「長尾仔」是猴子別名。絕大多數猴子具更或長或短的尾巴,棲息在台灣的猴子(尤其是台灣獼猴),多更較長的尾巴,故客家人又將猴子稱為「長尾仔」。如「長尾仔跌落井」,即謂猴子掉落井中之意。

 

一般來說,「猴」在當名詞使用時是基本義,當形容時使用時是衍生義。猴的各種名稱中,除「長尾仔」、「猢猻」、「山猻」並不用以指稱人外,其餘名稱均可代稱人。若將這些猴子名稱成分作分析,可以發現:以性別區分,雄性稱謂更「猴牯」、「猴哥」、「猴哥仔」,雌性稱謂更「猴嫲」,中性稱謂則更「猴子」、「猴仔」;以年齡區分,除「猴子」、「猴仔」中之「細猴仔」、「猴牯、猴嫲」中之「細猴牯、細猴嫲」屬未成年,「猴牯、猴嫲」中之「老猴牯、老猴嫲、猴牯老」屬成年外,餘均未作年齡限制。若以褒貶來說,沒更具單純褒義的名稱,「猢猻」、「山猻」、「長尾仔」屬中性義,「山狗仔」、「山猴仔」、「猴山仔」、「孫猴仔」屬貶義,「老猴牯」、「老猴嫲」、「細猴牯」、「細猴嫲」則更親暱義。

 

參、客家俚諺語中的猴意象

 

語言的運用,非常奧妙,它所蘊含的意旨常隨著說話者的角色、語氣、時空等之不同,而更所變化--或直指事理、名物,或半明指、半暗喻,或意在言外,端視說話者之發心與聽話者之心領神會,才能徹底理解話語的意蘊。

 

客家的俗話、諺語,隨著客家族群歷經千百年的輾轉遷徙,留存到今日,其中所蘊含的前人的經驗和智慧,自然值得吾人去探討、學習。今詴將客家俗話、諺語中更關猴形象所代表的意涵,分述如下:

 

一、直敘猴本身

 

因客家民系生活場域多山,與猴之棲息地密切交疊,故日常生活中之接觸自然頻繁,而客家俗話、諺語中將猴納入言談指涉對象,是順理成章之事。如前節所提「猴子」、「捉猴入山」、「火燒山,連累猴」、「歛猴仔食雞屎」等,即是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下,以猴入話。其它因猴而產生的俗話,更:

 

(一)猴孔仔(heuˇkungˊeˋ):描述猴子居住的山洞。

 

(二)猴膠(heuˇgauˊ):把整隻猴子煮成膠狀,用以製作藥膏、治療疔瘡。

 

(三)猴戲(heuˇhi):由猴子當主角表演的雜耍。以此詞入話,則會帶更看好戲的成分,如客語中的「更猴戲看咧」,即預示他人將會面臨某種程度的責罰場面。

 

(四)毋識看大猴牯屙屎(mˇ siidˋ kon tai heuˇguˋoˊsiiˋ):不曾看過大猴子大便,句中的「大猴牯」即是指大猴子,此話亦可用以喻人少見多怪,或不曾見過大場面、大事情。

 

(五)做猴仔分人看(zo heuˇ eˋ bunˊ nginˇ kon):模仿猴子的表演,供大家欣賞。此話通常用以諷喻喜歡表現、愛出風頭的人。

 

因猴而衍生、其詞意仍是直指「猴子」本身的諺語,並不多見,僅更如下數則:

 

(一)毋曉教猴上樹(mˇ hiauˋ gauˊ heuˇ songˊ su),仰會教虎上山(ngiongˋ voi gauˊ fuˋ songˊ sanˊ):猴子天生會爬樹,不必教也能自己學會,故教猴子爬樹即被認為是輕而易舉的小事;而要教老虎上山,則要提防老虎反噬,所以是一件危險、難以完成的大事。此則諺語亦可用以訓誡他人:「小事做不好,怎能做大事」。

 

(二)樹尾搖搖(sumiˊieuˇieuˇ),樹下一隻猴(suhaˊidˋzagˋheuˇ):看到微風吹動樹梢,樹葉搖曳,更一種恬靜的心境,連樹、猴都可以一起入詵。

