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新聞 2018/03/23 22:32
保加利亞有一個民族叫羅姆族,這個種族兩性觀念相當保守,男女不能私下約會,想認識人只能去新娘市集找對象,因此有不少家長會把女兒帶去市集看有沒有機會能嫁到有錢人家。
老頭插嘴:
保加利亞是一個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它與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北馬其頓、希臘和土耳其接壤,東部濱臨黑海。
保加利亞北部相當於希臘羅馬時期的默西亞東部,南部是色雷斯北部。當時的居民主要為古色雷斯人。此地於公元一年前後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分屬色雷斯行省與默西亞行省。東西分治後由拜占廷帝國(東羅馬)繼承。拜占廷帝國衰落後,斯拉夫人開始入侵此地。公元680年,保加爾人首領阿斯帕魯克汗擊敗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取得拜占廷之多瑙河以南、巴爾幹山脈以北的地區,建立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爾後三百多年,保加利亞與拜占庭爭戰不止、互有勝負,過程中保加爾人融合原本的土著與斯拉夫人成為如今保加利亞人的祖先。公元1018年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為拜占廷併吞。1185年,彼得四世、伊凡·阿森一世兩兄弟率領保加利亞人起義,建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阿森王朝),拜占廷於1187年承認其獨立。1242年,拔都率領的蒙古西征軍入侵保加利亞。1258年,阿森王朝在內外交迫下被推翻,叛亂者建立過渡政權。1261年,拜占廷進攻保加利亞,奪取安其亞魯斯港與邁塞姆布里亞港。1265年,拜占廷再奪取保加利亞巴爾幹山脈以南領土。1277年,蒙古金帳汗國入侵保加利亞北部,間接導致伊瓦伊洛起義,國王被殺,伊瓦伊洛被擁戴為王,1278年起義軍佔領首都第諾伐。1279年2月,拜占庭軍隊攻占第諾伐。1280年,伊瓦伊洛敗逃後被蒙古人所殺。1330年,保加利亞淪為塞爾維亞的附庸,此後又分裂為幾個小國。1393年,新興的鄂圖曼帝國征服大部分保加利亞土地,最後一個保加利亞人城市索佐波爾於1453年陷落,保加利亞成為鄂圖曼帝國領土。十六世紀末葉,鄂圖曼帝國日趨衰弱,奧匈帝國和俄羅斯開始指染保加利亞,鼓勵保加利亞人獨立。保加利亞人在奧地利人的支持下於1598年、1686年、1688年、1689年發動四次叛亂,但均被鄂圖曼當局鎮壓。此後消停了百餘年,直到1876年四月再度起義,但仍被鄂圖曼當局血腥鎮壓,三萬名保加利亞人被殺。1877年,俄羅斯向鄂圖曼人宣戰,在保加利亞叛軍的幫助下擊敗鄂圖曼人。透過《柏林條約》,保加利亞獲得了自治的地位,成立半獨立的保加利亞大公國。1885年又推選出了自己的國王,在俄國等列強的支持下逐步擺脫土耳其人統治並於1908年升格為王國。爾後的第一次巴爾幹戰爭(1912年10月至1913年5月,保加利亞與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希臘四國聯手企圖瓜分土耳其在歐洲部分的領土)、第二次巴爾幹戰爭(1913年6、7月間,四國因分贓不均引發的衝突),保加利亞不但沒獲益,反而喪失領土。而後的兩次世界大戰保加利亞都押錯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 1918),保加利亞加入德國、奧匈、鄂圖曼的同盟,戰後失去愛琴海沿岸領土。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 1945)加入法西斯聯盟的保加利亞學乖了,效法法國人,政府加入軸心國,民間組織游擊隊反法西斯。1944年軸心國敗相已露,8月保加利亞宣布中立,9月對德宣戰,逃過戰敗國的命運。1946年成立共黨專政的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1955年成為華沙條約成員國。1989年11月共黨政府垮台,新政權改國名為保加利亞共和國,2004年3月加入北約,2007年1月成為歐洲聯盟成員國。
