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kQV3fI  

 

扇貝也叫海扇,其外殼非常美麗,可用於貝雕等裝飾品的製​​作。扇貝的肉質非常鮮美,營養極其豐富,它的閉殼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扇貝柱,經過乾製以後就是與海參,鮑魚齊名,並列為海味三大珍品中的「干貝」。

 

全球有600多種扇貝,中國常見的約45種,在這些扇貝當中以相對北方的櫛孔扇貝和南方的華貴櫛孔扇貝及長肋日月貝最受人們喜愛的。

 

春季是扇貝大量上市的季節,也是扇貝最為肥美的好時節。青島的櫛孔扇貝口感肥美,滋味鮮甜,普遍受到人們的喜愛。人民幣七元一斤的價格,在海鮮當中不算是價格高的。

 

扇貝分公母,公扇貝和母扇貝的口感和口味還是有不同之處。

 

如何區別公扇貝和母扇貝,就要看扇貝張開的閉合肌附近內臟顏色,顏色發紅即為母扇貝,顏色發白即為公扇貝。母扇貝吃起來比較香鮮,公扇貝吃起來比較鮮甜。

 

扇貝的味道非常鮮美,但是也不適合多吃,會造成腹瀉和身體的寒性過重,傷害胃部。

 

很多人以為干貝和瑤柱是兩種東西,甚至以為瑤柱是干貝的一種,其實干貝和瑤柱是同一種東西,是多種貝類閉合肌乾製品的總稱;干貝和瑤柱只不過是不同地方對多種貝類閉合肌乾製品統稱的不同叫法,實際上干貝就是瑤柱,瑤柱就是干貝。

 

製作干貝的貝類品種不只一種,基本涵蓋了各種科下的貝類,包括扇貝科、江珧科、蛤蝌科、簾蛤科、硨磲科等等。品種不同,具體口感上自然是有差異。味道最好的干貝當屬車螯肉柱,曾經是朝廷貢品;其次是扇貝丁;然後是日月貝海蚌柱並排第三;江珧柱海蚌筋元貝則排在最後面。

 

很多人以為江珧柱最好,其實完全是被江珧柱的個頭所迷惑,以為大的就一定是好的,這完全是對海產品認識的誤區,很多海產品並不是越大口味越好。江珧柱雖然個頭大,但是肌質纖維粗,口感上鮮味上遠差於車螯肉柱和扇貝丁。

 

 

聯合新聞網2018-08-29 12:30 

英法漁船團諾曼第海上衝突:一觸即發的「扇貝戰爭」

/tmp/phpuojJFC  

 

「滾!英國佬都滾!」

 

法國諾曼第海域,以盛產扇貝聞名的塞納河灣,28日清晨爆發了大規模的漁船團衝突。為了阻止、並抗議英國漁民對扇貝的過度捕撈,超過35艘法國漁船趁夜「突襲」包圍了作業中的5艘英籍大型船隻,並憤怒衝撞對方船隻,迫使英方倉皇駛離。雖然事後英國漁民公會大力呼籲政府介入,甚至還有要求海軍護航的聲音,但法國漁會卻毫不退縮,甚至揚言要在明年3月英國正式脫歐之後,「全面封殺法國沿海的英國漁船!」

 

隨船出海的《法國電視三台》報導,這場「扇貝海戰」,發生在周二凌晨時分,大約35艘法國漁船從諾曼地出海,並在勒哈佛爾與科唐坦半島之間的「塞納河海灣」,與5艘正在進行扇貝拖網捕撈作業的英國漁船發生遭遇戰。

 

在衝突中,英國漁船的噸位明顯佔優,但數量遠遠勝出的法國船團,卻一度包圍了英國船隊,雙方除了近距離叫囂之外,還互擲石塊雜物,比較激動的法國漁民,還用信號彈朝英船射擊、甚至從側舷發動海上衝撞。

 

法國漁民的激烈進逼,雖然成功迫使英國船隊倉皇撤離;但返港之後,英國全國漁業公會也鄭重地要求法國同業「自制」,「就算有什麼埋怨都可以談判好好講,怎麼會在海上引發衝突、拿漁民人身安全當賭注」,並籲請英國政府出面向法國當局表達抗議,其他漁民也都憤怒地要求英國政府「硬起來」,甚至發出「英國海軍出來護漁,好好制裁法國暴民」的聲浪。