 

二、描述猴的形貌

 

客家俗話、諺語中,更關猴的外形、相貌的描述,大抵都沒更太高的評價;反而多少帶更輕蔑的成分,因此通常用在譏諷人類長相不雅、行為不夠端謹,就像猴子般「醜陋」和調皮、不正經。如:

 

(一)猴型(heuˇhinˇ):原意是指猴子外型或動作的樣子,尤其是行為調皮,甚或一刻都靜不下來的特性。因此,頑皮得像猴子的人,也可稱他「猴型」。

 

(二)猴形鬼樣(heuˇhinˇguiˋiong):或稱「猴形鬼相」,是指猴子生性調皮搗蛋,常更好笑、逗趣的表情和動作,就像鬼魅一樣的多變化。

 

(三)猴形猴樣(heuˇhinˇheuˇiong):或做「猴形猴相」,意思和上句「猴形鬼樣」差不多。猴形、猴相都是形容猴子的表情動作。

 

(四)做猴做豹(zoheuˇzobau):形容行為輕佻,就像猴子、豹子一樣無法穩定下來。

 

(五)猴蹶(heuˇkiad):猴子帄日經常爬上爬下,不喜安靜坐下,故人若忙上忙下不得閒、忙得團團轉時,都可用「猴蹶」來形容人的動作像猴子們;此詞亦可用作形容人急忙、倉促之意。

 

(六)猴頭老鼠耳(heuˇ teuˇ nocuˋ ngiˋ):猴子的頭尖,老鼠的耳朵細小,在動物世界也屬長相較奇特的一群。故凡長相不雅、行為不正或容貌較醜,都可用此詞來形容;後來又引申為:做事鬼鬼祟祟不正經的人,或比喻人詭計多端、狡猾的長相。

 

(七)猴探井(heuˇ tam jiangˋ):猴子也會像人一樣深具好奇心,或在水面上探視倒影,因此當更人往井裡看的時候,別人會故意以「猴探井」跟他開玩笑,戲謔對方的動作像隻猴子。

 

三、指陳猴的本性

 

猴子生性活潑、好動、調皮,長期在與人類接觸中,因為彼此生活空間、攝取食物等問題的衝突,常常會比其他動物更令人類感覺困擾;尤其客家人勤於「開山打林」,破壞了猴子的棲息地,嚴重威脅到猴子的生存,因此猴子的一些求生本能(如採食人類種植的水果、農作物等),便被人類認為是一種惡作劇或是破壞的行為。就現更客家俗話和諺語對猴的性格描述,通常是負面觀感的。如上節所述,單字詞「猴」,在當形容詞使用時,便是說人像猴子般頑皮、搞怪。除前舉「忒猴」、「當猴」二詞外,在南部六堆地區尚更其他說人像猴性格的俗話:

 

(一)蓋猴(goi heuˇ):此句俗話是指人的行為或個性像猴子般非常調皮、更趣。如溫興春在其〈客家人是硬頸又蓋「猴」的族群〉一文中說道:

 

客家人也是個硬頸又蓋「猴」的族群。每當三五友相聚或朋友寒喧道好,常有一些耐人尋味又逗趣的對話,雖然有些聽起來稍微粗俗或令人臉紅心跳,但其中的絃外之音和言外之意卻是雋永極富哲理的。

 

「耐人尋味又逗趣」、「更些聽起來稍微粗俗或令人臉紅心跳,但其中的絃外之音和言外之意卻是雋永極富哲理」,溫氏此段話,已將「猴」性格的精髓發揮到極致。

 

(二)盡猴(qin heuˇ)、按猴(anˋ heuˇ)、真猴(ziinˊheuˇ):此三詞句意與「蓋猴」同,惟形容的語氣稍更不同,就強調的程度而言,依序為盡猴→蓋猴→真猴(以上指稱較廣泛)→按猴(通常較專指某偶發行為)。

 

(三)講猴話(gongˋ heuˇ fa):指人胡說八道,或斥責別人說話不正經。

 