如今的保加利亞領土面積為110,994平方公里,約為台灣的三倍,人口只有650萬人,不到台灣的三分之一。保加利亞族為主要民族,占總人口的84.8%,土耳其族和羅姆人分別占8.8%和4.9%。自蘇聯解體後,歐美開始對原蘇聯的附庸國滲透,培養與扶持傀儡上位。如今的保加利亞極度親歐美,因為政權掌握在歐美傀儡手上。然而政府腐敗無能,國民所得與生活水準僅達歐盟平均數的一半。以致公然買賣人口的事竟然合法存在。
據西方學者考證吉卜賽人是源於印度西北的土著民族。公元10世紀時,由於阿富汗人與突厥人陸續入侵,他們無力抵抗後四處逃竄,西逃的一支經波斯,進入歐洲,他們自稱「羅姆」人,然而歐洲各國對他們各有稱呼,法國人稱他們為波西米亞人,英國人因為他們皮膚黯黑,誤以他們來自埃及,於是以「Egyptian」(意為埃及人)稱呼,而後轉為「Gypsy」。中文常用的「吉卜賽 /吉普賽」是英語「Gypsy」的音譯。然而老頭懷疑他們是由西奈半島出走的猶太後裔。
延伸閱讀:猶太人的母系傳承
根據目前西方的主流說法,由於無根、四處流浪、無以維生,詐騙、偷竊與賣淫幾乎是吉普賽人的謀生之道。上文說羅姆人兩性觀念「保守」似乎很奇怪。
穿上白色洋裝套上高跟鞋,16歲的Vera準備去參加一場重要的聚會。Vera跟二個也是一身白的姊姊們一起搭車,在爸媽的護送下來到新娘市集。這是保加利亞中部城市,卡拉齊社區的一大盛事。多數會來參加新娘市集的女孩大都介於13至20歲之間,為什麼這些卡拉齊社區的羅姆族女孩,對這個活動那麼有興趣呢?
一名卡拉齊女子表示,如果能跟其他女孩一樣到外頭晃晃會很棒,但卡拉齊的風俗不允許這樣,卡拉齊人的傳統是女生只能嫁給同族的男性。卡拉齊長者也說,如果他的女兒想要嫁給一個不是本族的人,會盡一切可能來阻止它發生。
女性在卡拉齊文化中似乎較為次等,出嫁時如果被知道不是處女可是會被講得相當難聽。卡拉齊女子Pepa表示,親吻、擁抱和私下約會是不允許的,如果男生想要見他們就要來家裡找人,Pepa的母親也說,如果女生不是處女,當你賣她時,人們會稱做淫婦、蕩婦還有丟人的女子。
卡拉齊男性,他們的交往對象也一定要是族裡的女性,如果娶了外族女子,做父母的得要面對親戚鄰居們的碎碎念。卡拉齊長者米特克爾說,人們會說三道四,說他就是沒錢,而且會找機會講個沒完沒了。卡拉齊女孩對新娘市集是既期待又害怕,期待可以在那碰上自己心儀的男孩,但她們恐懼的是什麼呢?
當記者問到她們對新娘市集有什麼看法時,她們都說很可怕,有可能家長會決定要把女兒交給比較富有的男子,縱使女兒喜歡的對象比較窮他們也不會允許。為了給對方一個好印象,女孩們來挑最適合自己的洋裝,要在市集上讓大家眼睛為之一亮。
根據外媒報導,卡拉齊新娘市集是一個可調情跟快速約會的地方,它在每年八月最後一個禮拜天舉行,日期跟場地固定,如果沒有金錢交易的話,這看起來就像是個相親大會。但保加利亞這個新娘人肉市場中,新娘售價在2015年大約在10到20萬台幣之間,但之後經濟不景氣,「人均價」一度掉到台幣一萬多。
新娘市集變得有點像戶外夜店,遇到的喜歡的可拍照互留連絡方式,但有些就比較直接了。為了要脫離貧窮、符合社會期待,女性在保加利亞成為商品,而這類大型聯誼活動也因為金錢的介入,變得不那麼美麗自由。
老頭插嘴:為錢賣身的女人婚前、婚後可能守貞嗎?當然,透過自由戀愛結婚的女人也會因為欲求不滿或遇上帥哥勾引而出軌,然而她們通常不會為錢出軌。
網易 2023-04-21 17:21:20
保加利亞新娘市場,這裡沒有自由戀愛只有價格買賣,最低1000歐元
有一次在中國著名學者曾仕強先生的演講上,一個女生突然站起來向他提問: 「請問真正實現男女平等還需要多久?」曾仕強笑了笑隨後回答:「男女平等是不可能的,這就是一個笑話,永遠不要期待!」全場一片嘩然!