 

英國《衛報》指出,過去15年來,英吉利海峽的「扇貝戰爭」已不是新鮮事,英法漁民之間,近乎周期性的海上衝突,癥結點就在於彼此不一致的「禁漁限令」。法國法令規定,為了避免沿岸漁產枯竭,每年的5月15日至10月1日,都是「扇貝禁捕期」;但海峽彼端的英國卻沒有相關禁令,因此英籍漁船不僅可以「全年抓貝」,更可藉由歐盟共同漁業政策(CFP)的授權,深入法國沿海大舉拖網補撈。

 

老頭插嘴

 

英國不是沒有「扇貝禁捕期」,只是英國禁的是自己海岸,沒有規範,也無權規範法國海岸。然而英國船到法國海岸捕撈就得遵守法國法令,這個理舉世皆通,只有英國番理直氣壯的不接受。

 

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世界各地都曾傳出因海水溫度、鹽鹼度與的異常變化,而出現扇貝大幅死亡、數量驟減,甚至幾乎於地方絕種的事件。因此法國政府方面,對於扇貝漁產的捕撈限令也日漸嚴格;但相對缺少管制、全年皆可撈的英國漁民卻變本加厲,「毫不客氣」地擴張捕撈範圍。

 

「我們的原意不是要禁止英國人捕貝,但他們也應該等到10月1號禁漁期結束、至少讓我們可一起分享漁獲吧!」諾曼第漁民組織向《法國電視三台》表示,近5年來英方的扇貝船團不斷升級,除了撈網船隻是法國漁民的兩倍大之外,在自動化撈網機械(法國漁民用傳統人力)與冷凍設備(法國漁船不夠大放不下)的加持下,每單位的捕撈量更是法國漁船的10到15倍。

 

諾曼第漁民指控,透過單位捕撈量的暴增,英國漁民不僅能規避談好的出船協議,英國船團還總是趁著禁捕期間侵門踏戶,「軟土深掘」地深入法國沿岸的塞納河灣大捕狂撈。這不但單方面地破壞了沿海漁業的永續性,英國人還會把這些規避政策成本的諾曼地扇貝,便宜回賣給法國市場,進而「侵入法國人的餐桌」、「打擊法國漁民的生計」。

 

面對法國人的譴責,長期質疑歐盟海洋政策壓迫英國漁業發展的英國脫歐派組織「漁民挺脫歐」(Fishing for Leave),卻直指法國「惡人先告狀」,「在為扇貝哭號同時,法國人怎麼不講,過去40年來,英國沿海60%的漁獲都被你們撈光光?」

 

老頭插嘴

 

這是番人番理,學名叫移花接木,台灣平埔族擅長的伎倆。法國漁船在英國沿海捕撈是歐盟體系下各成員國合法的行為。英國也可以到其他成員國經濟海域捕撈。歐盟有28個成員國,其他27國在英國經濟海域捕撈60%的漁獲量,表示英國捕撈了40%,說來不算不公平。 

 

「扇貝是諾曼第的標誌特產!其不僅是法國人極為重視的自然贈禮,也是高度敏感的爭議問題。」諾曼第的漁務總幹事羅戈夫(Dimitri Rogoff)向《法新社》表示,28日的海上衝突,只是法國漁民的賽前暖身,「從2019年3月29日0點(脫歐生效日)開始,英國漁民就將被歐盟視為第三國船隊,而不再享有共同漁業的進出特權。」因此要是英國漁民再不節制捕撈、並尊重法國同業,「他們的好日子也不多了。」

 


地球圖輯隊 2018-08-29

英法上演「扇貝戰爭」 海上惡鬥不手軟

/tmp/phpvz9r4o  

 

近日,在扇貝資源豐富的英吉利海峽,英國和法國漁船為了搶奪扇貝上演了一場惡鬥,而這場被稱為「扇貝戰爭」的衝突,也讓兩國進一步去思考英國脫歐後,漁業資源會如何分配。

 

丟石頭、煙霧彈  法國漁船圍攻英國

 

周一(27)晚間,英吉利海峽的海面上發生了一場不小的衝突,在富含扇貝的諾曼第塞納灣(Baie de Seine)海域,大約 35艘法國漁船將 5艘英國漁船團團圍住,船上的法國水手朝英國漁船丟石頭、煙霧彈,雙方互相叫囂後,英國船隻眼見寡不敵眾先行離開,這起衝突也拉開了英法「扇貝戰爭」的序幕。