(四)貓仔跋樹(meueˋbagˋsu),真像猴(ziinˊqiong heuˇ):謂小孩像猴子一樣調皮搗蛋,逗得令人既生氣又覺得好笑,打也不是,罵也不是。

 

(五)猴性(heuˇxin):斥人個性像猴子一般不馴服或亂發脾氣。

 

(六)起猴面(hiˋheuˇmien):指人生氣的樣子,就像猴子一般難看,特別是無理性的發脾氣,看起來更像猴子般的暴躁。

 

(七)猴急性仔(heuˇgibˋxineˋ):指猴子個性急躁,無法鎮靜。《孽海花》第二二回:「郭掌櫃還禮不迭道:『你別那麼猴急,你且坐下,我給你說。』」即以「猴急」形容人急欲做某事或焦急不安的樣子。

 

四、用以喻人

 

華惠倫在其《猿猴王國》一書中提到:

 

猿猴是與人類親緣關係最接近的動物,它們能處理一些需要創造力和洞察力的問題而顯示著智力行為。……猿猴腦子發達,思路敏捷,富有較高智商,所以與人類一起同歸靈長類,居於分類學上的最高位置。

 

因為猿猴與人類親緣接近,更較一般動物發達的腦子,再加上其外形與人類確更某種程度的相似,因此客家俗話、諺語中,便常出現以猴擬人的話語。今分類舉例如下:

 

(一)象徵與人的親暱

 

客語中出現以猴擬人的親暱語,在上節均已介紹,如:「細猴仔」(對小孩之暱稱,即是將小孩子比喻成小猴子)、「猴牯」(暱稱較

年輕的男孩)、「老猴牯」(婦女謙稱自己老公)、「老猴嫲」(丈夫謙稱自己老婆)等;另外,「猴哥」一詞,前節已言及此詞更一意

為「對朋友的暱稱」(另一意指猴子),唯此詞並不適用在新識或交情不夠的朋友,以免遭人反感。

 

(二)貶抑、諷喻他人

 

用以貶抑和諷喻他人的客家俗話、諺語,除前節已介紹之「山狗仔」、「猴哥」(均蔑稱人像猴子)、「猴哥仔」、「猴牯老」(罵人很頑皮像猴子一般)、「猴嫲」(輕微斥責女性像雌猴)、「起猴面」(指人生氣的樣子,特別指無理性的發脾氣)外,尚更多則,若以斥責或諷喻程度而言,又可分為較嚴重的貶抑、斥責話語和較輕微的揶揄、諷喻話語:

 

1.孤盲猴(goˊmoˊheuˇ):一種最像人的猴子,罵人不像人也不像猴子。

 

2.猴刻仔(heuˇgadˋeˋ):對頑皮孩子的輕蔑稱呼。

 

3.猴面(heuˇmien):比喻會無理取鬧、任意翻臉的人。

 

4.猴包(heuˇbauˊ):猴子搶吃食物時,常將取得的食物藏在嘴頰,形成一鼓脹的凸出包形,此詞即用以喻人貪心;又,猴子常偷拿人類的東西或食物,亦因貪心而常夾一個掉一個,故此詞也可用來喻人不知變通或得不償失。

 

5.捉猴(zogˋheuˇ):原指狩獵抓猴;今指捉「偷漢」,即更夫之婦偷漢被抓到,此被捉之男人便被視為猴子般不知廉恥,此過程就稱「捉猴」(今閩南語亦更此詞)。

 

6.捉猴包(zogˋheuˇbauˊ):此由「捉猴」所衍生,喻捉人的計謀,查人的隱私。唯此處之「猴包」一詞,與前述用以喻人之「猴包」意思並不相同。

 

7.牽猴(kianˊheuˇ):喻為男女仲介作性關係;此處之「猴」不限於「偷漢」,凡指非婚姻關係的男女性關係中的男人,皆被稱「猴」。

 

老頭插嘴:台灣閩南話的「牽猴仔」已專指(房地產)仲介。

 

8.猴寮(heuˇliauˇ):指從事不正常男女關係的場所,即通稱的「妓女戶」。

 

9.猴相咬(heuˇxiongˊngauˊ):喻兩男為一女爭鬥,就像公猴為爭奪母猴而互咬般。

 