老頭插嘴:「平等」本來就是洋政治騙子編出來煽惑人心的話術。這世界明明處處不平等,姑不論父子間不可能平等、師生不可能平等、老闆與夥計不可能平等,貧富之間、美醜之間可能平等嗎?高個與矮子打籃球是平等嗎?如果要扯是政治地位平等,那麼為什麼限制未成年的投票權?限制低學歷者的參選權?
男女平等雖然一直以來都是全球社會所倡導的話題,雖然近年來女性權利不斷擴大,但未來能不能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還有待商榷。
不過在女性地位日益提高的今天,還有一些國家存在著「買賣新娘」這種行為,有的只需一千歐元就可以將新娘買回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女權地位低下的國家
說起女性地位低下,這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的女性沒有享受到該有的權利,例如敘利亞。由於他們國內常年戰爭,有許多難民家庭選擇將他們的女兒在黑市上出售,任一些富人挑選回去做妻子,更有甚者,黑市上經常能看到一些幼女也在進行售賣,她們的價格也是最貴的。
這種現象使世界各地生活在女性地位相對平等國家的女性們感到十分震驚和悲傷。而這不僅止發生在敘利亞。例如,在印度,他們國內的女性出門必須全身用衣服包裹嚴實,頭上披著紗巾,不可以從事一些公共服務部門的工作,這也就大大減少了女性們的就業機會,削弱了她們的社會地位。
在2020--2021年內,印度就有四百多萬婦女被售賣,原因是印度的家庭生計困難,無法承受起經濟重擔,而這些女性就成為了國家的犧牲品,令人唏噓。
不同的是,在保加利亞,新娘的自由買賣卻是一種合法的行為,這是為什麼?
老頭插嘴:台灣的「聘金」、大陸的「彩禮」只是經過簡單「包裝」,不也是合法存在。大陸官方面對社會輿論與不婚問題竟妄圖以公權力干預彩禮上限,其實是顢頇的思維。「買賣新娘」起碼明碼標價、公開透明,「價格」不會因買方的條件而隨意變動,也不會坐地起價、削凱子一再加價。
看似光鮮亮麗的「新娘市集」
位於歐洲東南部的保加利亞,歷史悠久,國內風景優美,也是歐盟的成員國。這個國家的旅遊業相對發達,當地人對遊客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因此許多遊客被吸引前來觀光旅遊。不過,這個國家有一個名叫「新娘市場」的獨特市場,每年國家會舉行四次,而市場的主角就是新娘,每當這種活動舉辦時,這些新娘的父母會帶著自己的女兒們來這裡相親。
就像她的名字一樣,那些未婚的女孩們像商品一樣在市場上讓一些男人來挑選,如果對方覺得合適的話就會把她買走,聽起來真是匪夷所思。在每年的春天,保加利亞這些備受爭議的市場就會開市,女孩們打扮得漂漂亮亮,像商品一般一排排地站著,等待未來的夫君來將她們買走。不過,有一種情況是這裡的未成年男女不可以接觸,這種集市是讓年輕男女認識的重要平台,而男士們只需要花幾千歐元就可以將女子買走。
保加利亞舉辦集會的人大多都是吉卜賽人,在那裡,男人和女人只要沒有什麼意見,男人可以直接將新娘買走。大多數吉卜賽人處於保加利亞社會的底層,也都是很虔誠的東正教信徒。男女之間不可以擅自接觸,為了防止這個問題發生,十五歲以上的女孩就不被允許上學了。為了解決男女間的婚姻問題,吉普賽人每年都會在舊扎戈拉的露天市場舉辦新娘集會。
老頭插嘴:當年拜占庭帝國人民普遍信奉東正教,透過轄區的接壤也傳給斯拉夫人,如今的東歐與巴爾幹人民大多信奉東正教。虔誠的東正教徒男女不可擅自接觸?十五歲以上的女孩就不允許上學?胡扯!