 

船被撞出了大洞  好在無人傷亡

 

法國諾曼第漁業主管羅格夫(Dimitri Rogoff)說:「很明顯地,衝突中的確有出現丟石頭的行為,但無人傷亡。」根據法國媒體取得的影像紀錄,可以看到船隻彼此互撞,有的船隻因此被撞出了幾個大洞、船上的窗戶也被打破了。

 

法國漁夫受夠限制

 

過去 15年來,位於諾曼第的塞納灣海域一直十分敏感,英法在此爭奪扇貝資源。先前兩國能相安無事,源於他們在五年前簽訂的捕撈協議:「每年從 10月1日到隔年 5月15日之間,法國漁夫不准在超過法國 12海哩的海域外捕撈扇貝,藉此讓扇貝有時間繁殖。然而,英國漁夫不受此限制,整年都可以捕撈。」

 

英國可以合法捕撈,但是......

 

法國諾曼第漁業主管羅格夫坦言,英國漁夫「的確有權在爭議海域捕魚」,他接著說:「不過,受夠英國漁夫老在法國漁夫常常捕魚的海域活動的法國漁夫,出現了自發性的憤怒行為。」

 

「對於英國人來說,這裡就像是個露天酒吧─他們想捕什麼、想什麼時候捕、想捕多少都隨便他們。」

 

「我們並不想阻擋他們捕魚,但他們至少可以等到 10月1日後再捕,讓我們可以共享漁獲。」

 

抱怨英國用大船

 

不只如此,羅格夫提到,法國漁夫也常常抱怨英國漁夫會用大型拖網漁船捕漁,一艘大約長 30公尺,相當於法國漁船的兩倍。法國漁夫使用的捕魚法則較為傳統,強調漁夫的技術。再者,英國漁船還可以直接在船上將扇貝冷凍。

 

扇貝是諾曼第的招牌

/tmp/phpkrUEwB  

 

「扇貝是諾曼第地區的招牌產品,也是主要的資源,更是一個高度敏感的議題。」羅格夫補充到,要是英國在明年脫歐 (Brexit) 時沒有和歐盟達成協議,或許就能解決法國漁夫的煩惱。

 

「在 2019年3月29日後,英國會被當作第三方,無法再進入這些海域。」

 

指責法國漁夫虛偽

 

和法國漁船衝突的消息傳回國內,英國支持脫歐的組織Fishing for Leave指責法國漁夫的「偽善」,它們指責法國漁夫在過去 40年來,幾乎把英國海域 60%的漁獲給撈走了。

 

展現法國海盜行為

 

英國蘇格蘭白魚生產者協會執行董事帕克 (Mike Park) 形容,這次的事件展現出了法國的海盜行為,他說:「英國船隻本來就可以進入那一片法國海域,這並不違法。」

 

要求政府出面干預

 

與此同時,英國漁民組織聯合會(National Federation of Fishermen’s Organisations,NFFO) 要求英國政府出面干預法國「無恥的行為」。

 

NFFO執行董事迪斯 (Barrie Deas) 說:「丟石頭和發射信號彈不只危險,更違反了海事法,這一切都會有後果。」

 

「這起衝突背後更深層的爭議應該在談判桌上解決,而非在可能造成民眾受傷的公海上。」

 

老頭插嘴

 

不守法的番仔遇上強大的武力就變成愛好和平的民族,無恥地希望原本他視為無物的法律幫他出頭。台灣番如此,英國番也如此。 

 

脫歐後,「輸家必定是法國」 

 

當被英國《每日電訊報》問到英國脫歐對漁業造成的影響時,NFFO執行董事迪斯表示,在英國脫歐後,英國會變成一個獨立的沿海國家,到時英國可以拒絕法國等歐盟國家進入沿岸 200海哩的經濟海域。

 

「法國人會想辦法阻止我們使用這些權利,從這樣的觀點來看,我可以了解他們的坐立不安。」迪斯提到,以法國為大宗的歐盟船隻在英國海域捕撈的漁獲數量,相當於英國在法國海域捕撈數量的五或六倍,所以一旦歐盟沒有跟英國就漁業這部分談好脫歐後該怎麼辦,「輸家必定是法國」。

 

老頭插嘴: 

 

這個英國番講的有趣。不管英國脫歐或留歐,凡事得照談判與協商來,談判與協商的結果必然也得雙方滿意,為什麼法國會是輸家?