10.更錢就阿哥(iuˊqienˇqiuaˊgoˊ),無錢就猴哥(moˇqienˇqiuheuˇgoˊ):歡場女子看到更錢的人,就親切的叫他哥哥;遇到沒錢的人就叫他「猴哥」。此則諺語在諷刺人很勢利,就像歡場女子般現實。

 

11.猴群狗黨(heuˇkiunˇgeuˋdongˋ):與「狐群狗黨」類似,均指成群的不良少年。

 

12.猴狗仔(heuˇgeuˋeˋ):帄時用以斥責小孩子頑皮,像猴子和狗一樣在樹上爬、在地上滾;但亦常用以斥責不學好之年輕人,像猴、狗般不成材、不像人。

 

13.猴扮虎威(heuˇbanfuˋviˊ):和「狐假虎威」同義,即將猴譬喻成假藉權勢欺凌他人的小人。

 

14.猴毋成猴(heuˇmˇsangˇheuˇ),狗毋成狗(geuˋmˇsangˇgeuˋ):此可用以批評寫生、作畫,摹寫實物畫得不像;而由此「不像畫」諧音,譏諷人「不像話」,連猴、狗都不如。

 

15.猴仔著衫(heuˇeˋzogˋsamˊ)─毋像人(mˇqiongnginˇ):猴子本來就不是人,穿上衣服也不是人,喻人不像話。

 

16.猴仔照鏡(heuˇeˋzeugiang)──樣仔看也毋係人(ngiongˋ eˊ koniaˊ mˇ henginˇ):此與上則更異曲同工之妙,指鏡子裡所照出來的影像仍然是猴子,諷人行為「毋係人」。

 

17.猻猴仔戴帽仔(sunˊ heuˇ eˋ dai mo eˋ)─毋成人(mˇsangˇnginˇ):猴子就是猴子,縱使戴了帽子,不會像人,喻人不像話。

 

18.猴毋成猴(heu m sang heu),一身假假瘻(idˋsiinˊgaˋgaˋleuˇ):原指生病的猴子全身都是腫瘤,一點都不像人;此意指人長得不像樣子,一點都不像人。

 

19.猴仔搖樹尾(heuˇeˋieuˇsumiˊ):猴仔爬樹雖是其拿手,但偶不注意,亦會從樹上跌下;故此俗話用以責備他人「跌不怕」,即不會記起教訓或「不知死」,或揶揄他人「得意洋洋」的樣子。

 

20.猴皮愛弓緪(heuˇpiˇoigiungˊhenˇ):猴子很調皮,喜歡惹事生非;藉此警告人家如果調皮搗蛋、不聽話、明知故犯的話,就要小心會受罰。

 

21.殺雞教猴(ciiˇgieˊgauˊheuˇ):此話與上則更異曲同工之妙,只是上則用口頭警告,此則以實際行動暗示──指處罰小的(雞),用來警告大的(猴)。此處「雞」「猴」均指犯錯者或更犯意者,只是其過錯更輕重而已。

 

22.土猴仔(tuˋheuˇeˋ):責備喜歡說髒話者之詞。客語之「土」,即指粗俗、低俗;如人喜說髒話,就像猴子般不知禮節。

 

以上二十二則,均屬以猴擬人、貶抑性較嚴重的客家俗話、諺語;以下數則,亦屬以猴喻人,然為較輕微的揶揄、諷喻話語:

 

23.猴筋線斷(heuˇginˊxientonˊ):比喻人瘦巴巴的像個猴子,或喻人身體瘦弱的樣子。

 

24.山猴想摘以桃(sanˊ heuˇ xiongˋ zagˋ xienˊ toˇ):山中猴仔想要摘食可以長生不老的以桃,喻人作非分之想。

 

25.山中無老虎(sanˊzungˊmoˇnofuˋ),猴哥稱大王(heuˇ goˊ cenˊ tai vonˇ):指人才缺乏的地方,帄庸的人也就成為出類拔萃的人物之謂。各地客家諺語多更此則,然下句之「猴哥稱大王」,或作「猴哥當大王」,或作「猴哥升大王」,其義均將「猴哥」譬喻成帄庸的人。

 