這時候,女孩們會化妝,穿上性感的短裙,戴上珠寶首飾,腳踩高跟鞋,帶著父母去市場上供男士們挑選。年輕男女在市場上聊天、握手、跳舞,就像舞會一樣,家長們則在一旁觀看。當他們之間聊得差不多時,就可以談價錢了。一個女孩的售價約為1000至5000歐元不等,約合人民幣7500元至40000元。不過,由於近來經濟狀況的惡化,價錢已經沒有這麼高了。不過,只要長得漂亮的女孩,依舊是男士們搶手的對象,價錢還是可觀的。
「新娘們」的辛酸
在保加利亞,女孩們就像商品一樣,可以被買賣、轉手,進行多次交易。面對這樣的生活,她們很難逃避,即使遭受巨大的心理痛苦,也只能忍受。因為這種地位卑微是刻在骨子裡的,保加利亞女性無法逃脫這種命運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社會關係,女性在一開始就承擔不起重任的觀念根深蒂固。
老頭插嘴:「轉手」?難道還有二手市場?
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女性地位低的國家,都是從最開始就打上了「女人不如男人」的標籤。保加利亞的女孩一旦過了十五歲,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的任務就是「結婚」,即在新娘市場上「出售自己」。
大多數保加利亞父母只要家中有女兒的情況下都不太開心,因為從女兒出生的那一刻起,許多父母就開始計算如何收回養女兒的「成本」,他們從不在女兒身上投入太多,即便自己的女兒很優秀。畢竟,大多數父母認為女孩最終會嫁人,就不再是自己家的人了,花再多的錢也是無用的,所以為了減少開支,大多數女孩都沒有上過大學,家裡有兒子的,會優先讓兒子接受教育。
許多父母認為女兒讀書就是浪費時間金錢,只要她能夠做家務和照顧人就好了,父母們在女孩們很小的時候就教導她們,多幹活兒而並非看書,支持她們早日嫁人,強迫她們接受這種不平等的婚姻。
他們沒有考慮如何給自己的女兒幸福的生活,眼裡想的只有靠女兒獲得的利益。對許多女性來說,她們的命運是未知的,未來誰會買她們取決於她們自己的命運了,這是其他人無法預測的。而真正為女兒做考慮的,能做的也只能教她們如何取悅男人,在這些家庭中長大的女孩可能從小受到這種畸形教育的影響,她們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並逐漸迷失了自己,養成了默默忍受的性格,漸漸地將自己的地位放低。
這只是一方面,在保加利亞,也存在著一些不良風氣,由於女性的地位低,一些女孩們被娶回家後經常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卻沒有可以申訴的管道。他們沒有能力回擊丈夫,也無法逃脫傷害,只能流眼淚默默忍受,承認錯誤,希望丈夫放自己一馬。正是這種敗壞的風氣,他們國家的主要工作職位都是男性,就連一些法院檢察院也是如此。
男性認為女性遭受家暴再正常不過了,她們可以被出售,就算是自己的私有物品,只要不觸犯法律,想怎麼處置都可以,所以女性被出賣或拋棄是很常見的。這也使一些女性們無力保護自己的權益,男士們則變本加厲,造成了男女之間的地位差距不斷擴大,形成了無法控制的局面。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女性們求救無門,別無選擇,只能獨自忍受。
遭到國際社會的指責
保加利亞的這種行為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指責,因為他們完全侵犯了女性的人權。買賣婦女的行為不僅違法,也違反人性,侵犯了婦女的自由權。可現實情況是,國家鼓勵女孩們參與這種「人口買賣」。特別是在國家經濟危機的時候,無論她們的處境如何,有些婦女被迫加入了新娘市場,因為國內沒有可供她們證明合法身分的工作崗位。
如此看來,努力建立一個更自由、更公平、更平等的社會,讓每個人都能享受人權,應得尊重是多麼重要。目前的當務之急是,保加利亞政府應立即採取措施,制止這種不平等的交易,為自己國家的女性創造一個尊重女性和安全的環境。
「新娘市集」的背後
保加利亞「新娘市集」的形成,背後存在的原因是多元的。
首先,保加利亞國內的性別比例顯然是不平衡的,女性的人數遠高於男性。這意味著國內的一些女性可能要面臨找不到另一半,終身嫁不出去的問題,這在女性地位低的國內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因此,就出現了「新娘市場」這種交易,女性們主動展現自己,可以提高把自己嫁出去的機會。