 

今年秋天或許就會有答案

 

然而,迪斯認為英國和歐盟大約在今年秋季就會針對漁業這部分,協商好脫歐後該怎麼辦。 

 

把漁船安全擺在第一位 

 

英法「扇貝戰爭」發生後,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我們把英國漁船的安全擺在第一位,我們會繼續監控該海域的船隻動向。我們正在聯絡業界和法國當局,希望可以鼓勵雙方展開有意義的對話,並且避免進一步生事。」

 

 

信報 Aug 31, 2018 · 4 min 

又爆「扇貝戰爭」 英國苦無勝算 

 

英國雖然在諾曼第曾經表現驍勇取得赫赫戰功,夥同盟軍成功搶灘扭轉第二次世界大戰局面,但最近卻在諾曼第的一場另類戰爭之中吃了眼前虧。

 

另類戰爭名為「扇貝戰爭」,為了捕撈扇貝的矛盾而動干戈,英國漁船在諾曼第對出海域與法國漁船爆發衝突,雙方的武器是石頭和煙霧彈,船與船之間又「埋身肉搏」直接碰撞,由於寡不敵眾,英方鎩羽而回。

 

事發現場是塞納灣(Seine Bay)鄰近海面,距離法國諾曼第沿岸約十二海里,理論上是國際海域 (老頭插嘴:所謂國際海域即通稱的公海,但這範圍仍屬經濟海域,惟因歐盟一體,故法國的經濟海域不能排除其他歐盟成員國) ,因此事後英國環境大臣高文浩強調,他們的漁民完全擁有合法權利捕撈扇貝。

 

名義雖是合法,但法國漁民認為完全不合理,因為法國設有休漁期限制,以保育海產,該國漁民每年只能夠於十月一日至翌年五月十五日在英倫海峽捕撈扇貝,英國漁民卻不受限制,得享全年無休之便。法方眼中,英方在他們的休漁期內拖網作業無異於「海盜行為」,何況這次是「踩到上門」,船隻駛到諾曼第沿岸約十二海里,瀕臨法國的領海界線。

 

衝突之時,英國五艘漁船儘管噸位較大,不過法方出動近四十艘漁船,採取圍攻策略,激烈火併下終把「來犯者」擊退;高奏凱歌的諾曼第漁民組織表示:「我們的原意不是要禁止英國人捕貝,但他們應該等到十月一日休漁期結束,至少讓我們可一起分享漁獲吧!」

 

英國漁民興沖沖要求政府出動軍艦護航,首相文翠珊 (老頭插嘴:Theresa Mary May,台譯:德蕾莎·瑪莉·梅伊,大多簡稱梅伊。中國大陸稱:特雷莎·瑪麗·梅,港澳稱:文翠珊) 則呼籲心平氣和解決問題。看情況,即使皇家海軍展現虬結肌肉,仍然難以在這場「扇貝戰爭」穩操勝券,畢竟道理似乎不在英國那邊,而且脫歐在即,英國缺乏足夠的底氣與法國鬥個魚死網破。

 

老頭插嘴

 

英國沒有幾條船可以動,2019年3月1日才被西班牙海軍洗臉。詳見拙作「打腫臉充胖子的英國海軍

 

回顧歷史,英國在類似的漁民衝突之中沒有嘗過多少甜頭,連冰島那樣的小國也取得「鱈魚戰爭」三連勝,名副其實大衞擊退巨人歌利亞。

 

第一次「鱈魚戰爭」於一九五八年爆發,冰島不滿英國漁船闖入領海範圍撈捕鱈魚,製成他們的炸魚薯條,宣布國家專屬捕魚區擴展至十二海里,而這就是現時領海概念的濫觴。

 

第二戰發生於一九七一年,冰島把禁漁界限進一步擴大為五十海里。相隔四年,兩國第三次交鋒,冰島於一九七五年把經濟專屬區確立為二百海里,並且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承認。

 

冰島連常規軍隊也沒有,絕對是弱勢一方,與英國衝突簡直是「舢舨對炮艇」,為什麼竟然三戰三勝?原因之一是冰島威脅退出北約,迫使美國出面調停;其二是該國成功說服歐盟前身歐洲共同體,過度捕撈的確有機會造成無可挽救的海洋生態破壞;其三是得到發展中國家支持,各國皆不願外國勢力侵佔自己的海洋資源。簡言之,冰島贏在輿論壓力與道德感召,英國儘管武裝到牙齒,還是不得不偃旗息鼓。