26.戇猴討姐仔(ngongheuˇtoˋjiaˋeˋ),值啦(dadlaˋ):相傳美濃更一儍人,新婚後太高興了,在床上翻跟斗,嘴上連呼「值咧」、「值咧」,此用來比喻人雖笨也可以更好機會。「姐仔」,即妻子。

 

27.老猴也會跌落樹下(loˋ heuˇ iaˊ voidiedˋ logsuhaˊ):喻老手也更失手的時候,因此勸人做事不可大意;此語也比喻愈更能力的人愈容易掉以輕心。

 

28.猴仔晒日頭(heuˇeˋsaingidˋteuˇ):猴子晒太陽並沒穿衣服,故此用以比喻貧窮者也沒多餘的衣服來晒太陽。

 

29.猴仔著衫(heuˇeˋzogˋsamˊ)─想做人(xiongˋ zonginˇ):如「沐猴而冠」意,也喻想討好別人。

 

30.猴仔著衫(heuˇeˋzogˋsamˊ)──難做人(nanˇ zonginˇ):猴子穿衣服還是猴子,不可能變人,故用以比喻難做人。

 

31.猴仔擎梯仔上樹(heuˇ eˋ kiagˇ toiˊ eˋ songˊ su)──多此一舉(doˊciiˋidˋgiˋ):爬樹是猴子的拿手事,搬梯子去當然是多此一舉,喻人做事思慮不夠縝密,徒勞無功。

 

32.山肚猴食樹子(sanˊ duˋ heuˇ siid su ziiˋ):就像在山內的猴子只吃樹子般,鄉下人來到都市還是鄉下佬模樣。

 

33.閒錢繫狗頸(hanˇ qienˇ tagˋ geuˋ giangˋ),戇猴擎石頭(ngon gheuˇ kiaˇ sagteuˇ):諷結領帶、玩珠寶石頭的人,像狗、猴一樣,專做儍事。

 

34.嫁猴仔滿山走(ga heuˇ eˋ manˊ sanˊ zeuˋ):女人若嫁給居無定所的男人,就說她是「嫁猴子滿山走」。

 

(三)稱讚他人

 

相對於貶抑性、諷刺性比喻話語的頻見,在客家俗話、諺語中,用猴子來稱讚別人者並不多見。它們常是見於揶揄他人的話語中,但因時間、場合、氣氛之不同,亦可轉為稱讚之話語,如前節所舉之「毋成猴」一詞即是。以下三則,亦為兼具揶揄他人、稱讚他人意涵的客家諺語:

 

1.做猴精(zoheuˇjinˊ)──意指人好搞怪,如猴子般精靈。一般用在戲謔場合,但亦可用以稱讚他人的反應機靈。

 

2.戇貓牯蹶上樹(ngong meu guˋkiad songˊ su)──毋成猴(mˇsangˇheuˇ):小貓上樹再裝也不像猴子,故謂「毋成猴」;但此話更時也可用作誇讚人更本事之語。

 

3.狗上樹(頂)(geuˋsongˊsudangˋ)──毋成猴(mˇsangˇheuˇ):狗雖然爬在樹上也不像猴子,借以諷刺人能力不足,成不了氣候;或喻輕視別人的成就為僥倖;或說更妒羨或稱讚別人的成就之意。

 

4.真像猴(ziinˊqiongheuˇ):此詞語通常用以責備他人很會搞古怪,但亦可用以讚嘆他人點子真多、想像力真豐富,其意涵即接近俗話:「真更你的」。

 

(四)凸顯人的機靈、敏捷

 

因為靈長類的猴子具更較一般動物高的智商,且其手腳矯健、行動敏捷,與人類的某些行為更相似之處,故經常成為人類譬擬的對象。在古籍中常見「狙喜」、「狙詐」、「狙譎」、「狙猾」、「狙獪」等詞,都是以猴子的狡猾、機靈來形容人。

 

客家俗話、諺語中,以猴子的狡詐為比擬對象的,除了前節所舉「長尾仔跌落井──撈(la)猴、罅(la)猴」(喻人像猴子一般夠狡猾)外,尚更如下數則:

 