其次是歷史的遺留問題。由於早年國內不斷的戰爭,對國家的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這裡的人們長期生活在貧困中。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不能承擔太多工作的女性就變成了家裡的累贅,為了能夠尋求更好的生活,有些家庭別無選擇,只能透過這種交易手段,把女兒送到「新娘市場」進行售賣,一來可以減少家庭重擔,二來可以換錢用來養家。
還有是由於他們都信奉東正教,比較保守,因此女孩在被挑選前,確保自己是乾淨之身,婚後一旦發現不是淨身還會被「退貨」。此外,第一次參與這種場景的女孩通常是第一次與異性接觸。這些女孩們排排站,像商品一樣展現自己。此外,許多男士的母親會用手捏女孩們的大腿來測試她們是否健康,而女孩們只能順從。
如今變了味兒的相親
或許對我們來說,他們這種不平等的習俗是非常不可理喻的,可是對保加利亞人來說,他們的「新娘市集」已經延續了很多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其實有些像我們國家的相親,只不過他們的過程更加露骨。
在我國,男女之間的相親最初目的是讓雙方組建家庭,可如今相親卻變了味兒,它們被「明碼標價」,相親過程充斥著金錢的交換,趨於了市場化。我們常聽說的,男方或者女方一定要是北京或者上海的戶口,學歷要求碩士博士,家裡一定要有幾套房,要隨多少彩禮錢這些最低要求,還有一些公園的「相親角」,大爺大媽掛著牌子為自己的兒女尋找如意郎君等等。每逢春節,帶對象回家就成了適齡男女的艱鉅的任務。面對家中親戚們的輪番轟炸,讓一些單身的年輕男女們頭痛不已。
不僅有「明碼標價」的相親過程,還有一些家庭成員的地域歧視,讓一些想要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輕人們望而生畏。 「婚姻對我們這些工薪階層來說太奢侈了」,「結婚,就要花掉半輩子存的錢」,「這哪是結婚啊,這不就是商品買賣嘛」......
一時間,現實中一些紮心的評論接踵而至,言語間盡是對婚姻的自嘲,把年輕人的心傷了個透心涼。不僅如此,「相親鄙視鏈」熱度不減,相親作為我國傳統的禮儀之一,已經擺脫了過去父母包辦婚姻的陋習,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財富作為個人價值的衡量標準。許多父母仍有「兩家門當戶對」的想法,因為他們渴望自己的孩子是被愛著的,而且還要在乎旁人的眼光,這是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
所以現在看來這些所謂的「苛刻」要求就顯得合理多了。不過,現在社會的弊端也逐漸顯現,貧富差距的拉大使一些沒有金錢「安全感」的人更加恐懼,他們渴望一段「高品質」婚姻來解救自己,讓自己不至於被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所拋棄。
雖然這只代表了某些人的觀點,但現實情況確實如此,需要非常認真地對待,並提出解決辦法。相關部門應加強透過電視、網路和其他手段宣傳社會主義價值觀,迅速糾正功利主義傾向,引導人們正確看待婚姻。此外,國家必須加速改善社會保障體系,讓人們心中的「石頭」可以盡快落地,開拓多種個人發展的管道,穩定年輕人的浮躁心理,讓婚姻不再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夢想,讓相親約會真正回歸它的本味。
總結
相較之下,我國婚戀的現實情況要樂觀的多,即使相親在某種程度上是基於經濟狀況的,不過,我國女性是有自主權利的,沒有歷史和傳統的束縛,她們可以自由戀愛,選擇自己喜歡的另一半。
不過保加利亞的女性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由於她們的地位較低,在整個婚戀過程中只能被動接受,不能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人。在花一般的年紀就被剝奪了教育和自由,還有美好的青春。我們能做的只有為她們祈禱,希望她們是幸運的,能夠遇到一個真心對待她們的伴侶,不要讓她們的後半生在痛苦中度過...