 

既然英國在「鱈魚戰爭」○比三慘輸,那麼在「扇貝戰爭」有何辦法擊敗法國?如今幾乎每個國家都同意盡可能避免過度捕撈,所以休漁期的設立乃國際慣例,連中國和香港亦響應,早於一九九九年實施,又在二○○九年延長時效,目前的休漁期是五月十六日至八月一日。在這樣的大氣候之下,英國漁夫要在法國休漁期之內前往諾曼第沿岸捕撈扇貝,幾可肯定不會贏得多少同情分。

 

還有一點很弔詭,「鱈魚戰爭」之後確立了經濟專屬區,歐盟漁業保護政策隨之而來,英國漁民對於相關政策抱着懷疑態度,不認為能夠有效緩解過度捕撈問題,所以全力支持脫歐,然而脫歐之後,英國漁民能否繼續享有捕魚權乃未知之數。法國漁民聲稱,如果英國明年三月無協議脫歐,英國漁民會被視為第三方,不能進入涉事海域,這樣便能解決法國漁民的憂慮。換言之,脫歐後的英國漁民說不定被封殺,「扇貝戰爭」的勝方仍是法國。

 

由此觀之,苦無勝算的文翠珊真的有需要心平氣和跟歐盟談一談捕魚權,出動炮艇無助於帶扇貝回家佐膳。

 

 

中時電子報 2018/09/06 16:39

英法扇貝戰爭落幕 倫敦讓步達成協議 

 

英法兩國漁民的「扇貝戰爭」終於和平結束,在上週,英國和法國漁民發生衝突之後,兩國代表在倫敦展開協商,英國在小漁船方面妥協,同意法國制定的捕撈規範;不過大漁船的部分還要再談。

 

CNN報導,英法之間的英吉利海峽有鮮美的扇貝,是英國兩國漁民都會撈捕的資源。法國為了永續經營,制定了一段從 10月到隔年 5月的漁休時間,然而英國卻沒有這個規定,一年到頭都可以撈捕,造成不公平的競爭。而且英國還是用大型的拖網漁船,更使法國漁民擔心扇貝會枯竭,為此兩國漁民時有出現糾紛,終於在上週爆發比較劇烈的衝突,40多艘法國漁船包圍5艘英國漁船,還用煙霧彈和石頭攻擊,甚至直接撞擊船隻,被稱為「扇貝戰爭」。 

 

此事受到法國政府的關注,農業部長史特凡.特拉弗特(Stéphane Travert)警告稱,「如果發生任何進一步的小規模衝突,法國海軍隨時準備進行武力干預 。」 

 

兩國的行業代表於是在倫敦會面,英國同意延長前幾年達成的協議,原則上同意將15公尺以下的英國小型漁船隻納入扇貝撈補協議,而15公尺以上的漁船還要繼續談判,另外英國計劃於週五,在巴黎討論可能的補償方案。

 

 

聯合新聞網 2018-11-19 15:18

英法扇貝戰爭:硬脫歐就能奪回「漁業主權」? 

 

如果將英國脫歐形容成一種極端民族主義、迷戀「傳統」,以及和永續發展等新時代價值相違的心態,那麽,沒有比早前英法漁民爆發衝突的「扇貝戰爭」更能體現這種精神。這齣鬧劇,始於今年8月扇貝大造之時,英國漁夫趁著法國漁夫每年夏季的法定扇貝休漁期,「入侵」靠近諾曼底約12海里外的法國海域大舉捕撈。

 

往年法國漁夫根據歐盟共同漁業政策(CFP),將他們的可交易捕撈配額,部分交給英國漁夫,以換取他們在法國休漁期間不進入該海域捕撈。但在「奪回主權」 (take back control)的大旗之下,英國漁民未遵守這個君子協議,終於釀成衝突。

 

小小的扇貝引發英法漁業衝突—如同「後脫歐時代」英歐衝突的前奏

/tmp/phpvNrMcm  

 

擱在其他時間的話這不過是尋常的地區貿易糾紛,尤其英國漁業僅佔其經濟不過極小一部分,但這種躁動正是「後脫歐時代」英歐衝突的前奏:自70年代就一直以歐盟漁業法規受害者自居、歷史淵源深厚的英國漁業,將在脫歐後的貿易談判中真正瞭解到,要面對歐盟這個在規管以及經濟規模上的超級强國,有多困難。

 

今年8月扇貝大造之時,英國漁夫趁著法國漁夫每年夏季的法定扇貝休漁期,「入侵」靠近...