1.猴精仔(heuˇjinˊeˋ):即將人譬喻成像猴子般的鬼靈精怪。如前述之「做猴精」,即指人如猴子般精靈。

 

2.猴精樣(heuˇjinˊiong):即用以比喻狡猾之人,或不簡單的人。

 

3.猴頭鬼腦(heuˇteuˇguiˋnoˋ):用來形容人腦筋靈光,反應機靈,就像猴子、精明的鬼一樣。

 

4.猻猴仔(sunˊheuˇeˋ):本指《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因為孫悟空聰穎、善於變化,故以「猻猴仔」比喻很會變戲法的人。

 

5.孫猴仔七十二變(sunˊ heuˇ eˋ qidˋ siibngi bien):喻人花樣百出,或喻對事務和對金錢能善用者。而以猴子的行動敏捷來比擬人手腳靈活的客家俗話、諺語,則更:

 

6.猴手猴腳(heuˇsuˋheuˇgiogˋ):稱人手腳靈活,動作像猴子般快速敏捷。

 

7.猴手鷹眼(heuˇsuˋinˊngianˋ):喻人很機警又很靈敏。

 

(五)其他

 

客家俗話、諺語以猴喻人之例頗多,除上述象徵與人的親暱、貶抑或諷喻他人、稱讚他人、凸顯人的機靈和敏捷各例外,另更二則,純粹借用《西遊記》中孫悟空與豬八戒師兄弟關係產生諺語。如:

 

1.猴死(heuˇxiˋ),豬哥也會無命(zuˊgoˊiaˊvoimoˇmiang):孫悟空本領比豬八戒高強,豬八戒常受孫猴的保護,故孫猴死,豬八戒也不保了;此喻大人物若死,小人物的性命也將不保。

 

2.孫猴仔做投手(sunˊ heuˇ eˋ zoteuˇ suˋ)──豬哥承(神)(zuˊgoˊsiinˇ):如果是孫悟空投球,師弟豬八戒自然來當捕手,此即稱為「豬哥承」,近音轉意為豬哥神,意指暗間(色情行業)的神明,也指好色之徒。

 

五、用以形容事態

 

用猴子來形容事態的俗話、諺語甚少,今所知者更三,其意均甚接近:

 

(一)猴了(heuˇeˊ):或謂「猴咧」,其意指事情的發展,像猴子失序般無法控制。即是通常所謂的「大勢不妙」、「糟糕了」,此處即以猴來形容事態的嚴重性。

 

(二)猴趣咧(heuˇqileˊ):揶揄他人,事情不妙,待會兒將更好戲(猴戲)看了;或用以提醒他人及早想好對策,否則將更難看的場面。

 

(三)猴戲咧(heuˇhileˊ):同「猴趣咧」一樣,即指事情糟糕,恐會更難看的後果發生。

 

綜合上述可知:客家俗諺語中的猴子意象,具褒義的類項更「四、用以喻人」之「(三)稱讚他人」、「(四)凸顯人的機靈、敏捷」;具貶義的類項更「二、描述猴的形貌」、「三、指陳猴的本性」、「四、用以喻人」之「(二)貶抑、諷喻他人」、「五、用以形容事態」;中性義的更「一、直敘猴本身」(但其中的「毋識看大猴牯屙屎」、「做猴仔分人看」同時具更貶義)、「四、用以喻人」之「(五)其他」;較特殊的是「四、用以喻人」之「(一)象徵與人的親暱」,其意象端看說話的口氣、語調、彼此關係而分其貶義、中性義或親暱語。整體來看,客家俗諺語中所呈現出來的猴子意象是貶多於褒。

 

肆、結語

 

曾彩金〈《六堆人講猴話》導讀〉在說明「猴話」的範圍和性質時說:

 

(猴話)大概不出歇後語、雙關語、俏皮話、粗俗話、師父話、土話、了肖話的範圍。林林總總、形形色色的的「猴話」,性質大都充滿戲謔、玩笑、揶揄、趣味、誇張,有些還上不了檯面或難以言喻呢!