老頭的話:
兩性關係的問題一直存在於人類社會庶民間,最大的癥結在於兩性間的互動,尤其是夫妻間。
權貴富豪當然也有兩性問題,祇不過身分、地位與財富墊高了男人的立足點。權貴富豪的兩性問題主要在於懶叫不夠用、不堪用。
「兩性平權」是現代社會的假議題。兩個人長期相處必然分出個高下,同學間如此、朋友間也是如此,其中一個人會成為領導者,一個人被動成為跟隨者或佐理者。夫妻亦然,如果夫妻互不相讓,婚姻絕對無法長久。
決定夫妻間孰高孰低的因子不在誰的聲音大、誰的拳頭硬、誰比較有錢,而是在於誰的綜合條件好、誰離不開誰。這是很多男人雖然孔武有力,或財大勢粗,然而因為懶叫不行,在老婆面前永遠矮一截的原因。
「物化女性」也是女權主義者與白癡兩性專家捏造出來的假議題。從台灣的聘金、大陸的彩禮,到保加利亞的新娘市集,在在都表示是女性自己明碼標價出售自己,和男人何干?有人會辯解說聘金與彩禮是女方父母的意思,是他們要的;然而大多數的女人面對父母對男方所要聘金大多默許,甚至視為理所當然。當然,也有例外,極少數的女人會為男人和原生家庭翻臉,甚至離家出走和男人雙宿雙飛。遺憾也現實的是,能讓女人與原生家庭翻臉的男人一定是個帥哥。另一方面,能被男人物化的女人大多也有相當的姿色;說男人物化女性、說女人敗金,其實都是醜男醜女的酸葡萄。
造成聘金、彩禮的原因其實是男多女少的社會結構,通常是戰後的人口異常流動,譬如戰敗的部落稍有姿色的女人被擄掠一空,還有國府遷台帶來數十萬軍人的台灣。大陸的男多女少則是錯誤的一胎化後政策所造成。理論上這種現象經過一代人後,人口結構會自然改善。妄圖以社會輿論與公權力去改變供需失衡後的自然反應,是緣木求魚,也是愚蠢的顢頇。
造成新娘市集的原因比較複雜,有男多女少的因素,也有女多男少的因素,最大的癥結則是貧窮,貧窮讓社會普遍笑貧不笑娼,貧窮讓人們賣女兒賣得理直氣壯,毫不覺得可恥。
新娘市集通常源於男女比率失衡,男多女少的保加利亞女人因為外貌並不出眾,外銷無競爭力,普遍只能內銷。大多數男少女多的貧窮國家或地區貌美、條件好的女人則會外銷到經濟狀況相對好的國家。
自十九世紀末開始,百餘年來歷經過多次戰爭的越南,統一後立刻面臨女多男少的窘境,二戰後的歐洲也是如此。於是越南女人、烏克蘭女人成了外銷商品。
西歐在戰後由於美國的扶持迅速復甦,工商業發達、社會富庶、福利好,女人可以養活自己,沒有出現新娘市集的情形。然而女多男少的局面讓男人成為眾多女人競逐的標的,向隅的女人不得不自立自強,女性未婚、不婚的比率偏高,獨立性也高;遺憾的是褲頭也鬆,婚外情、未婚性交的情形也多。諷刺的是所謂的「女權」與「女權主義」也因此產生。
有趣的是同樣經歷戰爭的德國、日本與南韓,戰後也出現貧窮與男少女多的局面,然而卻未出現越南或烏克蘭的情形。原因除了國民性、經濟迅速甦醒外,多達數萬名的戰勝國駐軍也是個決定性因素。這些血氣方剛、性慾旺盛的年輕異國男人,為戰敗國的經濟與女人做了不小的貢獻。
抖音影片:
114.03.30彙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