/tmp/phpXsxo0c  

 

英國漁民的自由主義 VS 歐陸的永續發展規管

 

正如許多硬脫歐派,英國漁業在民族主義外皮下埋藏著去規管化、經濟自由主義的傾向。2016年全聯合王國漁業僅佔全國附加價值毛額(GVA) 的 0.16%,從事漁夫和加工的從業員總共才2萬4,000多人。但是,這一個產業的政治動能,尤其對於硬脫歐派來説,卻殊非一般。

 

漁業一向是硬脫歐的關鍵支持者,作爲英國航海傳統的傳承,漁業是一個巨大的文化符號,亦是民族主義的溫床。而CFP為歐盟各國設立漁區,劃給成員國在100海里内發放漁業牌照許可的權力,並施行全歐配額制度以控制濫捕對於環境的影響等等措施,都被英國漁民視爲歐洲壓迫英國的象徵。

 

不難想象,1973年加入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歐盟前身)後,以遵守歐盟法(Acquis communautaire)換取加入單一市場權利之後,英國漁民對於歐盟的反感。故此,即便英國的漁業依然有可觀利潤(2014-17年度每年利潤均有增長,且總數超過3億歐元,歐盟内僅落後於西班牙),而且在全球化的大潮下萎縮幅度並無歐陸同行們大(西班牙、丹麥,甚至保加利亞等國的萎縮幅度更大),英國漁業依舊視歐盟為敵。

 

脫歐之後,英國不再需要遵守CFP劃定的漁區和配額,希望拿回所謂的200海里經濟海域,「奪回主權」的説法於是甚囂塵上,英國漁民順理成章地成爲所謂的「硬脫歐」、甚至「無協議脫歐」最忠實的支持者。

 

脫歐後,英國不再需要遵守CFP劃定的漁區和配額,「奪回主權」的説法甚囂塵上,英國...

/tmp/phpkvnO6x  

 

對於鄰居法國來説,英國漁民帶來的是另一種價值觀的衝擊:法國在漁業方面的管理,是由業界自己所掌控,早在超過十年前,就已通過由業界代表組成的「地區漁農業委員會」 (CRPMEM),以保障扇貝產量可持續發展為基準,並根據港灣方位制定三個從3月底至10-12月不等的休漁期。

 

2012年英法雙方發生近年較大的一次「扇貝戰爭」時,法國以在CFP底下獲得的部分配額,交易到英國手中,以換取英國15米以上的漁船在8月到11月不進入諾曼底的塞納河灣(Bay of Seine,即這次扇貝戰爭發生地點)捕撈,並且每年再磋商這項君子協定的細節。不過,今年法國方面希望將15米以下的漁船也加入協定,令談判破裂,釀成了這次的衝突。

 

法國方面的擔憂不無道理;英國政府早在2008年就已經因爲濫捕而立法禁止自己的漁民在英格蘭西南的萊姆灣(Lyme Bay)捕撈扇貝;而在今年和2012年的「扇貝戰爭」之前,英國漁民闖入鄰國海域大肆捕撈更是早有前科;1970年代冰島循國際法將經濟海域(EEZ)擴張至距離岸邊200海里,正是爲了驅逐英國漁船。這一次的衝突,背負了更深層次的、英國民族主義政治傾向以及價值觀上,與歐陸規管的衝突。

 

今年法國希望將15米以下的漁船也加入協定,令談判破裂,釀成了這次的衝突。這一次的...