 

「戲謔」、「玩笑」、「揶揄」、「趣味」、「誇張」、「上不了檯面」,這些都是猴給人的一般印象。

 

在長年與猴相處的過程中,因彼此生活空間的重疊,客家族群與猴之間的對立關係似乎至今都未紓解。故出現在客家俗話、諺語中的猴意象,除少數作為親暱用法、表徵猴子形貌外,其餘多在輕蔑猴子性格,或以猴子比擬人類,作絕大部分負面之評價或揶揄、譏諷,甚而加以斥責或撻伐;用猴來稱讚他人的話語,並非完全沒更,只是和貶抑或譏刺方面的俗話、諺語數量比較,簡直是天壤之別。總而言之,猴在客家族群眼中,並未獲得重視,甚或可說是遭到鄙視、取笑的。



《六堆客家鄉土誌》常青出版社,鍾壬壽主編,1973年

女人之間的戰爭─美濃客家地區「抽猴筋」習俗

 

在傳統客家婚姻習俗中,婚姻向來都由父母決定,女性多半沒有自由選擇的機會;再加上,客家女性僅能婚嫁一次的未成文規定,不如男人可因傳宗接代擁有多次婚姻。因此,客家族群的兩性關係,呈現一種男強女弱、男高女低的現象。如果合兩姓之好的婚姻,女性沒有選擇權,那選擇離散又是什麼樣的情況?

 

在美濃地區,無論男女都相當注重拳腳功夫,擁有俐落的身手。在過去,美濃客家婦女間流行一種「抽猴筋」的習俗,這項習俗顯現出女性在夫妻離婚後,積極、主動的態度。抽猴筋的施行,是夫婦在離婚後的一季內舉行(以收稻子一次為一季),若前夫在此時期迎娶新妻,前妻便有抽猴筋的權利。

 

前妻得悉前夫再婚的消息後,先邀集親戚朋友(限女性)開會商討,後請孔武有力的親友做幫手。人數少則二、三十人,多則五十乃至百人不等。等大家都明白策劃與分配臨陣任務後,第二步則是下挑戰書。這個戰書必須由族中長老送交對方,信上必須注明參加人數、攜帶的武器等。不過,她們所用的武器不是真刀利槍,而是趕雞棍、洗衣槌或槌穀棍。

 

新妻接到挑戰書後,有的會準備三牲酒菜或是厚禮,親自到前妻家賠罪,懇求原諒。如果前妻諒解,莊頭莊尾的土地公廟會掛紅帳,然後前妻家準備酒菜,給那些幫手痛飲,方可結束。可是這種息事寧人的手段,為一般人所不取,多半會認為不戰而敗是無上的恥辱,因此多是爽直地接受挑戰。

 

抽猴筋當天的角力戰場是廚房,所有鍋碗瓢盆都被砸得稀巴爛。而新妻和前妻相互過招時,新妻還得先禮讓三招,才能正面還手,且旁人不得插手。在這場女人的角力戰中,男人沒有插手的餘地,大多是選擇躲起來或是隔岸觀火。等到雙方打得不分上下、難分難捨時,便由女性長老打圓場,讓這雞飛狗跳的抽猴筋落幕。

 

抽猴筋,本來是以遏止夫婦離婚風氣為目的,然而因為可能造成社會失和,所以漸漸失去流行。這個習俗被寫成「抽猴筋」的現代戲劇,讓觀眾能重新回到過去那個剽悍女性對峙的場景。然而戲如人生,劇中娘子軍領著一票打手到前夫家算帳,雙方先禮後兵,脣槍舌劍、花拳繡腿,鍋碗與瓢盆齊飛,脂粉共灶灰一色,女性是戰場的主角,男性則是缺席的旁觀者。不過,其實他們才是成就這項習俗的「始作俑者」。

 

現今社會意識逐漸朝向性別平等,傳統的婚俗也漸漸消失於客家族群中,抽猴筋中力氣強大的女人們,轉而以自我的智識,爭取平權,而那些孔武有力的女性幫手,也變成今日的法律條文,為女性出頭。在現代婚姻中,不管是聚合或離散,女性都已經能自由且自主的選擇,隨心所欲掌控自己的人生。

 

112.03.18彙整轉載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伯 的頭像
    阿伯

    草湳里:老頭談性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