/tmp/phpSdGEQp  

 

脫歐談判與漁業

 

這種超乎產業本身價值的政治意涵,以及經濟自由主義的強勢主導,讓英國漁業成為硬脫歐派中最不滿目前脫歐進度的一群人。這不只讓執政的梅伊政府芒刺在背,同時也是隨時準備逼宮的保守黨内硬脫歐派—如強森(Boris Johnson)等人—手中的王牌之一。

 

整個2018年,梅伊在脫歐談判中走的每一步,都有源自漁業問題的怒吼:三月歐洲峰會的前夕,包含前英國獨立黨黨魁法拉吉(Nigel Farage)以及保守黨硬脫歐派大將雅各.里斯–莫格(Jacob Rees-Mogg)在内的下議院議員,就已攻擊過梅伊政府在退盟協議(withdrawal agreement)中同意,在2019年3月「脫歐大限」過後開始的21個月過渡期中,將英國留在CFP中,而非在2019年便馬上從歐盟法規「解綁」。當時法拉吉更不無滑稽地將一箱死魚丟入泰晤士河,作爲對歐盟限制過量捕撈的抗議。

 

根據英國政府11月中的脫歐《協議草案》,英國與歐盟將在2019年3月29日正式分手,並於2020年12月31日的「脫歐過渡期」後徹底分家,但若經貿問題上持續僵持未果,則可無限期緩衝延後。但硬脫歐派的躁動恐怕只會讓扇貝戰爭這類的衝突更常發生,這對搖搖欲墜的倫敦政府來説也不是什麽好消息:一如在其他產業,聯合王國的漁業縱使口中萬般不屑歐盟的規管,卻是極端依賴來自這個單一市場的訂單,漁業的政治含義令英國政府更難以忽視該行業的利益。

 

梅伊在脫歐談判中走的每一步,都有源自漁業問題的怒吼。圖為前英國獨立黨黨魁法拉吉

/tmp/phpwEXmPo  

 

根據英國政府下議院脫歐委員會的研究報告指,聯合王國2013-15年67%的漁獲出口至歐盟,而包含扇貝在内的甲殼類海鮮,出口份額更飆升至84%。歐盟目前對於第三方進口漁產品(含加工品)的關稅最高可達25%,其中英國出口最多的甲殼類水產扇貝和龍蝦的關稅分別是8%和12%。可以預期,假設如硬脫歐派願,聯合王國以最嚴苛的方式脫歐,歐盟這個巨大市場和其延伸出的規管强權,只可能以更直接和侵入性的方式影響到英國。

 

英國漁業作爲硬脫歐派的代表,對於歐盟象徵典型的傲慢:對於歐盟來説,想以任何形式和歐盟單一市場貿易,必須遵守單一市場法規爲前提,以換取特權—單一市場絕非一個國家可以予取予攜的「自助餐」,而歐盟作爲一個談判對手,絕對是實實在在的經濟超級强國。

 

選擇不通過歐盟内的超國架構,在盟内以大國身份和盟友交涉影響政策,轉頭又希望以一國之力威脅整個歐陸,這正是脫歐派典型路線。作爲歐盟元老級的盟友之一,不管願不願意,漁業在脫歐之後將面對的客觀問題,也將會是英國後脫歐時代,許多其他行業的縮影。

 

英國漁業的硬脫歐派,對於歐盟來說象徵著典型的傲慢——但歐盟單一市場絕非予取予求的...

/tmp/php9GgiIm  

 

目前,英國和法國官方暫時尚未就 「扇貝戰爭」的詳細賠償達成最終協議,但是該海域總算是因爲進入商討程序而暫時平靜。只是,當英國硬脫歐派繼續執意在不願意協商的情況下要求歐盟先讓步,這一類小規模,零星的衝突將會繼續發生甚至升級,為已經艱難的梅伊政府脫歐計劃更添枝節。從目前的談判看來,黨内硬脫歐派和留歐派之間互相傾軋的保守黨政府,連拖延時間的能力,都非常勉强。

 

老頭的話:

 

從扇貝戰爭中可以看到英國民粹的貪婪與蠻橫,當年發動鴉片戰爭時的嘴臉即是如此。然而當年的英國船堅炮利,對手的大清落後又顢頇。如今的英國身家底氣已大不如昔,面對整個歐盟的氣焰卻一如往昔。

 

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Herodotus曾說過:「上帝要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Those whom God wishes to destroy, he first makes mad) 。」

 

十九世紀俄國作家果戈理(Nikolai Vasilievich Gogol-Yanovski)的戲劇《欽差大臣》,亦有一句很接近的:「上帝要讓一個人瘋狂,一定會先奪走他的理智。」

 

唐太宗也曾說過「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英雄之道,先狂后亡。凡人之心,先亡后狂。我自狂之,奈何我亡。」

 

109.02.08彙整轉載

 

arrow
arrow

    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